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英国贵族与商人交往对经济领域造成了哪些影响?
#历史开讲#
文|木木
编辑|观星
转型时期英国贵族同商人的交往,不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政治领域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经济角度来看,转型时期英国贵族同商人的交往顺应了社会由农本向重商过渡的发展潮流,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

贵族通过与商人的交往,经济活动日益多样化,他们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收入来源更是有了显著增加,他们的富裕程度是当时英国其它社会阶层无法比拟的。
在社会转型时期贵族的各项收入中,地产经营收入依然占有较大比重。贵族对于乡村土地管理方式的改革使其突破了传统习惯法对其的限制。
贵族通过圈地或者排干沼泽等措施扩大了占有的土地面积,这一点可以从贵族地产在全国地产中所占的比率找到到依据。

据克里德特估计,15世纪30年代,英格兰贵族拥有全国地产的15%-20%,至17世纪末期,英格兰和威尔士贵族占有整个不列颠1/5的土地,1790年这一比率上升到521/4。
由于羊毛价格的上涨,许多贵族在商人或者租地农场主的影响下,也选择将原来的耕地转变为牧羊场,亲自经营,这也为贵族带来丰厚利润。
关于贵族将土地出租给商人之后获得的地租收入。我们可以参考克里基的统计,贵族租给商人或乡绅的新租土地的租金并不落后于物价上涨之幅度,反而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物价。
随着城市的发展,贵族通过建筑租约制与商人合作对城市地产进行开发,城市房地产租金进一步扩大了贵族的收入来源。
在1640年,每年通过城市地租就能获得1000英镑以上收入的贵族的数量超过了9个。在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伦敦的房地产为贝福德伯爵贡献了50%以上的收入。
1650年,位于达里路、国王街等地的产业每年能够给克莱尔伯爵带来2800英镑的租金收入。北安普顿伯爵和克利夫兰伯爵的城市地产虽然不多,但每年也能有大概1000英镑的收入。

据斯科特-唐普森统计,贝德福德公爵位于伦敦的布卢姆斯伯里产业1732年的收益为3700英镑,1771年的收益约为8000英镑,大概占家族收入的1/3或1/4。
在社会转型时期,贵族的收益来源不仅限于乡村和城市的地产,贵族与商人合作参与工商业经营也为贵族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贵族与商人共同参股的特许合股公司经常会组织一些拓展贸易路线的海外探险。莱斯特郡伯爵罗伯特·达德利曾用他的商船参与了前往东印度和西印度的远洋航行,获利颇丰。
特许合股公司参与的进出口贸易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利润率。
例如,从1575年到17世纪20年代,英国与波罗的海地区的贸易常年维持出口大于进口的局面,能够获得接近40%的超高利润率。
这种进出口贸易不仅给贵族和商人带来了丰厚回报,也使英国的国家财富获得大量增加。
1600年英国的国家总财富为1700万英镑,1630年达到2800万英镑,1660年更是高达5600万英镑,而财富的获得主要来自于特许公司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利润。
从16世纪下半叶起,随着采矿业的发展,贵族与商人合作为商人争取矿产开发特许状,贵族在工矿业方面的收入也逐渐增多。

在1590年左右,一座钢厂每年大概能能够为施鲁斯伯里伯爵乔治带来300至400镑的收入。
1692年,在蒙特高默利郡的兰吉诺奇发现了一座铅矿,这座铅矿在1725到1745年间给博伊斯伯爵带来了14万镑的利润。
诚然,在贵族群体内部财富占有也是不均匀的,贫穷的贵族也是存在的。在社会转型时期,只有明白当时的经济形势,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扩大与商人的交往。
广泛地参与到商人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去,使得自己的收入来源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土地收入,才能保障自己的经济地位。很大一部分英国贵族做到了这些。

社会转型时期,英国贵族与商人在商业经营方面的合作对英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力。
现代学者奇波拉认为,对外贸易的发达,才是许多近代民族国家的繁荣的原因,二者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
在社会转型时期英国贵族与商人的交往中,贵族通过出资,或者为商人筹资提供担保与商人合伙创立合股特许公司,甚至有时亲自参与到公司之中。

英国的特许公司开辟了世界历史上最为广阔的殖民地和贸易空间,在商业上、领土上和政治上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从商业角度来看,最开始,英国的对外贸易市场,仅限于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对其十分依赖。
受尼德兰爆发革命的影响,安特卫普市场在16世纪中叶开始衰败,英国商人不得不思考开拓海外贸易的新局面。
英国商人为了拓展新的贸易路线、寻找新的市场和争夺对贸易区的控制权需要开展新的航海活动。
在特许公司建立之前,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探险资金有限,规模尚小,效果也不佳。合股公司成立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海外航行才成为可能。
合股特许公司成立之后,贸易公司获得了充足的资金与特权,并且分散了风险,大规模的定期海外探险成为可能。
贵族和商人参股的莫斯科公司就是在大规模探险中开辟了与俄罗斯的贸易通道,并定期进行贸易活动。

