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将射敌三箭,敌未伤一人,可看到箭头射中的地方后仓皇撤退
北宋末年,宋辽边境之处。
因为一场对于水源的争夺,辽国悍然出兵,汇集在大宋边城外。
面对实力强大的辽军,城墙上的一位年轻军官不慌不忙,拿出自己的弓箭。
箭到之处,必有辽军应声倒地,可谓百发百中。
尽管如此,辽军却并未有退兵之意,仍然在城门外叫嚣着。
见其情况,这位神箭手接连放出三箭,这三箭在众人的注视下,直直往敌军所在的崖石上飞去。
就在辽军以为是宋军临敌胆寒,放箭出现失误的时候,这三箭却冷冷地将一个事实摆在了辽军面前。
瞬间,辽军安静下来,不敢再上前一步,最后缓缓撤军。
那射偏到崖石上的三箭因何有如此巨大的威慑力?这位神箭手又是谁?
北宋末年,朝野动荡。
尽管朝内奸佞当道,但亦有英勇武将镇守边关,保卫大宋河山。
他便是文章开头出现的神箭手——何灌。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按说天子脚下,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且北宋本就重文轻武。
因此对于何灌而言,读圣贤之书,牧天下之民似乎才是人生的应有之义。
然而因为家境贫寒,幼时的何灌无法享受到安静读书的生活,无奈早早就从了军。
北宋时期,除禁军外,其他军队组织均是非正式军队。
何灌所参加的军队,属于乡兵或乡勇一类,不仅管理比较松散,甚至还会有罪犯充斥其中。
但何灌并没有因此学得军中的不良习气,反倒更加奋发图强,年纪轻轻就在军队中学得一身武艺,尤其擅长射箭,随着当兵日长,他竟成为了军中有名的神箭手。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没过多久,何灌就在宋朝的武选之中取得名次,成为河东从事。
任职期间,深得上司看好,不久便升至河东路府州(今山西府谷)、火山军(今山西河曲县附近)巡检等职位。
尽管何灌的工作地点变成了偏远之所,处在宋辽交界之处。但对于自幼从军的何灌而言,这或许才是最适合他的道路。
作为一个在军队中摸爬滚打之人,能够承担如此重任,一身武艺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也更容易立下军功。
可显然,与军功同在的还有无时无刻不在的危险。
由于北宋军队的“强干弱枝”,整个北宋军队中,也就禁军实力强劲一些。
而边军由于北宋的腐败,经常欠饷,致使将士们士气低落,而疏于训练的边军战斗力低下,对于辽国基本没有威慑力!
彼时北宋境内有一地名唤贾胡瞳,此处有一汪清泉,想来泉水清甜,辽人常常越过边境来到此处取水。
何灌知晓后,对此非常不满。毕竟无论有意还是无意,辽人的举动都已经构成对北宋主权的侵犯。
于是何灌带领众人在边境处再次划清边疆界限,并向辽方表示:倘若再未经同意进入大宋领土,北宋方面必然要进行追究。
但习惯了怯懦的北宋军队的辽人哪里受过这种气,立刻就组织军队,来到边城之外,想要给北宋边军一个教训。
于是,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在对峙中,尽管何灌已经射死了多个辽兵,但辽方依然不肯罢休,坚决要北宋守军开门迎战。
见此情景,何灌将思路一转,向山崖射出三箭。
原本,辽军对于城墙上的年轻守将还有几分畏惧。
毕竟刚刚的几箭,确确实实结果了几名辽军的性命。
可此时看到射出的箭仿佛亳无目的地胡乱飞去,根本没有伤人的可能,畏惧之心顿时烟消云散,甚至开始嘲笑起这名守将来。
而在众人的注视下,这三支箭直直飞向崖石,之后依次停了下来。
看到这番情景,辽军的嘲笑声戛然而止。
紧接着,辽军中开始变得嘈杂起来,而后在议论纷纷中开始渐渐撤退。
原来,那三支看似射歪的箭,其实朝向的是山崖上的石头。
不可思议的是,这三支箭近乎射在同一个地方,而且深深扎在崖石中,近乎被吞没。
箭镞入石已是不易,加之城墙距离崖石还有相当的距离,能够达到如此程度,且三支箭均达到如此程度,此人的力量和准度实在恐怖。
这哪是临敌失误?根本是赤裸裸的示威!
