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请丞相吃饭,丞相因座位上没有筷子而大发雷霆,此人结局如何
俗语说:“朽木难雕,君心难测”。
因为,稍有不慎,今天是享受皇恩浩荡的重臣,明天就可能丢掉官位,获罪入狱,比如,汉代名将周亚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一次汉景帝宴请群臣的宴会中,周亚夫因为没有筷子,他不仅在席间大发雷霆,事后还愤然离席,丝毫没有把皇帝放在眼里。

事后,汉景帝认为像周亚夫这种战功显赫、不服管教的重臣,绝对不能留给自己的儿子刘彻。
因此,周亚夫的命运注定将以悲剧的形式收场。
周亚夫之死真的只是因为一场没有筷子的宴席呢?还是另有原因?
对于前半生风光无限的周亚夫,是否曾预料到自己凄惨的结局呢?
周亚夫是一名妥妥的官二代,他的父亲周勃是汉代的开国名将。
作为沛县起兵的元老,当年周勃跟随着刘邦南征北战,立下了无数战功。

刘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此话足以见得周勃的地位,因此,周勃位列西汉开国十八功臣第四位。
后来,汉文帝刘恒将周勃封为右丞相。
当时,朝堂上曾经出现了很多有关周勃手控大权的流言蜚语,无奈之下,周勃主动辞官,选择回家养老。
没过多久,另一位丞相陈平去世了,汉文帝又将周勃请回来继续做丞相,但是,这次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又被赶回了封地。

因为内心缺少安全感,周勃在封地的时候常常披甲佩刀,习惯拿着武器出入各种地方,因此他被人举报有造反之心。
被抓入狱后,周家倾家荡产,疏通各种门路,周勃才得以出狱。
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按道理来说,他是没有资格继承父亲的爵位的,奈何他有一个不争气的大哥周胜。
周胜是汉文帝的女婿,周勃死后他直接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后因虐待公主、违法乱纪,他直接被法办并剥削了爵位。
汉文帝是一个温和大度、知人善用的君主,因为顾念周勃的功劳,不希望周家的爵位自此无人继承,所以便从周勃的其他儿子中,挑选了一个最优秀的,这个人就是周亚夫。

周亚夫没有继承爵位之前,曾经碰到过一个算命先生,预言他三年左右能被封侯、八年后能做丞相、九年后就会被饿死。
当时他认为这个人是个大骗子,说的话自相矛盾,既然自己能当宰相,又怎么会被饿死呢?
自从周亚夫继承爵位后,便开始崭露头角,逐渐踏入了汉文帝的权力核心集团,他在享受尊荣的同时,厄运也悄悄地盯上了他...
周亚夫之所以能够一鸣惊人,那还得从汉文帝暗访军营说起。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举来犯,战火很快就烧到了甘泉、长安。
汉文帝当时心急如焚,赶紧安排了几名大将分别在细柳、霸上、棘门等重点地区驻守,当时作为河内太守的周亚夫负责把守细柳地区。

汉文帝觉得众将士们在外行军打仗、保卫国家甚是辛苦,为了振奋军心,他决定要去军营慰问。
文帝先去了霸上、棘门两地的军营,果不其然,他的銮驾畅通无阻,直接就到了军中的大帐,而且将军和下属们都站在军营外,列道欢迎。
然而,这种情况在细柳军营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汉文帝上来就吃了一个闭门羹,当时,军营内外戒备森严,所有的将士们都身着盔甲,手拿锋利的兵器。
为了能够顺利进入军营慰问将士,皇帝的先行卫队已经先去准备,并且通知众人皇上马上就要来了。
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守卫的将士直接用军队中只听从将军命令的理由,把先行卫队打发了。
所以,等汉文帝到达军营外,也没能顺利进入。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只能让使者拿符节去请示周亚夫,这才能把他放进了军营。
结果,周亚夫见到汉文帝的时候,依旧是手持兵器,并客客气气地行了一个军礼。
当时的汉文帝内心一定是诧异的,甚至可能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皇帝。

汉文帝在细柳营慰问和视察了一圈后,与众将士们简单地交流了片刻,就打道回府了。
文帝临走前,周亚夫也没说欢送一下。
没想到,汉文帝一出细柳营,就严厉地批评了那两个军营,说他们无组织、无纪律,就像是过家家一般,反观周亚夫才是真正的将军。
经过细柳营一事后,周亚夫得到了汉文帝的充分肯定和重用。
匈奴被击退后,周亚夫被提拔为中尉,负责京师的守卫工作,掌管京城的军队。

汉文帝视察完军队回来后,不久就生病了,一年之后便驾鹤西去,他的儿子刘启继位,史称汉景帝。
汉文帝在去世之前特地交代刘启,说周亚夫是可托付之人,遇到大事儿可以找他。
汉景帝继位以后,周亚夫再一次升职,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成为当朝的高级将领。

