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75

1994年,9位重量级专家拒绝同意建三峡大坝,他们的顾虑发生没?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3:55:360

三峡大坝是中国重要的骨干水利工程,它在泄洪、航运和能源输出方面独树一帜,不仅创造了许多世界纪录,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三峡大坝的建立可谓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建设它是极其正确的决定。

但在1994年三峡大坝修建之初,有九位重量级专家却拒绝在修建决议上签字。

结合他们深厚的学术背景,这九位专家表达的反对意见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理有据。

他们对建设三峡大坝究竟存在哪些顾虑呢?

首先,就是河道积淤的问题。

河道泥沙积淤是所有大坝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严重积淤不仅会弱化水资源利用率、弱化大坝的经济效益,还会对坝体结构成产生巨大损害,从而影响大坝的寿命。

所以,无论何时、无论在何国家,积淤始终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而三峡大坝的修建建议书上却没有提到治理积淤的措施,这么大的问题怎么能简单对待呢?

其次是民生问题。三峡工程的建立需要迁移附近将近113万的居民,要妥善解决这些居民的迁移,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还要付出极大的精力,这对地方政府的工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随后是生态问题,许多长江流域生物会在繁衍季逆流而上,在上游选择合适的地点产卵、抚育下一代。

然而,三峡大坝的修建无疑会成为影响江中生物逆流的障碍,极有可能会对江中的珍稀生物带来灭顶之灾,致使一些物种灭亡。

再者,是专家对工程未来的担心。修建三峡大坝需要高超的建筑技术和超大的机械设备,而当时国内外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百分之百能保证建成这样巨大的工程。

所以,一些专家对工程的未来秉持着悲观情绪,他们认为与其建成一半 “烂尾”,不如刚开始就选择放弃。

最后,是对大坝面对战争时的担忧。一些专家认为,在和平年代中,三峡大坝肯定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便利,但遇上战争,三峡会不会成为敌人首先摧毁的目标?

毕竟,1938年,国民政府炸开河南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导致黄河水泛滥的景象,上世纪90年代还有很多人历历在目。

综上所述,九位专家们一致认为三峡大坝的建设工作需要从长计议。

那三峡大坝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历史?这九位专家的意见产生了怎样的效果?三峡大坝在修建工程中遇见了怎样的困难?

要回答这一切,还要从头开始讲起...

中国地广物博,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山川河流不计其数,但壮丽的自然风景却有其危险的一面。

古代中国经常发生洪涝灾害,这归根结底是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治理。

所以古往今来,中国人的“水治”观念从未停歇,春秋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从此便有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当时间迈入近代,国人也未停下治理江河的步伐。上世纪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提出要发展实业,其中一个重要的工程就是要长江上修建一座大坝,以达到“溯流而行、存续水力”的目的。

基于孙中山先生的决定,当时的政府部门也开始了设计、勘探工作,最终历经两年时间,大家终于完成了此项工程的设计工作,并匡测出了大概预算。

建设大坝的理想虽然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那个时候的中国无论资金还是技术,都无法建设这样浩大的工程。

为了能让工作顺利推进,当时的中国只能寻找别国的帮助,而愿意合作的只有美国。

随后的十几年间,中美双方经过多轮谈判,美国愿意提供9亿美金的建设资金以及施工技术,但有一个交易条件,就是当时中国能以低价全面开展化肥贸易。

因为美国地广人稀,大量的森林被开辟成耕地,对化肥的需求极度强烈。

而彼时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化肥制造技术虽然落后,但好在数量多、价格便宜,如果能低价引进,长久而言,美国获得的利润远高于9亿美金。

明知吃亏,迫于当时“弱国无外交”的现实,当时的中国政府只能与美国签订了合作协议,三峡大坝正式启动。

然而,在那个特殊年代里,三峡大坝的建设过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是动荡的社会,使得大坝的建设缺少一个和平的环境;

其次是当时政府、人民关心的是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生存的问题,所以建设大坝就成为了一个多余的财政负担。

