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94

清朝最后一个格格,隐姓埋名活到2014年,晚年感叹一生做对两件事

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7:37:420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统治,之后少年天子爱新觉罗·溥仪被迫退位。

皇帝都下台了,但一些依附在皇权之上的阿哥格格们,却还私下保留着尊贵的身份。

其中最小的一位格格,一直活到2014年,生前她含泪回忆:“我原名叫爱新觉罗·显琦,我因为姐姐的丑事入狱15年...”

这位末代格格一生经历了怎样的沉浮?她所说姐姐做的丑事,究竟是何事?

(爱新觉罗·显琦晚年)

辛亥革命后,作为八大亲王之一的肃亲王善耆,亲眼目睹了满清王朝的覆灭。

虽说亲王身份已经不被社会认可,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肃亲王府的家底还是很厚的。

肃亲王的祖先是大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直系亲属,因此善耆早年在满清王朝权势滔天。

当年北京城曾经流行这样一句歌谣:“恭王府的房,豫王府的墙,肃亲王的银子用斗量。”可见当年的肃王府里多么富有。

1912年,肃亲王眼看北京城局势一天比一天紧张,便委托日本人川岛浪速帮忙,带着一家老小偷偷逃到了东北旅顺。

而这个川岛浪速正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和使”,因为“有功”被清政府聘任为警务学堂学监。

当年肃亲王因为“公务”,与川岛浪速交好,之后便时常以“兄弟”相称。

(肃亲王善耆)

到了旅顺之后,肃亲王当然不甘心就此失去自己的亲王身份,便恬不知耻地与日本人勾结,企图复辟满清王朝。

在满清残存势力和日本人的庇护下,肃王府的妃子、格格、小王爷们依旧过着人上人的生活。

而肃亲王本人也一直保持着亲王做派,享受着众人的恭维和姬妾的侍奉。

肃亲王本人有一个正妃和四个侧妃,这些妃子为他诞下了几十个孩子。

这些王子和王女们,大都是在北京肃清王府出生的,从小也是在奢靡的王府里长大,过惯了被奴仆们伺候的日子。

肃亲王府败落后,虽然府里比不上从前那样热闹了,但比普通人家的生活条件,却是要好过千倍。

在这些皇亲贵胄眼里,似乎战争与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一家人仍旧波澜不惊地过着富贵日子。

(肃亲王善耆)

1918年,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在旅顺肃亲王府响起,这是四侧妃生下了孩子。

这个孩子便是晚清最后一位格格,原名爱新觉罗·显琦,后来改名为金默玉。

她出生的这一年,肃亲王已经在东北流亡六年了,整个王府里充满了复辟满清王朝的气氛。

虽然没有赶上王府最风光的时候,但她依然度过了一个衣食无忧的童年。

伴随着锦衣玉食的,还有前清的那些规矩礼仪,王府众人的一举一动都还保留着在北京时的习惯。

这一家人似乎是想以这样的方式,来与社会的变迁对抗。

而这些礼仪,便是清宫剧中非常常见的落座时只坐半边、耳朵上的坠子不能摆动,每日向长辈请安等等。

4岁那年,金默玉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她本该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成人,却在这一年成为了孤儿。

父母先后病逝,亲姐姐又被送去了日本,她只能由同父异母的姐姐抚养着。

到了入学年纪后,姐姐把金默玉送去了学校,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金默玉都在日本人创办的学校读书。

金默玉从小生活在深宅大院里,缺少亲情的关怀,让她的性格不同于其他哥哥姐姐们,相比而言,她更“叛逆”。

她讨厌那些繁文缛节,她讨厌自己被格格的身份限制了自由...

后来,金默玉被送去了日本留学,二战爆发后,她又被迫中断学业返回国内。

19岁那年,已经学有所成的金默玉,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成为一名歌唱演员,或者新闻记者。

不过她没想到,长辈们强烈反对她出去工作,原因很简单:一个尊贵的王府格格,怎么能抛头露面,出去工作呢?

在家人的反对下,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久后,她便瞒着家里人,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给一家日本人开的钟表公司当顾问。

之所以能瞒得住,是因为这份工作不用坐班,时间很宽裕。

这段时间,是金默玉出生以来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她喜欢穿着碎花旗袍,把眉毛描得细细的,还烫了时髦的卷发。

原本就长相出众的她,在这妆容的映衬下,更具名媛韵味。

从小作为格格的金默玉,依然延续着出手阔绰的习惯,她经常请同事们吃西餐,亲朋好友买东西也挂在她的账上。

(金默玉)

不过,这样快乐的时光很短暂,因为她有一群不成器的哥哥们,在几十年里坐吃山空,将王府的产业几乎挥霍殆尽。

1949年,金默玉的哥哥们去了香港,走前留给了她100元钱的财产,和一堆嗷嗷待哺的侄子侄女。

而在此之前,金默玉一直都是“月光族”,并没有什么积蓄,也没有算着柴米油盐过日子的经验。

金默玉看着这9张嘴:自己、大哥二哥的6个孩子、大哥的老保姆及其女儿,一时间哭笑不得。

金默玉并非心狠之人,她毕竟是孩子们的姑姑,如果不管他们,他们就会活活饿死。

为了维持这一大家子的生计,金默玉不得不忍痛变卖了自己的宝贝:沙发、钢琴、地毯、留声机......

