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世纪,英国为管理贸易公司签订了哪些章程?
#历史开讲#
文|木木
编辑|观星
随着奥斯曼帝国实力衰退,各行省也逐渐试图摆脱苏丹中央政府的控制,单方让与协定所维持的帝国与欧洲国家的政治、外交和贸易机制也渐趋瓦解。
按照女王章程的七年到期的规定,1588年土耳其公司的垄断经营权到期,但是却没有立即续期,因为公司商人表示公司经营所得的利润基本与承担大使的经费相抵消。

这还不算苏丹、大维齐尔、帕夏、卡迪法官和海关官员等等土耳其各级官员向他们榨取的贿赂。
与此同时,1575年成立的威尼斯公司也同样与土耳其公司在黎凡特地区竞争,导致后者无法进一步扩大贸易。

经过伯利勋爵历时一年的调查,1592年1月伊丽莎白一世在他的建议下授予了第二份章程,并下令合并土耳其公司和威尼斯公司,成立黎凡特公司。
新的章程主要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新的章程授予五十三名商人在威尼斯和土耳其进行为期十二年的垄断贸易。

女王仍有权提名两名商人加入;在章程授予后四十天内可另外吸收十八名商人,加入的费用为一百三十英镑;在此之后符合条件的代理人和学徒也可以加入。
第二,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了公司的组织架构。
新的章程规定黎凡特公司设立一名总督,新总督为奥斯本,其继任者由公司每年选举一次;此外,总督还可以聘请十二名理事协助其处理公司事务。
第三,海军为公司船只护航。
新的章程规定,除发生战争女王有权指令外,有四艘船只一直为公司的海上贸易护航,且公司船只可悬挂英格兰旗帜。
第四,公司的垄断贸易可经陆路,尤其是可从奥斯曼帝国境内进入东印度地区,而东印度公司直到八年后才成立。
第五,强化了公司权力,赋予了公司制定法律的权力。
新章程规定了黎凡特公司可有权“制定、规定和设立合理的法律与命令,以便于更好地管理该公司、更好地促进和维护贸易和航路。

该等法律和命令不得违反我们王国的法律、法令或习惯;并且,在实施后,视情况允许,可按照他们的要求撤销和修改该等法律和命令”。但是,新的章程颁布不久即被撤销。
因为黎凡特公司在章程未授权的情况下向出口到英国的外国人船只和进口到英国的非公司商人的船只征收额外关税。
经过公司商人的努力并向伊丽莎白女王上交一部分利润后,1601年12月31日伊丽莎白一世重新授予了一份为期十五年的章程。

1601年章程很快就因为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和詹姆斯一世继位而宣告失效。经过支持垄断的公司商人、反对垄断而希望加入黎凡特贸易的商人以及詹姆斯一世三者之间的拉锯战。
1605年12月14日,詹姆斯一世授予了一份新的章程,就贸易垄断权和其他特权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1605年章程比之前更加详细,并且授予公司的特权永久有效。
黎凡特公司的贸易垄断权在字面上被废除了,贸易不再仅限于特定人群或限定人数,而是向所有希望加入黎凡特贸易的商人开放。

章程列明了119名公司商人的姓名,但是也规定,任何年满20岁的英国商人在下一年的圣母领报节前提出申请并缴纳25英镑即可加入公司,在此日期后的费用为50英镑。
公司学徒在其学徒期满后一年后缴纳25英镑即可申请加入,而公司的商人和学徒的后代在黎凡特生活满三年后仅支付20先令即可加入公司。
这一规定将黎凡特公司从一家合股公司根本性地改为了一家规管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就黎凡特公司是规管公司还是合股公司这一问题,在早期的章程里并没有明确规定,只能从章程的表述里推断其在1605年之前是合股公司。
“章程对公司的实际组织含糊其辞,既可以被解读为是一家合股公司,又可以被认为是一家规管公司,但是证据证明,在公司早期是合股性质的”。
这种文本上的模糊性是因1605年前后围绕自由贸易的论战所导致的。所谓规管公司是指“没有共同资本,凡具有相当资格的人。
都可缴纳若干入伙金,加入组织,但各自的资本由其各自经理,贸易危险,亦由各自负担。对于公司的义务,不过是遵守其规约罢了”。

