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老母去世后,许世友问代父尽孝的儿子许光:还想回部队去吗
1965年的秋天,因为一封“母亲病重”的电报,前一天还在视察我国海防前线的许世友火速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河南省新县。
但可惜的是,一路上他紧赶慢赶,可还是晚了一步。等他到了老家时,95岁高龄的母亲已经与世长辞,家中的老房子里只剩下替自己照顾母亲的儿子许光一个人。
看到母亲的遗照,许世友悲伤欲绝,对着母亲的遗像长跪不起。一旁的许光看到后,悲伤的情绪也再难抑制,陪父亲一起跪了下去,父子二人相拥啜泣,泪如泉涌。
而在简单地处理了母亲的后事后,许世友看着自己已经而立之年的儿子,带着亏欠地问了许光一个问题:
“你还想回部队去吗?”
遥想半年前,母亲突然病重,需要他回家照顾,但繁忙的公务迫使许世友不能归家,只能让在海军服役13年,前途一片光明的儿子放弃军职,回到贫穷落后的乡下替自己尽孝。
现如今,母亲已经去世了,应该让许光回到部队中了。但是令许世友没想到的是,曾经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儿子,第一次地拒绝了他的父亲:
“我不回去了。”
那么,许光为何要放弃军职留在乡下呢?
1929年的4月7日,许光出生于湖北麻城县乘马岗乡许家洼(今河南新县田铺乡河铺大队)的一处破旧民房中,他的母亲是许家洼妇救会的会员朱锡明,父亲是当地农民义勇队的队长许世友。
与那个年代中绝大多数共产党员的孩子一样,受制于革命形势,许光刚刚出生不久,父亲许世友便随红四方面军从大别山转移到川陕,从此音讯全无。
许世友走后,许光的家中便只剩下母亲和奶奶两人相依为命,这样的家庭再加上父亲共产党员的身份,注定了许光的童年必然是黑暗的。
据他的子女讲述,在许家最苦难的那段时间,
母亲每日都要去当地的乱葬岗扒一些死人的衣服做成鞋子卖,以此来维持家庭的吃穿用度,而这样的日子许光一过就是几年。
1936年,随着红军的胜利会师,中国共产党的局势逐渐稳定,许光一家的日子才稍稍有了起色。
这一年,许光加入了当地根据地的共产国际儿童团,成为了一名小战士,和自己的父亲走上了一样的道路。
此后,许光一边陪自己的奶奶在家务农,一边在根据地和儿童团的其他小伙伴们一起搞斗争,顽强地在当时的新县大别山区生活了十几年,直到大别山区被解放。然而,由于许世友一直忙于革命,十来年间竟无暇回家,这也让父子俩无缘得见!
尽管当年许世友在随部队转战川陕后,许光的母亲和奶奶曾多次联系过他,许世友也曾向家中写过信。
可是在战乱年代,书信向来不是一个稳定的交流方式,许家和许世友来往的书信,大多都因战乱而未能送到。
因此,许母和许妻就猜测许世友可能已经牺牲了,尤其是在当时国民党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许世友的牺牲更显得合情合理。
而在许世友出征不久后,国民党军队和当地反动武装曾对他的家乡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他隐约地听到有传言说自己一家都死在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之下。
兵荒马乱的年代,许世友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的绞杀,而自己身负重任,没有条件去核实这条消息的真假,只能先悄悄地将这条消息埋在心底,想着以后解放了再说。
就这样,许家和许世友十几年竟无联系,这也让可怜的许光都不知父亲是什么。
三大战役后,国内的解放形势逐渐的明朗,在革命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许世友被毛主席委任为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一职,而有关他的新闻也登上了国内的各大日报。
与此同时,许世友的同乡玩伴王树声也率兵驻扎进了大别山区,并听说了许世友一家尚存的消息。激动之下,他亲自接待了许世友的母亲和儿子许光,告知了他们有关许世友的近况。
时隔近20年后,已经杖朝之年的许母终于又一次在报纸和新闻上得到了儿子的消息,尤其是在得知许世友还活着且当上大官之后,他不由得抱着孙子喜极而泣。
而听到这个消息的许光也难掩心中的激动,大声地向奶奶哭道:
“我有爹了,我有爹了!”
其实自打许光出生以来,父亲就是个陌生的字眼。
小时候的许光常常问奶奶和母亲,为什么别人家的小朋友都有父亲,而他没有?
