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26

康熙看望50岁的老大哥,康熙刚离开,哥哥对儿子说:我的心愿了了

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1:55:550

“你若去了,朕再无兄长了...”

康熙对着年仅五十,却重病卧床的同父异母哥哥——爱新觉罗·福全哽咽着说出这句话,接着热泪如同决堤的黄河,滚滚而下。

这位从小缺少关爱,在朝堂和战场上无所畏惧的汉子、建立了不世功绩的帝王,罕见痛哭,足以见得见面前这位哥哥,在其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晚年难得相见的兄弟二人,此时在福全的病榻前回忆着儿时两人在一起玩耍的幸福时光,兄弟情深,可见一斑。

在度过短暂而美好的团聚时光之后,康熙还要前去统兵御驾亲征,只能先行离开。

(康熙)

康熙走后,福全对自己的儿子说:“我的心愿已了。”

那么,福全的心愿究竟是什么?康熙和福全的感情究竟有多深厚?他们有哪些共同经历的事情?

正所谓:自古皇族缺少亲情,因为政治上的巨大利害掺杂于其中,亲情被稀释得极其微弱。

从秦朝到清朝,站在政治中心的皇室,出于利益需要,父子互害,手足相残的事情屡见不鲜。

这不禁让人感慨皇室风光的表面背后,蕴藏着多少残酷与冷漠。

但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也能找到一些堪称凤毛麟角的皇家血浓于水的案例,爱新觉罗·福全康熙帝便是皇室中肝胆相照的兄弟。

福全和康熙帝玄烨均是大清入主北京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的儿子。

顺治年幼继位,总共有八个皇子,其中大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刚出生便遇上了那个年代的不治之症——天花。

虽然现在天花已经基本被消灭,但在当时患上天花,那就是九死一生。

顺治患上天花的三位皇子中,大皇子牛钮不到一岁便夭折。

四皇子是顺治帝一生挚爱董鄂妃所生,顺治帝爱屋及乌,在四皇子出生后便立其为皇太子。但是天不假年,与天花抗争数月后,四皇子便遗憾地离开人世,连名字都还没来得及取。

三皇子便是后来的康熙帝玄烨,他的母亲佟佳氏是不受顺治帝恩宠的庶妃,因此顺治对玄烨出天花这件事也不是特别关心,甚至托奶妈将玄烨带到紫禁城外面抚养。

因此,玄烨年少的时候,没有住在紫禁城里,因此他很少见到顺治和自己的生母。从小缺乏父母关爱的玄烨反而是命最硬、免疫力最强的一位皇子,他成功地“打败”了天花,并从鬼门关逃了回来。

天花作为皇室中高发且极易致死的疾病,它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感染之后,如果能万幸活下来,便能获得终生的免疫力,再也不会被其困扰。

(康熙)

当然,这对于玄烨这个皇子来说,更是获得了继承皇位的重要筹码。

因为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社会,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的身体不仅是自己的,更是国家的。

皇帝如果经常生病甚至生命垂危的话,必将带来朝局的动荡不安,包括引发政权颠覆,国家内乱等极端情况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在历朝历代挑选储君的时候,身体健康必定是首先要考虑的。

除了过硬的身体素质,玄烨还十分聪明伶俐,且胸怀大志。

有一天,顺治帝将二皇子福全,三皇子玄烨和五皇子常宁叫进宫中,问他们以后想要做什么。

“儿臣愿为贤王!”福全的回答十分简单,志向很淡泊,顺治帝感到有些诧异,没想到自己剩下的最年长的儿子只想做一个贤明的王爷,对皇位并无想法,同时,顺治也感到有些失望,觉得福全胸无大志。

(康熙与福全)