而所谓合股公司,是“以共同资本进行贸易,各股员对于贸易商的一般利润或损失,都按其股份比例分摊”。
从经营形式看,合股公司最大的特征是公司掌握了贸易垄断权,除非章程许可,其他人不能参与到黎凡特的贸易活动中来。
而在规管公司制度下,公司商人只要遵守章程和公司法规的规定即可独自经营、自负盈亏。

1605年章程在字面上打破了公司的贸易垄断权,因为只要是符合资格的商人缴纳一定费用即可加入公司,也就不存在垄断一说。但是,章程其实对加入公司的条件施加了若干限制。
第一,只有商人而非零售商才可以加入;第二,这些商人必须要么通过继承关系或学徒关系要么通过缴纳费用才可以进入。这也是当时自由贸易论战所最后达成的妥协。
在1611-1640年之间,只有大约350名商人加入了黎凡特公司,但是只有98名是通过缴纳费用加入的,因为即便通过后者加入了黎凡特公司,他们也会发现很难扩大贸易。

首先,这些商人需要大笔资金才能聘请并维持在黎凡特地区实际经营的代理人队伍。其次,从英格兰到土耳其长路漫漫,贸易周转周期长。
最后,贸易决策需要商人及时了解黎凡特地区的情况,因此商人必须事先在黎凡特地区有广泛的商业情报网络。最后一点尤为重要。
一方面,公司商人通过近亲繁殖牢牢将黎凡特的贸易掌握在一个封闭的公司体系之中,另一方面,这种封闭性也阻断了外人加入的机会,使得公司事实上掌握了贸易垄断权。
更需要注意的是,在1825年公司解散前,公司承担着英国驻土耳其大使和各主要港口领事的薪水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司垄断黎凡特贸易获得了国家的默许。
不可忽视的是,单方让与协定的存在让公司商人、代理人等群体均获得了外交上的豁免权,而非穆斯林的奥斯曼臣民贝特拉的存在而成为译员。
由此建立了以公司为中心的庞大的保护体系,使得这种封闭性更为坚固。
因此,尽管诸多研究倾向于从章程的文本角度将黎凡特公司理解为一家规管公司,但这样的规管公司其实与其本义是完全不同的,贸易垄断权依然在公司手里。

自由贸易也仅仅是少数群体的自由贸易,与合股公司只是在经营形式上有差异,两者之间的垄断权和特权等并无太大差异。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到了十八世纪末,自由贸易的支持者认为黎凡特公司应当被取消贸易垄断,因为公司商人并没有共同股本。
无法为贸易垄断提供合理的理由,取消贸易垄断对商人并无实际损失。最重要的是,只要是黎凡特公司还拥有这种贸易垄断权,黎凡特贸易仍然只是一种国家目标。
而对于黎凡特公司的商人来说,章程的存在成为了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自由贸易支持者攻击黎凡特公司垄断贸易最好的反驳理由。
“如果一个人可以支付20英镑,那他就可以加入黎凡特贸易;如果没有被排除,那就没有垄断”。黎凡特公司的创办人因其贡献而得到了英国女王或国王授予的特权。
而且也得到了君主和议会立法的反复确认,章程授予了公司商人的后代和学徒可以加入公司的特权,作为黎凡特公司合法的继承人,“不得有任何新的法律剥夺我们这一特权”。