没过多久,汉景帝果真到了大事,由于贸然削藩,导致“七国之乱”爆发,而接下来,周亚夫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周亚夫再一次被提拔成太尉,汉景帝让他率领精兵去平定吴楚两块最硬的骨头。
当时,叛军正在对梁国发动猛烈的进攻,周亚夫出征后,并没有领兵进入梁国境内,而是选择绕到侧面与吴楚联军进行对抗。
可如此一来,就让梁王当了一阵子沙包,被叛军打得够呛。
当时梁王不断地向周亚夫发出求救信息,但周亚夫依旧坚持自己的策略。

就在梁王把叛军的火力都吸引过来的时候,周亚夫出其不意地派兵将他们的粮草直接截断了。吴楚叛军没有了口粮,便开始转头进攻周亚夫的军营,结果周亚夫抓住机会,将叛军打得溃不成军。
当叛军因为没有粮草不得不撤军的时候,周亚夫毫不犹豫,派出了最精锐的部队,大败吴楚联军。
楚王被包围后,选择了自杀谢罪。吴王刘濞虽然得以逃走,可依旧难逃厄运,被东越人杀死以后,首级便直接献给了大汉的军队。

“七国之乱”从爆发到被平定,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周亚夫从此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英雄,他名声大振的同时,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不过,在表彰大会上,差点儿被叛军打死的梁王却十分记恨周亚夫。
周亚夫在战场上有多成功,在政治上就有多失败。
景帝五年,他接替陶青成为丞相,却因为耿直的性格,与一众皇亲国戚都产生了矛盾,最后连汉景帝也对他有了很负面的看法。
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因为周亚夫坚持不去救援梁王,差点儿让他一命呜呼。
自那以后,梁王一有机会就会在窦太后和汉景帝面前给周亚夫穿小鞋,虽然当时汉景帝并未发表观点,可是窦太后却越来越不待见周亚夫。

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周亚夫彻底得罪了一干外戚。
当时,窦太后提议,要给皇后的哥哥王信封王。
汉景帝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是碍于窦太后的面子,也不好当面拒绝,便说要与丞相商量一下。
没想到,当汉景帝找周亚夫商量这件事情的时候,周亚夫直接搬出高祖刘邦,把景帝怼了回去:
当年太祖高皇帝可是立下过规矩,非刘姓不得封王,非有功之臣不得封侯。
景帝听后,一时尴尬到不知道说什么好。
周亚夫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举动直接站在了外戚的对立面。

那时候,汉景帝对周亚夫还没有彻底失望,让二人彻底决裂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在政治上产生的巨大分歧。
那一年,被汉朝打怕了的匈奴王要带领五个人归降,汉景帝为了收买人心,打算给他们封侯,以便后续吸引更多匈奴人归顺。
这时候,周亚夫又跳了出来表示反对,他的观点是,这种对国家不忠的人没有资格获得如此高的殊荣。如果现在给这些人封侯,那么,以后该如何处置对大汉朝不忠诚的人呢?
汉景帝一听也怒了,他觉得周亚夫是要挑明了跟自己对着干,像他这种迂腐且不懂得变通的性格,实在是令人气愤至极。
汉朝之所以能够出现“文景之治”,足可以说明汉景帝在治国方面可以称得上是一代明君,对于个人的得失,他更加在乎的是整个王朝的长治久安。

周亚夫虽然成为了一国宰相,但是随着他在政治上与汉景帝产生的分歧越来越多,他的命运也就由此急转直下。
在汉景帝将归顺的匈奴人都封了侯以后,周亚夫选择直接辞官不干了,汉景帝也实在,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其实,汉景帝之所以答应了周亚夫的辞官申请,主要是想挫一挫他身上的锐气,让他明白为人臣子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不要不可为而为之。
有一天,汉景帝邀请群臣去宫里赴宴,周亚夫也在被邀之列。等人都到齐,大家开始享用美食的时候,周亚夫看了看自己面前的桌子,只有一大块没有切好的肉,而且还没有筷子。