每当这时,他得到的回答
都是父亲是大英雄,去参军打仗了,等战争结束了,父亲就回来了。
就这样,许光盼了一年又一年,从长征盼到了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盼到了解放战争。
十几年了,战争已经结束了一轮又一轮,可自己的父亲还没有回来。
这近20年的盼望,几乎要磨平了许光心中对父亲的期待,他甚至也曾有过和母亲奶奶一样的想法,以为父亲牺牲了,真的回不来了。
而现在解放战争要胜利了,父亲终于要回来了,还成了大英雄,这样的消息他怎能不激动?
许光对父亲的盼望与思念,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他想要见到父亲,让父亲看一看自己,让自己也成为父亲一样的人,于是他向奶奶和王树声叔叔提出想找父亲的要求。
于是在王树声的帮助下,20岁的许光独自一人,千里迢迢地去往了济南,寻找自己的父亲许世友。
在那里,许光见到了一位“叔叔”,他体型高大,身体敦实,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却是那么和蔼。
当许光看向他的时候,许世友也看向了自己这个20年没见的儿子,看到了他因为常年饥饿而单薄的身体与自己几分相似的脸,一时间,泪水犹如溃堤一般迸涌而出。
许世友飞快地跑到儿子面前,紧紧地抱住了他。
感受着这位“叔叔”宽阔的胸怀,许光也反应过来,这便是自己的父亲——许世友!至此,时隔20个的冬夏春秋,父子二人终于再次重逢!
在见到父亲后,许光告诉了父亲一些家中的事情,尤其是奶奶的情况,十多年未见的父子,说了一大堆的话。
谈话中,许世友也了解到了许光一直在家务农,
没有工作,没有文化的情况。于是便问许光以后想要做些什么,有没有什么理想。
听到父亲的问题,许光想都没想,眼睁睁地看着眼前的许世友说道:
“我想跟你一样当兵!”
作为一个当了几十年兵的人,得知自己20年没见的儿子也要去当兵,许世友的心中满是欣慰。
不过考虑到许光已经20岁了,文化程度却很低,许世友打算先将许光送到学校里学习一段时间文化,接受党的教育,然后再安排他去当兵。
就这样,此前只在儿童团中上过几堂课的许光,第一次走进了山东一所文化速成学校的课堂。
在那里,他认识了很多的新朋友,认识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父亲许世友,在离家的20年中都做了些什么:
“他去打仗了,为全中国的贫苦老百姓们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此后,许光在学习上格外用心,很快就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在许光参军入伍后,他很快地适应了军队中的环境,而为了不让儿子搞特殊、受照顾,许世友不允许许光在部队中公开与自己的关系!
许光很明白父亲的苦心,在进入军队后,刻苦努力地学习本领,每每有考核,他的成绩必定排在前列,因此深受部队战友以及领导们的欢迎。
此后的几年时光中,为了能够拥有更好的未来与平台,许光努力学习,考入了当时的华东军政大学山东分校、第十二步兵学校、第五航空兵学校、大连海军舰艇学院等等国内一流军校学习。
最终,许光以二十多岁的年纪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北海舰队的首批舰艇长,可谓是前途无量。儿子的努力许世友也都看在眼中,他也把儿子看做是自己的骄傲!
在北海舰队工作期间,许光刻苦地学习、训练,出色地完成了部队交代的每一个任务,曾先后六次获奖。然而,为了不让年纪轻轻的许光得意忘形,许世友总是在背后不断地磨砺他,甚至故意打压他!
当时,无论是许光的学历还是他的资历,在军队中的职务最起码都应该是正团级别的干部,可是由于许世友的“照顾”,他的职务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副团级。
许光虽然知道这是父亲故意为之,但心中难免愤愤不平!有一次在和许世友聊天时,他不小心表露了对自己职务的不满看法,许世友闻听后勃然大怒,严厉地教训许光:
“你当过几次敢死队?受过几次伤?为人民做了什么了不起的贡献?”几个问题问得许光哑口无言,同时也使得他意识到自己的浅薄!
自此之后,许光便再没有提起过此事,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部队,都任劳任怨地做好本职工作,一心一意地为人民服务。
然而,就在他静下心来准备干一番事业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1965年,许世友的母亲突然重病,可一向以孝闻名的许将军却忙于新中国的海防建设,根本脱不开身。
许世友陷入了痛苦的纠结当中:一边是一辈子没享过什么福的老母亲,一边是新中国的海防安全,他想二者兼顾,奈何自己分身乏术!
