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为什么古人动不动喝好几坛都不会醉呢?
从古至今,喝酒在我国饭桌文化上,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用现在的话来说,不喝酒就办不成事儿。
不过大家也发现一个问题,千百年来人类各方面都在进步,可酒量仿佛大不如古人了。我们喝酒用酒盅,古人却是用碗、用坛,而且随随便便喝个十来碗那都不是事儿!
比如《水浒传》中的武松,酒家“三碗不过岗”,他一连喝了十八碗,然后上山打死了一只老虎,一战成名。

还有古代各朝文人墨客也很是爱救,甚至说是无酒不欢: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
动辄“一饮三百杯”、“饮如长鲸吸百川”...什么小酌怡情,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存在的。
那么,为什么古人都这么能喝呢?难道他们的酒都是白水吗?别着急,往下看你就明白了。
酿酒技术不高
虽然酒文化是中华特色文明,但咱们早前的酿酒技术还是比较简略粗糙的。
我国的酿酒文明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文明之前——史前时代。
原始部落的人们采集的野果在经过长期的储存后发霉,然后形成酒的气味。经过最初的品尝后,他们认为,发霉后果子流出的水也很好喝,于是,就开始了酿酒文化。

考古学家,也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历史的仰韶文化时期,所使用的盛酒陶器和酿酒用具。也就是说,黄帝时期、夏禹时期,酿酒工艺就已经出现了。
这个时候的酒还是用五谷或者果子酿造而成,那些含糖丰富的食物,经过自然界中酵母菌的发酵,自然形成酒精,才产生了“酒”,这种酒因其颜色黄亮,被称为黄酒,也是我国最古老的饮料酒。
春秋战国时期,关于酒的记载也有很多,《诗经·小雅吉日》:“以御宾客且以酌醴。”这里的醴也是酒的一种,系甜酒。
到了汉代,以蘖酿造的醴逐渐消失,汉人制曲,多以麦为原料,有大麦、小麦、细饼等多种酒曲。到唐代,酿酒技艺较之魏晋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出现了以大米为原料,直接由曲母培养而成的红曲,有更强的糖化力和酒精发酵力。度数达到8、9度上下。
北宋酿酒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人们采用了“连渣拌饭法”,将酒精的度数提到了11~18度。直到北宋末年,游牧民族将蒸馏酒工艺传入我国,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
所谓蒸馏酒,就是把从前的酿造酒,经过一次或多次的蒸馏,提取出高纯度酒液。
现代蒸馏酒的度数都在40°以上,最高可达68°,像国外的白兰地、伏特加、朗姆酒等等,也都是蒸馏酒。
酒的度数不高
因为早前酿造工艺比较粗糙,那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酒精的含量也很低。
现代的白酒一般在28°~56°之间,而正常人就算每天喝38°的白酒,时间一久也容易酒精中毒,古人身体素质再强的人,想要大碗痛饮现代的白酒也是万万不能的。
那么古代的酒一般都是多少度呢?
像上文介绍的民间酿造酒,一般度数都在十度以下,最高不会超过十五度,技术再差点的可能就三五度了。

这时候的酒,口感更偏甜美醇香,不容易上头。味道就好比女生喜欢喝的果酒,在古人看来大约就等于饮料了,以解渴为主要特点,所以就算喝上几碗,顶多也是个微醺状态。
所以说,武松上景阳冈打虎前喝了十八碗酒,就相当于喝了六七瓶啤酒那么多。
另外,关于古代酒的度数很低这一点,我们从历史记载的史料中得到证实。
《史记》中有一处关于古人酒量的记载,战国时期齐威王分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淳于髡回答:“最开心的时候,可以喝上八斗酒”
“八斗酒”是个什么概念呢?按照当时齐国的计算方式,一斗不到现在的5斤,八斗也就是不到40斤!一个人喝40斤的酒而不醉,足见早期的酒度数之低。
虽然说宋朝发明了蒸馏酒工艺,但这种技术仅仅存在于皇室。一直到了元朝时期,蒸馏酒才在民间慢慢风靡起来。并且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古代的蒸馏酒也只能提炼出10~20°左右的白酒。
当然了,就算元朝起已经风靡了蒸馏酒,但不代表那些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人也都是喝的纯度高的白酒。就如同现代也有人更喜欢喝纯度较低的红酒、啤酒等。
因此,古代喝酒,考验的根本不是酒量,而是肚量。
总结
其实,在近代出土的东汉文物中,也出现了蒸馏酒具,这也说明可能在北宋更早以前就出现了浓度比较高的蒸馏酒。但也许是因为人们习惯饮用度数比较低的酿造酒,所以在很长一段历史当中,蒸馏酒都没有得到人们的喜欢。
知道元朝时期,北方豪放的游牧民族得以壮大,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中和,才使得蒸馏酒在元朝被快速接纳。
即便发展到如今,喜欢蒸馏酒的人也并不在大多数,喝酒已经成为一种业务必要,而非人生乐事。也许这也是“酒文化”走向衰落的一大重要因素。
阖闾和夫差是什么关系:父子关系(阖闾是夫差的父亲)
春秋时期,阖闾励精图治,任用贤明,使得吴国成为了当时有名的一个国家,而后来吴国也有一个著名的君主,就是夫差,那么这个夫差和阖闾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接下来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两个人吧!阖闾和夫差是什么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9:16:190000说春是石阡哪个民族流传下来的:侗族(节令说唱活动)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有一首歌里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说的就是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那么五十六个民族都有什么族呢?其中主要是分为汉族和其他的少数民族,因为汉族的人最多,而其他民族的人比较少一些,据说石阡有些民族还有说春的习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说春是石阡哪个民族流传下来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3 23:19:250000徐祯卿是哪个朝代的人物:明朝(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徐祯卿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与唐寅唐伯虎并列,在诗文方面十分有才华,是古代著名的诗人,还被称为是“吴中诗人之冠”,但是在科举之路上尤为不顺,不仅屡试不第,考上进士后还因为长得丑不得做大官,那么徐祯卿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呢?接下来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徐祯卿是哪个朝代的人物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7:48:490000汉初三杰之首是谁:萧何,后勤总管 多次救刘邦的命
汉初三杰是指张良、萧何、韩信三人,他们帮助刘邦打天下,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要说汉初三杰谁的功劳最大,很多人会说运筹帷幄的张良,也有人会说百战百胜的韩信,但真正的汉初三杰之首是萧何,而且这是刘邦亲自定下的,接下来一起去了解看看。汉初三杰之首是谁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3:22:0600001972年尼克松为拉拢中国,拿“核武器”威胁,周总理的话让他语塞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中国老一代领导人审时度势,提出了“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全面倒向老大哥苏联,并注重与第三世界国家搞好关系。而美国则奉行以“杜鲁门主义”为核心的“冷战”政策,处处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国作为一个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大国,自然也在美国针对的行列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1:32:5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