周亚夫当时就十分生气,他大声呵斥,呼来负责酒宴的官员,让他们赶紧给自己拿一双筷子来。
汉景帝见周亚夫表情有异样,赶紧出来圆场,说是只是跟他开个玩笑,还说这么小的事情不值得生这么大的气。
周亚夫也觉得自己有些失礼,他紧忙上前向汉景帝请罪,可是,他这罪请得没有任何诚意,既不下跪,也不认错,在皇上刚说完话就起身离开了。
在当时的场合下,周亚夫的行为实在无礼至极,而且对汉景帝也十分不尊重。
事后,汉景帝就觉想,现在的周亚夫对他都是如此傲慢无礼,那么,以后对自己的儿子刘彻会是什么样啊?况且,当初周亚夫还极力反对改立刘彻为太子。
通过宴席上的筷子事件,汉景帝对周亚夫起了杀心。因为耿直的性格,周亚夫得罪了很多同僚,大家纷纷上书用各种理由劝说汉景帝要处置周亚夫。
不久后,汉景帝下令将周亚夫交给廷尉治罪,为得就是给儿子刘彻以后的道路扫清一切障碍。
周亚夫被捕入狱后觉得自己被诬陷了,可谓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当时,关押周亚夫的牢房与关押他父亲周勃的是一间,然而,他并没有像他父亲那么幸运。
当初周勃就用自己入狱的事情警告过周亚夫,告诉他,即使是手握百万雄兵的大将,在触犯了皇权的时候,也会落得牢狱之灾,引来杀头之祸。
显然,周亚夫当时并没太拿父亲的话当一回事。
在牢中,周亚夫通过绝食表示抗议,仅仅过了五天后就吐血身亡了,可怜一代明将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作为大汉朝的两代功臣,周亚夫做出的贡献不胜凡举,如果没有周亚夫的存在,汉景帝是否能稳坐皇位也未可知。

就是这样一位居功至伟的大将兼宰相,他最后真的是因为一双筷子才入狱的么?
明眼人都知道,宴会上的一双筷子只不是一个引子,而且汉景帝当时并没有真的想杀他,更多是想试探他,然而他依旧我行我素,丢掉了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总结起来,他在各种场合下的无礼表现以及桀骜不驯的性格,才是周亚夫落得绝食而亡的根本原因。
从封建帝王的角度出发,最好的臣子典范是懂得变通,不仅能够帮助皇帝建立丰功伟绩,还能够见好就收,夹着尾巴做人,且不轻易得罪皇帝。
显然,居功自傲的周亚夫显然不是这样的一类人。
汉景帝不会担心周亚夫会背叛大汉,而且也丝毫不会怀疑他对汉室的忠诚,但是他担心自己死后,周亚夫会站在什么位置上与自己的儿子相处。
因此,为了汉室的基业和千秋万代,汉景帝最后不得不找一个借口处置了周亚夫。

当时,身在牢狱的周亚夫依旧没有明白自己为什么入狱,要不然他也不会选择绝食抗议。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是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如果周亚夫能像父亲周勃一样,变得柔和一些,他是否能迎来功成身退、安度晚年的善终结局呢?
顾恺之是哪个朝代的人物:东晋人物(曾作洛神赋图)
古代最讲究琴棋书画,样样皆通,认为只有学好四书五艺才算是一个真正厉害的文人,因此古代也有许多厉害的画家,其中顾恺之就是古代一个非常厉害的画家,那么顾恺之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呢?接下来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顾恺之是哪个朝代的人物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8:59:110000刘伯温预言都有哪些,烧饼歌预测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刘伯温是明朝著名的道学家,刘伯温预言中最著名的就是《烧饼歌》,其中已经全部应验,包括明朝的灭亡、清军的入关。刘伯温预言甚至包括了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毛主席的姓氏,除了《烧饼歌》以外,也有预测未来的一些篇章,但却让人琢磨不透。一、刘伯温烧饼歌我要新鲜事2023-03-14 18:32:5700051976年朱德去世,日记披露一桩50年前的往事,中央下令:立即调查
1976年对于新中国而言无疑是充满悲痛和泪水的一年,三位开国元勋的相继离世,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在周总理辞世之后半年的7月6日,朱德元帅也在北京与世长辞。出于对这位解放军精神领袖的崇敬,数万名百姓自发走上街头为元帅送行,周总理十里长街的场景仿佛又一次重现。朱德元帅的骨灰安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之后,工作人员便开始按例开始清理他生前的一些物品以供人们瞻仰和妥善保存。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7:22:160000世界上最神秘的古国,流鬼国(中国唐朝时期的附属国)
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伴随着无数个朝代的灭亡和兴起,也让文明不断的进化和进步。而流鬼国就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神秘古国,曾是我国盛唐时期的附属国,也是当时唐朝时期所有附属国中最为遥远的一个,那么其为何要不远万里来“朝圣”呢?最后灭亡的原因又是怎样的呢?中国唐朝时期最远的附属国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5:16:5800092015年,天津一家4口包馄饨,吃完3人殒命,屋顶吊扇竟成“帮凶”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2015年7月6日,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是幸福的暑假,然而,对于谢家人来说,却格外紧张。彼时,谢中和他的大女儿正躺在医院里,而周围围着一群医生。在数名医生轮番上阵抢救过后,谢中终于能迷迷糊糊的说出几个字了。“你们中毒了,赶快回想一下,到底吃了什么?”医生抓住这个时间,赶紧询问。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13: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