对于这个问题,玄烨的回答则完全不一样,他表示,自己希望像顺治帝那样做一个英明的皇帝。

这让本来心已经凉了半截的顺治帝感到有些欣慰,他看着眼前这个脸上“点缀”着几个天花留下的细小麻点的儿子,开始产生心疼和喜爱的情感。玄烨从此在储君之路上再晋一级。

相比之下,性格温和的福全越来越不受顺治的喜爱,但是他和玄烨的关系却一直非常好。

可能正是因为两人的性格和理想各异,所以不会有争夺皇位的情况出现,他们也就可以像平常人家的兄弟一样,真诚而愉快地玩耍,建立十分深厚的兄弟情谊。

福全和玄烨一起用弹弓打鸟,一起躺在大树下乘凉...在愉快的时光中,他们觉得能够一直这么玩下去就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了。

(康熙)

但是生于皇室,自己的命运是无法由自己自由地掌控的,没多久,一则噩耗传来,他们的命途开始出现转折。

刚刚二十出头的顺治帝不幸与天花来了场“遭遇战”,即将败下阵来。

看着重病在床、危在旦夕的顺治帝,孝庄皇太后和朝廷重臣最关心的便是储君的人选。

在顺治帝存活于世的几位皇子中,只有福全、玄烨和常宁是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其余的三位皇子当时尚在襁褓之中,无法成为储君的人选。

孝庄皇太后几经思索之后,力主让玄烨继位。

一方面,玄烨不可能再感染天花;另一方面,玄烨刚毅果敢的性格和凌云壮志更加容易坐稳帝王之位。

(孝庄)

再者便是,孝庄皇太后自认为佟佳氏怀着玄烨的时候,自己隐约看到其腹中盘旋着一条青龙,这种情形和自己怀顺治帝的时候情况是相似的,在当时都是大吉之兆。

因此,孝庄皇太后笃定选择玄烨继位,并且获得大部分朝廷重臣的支持。

不久,在位十八年的顺治帝撒手人寰,年仅六岁(虚岁八岁)的玄烨应其遗诏,在太和殿继位。

顺治帝的遗诏,不仅给了玄烨皇位,还给年幼的他安排了四位辅政大臣,即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

这四人在康熙亲政之前还算是尽心尽力、履行誓言,但随着他们的势力愈加根深蒂固,他们的野心也逐渐地显现了出来。

到了康熙六年,四位辅政大臣之首索尼突然病逝,随后,康熙正式亲政。

而福全从那时候开始实现了自己成为贤王的理想,他被康熙封为和硕裕亲王。

(爱新觉罗·福全)

福全虽然性格和善,但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是位能臣干吏。他被封为亲王的同时,也身兼议政大臣之职,帮助康熙处理诸多朝中事务。

在政治立场上,他自然是坚定地和康熙站在一条阵线上,尽心竭力地辅助康熙。

就在同一年,鳌拜的不安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他当即送给康熙一个“大礼”:罗列出二十四条罪状处决了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

这件事即便做得合乎清朝法制,但是不免有诸多夸大其辞的地方,并且康熙刚亲政,鳌拜就大杀朝廷重臣,明显是给康熙下马威。

对此,康熙选择暂且隐忍,福全也在康熙的指示下保持沉默。后来,忍了两年的康熙,终于等到了铲除鳌拜的机会...

康熙八年,在福全等人的合力谋划下,康熙在自己常和一帮少年玩“布库”之戏的宫殿召见了鳌拜,随后,让提前埋伏好的侍卫合力擒住了鳌拜。

接下来,包括福全在内的诸多大臣罗列出鳌拜的三十大罪状,鳌拜被处以终生拘禁。

那时,仅剩的一位辅政大臣遏必隆,因为长期勾结鳌拜,被罢官削爵。

至此,康熙在兄弟福全等一众大臣的帮助下,收回了朝政大权,得以在接下来践行自己的勃勃雄心,开启“康乾盛世”。

在后来的岁月中,福全始终笃定地为康熙做着一切能做的事情,康熙对福全也是万分信任。

由此看来,福全和康熙的关系堪为皇室兄弟关系的典范。

擒鳌拜、平三藩、统一台湾、驱逐沙俄,康熙亲政后二十余年时间便呕心沥血干了好几件福泽后世之伟业。

而就在干着这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事情时,北方的草原上,一股反叛的力量正在迅猛崛起,这便是厄鲁特蒙古的四部之一——准噶尔。

