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收藏家自称有清朝书信,颠覆鳌拜形象,学者:没鳌拜就没康熙
1994年,一位台湾省的收藏家向全国公布了一则消息:鳌拜不是奸臣,他是一个忠臣。我这里有一封书信可以作为作证!
消息一出,岛内和国内的舆论顿时都炸开了锅。无数人开始涌向这个收藏家的住处,希望能够亲眼看一看那封信。
然而,等大家找到这位收藏家时,他却表现出一幅讳莫如深的神态。眉宇之间充满了神秘感。他向大家透露说:“这封信的内容我会在合适的时候公布,这封信是鳌拜写给清初另一个重臣的,我考证过了,它的内容绝对可靠!”
记者们听了这话也只好扫兴而归等待信件内容的公布。
一时之间,关于鳌拜是忠臣还是奸臣的讨论再一次被摆到了舆论的风口。这个新闻甚至还在正统的史学界引起了一阵声势不小的“波澜”。
那么,鳌拜到底是不是奸臣呢?康熙帝擒拿了鳌拜是不是走了一步臭棋?这封信的内容又给后人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呢?
这一切都还要从鳌拜的戎马生涯开始讲起……
如今的人们提起鳌拜总会想起电视剧里那个飞扬跋扈、目无君上的老臣。但是,似乎所有人都选择性地忽略了一个问题:鳌拜到底凭什么如此位高权重?
明朝末年,鳌拜出生于辽东的一个游牧民族部落。
与其他的满洲勋贵不同,鳌拜本人并不是爱新觉罗氏的亲戚。他本姓瓜尔佳氏,他的家族在后金建立之初就为满洲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鳌拜的伯父费英东被誉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所以,鳌拜自幼也受到了相对较好的待遇。
虽说彼时的满洲人在名义上还是属于游牧民族,但是,他们当中已经有很多人接触到了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和思想。而年纪轻轻的鳌拜很快也展现出了自己在军事方面的才能。
因为熟读兵书加上本来就深谙弓马作战的要领,鳌拜很快凭借着战功爬到了足以让满洲统治者注意的位置。
当时清太祖努尔哈赤已经身死,由皇太极接过了统治地位。
皇太极对于鳌拜这个能征善战又无比忠诚的武将颇为器重。甚至一度亲自来到军营里给鳌拜庆祝寿辰。
崇德二年(1637年)正月,辽东等地的明朝武装势力已经基本被满洲人的军队绞杀殆尽。只剩下了部分明朝军队退守到了皮岛(今椴岛)。
为了彻底肃清明朝的势力,皇太极下令由孔有德、阿济格等人带兵前往征讨。鳌拜也参与了此次战役。
在这次战役当中,鳌拜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勇武。因为这次需要攻占的目标是一座岛屿,而满洲人又是游牧民族,大多水性不佳。虽然他们已经拥有了可以登陆的大船,但是,许多人还是心有余悸。
正在众人对于登陆作战一筹莫展的时候,鳌拜站了出来。他主动向阿济格表示:“我愿意带领士兵登陆夺岛,而且我的心里已经有了一套详细的登陆计划!”