1947年,美国专家正式从中国撤离,中国科研人员也宣布不再进行三峡大坝的建造工作,这项工程暂时告一段落,等待另一位智者重新启动。

1949年,中国人民迎来了复兴的一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当时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一切发展都离不开两个东西——机器和电力。

基于当时中国的技术,发电只有两种方式,水力或煤炭发电。

如果单依靠煤炭发电,每年将消耗大量的煤炭,而当时中国的工业能力无法支持大规模的煤炭开采活动,想要大规模通过煤炭发电只能依赖外购或者接受帮扶,但无论哪种方式,都会产生“卡脖子”的现象。

而且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只会越挖越少。况且煤炭发电产生的空气污染是无可避免的,所以单纯依靠煤炭发电不是长期的做法,只能依靠水利发电。

建设三峡大坝不仅要解决能源供应,还要解决洪灾问题,在古代,长江流域几乎每10年就要发生一次洪灾。

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人口膨胀,长江流域的洪灾危害也越来越大,1870年长江洪灾直接淹溺38万余人,1931年、1935年的洪灾均淹溺14多万人。

正所谓: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伟人毛泽东明白这些问题急需解决,1953年2月,毛泽东到武汉会见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的林一山。

在“长江舰”上,毛泽东问林一山,南方的水源多,北方的水源少,能不能把南方的水借点给北方?

林一山说“可以试试”,然后直接展开长江流域的地图给毛主席看。

毛主席指着现有的水库群说道,如果把这么多的水库加起来,能不能抵上在三峡建造一个大水库?

林一山回答道,从防洪角度来说,这么多水库加起来也抵不上在三峡修建一个水库!

从此以后,三峡工程一直萦绕在伟人的脑海里,在此后的五年,毛泽东多次会见了许多专家学者,探讨三峡大坝工程的可能性,并提出了泥沙淤积、投资金额、战时防备等许多关键问题。

但林一山告诉毛泽东以新中国现在的物力、财力和技术,这些工程无法在短时间内建成。

毛泽东听后十分怅然,他感慨地对林一山说,将来有一天三峡要建成了,我们的同志们一定要“家祭无忘告乃翁”啊!

路途虽然曲折,但未来是光明的,在困难面前,伟人们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

1958年3月,中央会议通过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规划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修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但工作不能盲干,一定要采用可靠的方式进行。

后来,毛泽东多次强调工程质量,他说三峡大坝不止是百年大计,而是千年大计,要造福子孙后代。

有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被搁置10余年的三峡大坝再次重启,1958年6月,三峡水利枢纽第一次会议在武汉召开,会后专家联合出具了建设报告。

两年后,国家水利部又组织了100多名水利专家在三峡勘探、选址,这其中有18名苏联专家参与。

后来,由于经济原因以及国际形势的影响,三峡工程始终“走走停停”。

1970年,中共中央决定修建先期的葛洲坝工程,一方面解决能源供应问题,一方面为三峡大坝工程做准备。

临开工前,年过七旬的伟人毛泽东坚定地说,赞成兴建此坝。

其实不仅是毛主席,三峡工程时刻牵动着每一位国民的心,在三峡大坝的决议书通过时,举国沸腾,大家都对三峡大坝的未来表示出了强烈支持。

就在大家以为三峡大坝准备动工时,社会上反对的声音却同时纷至沓来。

既然有人支持、有人反对,那做决定时就需要慎之又慎...为了充分发挥民主,1993年,国家邀请了知名专家学者、高校老师和多名人民代表齐聚一堂,对三峡大坝的修建与否做出最后表决。

投票现场十分安静,大家都十分重视这决定历史性的神圣的时刻。毕竟,他们的决定有可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终,这场投票结果以支持三峡大坝建设而告终,投票结束后,一个个面露喜色的代表离开现场。

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正如前文所说,有9位泰斗级专家却反对三峡大坝的建设。

当然,我们要感谢那些专家提出的反对意见,因为他们提出的这些宝贵的反对意见,有利于我们重视并克服建设大坝过程中遇到的复杂矛盾,更坚定了我们战胜困难、造福万民的决心。

