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08

李世民打下洛阳后,因忘记给父亲妃子送钱,埋下杀兄夺位的导火索

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8:45:545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三日。

唐高祖李渊听到了一个让自己十分难过的消息。

他的儿子李建成、李元吉与自己的后宫有染。

自己的儿子与继母通奸,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皇帝无法接受的事情。

李渊一时无法接受这件事的存在,他不能相信自己一向倚重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会如此不顾人伦。

他也无法相信自己的后宫会有如此胆大包天之人。

但他的二儿子秦王李世民却言之凿凿。

看着李世民不容置疑的眼神,李渊不禁对这个二儿子的动机产生了怀疑。

此前,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李世民早就与太子矛盾重重。

李渊不得不怀疑,秦王这是在污蔑太子,好让自己坐上储君的位置。

但李世民显然来者不善,自己无法搪塞过去,只得派人去请太子和齐王,让他们当面说清楚事情缘由。

李渊万万没想到,正是他的这一举动,让太子和齐王走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切,都与那两个涉事的妃嫔有关。

李世民指控中的女主角是张婕妤和尹德妃。

这两个女人原本是隋炀帝的后宫。

但不受隋炀帝的宠爱,并不能常常伴驾。

她们常年住在隋炀帝行宫晋阳宫中。

晋阳宫与李渊所在地区非常近。

适逢隋末天下大乱,各地烽烟四起。

李世民早有起兵之意,无奈李渊却迟迟不敢反隋。

是以,李世民和晋阳令裴寂合计,要设计将李渊逼上梁山。

奉命看守晋阳宫的裴寂,就“选晋阳宫人私侍高祖”。

而李渊也就因此有了秽乱后宫的罪名。

为了不被斩,李渊只能铤而走险,走上了反隋的路。

张婕妤和尹德妃后来都进入了李渊的后宫,并且非常受宠。

为了能让自己的地位更为稳固。

李建成和李元吉经常讨好这二位妃子。

他们在张婕妤和尹德妃的面前态度恭敬。

张婕妤和尹德妃也顺势接受了太子递给她们的橄榄枝。

在嫁给李渊后,二人其实有儿子。

但她们的儿子年纪太小且又是庶出,注定与皇位无缘。

二妃眼看着李渊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她们害怕在李渊去世后失去了依仗。

于是希望早日找到下一个政治依靠。

当太子李建成刻意讨好的时候,她们也就顺水推舟与东宫结成了政治同盟。

她们充当起了太子在皇宫中的眼线。

为他们输送情报,也会时常在李渊面前说太子的好话。

枕边风的作用看起来是非常大的。

李渊本就对嫡长子李建成寄予厚望就,现在自己身边的两个宠妃又时常夸奖太子。

在二妃的作用下,太子的地位愈发稳固了。

从历史结果来看,张婕妤和尹德妃两人的政治眼光略差。

如果眼光好的话,他们应该去投靠李世民,是他最终取得了这场夺嫡战争的胜利。

不过,二人与李世民却有私人恩怨,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就出现过裂痕。

这些矛盾还得从尹德妃说起。

在李世民拿下洛阳城后,缴获了大量珍宝,这些宝物没有一个是送给尹德妃的,她因此对李世民怀恨在心。

女儿记恨的人,父亲当然也对他没有什么好感。

尹德妃的父亲名叫尹阿鼠,仗着自己家中有在宫里有人受宠,就不把旁人放在眼里。

尹阿鼠接触不到秦王,就拿他身边的人出气。

有一次,杜如晦打马从尹阿鼠的门前经过,尹家的仆人竟然将杜如晦从马上拉下来,质问他为何路过尹府不下马,尹家家奴甚至还动手打了杜如晦,将他的一个手指都打断了。

事发之后,尹德妃恶人先告状,到李渊面前哭诉,说秦王手下的人到自己父亲的府前撒野。

本来李渊就因为李世民的功劳太大有功高震主之嫌而对他多有防范,现在自己的两个宠妃都在李世民那里受了委屈这就让李渊对李世民的不满更加深重了。

经此一事,尹德妃与秦王府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深了。

另一个宠妃张婕妤也是在李世民夺取洛阳之后与之交恶。

当时,张婕妤的父亲看上了洛阳的一片地,就要张婕妤去请李渊的旨意,将那片土地赐给自己。

但李世民早已将这片土地许给了自己的堂叔海安王李神通,拒绝了张婕妤要地的邀请。

这下,彻底得罪了张婕妤,她就和尹德妃一道,经常在李渊面前说秦王的坏话。

除了两位宠妃的煽风点火,李渊对李世民的猜忌还与天象的变化有关。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人们突然发现太白星(金星)在白天出现在了长安的上空。

李渊近臣,精通天文学的傅奕将此天象报告给了李渊:“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这几个字直指当时已经显露在明面上的东宫与秦王府之间的矛盾。

李渊听后,五味杂陈。

傅奕带来的天象观测结果,更倾向秦王李世民。

这意味着现在的太子李建成必须从储君的位置上退下去。

作为唐王朝的缔造者,他知道易储会造成国家政局不稳;作为父亲,他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为争夺皇位而自相残杀。

他让李世民进宫,当面问他对“太白见秦分”一事的看法。

李世民知道,父亲不是单纯地邀请他进宫讨论天文,而是问自己对皇位的态度。

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容易将李世民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如果他说自己赞同傅奕的观点,那么就表明他真的对皇位有觊觎之心,这会招致李渊的不满。