阿济格听后喜出望外,立刻任命鳌拜为这次进攻的先锋。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夜幕降临以后,岛上的明军已经有一些懈怠了。鳌拜趁机带着一些士兵偷偷摸摸地摸上了岛上的卫所,夺取了几个卫所的控制权。然后立刻让人换上明军的衣服,以免自身暴露。
等到满洲军队的进攻时间一到,阿济格的大军乘坐大船准备登陆,明军这才反应过来立马开始炮弩齐发地反击。
这时候,鳌拜带领着自己的手下突然从岛上杀出,把明军的防线直接拦腰截断。
明军做梦也想不到,为何满洲人的军队会出现在岛上。一时之间,岛上的明军士兵们都慌了神,大家丢盔卸甲,互相踩踏,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鳌拜看准时机立刻让人举起事先准备好的火把向远处的友军发出信号。随后,他自己继续带着属下一路厮杀,打退了明军的很多次进攻。
最后,满洲军队顺利地拿下了皮岛,而鳌拜作为此次进攻行动当中的先锋,也被阿济格上书褒奖,皇太极知道以后大喜过望,他先是焚香祷告,向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做祈祷,然后专门作文记录这次战斗,
在这篇文章当中,皇太极认为鳌拜在战役当中当居“首功”,另外,他还称赞鳌拜为“满洲第一勇士”。
因为受到了皇帝本人的称赞,鳌拜迅速被火线提拔。在战场上一路过关斩将的鳌拜很快也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突然暴毙。因为他在临终之前还没有来得及选定接班人。所以,整个满洲勋贵集团瞬间都乱了套。
大家纷纷开始选择自己支持的对象进行站队 一波全新的“政治权利洗牌”即将开始。那么,在这次危机当中,鳌拜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皇太极死后,满洲统治集团内部围绕“继承人问题”立刻分成了两派人马。
其中一派以多尔衮为首,他们多是多尔衮的手下及附属。他们举着“兄终弟及”的口号,要求让功勋卓著的多尔衮继承大统。
而鳌拜则选择了跟索尼等人站在一起。他们认为:既然先帝有子嗣,那就不应该采用“兄终弟及”的规则,应该按照中原王朝那样“父死子继”。他们这些人将皇太极的长子肃清王豪格推上了竞争者的位置。
当时,鳌拜已经是镶黄旗的护军统领,手上握有重兵。而多尔衮的手上有镶白旗和正白旗两个旗。双方谁也不肯相让,眼看着,满洲军队内部就将因此分裂,甚至爆发内战,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八月十四日,由礼亲王代善将大家伙都召集到一起。准备在崇政殿就“继承人问题”举行公开会议。在这次会议之前的清晨,鳌拜、索尼、谭泰等八个人聚在了一起商讨对策。
鳌拜拍案而起,对在场的众人说道:“我们不能让睿亲王再这样下去了。我们都是先帝的臣子,理应辅佐先帝的儿子继承大统。否则,我们这些人死后,有什么颜面去见先帝啊!”
于是,这一次的会议刚刚结束,在鳌拜的授意之下,大量正黄旗与镶黄旗的士兵进入了崇政殿周围。他们需要随时注意多尔衮手下将领的动向,如果情况有变就立刻冲上去抓住多尔衮,力保豪格继承皇位。
果然,鳌拜所料不错,多尔衮也来势汹汹。当双方讨论到皇位继承问题的时候,多尔衮的手下又提出所谓的“兄终弟及”。这时候鳌拜直接一只手按住佩剑,猛地站了起来。
鳌拜怒目圆睁,环视四周,厉声说道:“在座的哪个人不是吃的先帝的饭,穿的先帝的衣?先帝待我们都有天高地厚之恩,如果今天不能让先帝的儿子继承大统,我今天就立刻追随先帝而去!”
鳌拜这番话讲完,崇政殿里再也没有人敢说话了。就连平时骄横跋扈的多尔衮也被鳌拜这样的架势给吓住了。不管怎么说,就算鳌拜不怕死,可是多尔衮还想着掌握大权呢。万一鳌拜等人跟自己拼个你死我活,那自己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于是,多尔衮立刻站起身表示:“鳌拜将军所言极是,我们都是先帝的臣子,应该让先帝的孩子继承大统。我看不如这样,我们就让九阿哥福临继位怎么样?”
多尔衮说出这番话,自然也有他的考虑。
之所以要立福临为皇帝,完全是因为当时的福临还只有六岁,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小孩。多尔衮虽然手里握着两个旗,但是并不能够让整个满洲贵族集团臣服于自己。
思来想去,倒不如先立一个小孩做傀儡,自己以“摄政王”的名义管理国家,既掌握了权力,又不会让人抓住把柄。这样显然更为保险。
“那九阿哥还小,你怎么就能保证日后皇权不旁落呢?”鳌拜熟读兵书史籍,他当然知道多尔衮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多尔衮立刻说道:“我不过是效仿周公的故事,给我的侄儿代行监国的职责嘛。如果未来小侄子长大了要亲政,我自然是要把权力交还给他的。”
最后,在一众人们的商议之下,福临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开始监理国政。鳌拜等人继续为了清朝的利益向南进军。
不过,多尔衮怎么会放过整治鳌拜的机会呢?
