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六世期间的大学章程改革,大学教皇、大学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历史开讲#
1547年,年仅9岁的爱德华六岁继承王位,故王权实际掌握在他的“智囊团”手中。亨利八世在遗嘱中专门列了辅佐爱德华六世的名单,其中比较重要的两位人物是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麦克兰和赫特福德伯爵兼萨默塞特公爵爱德华·西摩。
爱德华在任期间,宗教问题依旧是王室最关注的问题,克兰麦在爱德华即位之初正在着手将新教定立为英格兰的国教,并在敕书中声明要延续亨利八世的政策继续解散教堂,由英王掌控教会的财产。
除此之外,克兰麦还负责指导爱德华六世的宗教教育。年幼的爱德华六世在11岁时写了一篇论文,认为罗马教皇是伪基督,克兰麦对他的影响可见一斑。

为实现爱德华时期的宗教目的,都铎王朝要员通过巡访、书信、制定法令等各种形式向大学颁布新的章程,使大学摆脱教皇时期的章程,通过承认皇室章程进一步承认国王的权威。因此,爱德华六世时期的大学章程进一步反映了大学教皇、大学与国家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变化。
1547年爱德华即位之初,就颁布了针对大学的皇家禁令,这份禁令的主要内容同以往的大学章程没有明显的差别,关键是在禁令开头明确指出“对所有人而言,无论是神职人员和世俗之人,国王爱德华六世都是最高的领袖”,这份禁令对大学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宗教指向,向大学表明国王的世俗权威和宗教权威。

1548年萨默塞特公爵向剑桥大学校长、各学院院长以及所有的管理者写了一封信,就主要对剑桥大学的宗教仪式进行了统一规范:大学内部的宗教仪式因为各种指示的不同显得非常混乱,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
现在我秉承国王的意愿命令你们按照国王的指令保持大学宗教仪式的一致性。这些指令将通过巡访人员传到你们手中,务必保持学校内部所有宗教仪式的一致性,包括弥撒、晨祷、圣歌以及其他内容。

1549年,辅佐者们借爱德华的权威向剑桥大学表示了皇家章程的必要性:国王不仅通过武力保护王国免受外敌的侵犯,还具有提高民众德行、文化教育的责任,我们已经专门指派了一些德高望重的人物对剑桥大学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检查,并对其中不妥当的地方进行的修正,为了剑桥大学更好的荣耀上帝,我们似乎应该(通过巡访者)带给你们一些新的章程。
我们制定的这些新的内容完全是为你们考虑,因为你们过去的章程是大多模糊不清的,也有因为过于陈旧的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此后,你们可以遵守这些新的皇家章程的内容,你们不仅会因此做到真正的荣耀上帝,还能得到皇家的资助和奖励。

同年,爱德华六世亲自巡视牛津大学,并任命了一个巡视委员会对大学展开调查。皇家访问团对大学的管理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审查,并为牛津大学制定了新的章程和法令,以确保大学继续效忠于英国国教和王室。
5月6日,访问团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小教堂进行举行宣誓仪式,在场的所有人都宣誓反对罗马主教,效忠英国王室。后来,爱德华六世还发布了对新章程的补充内容,完善了新章程的内容,并且对一些部分存在疑虑的内容进行了特别说明。

麦克兰在1552年制定了《四十二条信纲》,1553年6月,国王就通过大学访问团将这一文件送至大学,要求大学成员在此文件上签字,并宣誓遵守《四十二条信纲》的内容,实际也就是要求大学成员承认国王对大学的绝对权威。在爱德华六世写给大写的信中还特别提到,如若不对《四十二条信纲》宣誓,则不能被授予学位。
这份誓言中的指向是非常明确的,它是大学章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我承诺,我将全心全意信奉基督的真正宗教,我将更忠于圣经的权威,而不是人类的判断,我将从上帝的话语中寻求生活的规则和信仰的准则,其他没有被上帝的话语所证明的东西,我认为没有必要保留。我承认皇家权威是人类中的最高权威,不受外国主教的管辖,我会用我所有的意志和头脑来反驳违背上帝的话的观点。我将会更重视真理而不是传统的习惯。
此外,对于1553年的这一份皇家宗教协议,我承认它是真正合理的协议。我肯定皇家权威下的宗教协议,承诺将在每一个地方捍卫上帝的话。反之,我会通过辩论或者讲座的形式反对那些于此相反的观点。上帝作证,我保证并保证我会认真履行。”