准噶尔本来在清军入关之后,和厄鲁特蒙古的其他贵族部落一样,和清朝政府保持着臣属关系。

但这一切随着一个人物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他就是噶尔丹

噶尔丹在康熙十年,趁着准噶尔部落内乱之时,夺取了那里的控制权,随后便以这块并不算很大的部落为根据地,疯狂扩张。

噶尔丹在攻击了周边一些臣服于清廷的部落,并取得胜利之后,进一步膨胀其野心,将弯刀伸向了南边的喀尔喀蒙古,并击溃其军民的抵抗,随后一路南下,矛头直指清廷中央政府所在地。

(噶尔丹)

更关键的是,噶尔丹不仅企图分裂国家领土,还接受了沙俄军队的支持,这相当于将外敌引入国内,这样的罪行是决不可容忍的!

在康熙二十九年,已经和清政府停战并签订《尼布楚条约》的沙俄军队,借着噶尔丹的叛乱,持续在中国境内活动,帮助噶尔丹占领了一块有一块中国领土。

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康熙,面对沙俄政府支持的噶尔丹叛乱,无法容忍,于是在朝议之时提出平定噶尔丹叛乱。

康熙话音刚落,便遭到一群保守派大臣的反对,他们对于骁勇善战的噶尔丹部落及其背后的沙俄军队感到畏惧,并且认为噶尔丹只是在北境引起骚乱,并不会真的攻入中原,影响帝国根基。

康熙却不这么认为,他知道噶尔丹此人野心不小,如果任由其肆意妄为,那么日后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很难料定,不如趁早将其剿灭。

另外,康熙判断噶尔丹只是借着沙俄军队虚张声势,将部分人唬住了,其实他也只是纸老虎。

(康熙)

于是,康熙坚持要趁此机会兴兵消除噶尔丹这个大患,康熙的决议在朝中得到福全等一众激进派大臣的支持。于是,康熙决定无需再议,不日发兵,荡平噶尔丹叛乱。

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以及鼓舞士气,康熙决定御驾亲征。

随后,康熙帝任命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领左翼清军,开出古北口;任命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率领右翼清军,出喜峰口。

康熙自己则率军押后,进行督战和指挥。

从这里人员分布上看,可谓是:打虎亲兄弟,足以体现康熙对其兄弟十分信任。

出征后不久,常宁率领的右翼军便与噶尔丹的数万骑兵在乌珠穆秦相遇,立刻展开激战。虽然常宁率部奋勇杀敌,但是仍不敌噶尔丹,首战失利。

获胜的噶尔丹更加嚣张,一路南下,到了距离北京七百里的乌兰布通,在这里的大红山下与福全率领的左翼军相遇。

(爱新觉罗·福全)

福全当即追至噶尔丹部所在地,准备与之交战。当清军到达山脚下的河边时,发现河对岸的敌军硬生生造出一座“骆驼城”。

噶尔丹拉来上万只骆驼,捆绑住它们四肢,并让其卧在地上,排成一列。他们还在骆驼身上放上木箱,再盖上一层浸湿水的毛毡,防止清军火攻。

噶尔丹的士兵则躲在骆驼之间的缝隙里,拿着火枪和弓箭、长矛,严阵以待。

面对这种易守难攻的“骆驼城”,福全毫无畏惧,命令全军以火炮枪械部队为前列,猛攻噶尔丹的中军。

当时,八旗军战力尚佳,他们在这次进攻中严格执行军令,气势滔天,虽然一直没有攻下噶尔丹的“骆驼城”,但是也至少相持在原地,没有后退。

极具军事才能的福全看到战场进入胶着状态,决定换一个打法,他命令前军继续猛攻,左翼部分清军则趁着天色渐暗,悄悄从半山腰绕到“骆驼城”的侧翼,对噶尔丹部队进行出其不意的打击。