根据后世史学家的统计,在顺治帝刚刚登基的七年时间之内,多尔衮就利用手中的权柄给了鳌拜三次“重点打压”。
在这些事情当中,鳌拜轻则被罚去俸禄,重则直接面临死刑判决。
不过,好在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病体沉重,不到年底就一命呜呼了。十三岁的顺治皇帝终于有了亲政的机会。
顺治掌权之后,立刻开始清算多尔衮的种种罪行,并且立刻将鳌拜重新启用。
因为当初在崇政殿上当面怒斥多尔衮保护先帝子嗣继承权的事情,鳌拜立刻被顺治帝视为心腹。而当初与鳌拜秘密商量对策的索尼、谭泰等人也一样受到了顺治帝的重用。
他们这些人都成为了顺治一朝极为显赫的人物。属于鳌拜的“黄金时期”也即将到来。
毫无疑问,鳌拜在顺治皇帝登基和掌权的过程当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头我们提到的那封信件也可以作为一个“佐证”。根据收藏者本人的介绍:
这封信是由鳌拜在“崇政殿会议”之前写给谭泰的。在这封信里鳌拜非常动情地写道:
我辈食先帝之食,衣先帝之衣,先帝待臣之恩如天高海深。若不立先帝之子,吾宁自杀谢先帝可!
所以,有了这封信,鳌拜“拥立功臣”的身份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了。在学界甚至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鳌拜和他的同伴们力保顺治登基,那也就没有后来的康熙皇帝了。
因为当初在拥立顺治帝的过程中表现出色,又在战场上履历战功。鳌拜成为了索尼之下的第二号权臣。
他的权力欲望也逐渐膨胀,慢慢地各地对于鳌拜的弹劾开始多了起来。鳌拜本人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但是,顺治皇帝还是给予了鳌拜极大的信任。鳌拜的地位依旧水涨船高。顺治皇帝甚至还命令他在宫中值夜,保护自己和孝庄皇后的安全。因此,顺治对于鳌拜的倚重可见一斑。
进宫值夜的鳌拜也丝毫不敢怠慢,他日夜守在皇帝的门外等候传唤,深怕引起皇帝的不悦。这也使得鳌拜和他的党羽获得了皇帝本人的绝对信任,无论他们在民间怎样胡作非为,只要把皇帝伺候好了,就没有人可以拿他们怎么样。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八,顺治帝也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临终之前,他决定将大位传给自己的三儿子爱新觉罗.玄烨。
为了确保朝局的稳定,顺治帝将索尼、鳌拜、苏克沙哈、遏必隆四个人召集起来任命他们为“顾命辅政大臣”。
鳌拜等人在顺治皇帝的床榻前痛哭流涕,发誓一定要辅佐少主成就大业。随后,顺治皇帝在一片哭嚎声中撒手人寰,时年二十四岁。
不过,绝对的权力一旦失去了束缚就会变质。
没有了顺治皇帝的制约,鳌拜由升级成为了“辅政大臣”,可以替新登基的小皇帝处理朝政。
这样的地位,这样的权势,让他朝着“专权”的方向越走越远。渐渐地,鳌拜也变成了和多尔衮一样的人物。
康熙皇帝登基时才刚刚只有八岁。彼时的索尼虽然名义上还是大清朝的“第一辅政大臣”和“四朝元老”。但是,他的病情已经越来越严重了,有时候甚至连上朝议事都很困难。
所以,鳌拜其实才是第一号权臣。
除了索尼,其他两个辅政大臣根本就不是鳌拜的对手,遏必隆虽然出身名门世家,但是他的个人能力与鳌拜等人相比并不出众。
而苏克沙哈是正白旗出身的人,也就是多尔衮的旧部,在朝廷里历来就和鳌拜不和。
所以,鳌拜辅政之后变得越来越狂妄自大,甚至有时候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
当时有一个叫费扬古的大臣因为私下跟鳌拜有过节,屡次遭打鳌拜的打击报复。
根据《清史通稿》的记载,费扬古还有一个儿子倭赫是康熙的贴身侍卫,平时非常受康熙皇帝的信任。
但是,有一次因为倭赫在皇帝面前得罪了鳌拜。鳌拜一直对他怀恨在心,想要找一个机会收拾他。
在一次打猎归来之后,鳌拜立刻以“擅自骑乘御马”为理由将倭赫逮捕入狱。没过多久,倭赫就被鳌拜手下的党徒们害死了。
私自处置御前侍卫,这毫无疑问是打了皇帝本人的脸。倭赫的父亲费扬古为了替儿子鸣不平上疏参劾鳌拜。
谁料这封奏书的内容被鳌拜得知,他又以“怨望皇上”为罪名将费扬古一家人全部逮捕入狱,最后弄得费扬古家破人亡。费扬古的财产也全部被查抄。
几年之后,辅政大臣苏克沙哈、直隶总督朱昌祚、户部尚书苏纳海都相继被鳌拜陷害。他们当中的有些人甚至在皇帝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鳌拜私自定罪杀害了。
康熙皇帝意识到:再不铲除鳌拜,恐怕江山就要有易主的危险了!
