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男子服毒自杀,警方调查后,妻子与邻居被逮捕
2015年的10月12号,云南省富源县龙潭村的一户高姓人家正在办丧事。高大爷的儿子高会泽因家庭琐事服毒自尽,乡里乡亲的基本上都来送他最后一程。
丧礼现场,高会泽的妻子刘文菊恸哭不已,哀伤之情溢于言表。可与刘文菊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高大爷。

按说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高大爷应该是非常难过的,可此时的他眉头紧皱,不时地盯着棺椁中已逝的高会泽若有所思。
而等到停灵结束,丧礼现场的话事人准备找高大爷说移棺下土的事情时,高大爷却不见了身影。
正当大家纳闷不已的时候,高家门外来了几辆警车,而之前不见踪影的高大爷也重新出现了。

看着警察鱼贯而入,在场的人都好奇起来。而高会泽的妻子刘文菊见状不禁停下了哭声,一时间额头上净是豆大的汗珠……
警察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葬礼之上?刘文菊那反常的表现又是所为何事?
2015年10月7日深夜,已经入睡的高大爷突然听到了儿子的房间传来嚎叫与痛哭声。原本,他只以为那是儿子、儿媳因为什么事情闹了矛盾,夫妻之间动了手。
按说这种夫妻吵架的事情,做父母的不应该多插手,但是高大爷还是立刻从床上起身,披着衣服打着手电向儿子房间走去。
本以为自己前去劝说几句,夫妻二人就能重归于好。可到了儿子的房间后,高大爷一下子就愣住了。
当时,儿媳刘文菊痛哭流涕,瘫坐在床边不能自已。而高会泽则是平躺在床上,面无血色。看到此情此景,高大爷立刻下意识地上前去探儿子的鼻息。
可五秒钟过去后,高大爷如遭雷击。
直到此刻,他才确定,儿子高会泽已经断气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令高大爷一时之间站都站不住,幸亏旁边的儿媳上前搀扶了一把,这才没有摔倒在地。
“到底怎么回事儿?”高大爷眼含泪水地质问儿媳刘文菊。
听到公公的质问,一直抽噎的刘文菊这才断断续续地说道:“就是我和会泽白天吵了几句嘴,没想到他怎么就想不开喝了药了。”
说完,刘文菊再次掩面痛哭起来。得知事情的原因后,高大爷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他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虽然说高会泽并没有多么大的心胸,但与儿媳刘文菊也生活了20多年了,怎么会因为吵嘴就寻了短见呢?

但是,看着儿媳还瘫坐在地上痛哭,高大爷来不及多想。喝止住了儿媳之后,便开始外出寻人报丧。
及至天亮,高家大院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吊唁的人。他们一个个上前劝说高大爷节哀顺变,不要因为这件事伤了身子。
虽然丧子之痛对谁而言都是难以承受之重,但是高大爷清楚,既然儿子已经不在了,那自己千万得撑住。
就这样,高大爷拖着年老多病的身体,在丧礼现场招呼往来的客人。
尽管当时已经是10月份了,但是天气依然闷热。

为了防止高会泽的尸身出现腐坏,停灵未及7日,高大爷就决定赶快将儿子安葬。于是,他又开始操持棺木和儿子入殓的事情。
儿子的早逝对于高大爷而言是巨大的打击,所以在为儿子清洗身体时就格外的认真。想着能让儿子光鲜、体面的离去。
可是,正是这一认真仔细,让高大爷在儿子身上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
其实,对于儿子高会泽的死,高大爷一早就心内存疑。要知道,儿子常年在外打工赚钱,除了逢年过节之外,平时并不经常回家。
此次之所以归家久住,那是因为自己给他打了电话的缘故。原来,由于儿子常年在外,独守空房的儿媳刘文菊按耐不住内心的欲望,竟然在外与其他男人勾勾搭搭。
起初的时候,高大爷只是道听途说,虽然心中有所疑虑,可考虑到多年来儿子不在身边,都是儿媳刘文菊照顾一家老小的饮食起居。
如果没有证据就轻信别人的挑拨,那岂不是寒了儿媳的心吗?想及此,他并未直接询问刘文菊此事,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多留了个心眼儿。
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高大爷终于觉察出了不正常。为此,他曾数次出面苦口婆心地劝说儿媳要顾及儿子的脸面和孩子们的前途,悬崖勒马。
儿媳表面上应承得很好,可是私下里仍旧是屡教不改。事情发展到后来,高大爷甚至曾当面撞破儿媳妇的奸情。

为了不让儿子实打实地戴上“绿帽子”,高大爷无奈之下才给儿子打电话,劝说儿子归家。本来,高大爷以为只要儿子回来,那么儿媳刘文菊就会彻底断了与野男人的往来。
可是没想到,儿子与儿媳的关系不仅没有任何缓和,反而让矛盾变得更加尖锐了!在儿子去世之前,高大爷已经萌生了与二人详谈的心思,可还没有来得及谈,儿子便不明不白地死了。
自从儿子死后,高大爷食不知味、夜不能眠。他觉得儿子的死实在是太蹊跷了,可是死者为大,他也无法再去深究什么!
就在高大爷想着让儿子早日入土,整件事快点过去的时候,一个不起眼的问题引起了高大爷的注意。