更惨的是,由于她此前只有买东西的经验,并没有太多卖东西的经验,所以这些东西几乎都是被贱卖了,她并没有得到多少钱。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家里的开销也越来越大,金默玉不得不开始接起了杂活,她学会了织毛衣,然后把织好的毛衣拿出去卖钱。

她早起晚睡,3天织一件,但仍然不够一家人的开销。

就这样,金默玉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有时候甚至做好几份工,但家里孩子实在太多了,靠她一个人还是不行。

于是,赊账便成了常态,每每看到小店老板鄙夷的眼光,金默玉委屈地想哭。

毕竟,她从前可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格格,哪里吃过这样的苦!

金默玉一天一天地熬着,一直熬到1952年,哥哥才给她和六个孩子寄了一笔生活费。

(金默玉)

这笔生活费对当时的她来说,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金默玉看着这些钱,想起了昔日王府的悲剧。

于是,她再三考虑,拿出来一部分钱在自己租住的院子里,开了一家西餐厅。

原本以为西餐厅比较新潮,生意会比较好,结果却无人问津。

虽然没有生意,但金默玉还是认为,必须要做生意,才能改变这一家人的生活现状。

于是她后来又筹钱,开了一家四川饭馆。

没想到,四川饭馆一炮而红,生意一下子火了起来,一家人的生活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两年后,金默玉的饭馆被改成了公私合营制,而她本人也成为了中央编译局的一名职员,每月有62元的工资,这让金默玉很满意。

1954年,金默玉因为这份体面的工作,与画家马万里相识了,二人迅速坠入爱河,然后举行了婚礼,那一年金默玉36岁。

尽管婚礼简单潦草,但却让金默玉感到欢喜,看着大红的喜帖,她难掩初为人妇的喜悦。

丈夫马万里当时是国内著名的花鸟画家,前面曾有两任妻子,但马万里在与第二任妻子离婚时,妻子卷走了他的全部家产。

那段时间,马万里穷困潦倒,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与金默玉认识的时候,他还住在女儿的小房子里。

马万里(二排右二)与金默玉全家合影

金默玉的出现,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二人结婚后,也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金默玉的出身,让这段婚姻好景不长。

1958年,金默玉因为出身问题被捕入狱,在狱中度过了整整15年,为了保护丈夫,她在狱中申请了离婚。

而她这次入狱,与她的姐姐脱不了干系。

这里所说的姐姐,便是她的亲姐姐,原名爱新觉罗·显玗,后来改名为金碧辉,寓意“金碧辉煌”。

当年,善耆为了所谓的复辟大业,不惜与日本人合作,甚至将自己的亲生女儿金碧辉,送给了日本人川岛浪速做养女。

金碧辉从小就被带到了日本,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洗脑下,她早已丧失了最起码的人性道德和家国情怀,她与父亲一样,一心只想着复辟大业。

(金碧辉)

不管是爱新觉罗·显玗,还是金碧辉,估计大家都没有什么印象,但若说起川岛芳子,相信就会有很多人知道了!

没错,川岛芳子正是爱新觉罗·显玗的日本名字,自从6岁那年被送到日本后,她便在日本度过了十余年。

在这十余年里,川岛浪速让她全面接受了日式教育,给她灌输的也都是日本军国主义思想。

9 岁那年,她又认日本人多田骏为义父,但仍然由川岛浪速养育。

年满17岁以后,川岛芳子出落的亭亭玉立,却不幸引起了养父的垂涎,养父不顾伦理强暴了她。

自此以后,她就性情大变,后来她回到国内,自愿成为日本女间谍。

在华活动期间,她似乎更加认可川岛芳子这个日本名字,全然不顾同胞情谊,用尽了一切手段刺探军情。

(金碧辉穿男装)

她伙同日本人,残忍杀害同胞,更是积极充当日军侵华的急先锋,为日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

一些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如东北“皇姑屯事件”、上海“一·二八事变”等,都有她上蹿下跳的身影。

