登陆注册
65756

1975年蒋介石去世,遗体身穿7条裤子惹猜疑,宋美龄晚年揭露真相

我要新鲜事2023-05-23 21:45:580

直到今天,分别于1975年和1988年去世的蒋介石和蒋经国,遗体依然被存放于桃园县大溪镇的慈湖陵寝大溪陵寝并没有下葬。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下葬”对于死者来说是最大的尊敬,40多年未下葬,算得上是奇闻轶事。

更加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蒋介石去世时,蒋经国亲手为他穿上了整整七条裤子。为了供群众“悼念”,遗体停放于国父纪念馆中,5天时间里,蒋介石略显臃肿地下身着装备受瞩目。

其中的缘由鲜有人知,国人多年未解此疑团,直到宋美龄晚年时期才道出了其中真相...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由成都乘飞机飞往台湾

刚到台湾的蒋介石,依旧野心勃勃,他把失败的原因归为“民心涣散、士气颓丧”,开始整顿国民党的组织纪律,加大对青年的宣传教育。

不仅如此,他还特制了“一年准备,二年进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反攻计划,准备找我党算账,同时一手培养自己的儿子蒋经国成为得力的接班人,准备“光复伟业”。

最初的那几年,蒋介石不会想到,他的计划会在未来泡汤,更不会想到,他从离开大陆那一刻起,便不会再回到他的故土,他的家乡。

一转眼到了20世纪60年代。

蒋介石回顾过去的十年,他始终没能找到重返大陆的“突破口”。

眼见大陆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三大改造、土地改革,同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胜利,蒋介石意识到“五年成功”计划的“不现实”,激进的内心也平复下来。

一日,蒋介石途径慈湖湖畔时感慨万千,这里距离台北市南有60公里,鸟语花香、绿茵遮蔽、湖水清澈、景色优美,与他的家乡浙江奉化实在相似,不由得流下思乡的泪水。

蒋介石当即决定在此处修建一座中国四合院式的“行宫”,起名“慈湖”,建成后,每每思乡他便会来此小住。

蒋介石平日里所居住的住所是台北的士林官邸,周遭部署了他手下最忠诚且精锐的卫戌部队和一个快速反应的宪兵营,并且隐蔽性极强,地下还挖有数条地下隧道,便于危急时及时逃离。

相比于此前“贸然行动”的作风,被形势所困的蒋介石开始走起了“稳妥路线”。

蒋介石的个人生活也逐渐有了固定模式。早上,趁着东方天际尚未泛出鱼肚白之时起床,怕吵到还在熟睡的宋美龄,蒋介石会打着手电筒照明,来到盥洗室洗脸,并喝上两杯白开水。

随后开始进行20分钟的软体体操和唱圣诗活动,接下来便回书房静坐祈祷,耗时大约40分钟,便开始记日记和查看当日的报纸。

中餐和午餐,也被固定在五道菜左右,菜色是二荤三素,或是三荤二素,他自己也不挑食,厨师做什么他吃什么,只是在早餐方面,蒋介石有两道菜是时常要在餐桌上出现的。

一道是特制的腌盐笋,另一道是芝麻酱,蒋介石时常将它们与点心同食,喜爱的理由也很朴素,这两道菜是他的家乡菜,每日吃到熟悉的味道,总会让他更安心一点。

20世纪60年代的最后几年,蒋介石似乎已经放弃了靠自己“打回去”的想法

1969年,蒋介石实行了“党政革新”,目的是为自己的儿子蒋经国“铺路”。

当年9月16日上午,阳明山上,蒋介石“神采奕奕”地主持了军事会谈,出席会议的都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共商“天下大计”。

却未曾料到,这一日却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当日下午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打乱了蒋介石的所有部署,彼时他为儿子铺就的道路还未平坦。

当日,蒋介石依照生活作息安排,中午吃了午茶和点心后开始小憩,下午4点钟,蒋介石携宋美龄一起到台北近郊兜风,用时约1小时左右。

5点钟时,蒋介石准备启程下山回阳明山官邸。

恰好遇到了阳明山军事会谈小组会议散会,车流量逐渐大了起来,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也提高警惕,注意相互避让,生怕出现交通事故。