辽军这才明白,刚刚自以为是的嘲笑其实多么无知。
在此人箭下,甲胄俨然成了摆设,任何人恐怕都难以在此人箭下侥幸活命。如此,谁还敢往前一步?
况且辽人本就有尚武传统,在如此神力面前,自然情不自禁膜拜,哪还有什么战斗的欲望。
之后,这位不知名的神箭手小将的名声也在辽国不胫而走,使边境外的辽军有所忌惮,不敢轻易来犯。
而在之后北宋与西夏军队的冲突中,何灌射穿铠甲甚至一箭两命的本事也确实证明着辽军的恐惧绝非夸大。
同时,从三箭威慑辽军的巧妙手段看,何灌绝不是空有武力的莽夫,心中也是颇有丘壑。正因如此,何灌才能在之后的岁月中平步青云。
宋徽宗时期,彼时的何灌已在京中任职太尉(正二品)。而恰在此时辽国派遣使者到北宋。
徽宗考虑到何灌曾在宋辽边境多年,比较了解辽国情况,因此找来何灌陪同。
于是众人相聚在玉津园,以射箭的方式打发时间。
期间,何灌第一箭射中靶子,第二箭却并未中靶。果然,辽国使者讥讽地说道:“太尉怕不是不行了吧?”
我们知道,何灌是百发百中的神箭手,按理说不该出现如此低级的失误。
尤其是在这种外交场合,失手所丢的可不仅是个人的脸面,更会让他国小看。
但何灌则神色泰然地说道:“不是我不行,只是出于礼节让让你罢了。”
言毕,弯弓搭箭,弓弦一响,正中靶心。
正是因为这份周全的思虑,何灌才得以在政治生涯中不断前进。
因此,及至靖康前,何灌已升至步军都虞侯,统领京城禁军。此时的何灌虽已位极人臣,殊不知这也成为了其末路之开端。
前文也说到,北宋的军队呈现出“强干弱枝”的结构。
因此,统领禁军实际上就是把握着军事重权,内可平乱,外可反侵略。
可遗憾的是,再强的肉体也无法弥补精神上的怯懦,一支总是驻扎在京城,从来没有经过战事的军队如何应付得了狼一样的敌人呢?
尤其朝野上下本就一片昏暗之际,皇帝无心政事,高官不思进取,根本无法统领军队进行战斗。
而这种情况无异于在告诉他国,北宋就是一块能够轻而易举获得的肥肉。
果然,没过多久,金国就大举进兵,直奔京城而来。
其实在金兵刚刚南下的时候,何灌就已经有所判断。
彼时朝中命令梁方平率领精兵镇守黄河北岸,又命何灌镇守南岸,希望共同抗敌,拱卫京师。
而何灌认为:率领大批精兵在北岸,万一阻挡不住金兵,那从南岸到京城,就会基本呈现中空状态。
这种安排,实际上完全没有给自己留出后路,是破釜沉舟之策,可显然,北宋军队没有破釜沉舟的实力。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将精兵布置在南,北岸辅佐,策略就有更多回转余地。
金兵南下劳师以远,再要渡河战力必定有损。
因此在南岸设置精兵,将大大有利于战局。
如此一来,纵然不能守住黄河天险,金兵也必然讨不到好处,京师安全应该无虞。
然而,如此周全的计策,却根本入不了朝中佞臣之眼。见到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何灌便几番推辞,不想成为战争的牺牲品,然而当时的朝廷几乎已经没有可用之将,他们强令何灌坚守南岸,保卫京师!