1579年伊丽莎白女王批准成立东地公司,英国商人通过努力,开辟了北欧和东欧的市场。
在1581年成立的利凡特公司,建立了同土耳其、叙利亚和埃及的贸易联系,扩大了英国呢绒产品的出口市场同时为国内的棉纺织工厂提供原料。
17下半叶是利凡特市场发展的高峰时期,在这一时期,英国国内超过25%的呢绒都运往了利凡特市场。利凡特公司还同时经销从土耳其进口的商品。
1600年建立的东印度公司,存续了350年左右,是英国从事国外贸易的最大的合股公司。东印度公司开启了英国和印度之间的直接贸易。
东印度公司主要从事产自东方的香料、丝绸和棉布的进口贸易,通过这条贸易路线创造了巨大的商业利润。
出于保护国内手工业的考虑,这些商品没有在国内销售,而是转而出口到地中海、汉堡等地,后来随着贸易范围的扩大,美洲和西印度地区也成为了转出口的市场。

东印度公司也为英国贸易商品和贸易方向的多样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贵族和商人包括国王的共同努力下,英国的商业贸易也出现了一个转型的过程。首先,贸易种类增多。
不仅国内工业结构日益完善,产品种类增多,呢绒产品一枝独秀的局面得到改善。另外,还可以对来自美洲、亚洲、非洲等地的商品进行再出口。
然后是英国商人的交易范围得到拓展,占有的市场空间达到了历史巅峰。从英国出口的货物遍及了世界的各个区域,为后来的日不落帝国奠定了基础。

贵族在与商人交往过程中进行的圈地运动以及对于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大农业,一定程度上摧毁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农业生产也开始以市场为导向,为商业取代农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部门创造了条件。
英国的商业和商品经济最初萌芽于封建农本经济之中,贵族的需求曾经也在英国的城市和商业起源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商业、为投人市场交换的小商品生产、商业和手工业集中的地方市场和城市,是从封建农本经济的内部滋生成长起来的。

在它们兴起之初,在它们成长过程中一个相当长的阶段里,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是和封建制相协调的。但是,随着时代发展,这种协调开始转化为矛盾。
商品经济逐步占有农本经济的阵地,使耕织结合为满足一家一户、一个庄园衣食之需的生产,变为适应市场的生产。
而在这一转变之中商业和城市经济也就由封建农本经济的附庸,变为它的对立物,终之取得对它的支配地位,这是由农本而重商的转变。
较早、也是较为彻底实现这一转变的,一是在尼德兰,一是在英国。
英国资本主义租地农场出现于15世纪,但此前一二百年其最初的胚胎形式-也可称资本主义生长点,就已在孕育中。
城镇的兴起为商品交换提供了重要场所,劳役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促进了农奴制的瓦解。
到了社会转型时期,贵族在价格革命和经济危机的压力下转变思路,与商人进行交往,开始进行圈地并引入了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土地经营方式。

就这样,土地大规模集中,陶内统计了16世纪英国52个庄园中67个农场的经营规模,结果发现超过1/2的农场的面积大于200英亩,已具相当规模。
小部分农场(15%以上)达500-900英亩(相当于3100-5600市亩),可谓规模恢弘。
当时的市场情况是毛纺织业的发展提高了羊毛的需求量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由此引发羊毛价格上涨。
贵族看到圈地养羊出售羊毛比种植农作物要获得更多收益,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放弃农作物种植转而进行圈地放牧。
由此可以看出农业生产已不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了,而是变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本主义大农场了。
中国历史有1500年空白期 发生了什么(断代的国家)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但却有学者认为中国有1500年的空白期。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唯一一个没有出现断代的国家,因此中国也没有被称之为是古中国至今为止已经有了5000多年的历史,但有一些学者确实觉得中国现在的地位是不腐蚀的,也不承认中华文明的地位,觉得中国自称有5000年历史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毕竟在中间有着1500多年的时间,没有任何的史料记载。1500年去哪里了我要新鲜事2023-04-02 02:22:290000晚清最后一位大内高手:武功究竟高到什么程度?拳脚比子弹还要快
电影《一代宗师》里的武术宗师宫羽田有句话:“凭一口气,点一盏灯。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道出了武术精髓。然究其人物原型,其功夫比之电影中的宫羽田更高出一筹。此人就是满清最后一位大内高手,宫宝田。宫宝田,生于同治十年即1871年。印象中的大内高手,即便不是五大三粗,也应该是健壮十足。然而,宫宝田却身材瘦小。但他手臂过膝,身轻如燕,转换如猿身手灵活,因此被人称为“宫猴子”。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8:59:490001元朝灭亡以后 朱元璋是怎样对待蒙古女子的呢 不见血但却很残忍
我要新鲜事2023-08-03 20:39:150002王昭君:千年来被赞颂的和平女神,竟然被土耳其视为“间谍”?
王昭君作为汉匈和亲的代表,两千年来被不断歌咏传颂,甚至被誉为“和平女神”。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和亲的另一当事方匈奴族后裔——土耳其的历史研究中。不但没有王昭君其人其事,而且在该国中学历史教材中汉代和亲公主及其随从被污名化为“间谍”。这一情形令人深感震惊、意外。为什么中土两国对同一历史人物及和亲史实的研究有冰火之异,评价有霄壤之别?我要新鲜事2023-12-05 19:59:040000盘点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14具尸体,列宁容貌94年未改变
世界历史上有很多著名人物,在他们死后会将遗体保存下来,比如列宁,他在1924年逝世,经过了94年,遗体没有腐烂,容貌依旧没有发生变化,据称这是精心的防腐处理,并注射了某种神秘的“香脂”的结果。下面为大家盘点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14具尸体。一、列宁遗体我要新鲜事2023-03-15 23:43:3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