于是,他以“训练库布”为名私自召集了一批只忠诚于自己的年轻人。对外就说他们是来给自己表演摔跤的,做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对内就让他们加紧训练,时刻谨记捉拿鳌拜的使命。
要说鳌拜不知道康熙帝召集这些小年轻的用意,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谁叫他是当时的“大清第一猛将”呢?
鳌拜觉得以自己的实力,这些小年轻根本奈何不了自己。所以,他依旧我行我素,没有半分恐惧和收敛。
不过,他没有意识到:这一回自己的末日真的到了。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皇帝先是找到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将鳌拜的亲信官员全部调离北京城的重要岗位。
然后开始在宫里加紧布置捉拿鳌拜的事宜。此时的鳌拜还认为皇帝软弱可欺。这些异样的情况根本没有引起他的半分警惕。
然而,此时掌握北京和皇城重要防务的“九门提督”,也被康熙皇帝悄悄地换成了自己的亲信。
万事俱备之后,康熙皇帝命人向鳌拜传达旨意:命令鳌拜立刻进宫面圣。
鳌拜平时在宫里进进出出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一次他觉得也只是一次普通的召见,于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甚至在进宫的时候,他都没有带上任何防护的用具。
等到鳌拜步入到了大殿之内,青年康熙皇帝一声令下,几个小库布一起冲了出来将鳌拜死死地摁在地上动弹不得。
“我是先帝留下的辅政大臣,你们居然敢这么对我。你们把先帝置于何处?”鳌拜见自己势单力薄还是忍不住趴在地上大放厥词,吵着宫内喊道。
“先帝如果知道你现在这么专横跋扈,恐怕早就要砍你的脑袋了!”说着,康熙皇帝从宫内走了出来,对着鳌拜厉声呵斥道。
鳌拜见到了小皇帝,咆哮得更加厉害了:“老夫受过爱新觉罗家族的厚恩,绝不会背叛大清啊!皇上您如果记恨老臣,那就杀了我吧!我不愿受辱!”
康熙皇帝没有接他的话茬,反而转过头问自己身边的小库布道:“照着现在这个样子,你们到底是害怕鳌中堂呢?还是怕我呢?”
皇帝这句话的指向性再明确不过了。康熙身边的库布们立刻齐刷刷地跪下给他磕头行礼,嘴里纷纷念叨着:“我们当然害怕皇上您啊!我们的心里只有皇上!”
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康熙也不再跟鳌拜废话。他挥了挥手示意库布们将鳌拜押下去,自己则迈着悠闲而又略显庄重的步伐走向了太和殿的方向。
这一刻,小皇帝已经真正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主人。作为这个帝国的实际掌控者,他走向了权力的巅峰,也走向了一个极端,变得深不可测。
鳌拜被擒住以后康熙皇帝下令让议政王大臣赶快审理鳌拜的案子,给自己一个结果。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康熙皇帝的心里早就已经给鳌拜的事情定了性。但是,出于鳌拜的功劳和地位,皇帝又不能直接杀了他。
最后,大家决定对鳌拜进行“宽大处理”,免去他的死罪,将他永远关押起来。
而曾经依附于鳌拜手下的那些大臣和官员们革职的被革职,撤换的被撤换,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谁让他们当初在绝对的权力面前站错了队呢?