何灌无奈,只得匆忙上任!而很快,战争的发展就验证了何灌的担忧。这一仗,不仅何灌身死,北宋也被终结。
前文提到,黄河北岸的守军将领是梁方平。
梁方平何许人也?简单来说,就是个自小长在深宫内院的宦官。
这种人饮酒作乐是好手,让他带兵打仗,无异于天方夜谭。
因此,金兵刚刚开始进攻,梁方平的双腿立马就软了下来,为了活命自己先脚底抹油地溜走了!主帅如此,士兵士何堪?于是北岸军队就应声溃散,急忙往南岸奔逃。
见此情景,何灌怒上心头,下令将黄河上的浮桥烧掉,强逼北岸守军和金兵作战。
但此时北岸的士兵已经失去了统领,为了活命他们不顾一切地想要逃向南岸!因此一路上被杀的被杀,跳河的跳河,近乎全军覆没。
而看到此情此景,金兵士气更盛,呼喊着直奔南岸而来。
于是何灌当即排兵布阵,准备誓死捍卫南岸,使金兵不得攻入京城。
然而,看到北岸军队的惨状后,南岸的守军也早就没有了战斗的心力,纷纷做了逃兵。
面对无人可用的状况,何灌不得不撤出黄河南岸,转而回转京城。
然而,何灌到了京城之后,朝中大臣却将黄河失守的责任推到他的身上,认为是他的擅离职守导致金兵叩京。
因此,何灌最终根本没有进入城门,而是被安排在西城外御敌。
这一御敌之战,何灌和金兵战了三天三夜,终于还是抵挡不住金兵的攻势,战死沙场。
而何灌账下的将士也都浴血奋战,杀敌多人后与何灌一同身死魂灭。
众人身死后,金兵很快就攻占了京城,皇帝被俘,北宋也因此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一代英雄,文武双全,最终却被朝廷置于绝境之中。
甚至身死之后,依然被奸臣诬告,直到南宋时期,才恢复名誉。
这是英雄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但不变的,是为国为家呕心沥血乃至战死沙场之可贵。
纵然时过境迁,彼时地滚滚黄沙,依然让人心生敬畏。
多尔衮39岁离世 还要被挖坟挖尸(挑战皇权)
多尔衮挑战顺治皇帝的权威搞特殊死后被鞭尸。顺治皇帝在刚刚亲政一个月的时候,居然就下令抄家多尔衮,并派人把他的尸体从陵墓中挖出来,砍下脑袋便尸示众。要知道,多尔衮可是顺治的叔父,作为满清元老级的人物,曾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统一中原,为清朝的开创立下了不朽的功劳。但为何这样一位功勋卓越的人物,死后会被自己的亲侄子挖坟鞭尸呢?扶持新君我要新鲜事2023-04-21 19:03:060000汉朝的饰品特点,汉朝有什么特色配饰(玉制配饰盛行)
汉朝是我国历史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东西两汉享国407年,是统治时间极长的朝代之一。汉朝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汉服文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汉代的织绣工业很发达,绫罗绸缎在富裕人家十分常见,著名的“留仙裙”至今仍有忠实粉丝。汉朝的饰品特点除了服装,汉朝的饰品也种类丰富、十分精美。汉代的富裕人家,尤其喜欢玉佩饰品。我要新鲜事2023-03-18 07:21:590001新中国建立之初,一群老乡找毛主席要官:主席怒斥:这江山不姓毛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一群衣衫朴素的人来到了毛主席的家门口,门口的卫兵忙询问他们有什么事情。一般来讲,这样的阵势不是有冤情就是有民声,于是战士们非常耐心,可出乎意料的是,来人脸上根本没有愁苦,反而洋溢着笑容,除此之外还垮了几个大篮子。在知晓他们的来意后,卫兵们赶忙通报了毛主席,毛主席也赶忙起身亲自迎接。可没多久,毛主席就大发脾气,还大喊到:这江山不姓毛!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3:35:570002关于花和尚鲁智深的故事六则,侠肝义胆嫉恶如仇
花和尚鲁智深的故事最有名的就是,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和大闹野猪林,从鲁达到鲁智深,无论身份如何变换,他都行侠仗义、粗中有细。他的故事让人读来慷慨激昂,现在社会最缺的就是嫉恶如仇、豪爽直率性格的人。一、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我要新鲜事2023-03-14 22:07:260000古代女子酷刑刑舂之刑,先脸上刻字或割鼻子再罚做苦役
在古代为了惩罚犯人和警示后人,会有着各种残忍至极而又稀奇古怪的刑罚,像我们熟知的凌迟、剥皮,腰斩等,而专门针对古代女子的酷刑除了骑木驴以外,还有就是刑舂之刑,它的残忍程度相对轻一些,类似于干苦力。刑舂之刑:先施肉刑后劳役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3:09: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