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21

让银行损失5亿的骗局:富商花2万伪造金缕玉衣,5位专家估值24亿

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3:12:291

在2003年度“中国400富豪榜”中,谢根荣以7亿元资产位列第163名,他名下的企业涉足房地产和啤酒两大产业。

然而,就在短短六年之后,这位亿万富翁因一起贷款诈骗案被判处了无期徒刑。就此,谢根荣亲手编织的房地产梦成为泡影。

(谢根荣)

究其原因,这位商界奇才的没落竟与一件“金缕玉衣”发生了紧密的联系。

经五位顶级鉴宝专家的鉴定,谢根荣拥有的这件“金缕玉衣”世间罕有,保守估值达到了24亿元人民币。

然而,可这件传世之宝在谢根荣的手中, 却成为了招摇撞骗的筹码,致使国家损失了5个亿。

谢根荣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商人成为国内的顶级富豪,转瞬间又身陷囹圄的呢?这件“金缕玉衣”真的如五位顶级鉴宝专家所说的价值连城吗?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大江南北,作为敢于吃螃蟹的那一批人,谢根荣没有南下广州深圳,而是跑到了中俄边境,做起了边境贸易,这在当时有一个形象的称呼-“倒爷”。

从小打小闹开始,由于头脑精明又肯吃苦,三十出头的年纪,谢根荣就已经拥有了上千万的家产。

此时,谢根荣并未止步不前,他用手头的资金在北京注册开办了燕山华尔森集团,最初这家企业仅仅涉足啤酒制造业。

很快,规模不断扩大,集团旗下包含着华尔森啤酒厂、华尔森啤酒城、华尔森宾馆等众多企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谢根荣已经第一次成功转型,成为一名名不见经传的知名企业家。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那时,谢根荣名下拥有的一套位于北京西城区的一处房产,价值就高达1000万。

也许是看到房地产巨大的潜力,他先后又在西城区的官园附近购买两套房产,时价在300多万。要知道,这可是九十年代中期的北京房价。

大约就是在这一时期,谢根荣将企业的经营方向瞄准了房地产开发。

他除了看准房地产业巨大的商业潜力,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他本身的涉足的啤酒制造已经趋于饱和,各大品牌厂商竞争激烈,利润率一再降低,对谢根荣来说已经无利可图。

然而,踏入房地产业后,毫无背景和经验的谢根荣倍感“亚历山大”,他手头掌握的那些资金,短时间内周转尚可,要想拿下大一点的项目,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因此,他只能选择一些偏远的地方开发一些小规模的楼盘。可尽管如此,牛刀小试后,他也获益匪浅,增加了不少财富。这也令他充满了信心,要在房地产业大捞一笔。

谢根荣投资房地产的最大手笔是“东华金座”项目,这一年是在1999年。

“东华金座” 坐落于宣武区两广路的南侧,交通便利,可以说是黄金地段,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如果能够拿下,建成后后,一转手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谢根荣早已注视到了这个商业潜力巨大的目标,可是最大的难题还是筹措资金困难。

当时,“东华金座”项目已经被宣武区房产开发公司以3.2亿的价格卖给了中鼎公司。

经过协商,谢根荣要通过收购中鼎公司的方式拿到“东华金座”项目,而转让费却高达4.4亿元。

按照常理,以谢根荣的手头掌握的资金,是支付不起如此高额的费用。唯一的办法,就是从银行贷款。

然而,经过谢根荣进一步的核实,“东华金座”项目已经做过了一次抵押,银行不会对抵押后的楼盘再次进行放贷。

所以寻求银行贷款这条路是走不通的。由此,谢根荣收购“东华金座” 的计划就陷入了僵局。

偶然间,谢根荣在朋友的口中得知,有一种虚假按揭的招数,可以解决谢根荣眼前的困扰。

并且这都是房地产开发商在经营多年才摸索出来的一套经验,成为行业内的秘密,外人是不得而知的。

具体方法就是通过个人名义,将房产项目 “按揭”出去,当然这些都是私底下的操作,银行全然不知。其实,即便这一行为被银行发现,大多也会为了业绩而装作不知情。

很快,谢根荣就用几百个人的名头,通过“按揭”的方式,从银行拿到了6.6亿元。

看到自己账上突然增多的这些资金,使谢根荣忘乎所以,他开始将这些轻而易举得到的钱到处挥霍,他出资购买了宾利、劳斯莱斯、奔驰等多部高档轿车。

他还是澳门赌场的常客,经常一掷千金,前后输掉了大约一千二百多万。

除此之外,谢根荣还用得到的款项向各地方省市政府和企业“赞助”,累计也有将近一千多万。为此还获得了一波人气和知名度。

就是谢根荣的这一系列操作,让他荣登了2003年度的“中国400富豪榜”,以7亿元的身价,位列第163名。

而这一切并非靠着他之前勤劳的双手,谁又能料到,这7亿元的资产是来自于银行贷款,可以说谢根荣是“骗”出来一个富豪。

仅有小学文化的谢根荣,徒然位列富豪榜单,为了给人留下“儒雅”的印象,除了在外型上大做文章,整日一身笔挺的西装,他还花大价钱买到一张硕士文凭,用以提高自己的“身价”。

