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56

浅析20世纪,选择前往英国的波兰裔群体的特征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47:390

#历史开讲#

文|木木

编辑|观星


由于担心德国入侵,罗马尼亚政府不得不屈服于压力,在1940年底与德国达成了一项协议,将1200名波兰军官,超过5万名士兵。

同时还有超过4000名波兰难民遣送到德国,除了军官被投入战俘营,其他人都被作为苦力劳工。一些难民逃离了罗马尼亚,前往中东或西方。

更多人选择越过边界进入匈牙利,在那里他们能得到更好的对待。波兰难民在匈牙利受到的特殊待遇源于战前波兰和匈牙利政府之间较高级别的官方合作以及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

尽管后来匈牙利人还是不得不屈服于来自德国的压力,但一开始匈牙利政府还是热情接待了来自波兰的部队和难民。

至1940年夏,还留在匈牙利的波兰军队已经所剩无多,大部分人都已经成功逃到法国或是中东加入新组建的波兰军队。剩下的人大多数不是太老,就是不符合服兵役的条件。

从沦陷的波兰出发,一路经过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到达法国的波兰人源源不断,他们在西方盟国的支持下建立起流亡政府并整编军队,直到1940年夏天。

法国沦陷后,仍然决定要继续抵抗下去的幸存者们只剩下一个选择:赴英。

首先,需要为1940年代赴英的波兰裔群体下定义。

由于二战爆发后波兰很快沦陷,不愿被异族统治、仍想坚持抵抗的波兰人纷纷逃离故国,他们应当被视为战争难民,其诉求是在盟军的支持下解放祖国,重建家园。

然而,战争结束后波兰却受到苏联控制,对流亡西方的波兰裔持不信任甚至是敌视态度。对许多流亡的波兰人来说,在此情况下返回祖国有巨大的风险。

因此,战后赴英的波兰裔群体,其多数应被视为政治难民,少数以谋生为目的者则属于移民。从1939年8月二战爆发前夕起,贯穿整个40年代。

赴英的波兰裔源源不断,其中出现过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从1939年8月二战爆发前夕到1940年的夏天。

主要包括波兰流亡政府机关、波兰海陆空三军的残余部队以及一些难民。

1939年9月波兰沦陷时,残余的波兰军队和一些难民跟随波兰政府机关分批逃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并被扣押在那里。

由于此两国在战前与波兰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关系都尚可,两国民众普遍同情波兰人民的遭遇,对他们的关押也是受到德国的压力所致。

即便如此看管也不甚严格,甚至主动帮助他们逃离。大部分波兰军政人员都在德国施加更大压力而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前成功离开了这两个德国的仆从国。

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加入了在法国、英国和中东组建的波兰军队。1940年5月,法国战役打响。盟军遭受了严重损失并节节败退,波兰军队也不例外。

在法国仓促建立起来的几个波兰师为掩护盟军大部队的撤离,几乎被挥霍殆尽。最终在法国的波兰军队只有1.9万人撤离到英国,还不到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法国的沦陷是如此快速和突然,以至于英国政府还没有对撤退至此的大批同盟国军队的任何预案。但在形势紧张时,波兰军队还是受到欢迎,并获得了补给和武装的优先权。

丘吉尔给他的参谋长黑斯廷斯·伊斯梅将军发了一份备忘录,要求优先武装自由法国、波兰等外国军队,其优先级高于英国在本土仓促组织的国民义勇军。

1940年9月,英国对德宣战一周年时,丘吉尔向来到英国的波兰军队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我代表大不列颠政府和人民欢迎每一位波兰士兵、水兵和飞行员。

你们以自己的方式来帮助我们打赢这场战争,我们英国人希望,你们所有人在这个临时的家,能生活得快乐。我知道波兰的陆军、海军和空军将为我们实现这个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随即双方签订协议,波军将根据《英联邦武装条约》以整体形式加入到英军的作战序列中,但波兰政府依然对其军队保有绝对主权。

波兰的海空军跟随皇家海军与皇家空军行动,而陆军被送往英国北部保卫苏格兰东海岸,他们将在那里组建波兰第I军。

除了约1.9万人的残余波兰军队从法国撤离至英国外,还有约3000名波兰难民一道抵达,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被安置在伦敦或者苏格兰地区。伦敦是波兰流亡政府所在地,很好理解。