相比亨利八世时期克伦威尔为大学制定的禁令,爱德华六世时期的新章程内容更丰富,对大学宗教信仰上的要求也更加严格。爱德华六世通过让大学教职工在宣誓签字的方式承认《四十二条信纲》,这种方式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这一举动并没有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因为爱德华六世在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去世了,英格兰很快在玛丽女王的统治下迎来了天主教的复兴。不过,爱德华六世的这种方式却为之后的统治者树立了先例,伊丽莎白统治时期也以同样的方式要求大学成员宣誓承认《三十九条信纲》的权威性。
1553年7月爱德华六世去世后,他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成为王位继承人,但是当时她面对着诺森伯兰公爵约翰·达德利的巨大威胁,因为公爵希望自己的儿媳即位。为此,玛丽将诺森伯兰公爵处死,成功登上王位。玛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在位期间致力于恢复天主教,这让大学内部再次出现剧烈的变动。

诺森伯兰公爵的下场震惊了剑桥大学的学者,在诺森伯公爵被逮捕的当天,剑桥大学就背叛了之前的章程,迅速召开紧急会议。这次会议命令莫斯博士和哈切尔博士带人搜查桑迪斯博士的住处,将他掌管的《大学章程全书》和钥匙之类的东西全部带走。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桑迪斯博士之前为剑桥大学的新教改革做出了很多工作,现在他无疑成为了天主教的大敌。
对莫斯博士来说,他昨天还是一名新教徒,今天就成为了一名天主教徒。类似莫斯博士这样啊的人不在少数,剑桥大学不少学者很快都皈依的罗马天主教,还给新登基的女王写信以示祝贺,同时还不忘声明自己与前副校长毫无干系。

8月20日,玛丽女王写信给剑桥大学新任命校长加德纳,要求他恢复大学和学院的古老章程,并且撤销亨利八世去世之后新颁布的所有禁令和章程。1555年11月,加德纳去世,红衣主教波尔成为了剑桥大学新的校长,不到一年后,牛津大学约翰·梅森也辞去了牛津大学的校长职务,以便于波尔到牛津大学任职。
波尔认为复兴天主教的首要任务是复兴天主教教育。他于1555年12月至1556年1月期间在威斯敏斯特召集会议,除了恢复具有罗马权威的法令、仪式以及消除神职人员中的虐待行为之外,他还强调了教育和再教育的重要性,并为大学建立了新的章程,他的目标是恢复天主教的正统地位。不过直到1556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学距离实现这个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学校中新教新素仍旧没有被清除干净。
倭寇横行的明朝,为何到了清朝却像消失一样?明朝:有秘密武器?
在明朝时期,整个国家笼罩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战火不曾熄灭。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随着清朝的来临,倭寇之乱似乎神秘地消失了,仿佛蒸发般无影无踪。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曾经威胁我国沿海地区的倭寇到底去了哪里?他们是否融入了清朝的统治,或者是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和目标?让我们一同揭开这段历史的谜团,探索倭寇命运的转折点。大明倭寇之乱我要新鲜事2023-11-16 19:24:500000为何世人都怀疑王莽是“穿越者”?你看看他的妻子,穿的是什么?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一位皇帝。他在西汉末年时期夺取了皇位,创立了新朝,但这个朝代只存在了不到15年的时间。从他掌权到覆灭,王莽做出了许多大胆的改革尝试,但其政策却饱受批评和质疑。而关于王莽的身世,历史上就有一个传说:他是一位穿越者,在时空之间穿梭而来。这个传说源远流长,许多人都在怀疑其中的真实性。那么,为什么世人会怀疑王莽是“穿越者”呢?你看看他的妻子穿的是什么就知道了。我要新鲜事2023-06-14 20:26:560000中国第一蛇村:全村人与300万条蛇共同生活,蛇王靠它年入千万
1986年6月4日,《江汉日报》上曾刊登过一篇有关于蛇的离奇故事。湖北利川市有位叫程明地的捕蛇人,有天出门时在路上遇到一种有剧毒的红花野鸡项蛇横在路中间,程明地熟练地将其打死踢到一边继续赶路了。没想到的是,没走几步就看到七八条红花野鸡项蛇挡在他面前,程明地心下觉得发怵,但毕竟有好几年的捕蛇经验,还是三下五除二将这些蛇全都打死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6:31:280000我国古代四大刺客分别都有谁?(专诸,聂政,豫让,荆轲)
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了历史上许多刺客的事迹,而其中就有四个特别突出的刺客,被人们称为四大刺客,分别是专诸,聂政,豫让,荆轲这四个人,其中要数荆轲最为出名,毕竟他刺杀的是秦始皇,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这四个刺客都是刺杀了谁吧!专诸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8:59:270000古籍记载中的古代中国僧人朝圣活动,具有哪些特点?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中国僧尼从汉末三国时期就开始了西行求法的活动,除了东晋法显之外,南北朝时期已经有很多僧人远走西域与印度。《高僧传》中记录了当时僧人渴望西行亲自见到“圣迹”的愿望,《宝云传》中描述宝云西行的目的是“志欲躬覩灵迹,广寻经要”。所以才在晋隆安之初西行,可见这种远去西域的目的都在于“灵迹”。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30: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