俗话说自古忠孝难两全,一生以孝立志的许世友最终还是选择了为国出力,做出了此生唯一一件不孝之事,未能回家照顾母亲。
但自己走不开并不意味着无法向母亲尽孝,为了弥补对母亲的亏欠,许世友只好找到从小就在母亲身边长大的许光,让他回家照顾奶奶。
作为奶奶从小拉扯大的孩子,许光明白自己是回乡照顾奶奶的最佳人选,他必须回家替父尽孝。
可是,此时的许光已经在海军打拼了13年,继续干下去肯定是前途无量。而如果选择回乡照顾奶奶,便需要放弃这一切,这样的抉择对谁而言都非易事。
最终,许光还是牺牲了自己在海军的大好未来,接受了父亲的安排,回到了老家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担任县人武部参谋的同时照顾病重的奶奶。
最开始来到新县的时候,许光还有些不适应,乡下破旧的环境让他既熟悉又陌生。
相比于滨海大城青岛,这里的环境差,条件差,没有大海,没有军舰,隔三岔五还可能还会缺水缺粮缺电。
不过很快,许光便适应了在这里的生活,毕竟这里是他生长的地方,有他的奶奶,有他的父老乡亲。
为了彻底让父亲安心,许光白天在县里工作,晚上便回乡下照顾奶奶,这样的日子许光一干就是半年。
可尽管这半年内,许光尽心尽力,但已经95岁高龄的奶奶还是走了。
在她去世后,许世友从万忙中抽出时间回到了家乡,见到了儿子许光,与他一起操办母亲的后事。看着母亲已经安详地离开,想到儿子还正当年,许世友便问儿子是否还想回到海军继续未完的理想,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可此时的许光已然不是那个当年哭着要找父亲、对父亲言听计从的儿子,他理解父亲为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他好。
但这时候的许光也有了除海军外的另一个理想,那就是留在新县,建设新县,让新县的人民过上好日子,让新县也可以成为青岛那样地大城市。
对于儿子这样的决定,许世友虽然感到吃惊,但却并未坚持。的确,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将军,许世友对农村是有深厚的感情的!如果不是自己身在军队身不由己,自己也想回到家乡为乡亲们谋取福利!
因此,对于儿子的决定,许世友选择支持!
而确定留在新县后,许光便忘了此前的一切,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家乡的建设中。他将自己化作一颗奉献的种子,深深地扎根在新县的泥土里,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刻进自己的余生。
从1965年起,许光在新县任职了48个春秋,但他的职务却只是从武装部副部长升为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此后直到退休,他都是县人大的副主任。
当然,这并非许光的工作做得不好。
相反,在这48年中,新县一代又一代的居民们都记着许光的好。
据新县原副县长韩文定回忆,在1987年的大洪水中,许光身为县人大常委的副主任,接到暴雨警报的第一时间,就连忙赶往了箭厂河、陈店、郭家河等地处理洪水险情。
路途中,许光的车走到江淮岭时,道路已经被洪水冲毁,来不及反应的许光连人带车翻进了沟里,他的脑袋狠狠地撞在车玻璃上致使当场昏迷,被人送到医院缝了十几针后才悠悠转醒。
而即便如此,许光清醒后的第一件事还是向各地询问洪水治理的情况,可见许光心中牵挂的一直都是人民。
除了忠于职守之外,许光更是将机会让给了他人!据许光的老战友、新县人武部政工科原科长丁进先回忆:
“有很多提拔的机会,许光都让给了别人。他科长干了七八年,副部长干了五六年,从转业到退休的十多年间,一直都是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在新县武装部工作时,单位曾经提出要给许光分房子,但许光却极力婉拒,要求组织把大房子、新房子让给外省的干部们。
如此一来,别人的房子都是越来越新,越来越大,唯独许光的房子却越来越小,越来越旧。
而许光在新县的家,只是一个仅有60平米大小的老式住房,并且房间里的柜子是70年代的,床是80年代的,电视是90年代的。环顾整间房,只有报纸和食物是新的。可即便如此,许光仍旧数十年如一日,工作兢兢业业,做人诚诚恳恳!