至于选择苏格兰地区的原因,首先是其位于英国北部,人口不如南部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稠密,更适合安置同盟国军队和难民。

其次,法国战役结束后,纳粹德国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成为现实的可能性不小,英国在保卫不列颠群岛领空的同时,还需要防备德国的跨海登陆行动。

南部地区并不安全,英吉利海峡和北海沿岸各地需要进行相应的反登陆准备,包括建设各类防御设施、部署军队、征募和训练国民义勇军等。

事务繁杂,并无太多精力安置大量同盟国难民。这就是波兰裔赴英的第一个高峰期。

从1939年8月底战争爆发前夕到1940年6月下旬法国战役结束的近九个月时间里,大约有3万名波兰人抵达英国。随着波兰军队在英国重新接受整编,征募新兵的工作开始提上日程。

由于英国议会不允许波军征召在英国的波兰侨民,1941年3月波兰流亡政府派人前往美洲向当地的波兰裔宣传、征募志愿兵,但收效一般。

最终整个美洲的几百万波兰裔当中,只有2319人响应号召,来到英国加入自由波兰军队。

随着苏联在这一年夏天也被卷入战争,波兰流亡政府中的有识之士们看到了与苏联修复关系的可能性。

借签署“西科尔斯基——迈斯基条约”的良好势头,苏联同意大赦所有被流放的波兰公民,其中大部分人将撤离苏联。

同时波兰流亡政府还将在他们当中挑选人员重新组建一支军队,这就是后来的波兰第II军。

到了1942年4月,波兰流亡政府决定从中东调遣8000人来英国,以增强驻英国波兰军队的实力。这批部队主要是由撤离苏联的人员编成的。

战争期间,饱受兵源匮乏问题困扰的波兰军队甚至还从德国国防军战俘中寻找波兰裔人员。

由于德国占领波兰后吞并了原属波兰的上西里西亚和波美拉尼亚地区并强征当地适龄青年入伍,这一举动也算有理有据。

不过战争前中期盟军抓获的德军战俘数量有限,甄别出的波兰裔战俘更是数量稀少,只有区区数百人。

直到1944年盟军发起反攻,攻占了欧洲大陆上一些据点后,波兰裔战俘的数量才开始明显上升,到战争结束后甄别出来的波兰裔战俘超过68,693人。

其中至少53,630人选择加入波兰军队,有14429人遣返回国,有1088人不愿被遣返,依旧作为德军战俘被关押在英国。第二个高峰期是从欧洲战场获得胜利后到1948年左右。

战争结束后,分散在意大利和中东的波兰第II军被整体转移至英国。虽然名义上是军事单位,但其实第II军已经远远超出了军事组织的范畴,承担起诸多社会组织的职能。

在意大利,它负责为那里的波兰难民和流亡者提供福利救济,还在当地建立了波兰学校。这些军队附属的学校和福利机构等也被一并转移至英国。

其包含的不只有军事人员,还有大量军属以及海外流亡的难民。算上这些受军队庇护的平民,第II军的规模已经超过11万人。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选择前往英国。

从1946年6月10日开始,第II军官兵开始分批上船,开赴英国,他们的家属则经陆路随后抵达。

至当年10月31日,第II军最后一批部队也在瓦迪斯瓦夫·A·安德斯将军的带领下撤离意大利前往英国。

此外,1947年4月到5月,约2.1万波兰军队从德国返回英国,他们主要由1940年开始在英国组建并训练。

1944年随盟军主力开赴欧洲大陆并在战胜德国后承担部分军事占领任务的波兰第I军部队,以及该部在德国国防军战俘中挑选并充实到部队的波兰裔士兵构成。

除了他们,还有一批被盟军解放的波兰战俘,以及报名参加英国政府推出的“欧洲志愿工人计划”以合同劳工身份前往英国的波兰难民也在这一时期赴英。

1947年7月至1948年4月,剩余驻扎在中东地区的波兰军队也抵达了英国。至此,流亡西方的波兰军队已经全部转移至英国,他们将在那里逐步解散和复员。

这就是波兰裔赴英的第二个高峰期,从欧洲战场取得胜利到1948年底的三年多时间里,大约有20万波兰裔抵达英国。

除一部分人前往美国或其他英联邦国家定居以外,1949年底,已经有约15万名前波兰军人及其家属、难民在英国安置下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