原来,在高会泽入殓前,高大爷想再看儿子一眼,于是偷偷地趁其他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打开了棺材盖。可这一看不要紧,高大爷竟然发现了儿子脸上居然有伤。
看到这儿,高大爷十分奇怪。据儿媳刘文菊说,儿子高会泽是服毒自尽的。既然是服毒怎么会在脸上留下伤疤呢?
既然心中有了疑问,高大爷说什么也不能当作什么也没发生。如果儿子真是冤死的,那么作为父亲就一定要为他讨回一个公道。
但是,高大爷也没有声张,只是冷眼观察着儿媳刘文菊,想看看从她身上是否能够得到有关此事的证据。
然而,几天的观察下来,高大爷发现儿媳刘文菊整日跪在儿子灵前以泪洗面,悲痛之情更是溢于言表。难道是自己多心了吗?高大爷甚至开始怀疑起了自己的判断。
但是,此想法刚一从心中升起,立刻就被高大爷强行按压下去了。他深知此事绝没有那么简单,只是自己一时也没有办法去证实自己的猜想罢了。

就这样,在高大爷的怀疑中,时间来到了高会泽计划下葬的当天——10月12日。眼看着儿子即将入土,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自己的猜测就再也无法验证了。
想及此,高大爷离开人群,悄悄走到院外拨打了110的报警电话。没多久,几辆警车便闪烁着警灯停在了高家大院的门口。
高大爷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事情到了如今的地步,除了警察,恐怕再也没有人能够帮自己弄清楚儿子的死因了。
那么,高会泽真的是服毒自尽的吗?如果不是,那他又是因何而死的呢?
警察接警赶到高家大院后,第一时间找到了报案人高大爷。高大爷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详细细地告诉警察后又说出了自己的猜想。
听完高大爷的叙说后,警察也不敢马虎。毕竟如果高会泽是冤死的,那案件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但是,想要弄清楚高会泽的真正死因,就必须由法医对其做系统和全面的尸检。可此时的高会泽入土在即,尸身也早已盛殓进了棺椁。
想要弄清楚他的死因,除了开棺验尸几乎没有第二种办法。但这种办法对于高大爷而言,却是难以接受的。
但只要是能够弄清楚儿子的真正死因,打消自己心中的疑虑,让儿子能够得到真正的安息,那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于是,在得到了高大爷的首肯后,警方迅速地将棺椁重新打开,开始由法医对高会泽进行尸检。

由于当时距离案发时间已经过去了5天,再加上天气炎热的原因,高会泽的尸身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腐烂。
但即便如此,细心的法医还是看到了高会泽的眼眶和眼睑均有青紫色的伤痕。发现这些问题后,法医更加不敢大意,直接对尸体进行了全面的解剖。
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法医给出了此次尸检的最终结果。首先,高会泽并非中毒而亡。因为在高会泽的肠胃中并未检测到有毒成分。
而所有的毒药基本上都堆积在高会泽的咽喉部分,而这也基本上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高会泽在喝毒药之前就已经死亡了!

除此之外,法医的尸检结果显示高会泽的真正死因其实是颅骨粉碎性骨折,而据法医多年的经验判断。高会泽生前应该是遭受到了铁锤等钝器的击打,这才造成了他的死亡。
得知警方的判断后,高会泽的妻子刘文菊两眼一翻直接晕倒在了当场。这也引起了警方的怀疑。
在众人手忙脚乱的急救之下,没过多久,刘文菊幽幽转醒。看到身边目光严肃的警察,刘文菊知道此事再也瞒不下去了。沉默了一会儿后,这才将合伙谋杀亲夫高会泽的经过说了出来。
至此,高会泽死亡案的真相才渐渐地浮出水面。
其实,刘文菊在1993年经人介绍与高会泽喜结连理之后,一直与丈夫恩爱有加。不过,近些年来由于生活压力增大,单靠家中的几亩薄田已经难以支撑全家的开销。
无奈之下,作为家中的顶梁柱,高会泽只能外出打工赚钱。高会泽出门后,家中的大小事宜均由刘文菊打理。
作为一个女人,不可否认刘文菊是十分能干的。她不仅将家中的事物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且对外的人情往来也拿捏得恰到好处。
因此尽管高会泽常年不在家,但是高家的生活水平在刘文菊的操持下却是稳中有升。然而,纵使刘文菊是一个女强人,但是黄土地里的活计,终归都是累身子的。
一年两年还好说,时间一长,刘文菊还是觉得吃不消。就在她无助的时候,邻居陈明本适时的出现帮她解了燃眉之急。
而之后的日子里,二人的来往更是渐渐频繁起来。陈明本原就是一人居住,与刘文菊相处的时间里,慢慢对刘文菊产生了好感。
而刘文菊由于丈夫常年不在家,心内的空虚也让她对陈明本有了不一样的情愫。时间一长,刘文菊甚至会主动聊骚陈明本。
俗话说没有不偷腥的猫,更何况对陈明本而言,这简直就是送上门来的肉,于是他来者不拒,很快陈、刘二人便有了肌肤之亲。
由于高会泽常年不在家,所以刘文菊与陈明本的交往并没有遮遮掩掩。在这种情况下,很快村子里面就传出了关于二人的风言风语。