平日里,但凡重要场合都要带着一个“车队”赴约的蒋介石,他所坐的车与“先导车”猛然追尾,坐在后座的蒋介石及夫人宋美龄均受伤。

当时,先导车的司机视线被公路局客运班车遮住了,直到距离仅剩两三百米的时候,才发现其后停靠着一辆军用吉普车。

为了躲避两车相撞,“先导车”的司机连忙抢在事故发生前踩了刹车,可蒋介石所坐车的司机徐达生却因一时惊慌,把刹车踩成了油门,这样造成了事故。

事故从开始到发生不过几秒钟的时间,彼时蒋介石与宋美龄正坐在后座上假寐,撞击瞬间,蒋介石的身体直直地冲向驾驶座后侧隔板,嘴巴、胸部、下部,都受到强力冲击,假牙和嘴唇碰撞出血,胸部一阵闷痛,顿感天旋地转。

蒋介石当时所受伤要比宋美龄严重得多,胸腔或者心脏已严重受伤,外观上却看不出来。

反观宋美龄,平日里娇贵惯了,仅仅因为车祸拉伤了腿部和膝盖,便痛得连声大叫,频频指责身边侍卫安全工作没做到位。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也更多停留在了“叫得最凶”的宋美龄身上,反而忽略了蒋介石的伤势

就连医师进行诊断时,也未做全方位检查,也只发觉了蒋介石所受的外伤:嘴唇小范围撕裂伤,阴囊瘀青浮肿等问题。

蒋介石年轻时走南闯北,受伤是家常便饭,便也没多想。

几个礼拜后,蒋介石才逐渐感受到身体的异样,体力大不如前,胸部时常传来猛烈的疼痛,连忙来到“荣民总医院”做检查。

通过心电图检查项目,检查出他的主动脉瓣膜因车祸受到的重创,相当于人身体的“抽水泵”坏了一样,伴随着衰老等因素,蒋介石的生命力逐渐流逝。

可面对外界时,蒋介石依旧要“保持”住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

但实际上从那之后的蒋介石就已身心俱疲,1971年5月,蒋介石在做例行体检时被告知,他的心脏有进一步扩大的现象,不免让他忧心忡忡。

1972年的夏天,一日蒋介石在日月潭涵碧楼就寝,夜里气温低,侍从副官翁元好意为他披上了一张薄薄的被单,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这被单既能保暖又能防虫,实属好用。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却引来了蒋介石的怒火,原来,蒋介石仅仅因为这样一张被单,浑身大汗淋漓,身体虚弱程度可见一斑。

或是惧怕引起骚乱,或是怕“动摇军心”,蒋介石的身体状况始终不愿向外透露半分。

然而,似乎老天爷并不打算成全蒋介石,没过多久,他就病倒了。

1974年11月23日,蒋介石从荣民总医院搬回士林宫邸,在家接受治疗。

宋美龄为了让丈夫尽快回到“总统府”,打消外界的揣测,曾4次让蒋介石拖着病体出现在媒体面前,试图营造出蒋介石健康状况良好的假象。

或许是政治意愿过于强烈,足以吞噬掉对丈夫的爱,1975年3月,宋美龄甚至不惜拔苗助长,采用美国医师推荐的“肺脏穿刺手术”为蒋介石治疗。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因手术后遗症而死亡,享年88岁。

蒋介石的葬礼空前宏大,除了蒋介石去世前要求所穿的七条裤子以外,《三民主义》、《圣经》、《荒漠甘泉》和《唐诗》四部书也被放入了灵柩内,另有毡帽、小帽各一顶,手套一副,手帕一块,手杖一支。

因蒋介石身份特殊,人们纷纷怀疑如此操办其中是否有“深意”,直到宋美龄晚年时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书籍以及其他物品,不过是蒋介石晚年时常用的几样东西而已。

之所以给蒋介石穿“七条裤子”,并不是像外界传言的那样,是因为生前杀了太多人,防止死后不得安宁,是遵循了蒋介石家乡的殡葬传统习俗:

据说人只有这样,灵魂才能回到故乡。

采用“浮厝”方式处理,同样也是蒋介石家乡奉化的传统习俗:当地人客死他乡,又暂时不能回乡安葬的话,就会将灵柩四个角垫高,离地三寸,便于以后迁葬,不至于刨土掘坟。

自从来到台湾后,蒋介石没有一刻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奉化。

历史的钟摆总会倒向顺应历史趋势的一方,共产党在面对敌我问题时,肩负起了民族大义,顺应民心,即便萌芽于底层社会阶级,却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越发展越好

蒋介石带领的政党,立场不清,习惯于拉拢外部力量掺和“家族内部事务”,势必会引起人们不信任不理解,即便“人设”打造得再好,最终也会沦为虚无。

祖国统一,台湾回归,如今已经成为深刻在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誓言,并且代代相传,相信终有一天会完成。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