更重要的是,黎凡特公司的大使和领事还承担着调解纠纷、审理案件的司法职能,而这一职能恰好是国王或议会通过章程和立法向公司让渡出的一部分国家权力。
理所当然地代表着国家,是英国宪政的一种运行模式,而不是自由贸易支持者所说的针对英国所犯的罪行只能由私人组成的陪审团审理。
针对贸易垄断权的破瓶,公司商人更加强调了其自身的战略便利性,这种便利主要是保护英国的贸易和英国人的人身和财产免受其他国家的贸易商人、政治敌人和散商的侵犯。
另一方面,黎凡特公司的组织及权力架构进一步得以明确,公司凭借章程获得了立法与司法权。
公司全称为“在黎凡特海域经商的英格兰商人之总督和公司”,设立总督和副总督各一名,理事18名。
除第一届总督和理事名单由章程列明外,之后的人员组成每年2月在伦敦举行选举大会进行选举;副总督和理事一般居住在伦敦,其他加入公司的商人均为自由商人。
总督、副总督、理事和自由商人构成了公司的权力机关,成立了一般大会,所有人均得向公司宣誓恪守职责、履行章程和公司法规的规定。

一般大会在公司贸易垄断权的限度内可自行聘任或解聘领事或副领事,有权管理在黎凡特地区经商的任何英国臣民。
与1592年章程相同,1605年章程同样授予公司制定法律,在措辞上更为仔细,涵盖的法律形式更为多样。
该章程还授予了公司以司法权,可对任何拒绝缴纳关税或不遵守公司法规的散商和公司成员处以拘留或罚款。
前提是公司的法规和施加的惩罚不得违反英国的法律和法规或英国为签署方的条约之规定。
与前述伊丽莎白一世授予的章程相比,詹姆斯一世授予的永久章程并没有明确大使的聘任问题,也没有沿用之前章程关于大使在君士坦丁堡期间的一切开销由黎凡特公司承担的规定。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之谜,疑为东汉时期独轮车(千古之谜)
说起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大家应该不陌生,诸葛亮还是历史上有名的发明家,木牛流马是诸葛亮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人们对于这个木牛流马之谜一概不知,没有知道它长什么样,也没人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之谜是一个千古谜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疑为汉时期独轮车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41:220000隆美尔不死会是战犯吗:不会,不支持希特勒的屠杀
隆美尔,二战德国著名将领,其最辉煌的战绩就是在北非战场以一己之力挽狂澜,后来在1944年组织暗杀希特勒而被赐死。我们知道,二战后,德国、日本出了很多战犯,所以很多人好奇:隆美尔不死会是战犯吗?答案是不会,因为隆美尔虽是法西斯帮凶,但并不支持希特勒屠杀,他只是尽军人的本分而已。一、隆美尔不死会是战犯吗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5:21:060000三国时期中原汉族真的几乎被灭族了吗?为什么导致了五胡乱华?
有种说法是在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时期,中原人口锐减,有的说法是减少了95%,还有很多人说三国时中原汉族几乎等于被灭族了,那么这个说法靠不靠谱呢?三国时期人口为何锐减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说三国时期人口几乎等于被灭族的说法是不是真的?我们直接从相关典籍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38:210000唐朝宦官仇士良为何软禁皇帝屠杀皇子大臣 真一手遮天么
仇士良是唐朝的一位宦官,在唐朝末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关仇士良软禁皇帝、屠杀皇子和大臣的传言流传甚广,被描述为一个强大而凶悍的宦官,甚至能够操控皇权。这些传言存在夸大和误解的成分。事实上,唐朝历史上只有一个皇帝被宦官弑杀,且相关记载模糊不清。我要新鲜事2023-06-13 20:52:040000唯一逃过300年灭亡魔咒的宋朝 为何被诟病 (重文轻武)
中国王朝一直以来都逃不过300年灭亡的魔咒,宋朝却是唯一逃过的,却因为重文轻武一直都被诟病。在中国的历史上面有着很多的朝代,但是有太多的朝代都没能坚持过300年,虽然打江山比较容易,但是想要守下来是特别难的,就唯一一个超过了300年的宋朝,但到后世之后却一直都被抹黑,并没有什么好的称赞。宋朝存在了300年我要新鲜事2023-03-25 02:05: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