仅仅在被康熙帝擒住几个月以后,鳌拜就病死在了狱中。当鳌拜的死讯传到青年康熙帝的耳中,他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这样一个权倾一时的辅政大臣落得一个这样的结局,这完全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的人。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先后经历了索额图和明珠这两大权臣的背叛与倒台猴。晚年的康熙皇帝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挫败感和失望感。
难道说一个人的权力越来越大,他的心性也会因此而改变吗?
想当初自己对明珠和索额图都是何等的器重,为何他们最后也变成了和鳌拜一样的人呢?而那个弄权欺君的鳌拜,当初不也是一个为了大清江山出生入死的“勇士”吗?
思来想去,康熙帝决定给鳌拜恢复名誉。追赐他一等阿思哈尼哈番,这也算是了却了康熙皇帝多年以来的一块心病。
在随后的雍正、乾隆两朝当中鳌拜都地位和功过又被几番评定。最终落在了“一等男爵”的位置上。
在乾隆皇帝看来,这已经是自己这个皇帝给予鳌拜及其后人最大的恩赐与奖赏了。
鳌拜的一生充满了争议性。
前半生的他一心为了满洲军队的发展拼杀立功。他也曾身先士卒地进入敌军阵中取上将首级。后半生的他却一心只想着拨弄权术,结党营私,迫害异己。
不过,终其一生,鳌拜都没有过明显的“反迹”。
鳌拜从未说过要废了康熙帝,另立新君,更没有不自量力地想要靠着自己的势力完成改朝换代的“幻想”。
说到底,任何一个渴望在将来有所作为的皇帝都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身边出现一个像鳌拜这样的“超级权臣”。
无论这个权臣是不是有心谋反,他的存在对于皇帝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威胁、一种冒犯。
当初鳌拜拼死也要立皇太极的子嗣为皇帝,保住了顺治帝的位置,也为后来康熙皇帝的继位奠定了基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鳌拜的力保就不会有康熙皇帝后来的故事。不知道在被康熙皇帝擒获以后,鳌拜被关在监狱里是否有过那么一丝反悔的念头。
不过,无论怎么样,木已成舟,无法更改。孰是孰非,功过几何,这些都只能够留给后来的人们与诉说与评判了……
编辑:浊酒
新中国建立之初,一群老乡找毛主席要官:主席怒斥:这江山不姓毛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一群衣衫朴素的人来到了毛主席的家门口,门口的卫兵忙询问他们有什么事情。一般来讲,这样的阵势不是有冤情就是有民声,于是战士们非常耐心,可出乎意料的是,来人脸上根本没有愁苦,反而洋溢着笑容,除此之外还垮了几个大篮子。在知晓他们的来意后,卫兵们赶忙通报了毛主席,毛主席也赶忙起身亲自迎接。可没多久,毛主席就大发脾气,还大喊到:这江山不姓毛!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3:35:570002秦武王赢荡怎么死的?高估自己的实力被大鼎砸伤而死
秦武王赢荡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也是秦惠文王的儿子,许多人一说起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作死”两个字。秦武王赢荡怎么死的?他身材高大十分的孔武有力,23岁外出的时候和一个大鼎较上劲了,最后被鼎砸伤了腿,伤势过重当晚就去世了。秦武王赢荡举鼎被砸死我要新鲜事2023-03-17 20:57:380001汉中之战是刘备巅峰之战,若不是盟友背盟,本可灭了曹魏
汉中之战是三国时期刘备和曹操之间的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它从公元217年底开始,到公元219年中旬结束,历时近两年。这场战役的结果直接影响了三国之间的势力平衡和战略格局,也决定了刘备能否实现北伐中原的梦想。我要新鲜事2023-11-01 18:49:210000白起是哪个朝代的人:战国时期秦国人物(被赐死于杜邮)
白起是秦国一个十分厉害的将领,据说白起在担任主将的三十年间攻下了七十多座城池,少有败绩,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白起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虽然他战功累累,但是也杀害了不少的人,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白起吧!白起是哪个朝代的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4:57:390000曹操手下五大谋士排名 郭嘉可和诸葛亮争三国第一谋士之位
曹操是历史上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人物,其统一了北方地区,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是没有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的枭雄。而曹操能拥有这般权势,其手下诸多谋士和将领也是必不可少的。曹操手下谋士很多,有五大谋士是最不可忽略的。曹操手下五大谋士排名郭嘉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6:53: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