很快,敌军招架不住清军两面夹击的攻势,大败而逃。

次日,刚刚吃了败仗的噶尔丹,派了一帮人前来游说福全,希望能够罢兵。

当时福全考虑到,草原上赶来支援的各部落军队还没达到,自己贸然追击噶尔丹这群穷寇,可能会吃亏,于是同意了噶尔丹的请求,暂时罢兵,让部队休养。

可没想,到这是狡猾的噶尔丹的缓兵之计,他借此机会悄悄溜走,清军难以找到他的去处。

福全清点了军中粮草,发现只够几天的了,于是下令撤军。

可就是这道没经过康熙同意的撤军命令,给福全带来了祸患。

康熙在出征的时候就对福全说,务必尽数剿灭噶尔丹所部,免留后患。

可是,福全不仅在取胜后暂缓追击噶尔丹,贻误战机,还不问过康熙便擅自撤兵,似乎忘了康熙才是最高统帅。

接下来,福全需要为自己贸然的决定买单了...

本来抱着荡平噶尔丹的雄心壮志御驾亲征的康熙,到头来打了个寂寞,让叛军逃了。

康熙龙颜大怒,他认为这次战果未达成的责任主要在福全不遵守自己的指令。

于是,在班师回朝的时候,他直接让福全留在朝阳门外,不许进入紫禁城,等候发落。

朝堂上,一众大臣将矛头全都指向福全,请康熙剥去福全的爵位。

康熙再三考虑之后,认为福全前期作战还是有很大功劳的,并且他是自己的哥哥,是自己关系亲密的忠臣。

所以最终他只将福全罚俸三年,罢免官位,保留爵位。

福全不作辩解,全然接受,接下来真正做起了“闲王”,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倒也十分惬意自在,只是福全对于没有帮助康熙剿灭噶尔丹始终感到万分愧疚。

于是,在六年后,也就是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再次御驾亲征噶尔丹时,福全踊跃自荐,随军出征,立下不小的功劳。

第二次征伐噶尔丹虽然没有完全灭掉其势力,但是基本歼灭了噶尔丹叛军的主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噶尔丹)

等到第二年,康熙第三次亲征噶尔丹时,便轻而易举地便荡平了噶尔丹的残余势力。

至此,噶尔丹叛乱结束,福全也终于可以安心地享受余生了。

但是,天意弄人,福全还没享几年福,便在康熙四十二年突生大病,一病不起,颇有性命之忧。

自知时日无多的福全还有最后一个心愿未了,便是再见自己的兄弟康熙一面,他强撑着一口气等着那一天。

终于,康熙来了,在御驾亲征前赶来探望病重的哥哥,于是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康熙紧握着福全的手,感情深厚的兄弟俩老泪纵横,往事一幕幕浮现于眼前。

在安抚了福全之后,康熙出发离开。同时,福全最后的心愿已了,强撑着的气息停止了,病逝在家中,享年五十岁。

刚刚出发的康熙闻讯后,悲痛万分,立刻调转马头,回到福全家中吊丧,再度痛哭流涕。

(爱新觉罗·福全)

康熙在丧礼之后,专门让画师画了一幅自己与福全儿时在桐树下玩耍的画,以示手足同老之意,从此,福全和康熙的皇室兄弟情为后世所流传。

·结语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感叹生于帝王家的无奈,苦于身处政治斗争的漩涡,可是康熙和福全两兄弟却是难得一见的正面教材。

作为皇帝来说,时刻需要提防身边的人,甚至是父母兄弟子女,因为谁都有可能因为追逐政治利益或迫于其他势力的压迫而对自己不利,因此,皇帝很少有能够十分信任的人。

康熙帝作为自幼缺少父母疼爱的人,更是不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信任,除了那位和自己一起玩耍长大的哥哥福全。

他们从形影不离的儿时玩伴,到朝堂中共抗政敌的盟友,再到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战友,兄弟感情始终没变。

这种相互信任、兄友弟恭的关系,着实值得我们借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