2012年末,83岁的许光因为肺癌晚期住进了原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治病期间,生命垂危的许光提出了特殊的“三不要求”:不用进口药,不做过度治疗,不给子女添麻烦。
尽管他的女儿提出想让他去更好的病房,可却被他严厉的批评:
“我是来治病的,不是来享受的。”
在武汉总医院治疗了二十多天后,许光的病情刚刚有所好转,他便坚持要求出院,回到新县的医院去治疗。理由则是武汉总医院治病的费用太高了,他承担不起。
可实际上作为领导干部,许光的医药费都是可以报销的!但老人家为了不给国家平添压力,竟执意如此!
无奈之下,子女只得顺从他的意愿,将之接回!可就在回到新县的一个月后,许光便因为突发心肌梗死,抢救无效而去世,享年84岁。
可让人感到诧异的是,生前一直对高额治疗费耿耿于怀的许光却在去世前,极为豪爽地将自己几十年攒下的20万积蓄全部捐赠给了新县,其中的10万块用于对当地红军子女家庭的照顾。
同时,他老人家还留下遗嘱,
禁止子女们大操大办,葬礼有个朴素的仪式就已经足矣,这不禁再次让人感叹许光人格的高尚和内心的无私!
纵观许光同志的一生,从没有爹的苦孩子年轻海军军官,最后到新县的一个平平无奇的干部。他所经历的苦难和荣誉,远比别人多得多。
但面对着困难,他从未放弃;对于开国上将之子的身份,他从未炫耀;面对破旧落后的新县,他更是从未嫌弃过。他只是低下头,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做好自己的事情。
对于徐光,想必这世界上除了高尚二字,没有哪个词更适合来形容他了,他那乐于奉献的、高尚的灵魂,远比权力和金钱更加值得歌颂!
太过自负的马谡,兵败丢失街亭,导致诸葛亮的北伐大业功亏一篑
街亭之战,马谡对水源的保护没有意识到其决定生死的重要性,如果战前布阵时水源派住足够的部队,而不用战时临时去支援,蜀军有足够的部队能够坚守住水源而不用支援的话,那么就只剩下看双方的决斗的胜负了。我要新鲜事2023-12-20 18:32:330000博望坡之战发生于何时(公元202年)
公元202年,中国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之间的角逐日趋白热化。这一年,正值刘备向南进军,企图夺取曹操的根据地许都。而博望坡,作为刘备军队南下的必经之路,成为了这场战役的主战场。在这场军事冲突中,刘备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他深知曹操大军的威胁,因此在前进途中布下了精心的伏兵。而这些伏兵,将在后来的战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要新鲜事2024-03-18 20:06:340004薛平贵为什么毒死王宝钏:王宝钏被五马分尸(民间虚构故事)
在薛平贵与王宝钏当中,王宝钏只做了18天的皇后,之后就死了。许多人说是薛平贵毒死的王宝钗,然而实际上,王宝钏并不是被薛平贵毒死的。至于其是怎么死的,众说纷纭,网上有两种说法。薛平贵为什么毒死王宝钏在《薛平贵与王宝钏》当中,王宝钏并不是被薛平贵毒死的,而是最终郁郁而终。王宝钏是唐朝宰相王允的小女儿,当初决定下嫁薛平贵,为此其父王允怒击三掌和王宝钏断绝父女关系,之后王宝钏随薛平贵住进寒窑。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9:07:440001崇祯皇帝朱由检,好皇帝也救不了明朝(最后吊死煤山)
明朝最出名的皇帝除了朱元璋,那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了。有人说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是一个好皇帝,因为明朝就葬送在他的手上,但也有人说朱由检是很不错的,可惜生不逢时,崇祯皇帝非常勤政,且励精图治,可惜明朝已经陷入必亡之路,朱由检也无力回天啊。崇祯皇帝朱由检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0:57:360000俄罗斯有蒙古人组成的4个自治区,为何对俄罗斯认同感很强?
从古代历史,我们都知道蒙古人西征后,在俄罗斯地区曾建立有强大的金帐汗国。而且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统治俄罗斯人二百多年,直到俄罗斯人最后崛起。对于蒙古统治俄罗斯的历史,俄罗斯人目前并不回避,而且俄罗斯人引以为傲。因为俄罗斯人与蒙古人融合的太深,就连当年俄国的沙皇都有俄罗斯血统。而且俄罗斯如果否定蒙古人统治的这段历史,俄罗斯历史就会出现断层。这一点俄罗斯认识很清醒。我要新鲜事2023-04-25 20:26: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