除此之外,谢根荣由于财力大增,喜欢上了文博收藏,书画、瓷器、青铜器只要他喜欢上,都成为他的囊中之物;他还特意从浙江南浔购买了大量古物;当然这些千辛万苦寻觅而来的“古董”由于渠道不同,大多真假难辨。

由于频繁地接触收藏品,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叫做牛福忠的“鉴定专家”,也这是因为这位“专家”为谢根荣的身价倍增提供了一次“契机”。

2002年,谢根荣委托牛福忠联系几位业内知名度高的专家来家中做客。除了结交文博收藏的朋友,主要是为了鉴定家中珍藏的一件宝物—“金缕玉衣”。

稍微了解历史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金缕玉衣”是汉代的皇帝、皇后或者诸侯王等级的人,死后才能享有的一种“殓服”。

它以玉片为主要材料,以金线编织而成,工艺十分复杂。出土的“金缕玉衣”十分罕见,存世量极少,因此价值连城。

受人之托的牛福忠首先联系到了曾经做过中国收藏家协会秘书长的王文祥。在王文祥的奔走下,又找到了三位收藏界的权威专家,他们分别是:

杨伯达,他是故宫博物院的前副院长;

杨富绪,他是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的前主任。

还有一位,最为知名就是文博界的泰斗级人物史树青。

一听说请到了史树青老先生,这令谢根荣异常兴奋,心中犹如一块石头落地。

史树青是当代最著名的鉴宝专家,他与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并称为四大鉴宝专家。经他手鉴定过的文物,已有上百万件,对于青铜器、瓷器、书画有着丰富的鉴赏经验和心得。

史树青在年轻时就曾经多次慧眼识珠,甄别出了许多国宝级的文物。在他14岁那年,在古玩市集上闲逛,被一幅挂在不显眼处的书法立轴吸引。询价后,卖画的店家仅仅要价两毛钱。

当史树青仔细欣赏后,发现落款处写着“丘逢甲”的名字,自幼掌握了文史、国学知识的他,心中早已有数,便掏出了两毛钱付给了店家,得到了这幅少见的作品。

原来,这幅书法的作者丘逢甲是台湾最著名的抗日志士,这幅书画的价值在于它背后的一段无法磨灭的悲惨历史。

建国后,史树青将这幅“丘逢甲”的字画捐献给了国家。经过专家们的鉴定,这幅字画的确是抗日志士丘逢甲的真迹,可见史树青的眼力独到。

1965年,41岁的史树青奔赴湖北,参与一处古墓的发掘,最终确定了一把出土的古剑是千年之前的“越王勾践剑”,在专家队伍中,史树青是最年轻的一位。

在鉴定文物过程中,史树青对于每一件拿在手中的文物,都会认真分析研究,无论是金玉、书画还是陶瓷,他都能将他的来历说的清清楚楚。就连郭沫若都对于史树青的考证成绩,大加夸奖。

除此之外,史树青对于文物作假,总会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候,史树青的话说得很直接,还会引起对方的不悦。正因为这样,史树青时常被请出拍卖行,还有一些古玩店主深夜打来电话恐吓威胁。

但是,史树青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态度。

在谢根荣的家中,他向面前的五位“鉴定专家”展示了自己收藏的那件“金缕玉衣”。

当时,五位“鉴定专家”围着玻璃罩内的“金缕玉衣”转了几圈,看了几十分钟。随后,史树青给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鉴定结论:“这件‘金缕玉衣’为真品,价值可达24亿!”

得到专家的肯定,谢根荣欣喜若狂,拍手称快。随后,谢根荣还不住地说:“‘金缕玉衣’是自己家的宝物,绝对不会卖出去!”

听到谢根荣这样说,这五位专家若有所思,不过还是叮嘱着谢根荣说:“这件‘金缕玉衣’不能卖,否则会犯法的。”

其实,谢根荣家中收藏的这件“金缕玉衣”另有来历。原来,谢根荣口中的宝物,并非传世真品,而是他自己购买一些玉石原料,请那位“鉴定专家”牛福忠仿制而成的,前前后后也就花了两万块钱。

对于一件刚刚制作出来的现代仿制品,这几位经验丰富的“鉴定专家”难道真的会“走眼”?