听到这个消息的高大爷一时之间也是痛心疾首,无奈之下只能让离家在外的儿子赶快回家。而回家之后,高会泽对刘文菊就没有了好脸色。
经常性的“鸡蛋里面挑骨头”,只要刘文菊行差踏错,心内憋屈的高会泽就会拳脚相加。起初,因为自己理亏,刘文菊选择了默默承受。
可这种做法在高会泽看来却成了不知悔改的表现,于是高会泽在后来的日子里变本加厉,动辄就对刘文菊拳打脚踢。
而渐渐地,刘文菊也受够了这样的生活。
终于,在事发当天,刘文菊与高会泽一同到地里收稻草时,因为刘文菊没有按照高会泽的意思去做,致使一些稻草落地,高会泽就像点燃的火药桶一般,霎时间就炸了。
他当场就将刘文菊痛打了一顿,嘴里更是连续不断地对刘文菊进行着辱骂。而刘文菊想到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的逆来顺受,也终于不愿继续低头服软,一气之下竟然甩下高会泽扬长而去。
之后,盛怒之中,刘文菊与陈明本通了电话。当时,刘文菊表示与高会泽过不下去了,想让陈明本将高会泽干掉。

但是陈明本并不想为了刘文菊而杀人,于是干脆地拒绝了她的建议。之后,刘文菊竟以自身为报酬,承诺陈明本只要杀了高会泽,自己今后就是他的女人了!
听到这话,陈明本动了心。于是当夜,他拿起了自家的羊角锤蹑手蹑脚地来到了高会泽家中。
当时高会泽正在熟睡,于是陈明本便用铁锤砸向了高会泽的头部,而高会泽在重击之下当场死亡。
为了逃脱法律的制裁,刘文菊与陈明本商量后,简单处理了杀人现场,将他杀伪造成了自杀的假象,之后便借着高会泽服毒自尽的由头,想着将他尽快安葬,自己好脱身与陈明本双宿双飞!
可没想到的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最终,刘文菊与陈明本因为涉嫌谋杀,前者被判处无期徒刑,后者则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至此,整件事算是告一段落。
其实,刘文菊作案之时,她与高会泽的三个孩子都还未成家立业。而随着高会泽的死和她的入狱,这三个孩子又将失去一个完整的家庭,从此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一个本来美好的家庭,只因为她一时的孤寂与歹念,终究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科举是隋唐之后政府取士的主要方式 明清科举考试分几个等级
明清科举考试分四个等级。自南北朝时期起,我国政府便萌生了选拔有用之才的念头,创立了"举明经"等科举制度,但九品中正制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直到隋文帝杨坚时,分科考试制度正式设立,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使官员选拔不再仅限于士族,开始不问门第、出身。隋炀帝杨广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增设了进士科,形成秀才试、进士试、明经试的完整选拔流程,直接影响了后世官员选拔。我要新鲜事2023-07-31 19:58:430001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虽然才华横溢奈何恃宠而骄
鸡肋这种东西应当没人不明白吧,三国时期曹操“鸡肋”的这个暗号,由于自己的心里想的东西很容易被杨修猜测出来,结果杨修就被杀了,曹操亦遭人们打上“妒才”的标签。但是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的确是曹操妒忌他的才华吗?一、杨修的才华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7:08:280000汲姓起源和来历:卫宣公太子受封于汲地(子孙以邑为姓)
汲姓主要有两大起源,一是源自姬昌后裔,在春秋时期周王室子孙康叔受封于卫国,后来子孙传到卫宣公这一代时,他的太子居住在汲地,最终子孙也就沿袭了汲姓。二是源自齐宣公后裔,在春秋时期,齐宣公的子孙受封于汲地,子孙以地为姓。汲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姬昌后裔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25:000002丈夫酒后出上联“抱貂蝉,遇贵妃,问昭君,想西施” 妻子下联妙
“掷潘安,窥宋玉,歌长恭,看卫玠”。对联,一项古老而富有魅力的文化活动,是人们以文会友、比文招亲的传统娱乐之一。在古代,夫妻之间也喜欢在洞房花烛夜时,用对联考验彼此,增添生活乐趣。其中,有一个聪明的姓卢的读书人,在一次醉酒后,给妻子出了一幅对联,蕴含了对妻子的不满,并试图让她吃醋。然而,卢夫人机智地回应,以才思激荡,巧妙地传递了自己的不满和观点。一、妻子的巧妙下联我要新鲜事2023-07-27 20:36:260000浅析20世纪,英国与德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虽然《普利茅斯报告》为殖民地问题的解决泼了一盆“冷水”,但是殖民地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在德国国内,殖民修正主义者的宣传运动较1935年更为激烈。报纸和媒体也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报道和讨论。1936年5月,新的殖民组织---帝国殖民联盟成立。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09: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