正所谓:反者道之动也。若没有针对现实情况的宝贵批评,那么,一味地赞扬将变得毫无意义。

最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三峡大坝工程的投票结果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44票弃权而告终。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大坝正式启动,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正式迈出。

大家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打牢地基,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但是三峡大坝所处的流段四周石壁陡峭、水流湍急,非常不利于工程建设。

建设者想了个办法,对湍急的江水进行分流、截流,这样中间的江底就可以暴露在外,以方便他们在空地上建造基础工程。

经过近4年的时间,建设者顺利完成了基础工程,但另几个问题接踵而至。

长江水流湍急、不可能长时间分流,那么,如何快速建设?在快工之下,又如何保证工程质量?

三峡工程技术总负责人陆佑楣经过大量考察,最终决定购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机械——塔带机。

塔带机具有超长的械臂,集运输、浇筑于一体,可以极大程度缩短建设时间,而且因为连续浇筑,混凝土也可以保持连贯的形态,这可以极大程度避免大坝裂纹出现,以保证质量。

塔带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施工困境,但另一个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

三峡工程所处的地方高温多雨,有时会出现40多度的高温,这不利于混凝土快速凝固。

于是,建设者们在建筑过程中直接加冰搅拌,因长时间的低温作业,现场温度很低,工作条件环境十分恶劣,工地上流传着“夏天盖棉被、冬天吃冰棍”的说法。

正因为严格的温度管控措施,三峡大坝的主体没有一条裂缝,其优异的工程质量创造了世界奇迹。

主体部分完工后,大家就开始考虑船闸的建造问题,毕竟三峡大坝不仅仅是发电站,也是长江流域船只通行的廊道,需要建设与大坝同高的船闸。

然而,在花岗岩山体内开凿300米宽、175米深的船闸,其技术与施工难度均前所未有。

因为三峡大坝周边的山峰是岩石构造,被凿后,岩石肯定会失去稳定性,会变形继而挤压船闸,产生无法控制的危险情况。

于是,工程人员和建设者采用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用锚杆、锚索把船闸抬起来!

建设者在山体两侧挖出30米到60米深的钻孔,然后把锚杆、锚索深深地嵌入岩体。

不仅如此,建设者沿着插入方向向山体里插钢筋,并浇筑大量混凝土,随着混凝土的凝固,锚杆和山体就合为一体,整个山体就是一个巨型船闸。

为了保证建成后的船闸固若金汤,三峡工程建设者一共使用了2100多根锚索,17多万根锚杆,这些锚杆的总长两千多公里,相当于重庆到上海的距离。

依靠这么多的锚索、锚杆,建设者们用“一针一线”把船闸“缝到了”山林之中,展现了工程的艰巨与浩大。

最终,无数建设者克服了重重困难、披荆斩棘、一路向前,在江水截流、围堰施工、混凝土速固、永久性船闸建造等方面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分四个阶段、历经16年终于完成了这个举世伟作。

如今三峡大坝的主轴线全场2309米,坝高185米,总库容近40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0亿立方米,是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不仅如此三峡大坝年发电量约1000亿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成为了世界水电制高点、也是新中国发展的里程碑,真正的国之利器、利国利民!

当年,九位专家担心的小部分工程弊端现在虽有发生,但整体在可控范围之内,他们虽然没有在修建决议上签字,但他们和每一个决策者一样,都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

三峡大坝的工程师曾经说道,我们要感谢那些提出不同意见的人,他们的意见值得被重视、思考,恰恰是他们的反对意见,我们的三峡大坝才会如此成功!

尽管经历了担忧和质疑,但三峡大坝仍然屹立在世界水利工程之巅,成为了人类工程建设历史上的奇迹。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三万人同吃、同工、同做,他们辛勤地在工地上工作,体现出中国人聪明、吃苦耐劳的特性!

正如毛主席所说: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