其实,鉴定玉石至少要有称重、手摸、仪器检测等等多达三十多道工序。这几个人仅仅就是“走了一个过场”就妄下结论,这背后一定有着种种原因。

据在场的其中一位“鉴定专家”杨富绪后来回忆说:“既然史老给出了24亿,会有人说出其它的话么?”不是不想反驳史老的意见,而是为了照顾“面子”。

另外一位“鉴定专家”专家王文祥则认为,只要文物不流入市场,即便专家签字确认文物的价格,也是在学术的范围之内,这属于个人的意见。

说白了定价多少,都是“鉴定专家”的一句话而已。

也就是说,这几位知名专家早已看出这件“金缕玉衣”的真实面目。史树青没有直接说破,其他几位“鉴定专家”同时选择了“集体沉默”,这才演出了这场鉴定“金缕玉衣”的闹剧。

随后,史树青和这几位“鉴定专家”写了一份书面证书,除了写明这件“金缕玉衣”是真品外,还写下了这件“金缕玉衣”价值24亿元人民币的结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五位“鉴定专家”每人都得到了一笔不菲的鉴定费。

至于谢根荣,他确实没有让这件“金缕玉衣”流入到市场,而是做了一个更大的手笔。

2003年初,在谢根荣手中的“东华金座”的项目进展缓慢,因为拖欠工程款、拖欠工人工资,渐渐陷入了停工状态。此时的谢根荣也早已将手中从银行“骗”得的资金挥霍的所剩无几。

此时,放款的银行也有种不祥的预感!其实,在银行方面早就掌握到了谢根荣之前存在虚假按揭的行为,并且对“东华金座”项目面临的资金困境也有所耳闻。

不久,建行开发区支行的行长颜林壮、副行长赵峰主动找到了谢根荣,先是提出要查一查谢根荣公司的账目。可是,谢根荣对银行的主动上门早已做主了准备。

对于银行的询问谢根荣已经准备好了说辞。他对颜林壮说:“目前,确实遇到资金周转的困难,可是以我公司的实力,不会做出骗贷的事。”同时,谢根荣还向颜林壮提出了再次寻求资金帮助的请求。

谢根荣向颜林壮保证:“如果资金到位,之前拖欠的贷款和后续拿来周转的款项一定如数还上。”

随后,谢根荣带着颜林壮参观了家中所珍藏的那件“金缕玉衣”,他拿出了史树青等“鉴定专家”出具的那份鉴定证书,信誓旦旦的说着:“这件传世真品‘金缕玉衣’经过权威专家鉴定,价值在24亿元!”看着眼前明晃晃的,几位著名专家的鉴定证书,可唬住了颜林壮和赵峰。

同时,谢根荣还表示,这仅仅是家中的一件宝物而已,近些年他收藏的古董加在一起价值可达上百亿。

眼前只是周转出现了困难,实在不行变卖一两件就可以将拖欠的所有贷款还上。所以,还是希望银行能够伸出援手,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此时,两位行长在心中暗想之前的按揭贷款是自己经手审批的,如果出了纰漏,自己也要负连带的责任。

为了将这件事圆过去,硬着头皮决定再给谢根荣批下一笔款项,用于盘活"东华金座"项目,让他赶紧完成余下的工程,尽快的还上贷款。

然而,谢根荣并没有将颜林壮和赵峰打来的款项用于“东华金座”的建设。而是这些资金将用在奢华的个人享受,“东华金座”项目最终成为了烂尾楼项目。

2008年3月,谢根荣和颜林壮被捕。至案发时,谢根荣尚有5.4亿元贷款尚未归还银行。

2009年12月,谢根荣因贷款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颜林壮因违法发放贷款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赵峰因违法发放贷款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九年,其他违规放贷的银行工作人员也得到了相应的处罚。

谢根荣人生起伏的闹剧因法院的最终宣判而就此落幕,他只能为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受到应有的惩罚。

他的人生在商海中落进了浮华世界,贪图享乐,痴迷于“造梦”,用一次次的欺骗去营造自己奢华的生活幻境,只能用咎由自取来形容他的遭遇。

令人感到错愕的是,那几位“鉴定专家”随口的一句话,竟然最终使国家银行损失五个多亿的资产,这不禁让人们对鉴定的专业和权威产生质疑。

诚然,文物鉴定行业有着自身的技术、专业、不确定性的特点,出现一定的纰漏和失误当属正常。

可是,连外行都看得出“真假”的鉴定结果,在知名权威专家的眼中,竟然全部“走眼”,留下的只能是一片唏嘘。

可见,“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的伟大之处。

在种种利益的诱惑下,谁能够做到独善其身,就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安然处之,一路向前。做到“慎独”也是做人、做事的先决条件。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