不仅如此,她还利用自己的美貌游走于政府要员之间,主动投怀送抱,出卖肉体,目的便是为日军刺探情报。

抗战胜利后,川岛芳子被抓捕入狱,但她受过专业的间谍训练,任何时候都保持“冷静”。

在法庭上,她狡猾耍赖,混淆自己的年龄,企图以年幼为由,隐瞒自己参与参与谋杀张作霖(“皇姑屯事件”)的行动。

她牙尖嘴利,为自己极力辩驳,竟让法官无法定罪。

法官吴盛涵后来谈及这个案子,说道:“唯一能让她定罪的,似乎只有国籍问题。”

确实,国籍问题定了,才能进一步确定她的罪行。

但金碧辉的成长背景太过复杂,当局一时也无法定夺,她究竟算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直到1947 年10月,金碧辉才被判刑。

判刑书上首先就说明了她的国籍问题,法庭认为金碧辉虽然由日本人抚养,但其生父是清朝肃亲王,她毫无疑问是中国人。

既然是中国人,那她的行为的确够成了通敌叛国,应该以汉奸罪论处。

而她参与的其他叛国阴谋,件件祸国殃民,更是死不足惜。

金碧辉被执行枪决后,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方面是因为川岛芳子臭名远播,另一方面是因为“替身传言”。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传言,是因为行刑地点突然变更,而原本的公开枪决也忽然变成了秘密枪决。

记者赶到枪决现场后,死者已经满脸血污,众人认为这已经难辨身份。

不仅如此,更有人直接实名举报,有一名与川岛芳子长相一模一样的女子,被家人以十根金条的筹码,替川岛芳子受死了。

各种说法有鼻子有眼,加上媒体的大肆渲染,让国民党政府开始关注此事。

为了平息民愤,河北监察使署奉命调查这件事的真相,经过分析证据、证人指认,最终认定:不存在替身受死一事。

后来,为金碧辉收尸之人、以及她的亲人,也陆续确认了,金碧辉已经死亡。

可悲的是,金碧辉为日本人卖命了一辈子,临死前才明白,自己不过是一枚被利用的棋子。

而她的上述恶行,却让自己的亲妹妹金默玉,在多年后锒铛入狱。

金默玉入狱后,心情复杂,但却无话可说,虽然她并未参与姐姐的“事业”,但她们身上的确流着相同的血。

而姐姐带给她的这份耻辱,他只能以拼命的劳动来改造自我。

在狱中,金默玉养成了抽烟的习惯,因为这是她唯一排解心中愤懑的办法。

1973年,是她入狱的第十五个年头,这一年金默玉终于重获自由,出狱后她成为天津一家农场的工人。

在农场工作期间,一位曾经在王府侍奉的保姆前来探望金默玉,看到金默玉的现状时,保姆眼泪直流:

“格格啊,您这是从天上摔到地下了!”

金默玉听到后,不仅没有感到难堪,还哈哈大笑说道:“这不是也没摔死嘛!”

两年后,金默玉遇到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后来成为了她的丈夫。

1976年,金默玉跟随丈夫到上海探亲时,忽然病倒了,病历上写着这些字:脊椎骨质增生、骨髓炎、腰肌劳损。

因为这个病,农场给她办理了病退,每月工资降到了19元2角,这让金默玉的生活,再次变得拮据。

尽管自己早已不是金枝玉叶,但金默玉一生从未求人,这次病倒让她不得不弯腰低头,想办法寻求帮助。

而她求助的人,正是邓小平,因为当时邓小平已经重返政坛了。

1979年,金默玉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向邓小平倾诉,自己的身体已经干不动了,但还可以干脑力劳动,希望中央能够给她一份工作。

邓小平收到这封信后,很快就有了回应,金默玉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工作地点在北京。

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一切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

金默玉感念邓小平及中央领导的宽容,便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干着工作,她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改善。

改革开放之后,金默玉已经过得很好了,但她膝下无子女,便想着能为中国的孩子做些什么,以回报邓小平和中央领导对她的关照。

于是,金默玉便拿出自己和丈夫的全部经费,开办了“爱心儿童日语班”。

1996年,她又在河北廊坊创办了“爱心日语培训学校”。

此后,金默玉更是动员亲朋好友,积极投身到国家教育事业中,为了社会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晚年,有媒体记者采访金默玉:“您是否后悔过,当年没有与哥哥姐姐们一起走?”

金默玉坚定地说:“我这一生做的最对的两件事,一是没去香港,而是在狱中没有限陷害过任何一个好人。”

(金默玉晚年)

2014年5月26日,金默玉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5岁。

至此,清朝最后一位格格,离开了人世。

金默玉作为晚清最后一位格格,一生经历了家道中落、父母双亡、牢狱之灾、婚姻破碎等人生至痛之事。

可以说,她的前半生的悲剧,正是由于她的格格身份造就的。

而在晚年,金默玉仍能心怀感恩,积极投身我国教育事业,与其亲姐姐相比,实乃人间清醒。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