但如果李世民说自己不赞同傅奕的推断,又无法解释秦王府日渐膨胀的势力。

情急之下,李世民抛出了一件宫闱秘事,那就是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与后宫张婕妤、尹德妃有染。

对于这个指控,李渊也有一丝怀疑。

因为张婕妤和尹德妃与李建成、李元吉的关系实在过于紧密。

两位妃子还经常在自己耳边说李建成的好话。

听到这个丑闻的李渊,心痛异常,一方是自己的爱子,另一方又是自己的宠妃,如果两方真的有染,那么,这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秦王的通奸指控很快传到了二妃的耳朵里,她们赶紧向东宫输送情报。

接到情报后的太子,立即决定动身前往宫廷,向父皇解释清楚。

而他的这一决定,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在接到张、尹二妃的信息后,李建成与李元吉对李世民的指控进行商议。

李元吉担心这是李世民设下的圈套。

秦王李世民军功丰厚,远非太子李建成可以比拟的。

他自然成为李建成太子之位的最大威胁。

而李建成却认为立即进入太极宫,在那里会受到李渊的庇佑。

在《资治通鉴》中有这样的记载:

“张婕妤窃知世民表意,驰语建成。建成召元吉谋之,元吉曰:“宜勒宫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建成曰:‘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自问消息。’”

李建成相信,就算李世民想对自己不利,李渊也不会坐视不理。

况且,若是他们真的称病不出,就如同默认了李世民的指控,加剧了李渊对他们的猜忌。

思考过后,李建成还是决定前往太极宫向李渊陈述自己是清白的,他相信,太极宫的禁军会给自己提供保护,但这样的想法实在太过天真。

李世民的势力早已渗透禁军,他能将太极宫控制在自己手中。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当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进入玄武门后,就被埋伏在那里的军队捉拿。

李世民的手下尉迟敬德等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杀掉太子后,李世民等人就找到李渊。

得知太子已经被杀,李世民又虎视眈眈,李渊没办法在立储一事上左右摇摆,不得不下诏书传位给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

从此,李世民改元贞观,开始了他的统治。

政治斗争是十分残忍的。

在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就被李世民灭门了,连他们年纪尚小的儿子都没能逃脱。

李元吉的妻子杨氏还被李世民纳入后宫。

弑兄逼父让李世民在历史上留下了骂名。

千百年来一直有人写文章批判李世民。

诚然,李建成和李元吉两家被灭门是李世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无论如何都不能为屠杀唱赞歌。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李世民的做法或许是他唯一的选择。

在出兵打败窦建德、王世充的势力后,李世民的功劳就大到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地步了。

封爵,他已经是秦王,只在太子之下,再封就只能取太子而代之;赐物,秦王的功绩不知什么样的珍宝才能配得上。

当统治者无法对属下的功劳进行相应的封赏时,那么这个劳苦功高的下属就会变得十分危险,他将直接威胁到统治者的地位。

李渊作为唐帝国的开国皇帝,作为李世民的父亲尚且感到压制不住李世民,何况军功远远不如李世民的太子李建成?

就算在李渊一朝,太子的地位稳固,能顺利继承皇位,那么他的弟弟李世民也是威胁他统治地位的一个重要存在。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注定不能像普通人家的兄弟那样兄友弟恭。

李建成的谋士魏征曾建议他早早除掉李世民,否则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李建成当时犹豫了,没有采纳魏征的建议。

但随着局势的发展,李建成也感受到了秦王的威胁。

他打算趁着李世民要出兵突厥之际,摆下鸿门宴,将李世民除掉。

不过,这个计划被李世民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眼线告密。

于是,李世民就着手准备起了玄武门之变,先发制人将李建成、李元吉等人召进宫。

至于李建成和李元吉是否私通张婕妤与尹德妃,历史上是存有疑虑的,而李世民也没能提供任何强有力的证据。

私通一事可能只是李世民的杜撰。

哥哥计划着将弟弟毒杀,弟弟也在暗自磨着刀。

双方都有对对方动手的心思。

如果是李建成先动手,那么死的就会是李世民一家。

政治斗争,很难用简单的对错来衡量。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皇位。

除掉了太子一党的他再无内忧,统治地位十分稳固。

接下来,他就是积累力量,全力对抗外地。

初唐年间,北边还有强大的突厥虎视眈眈。

李世民君臣对外稳定边疆,给中原王朝带来了一个安稳的环境,对内则虚心纳谏,开创了一个盛世。

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都称呼李世民“天可汗”。

李世民曾问魏征,是否建议过太子李建成除掉自己。

魏征倒是十分坦荡,他说,要是太子能早听自己的,就不会落到今天这个下场。

上位者往往信奉斩草除根的道理,魏征建议李建成杀了自己,这对李世民来说是一个潜在的隐患。

但他并没有杀掉魏征,反而认为魏征只是在太子身边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天下安定后,李世民重用魏征,许他以宰相之位。

并且对魏征对国切实有用的建议都言听计从,魏征多次直接顶撞,他都没有在意。

李世民与魏征之间,也形成了一段虚心纳谏的佳话。

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开创出了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盛世。

而这盛世,不仅让当时的人安居乐业,更让后人,记住了一个夺目的大唐。

但是,贞观旷世之功,能否消弭玄武门前的血债,这又是留给后人的一个问题了。

0005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