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国际贸易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模式,形成了殖民地贸易模式
#历史开讲#
17世纪40年代以后,英国的国际贸易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安特卫普呢绒贸易模式,形成了殖民地贸易模式,又称“大西洋贸易模式”。横跨东亚、北美和印度的殖民贸易体系构成了英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部分。
到1733年,英国已经在北美建立了13个殖民地。18世纪,美洲的烟草和蔗糖在美洲殖民地的经济活动中占有愈发重要的地位了。烟草在欧洲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1639年烟草生产过剩导致价格跌落,蔗糖由此兴盛起来,商人们开始积极投资蔗糖业,蔗糖成为最受欢迎的大宗出口产品。此后蔗糖进口量呈现持续平稳的增长。据统计,“1700年到1767年,西印度的蔗糖产量增长3倍,从22000吨到67000吨。”

美洲殖民地还为英国提供了巨大的纺织品出口市场。欧洲的传统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东印度最初对英国的纺织品需求量少。但美洲的人口不断增长,这些移民大多数来自英国,不排斥使用英国生产的商品。这些机构的功能首先就是征收各种税务,包括土地税、消费税、国产税、人头税、进口税等。
其次,贸易殖民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殖民地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1699年,英国颁布羊毛条例。1750年颁布制铁条例。北美殖民地的造船业、手工业、渔业等多个方面均受到打压。半个多世纪里,英国对美洲的进出口的年平均值增长了接近8倍。另外,英国为争夺殖民地,残酷地毁灭原著印第安人。英国还通过暴力手段夺取荷兰、瑞典等国在北美的殖民地。
18世纪,英国国内纺织企业联合抵制大量涌入的印度纺织品。印度棉布开始销往欧洲其他国家。英国棉布也开始继续在欧洲市场上销售。英国新老东印度公司在1702年合并,合并后的东印度公司获得了更多的贸易特权,享有免税和流通英国货币的权利,当时有32座印度城市向英国开放。东印度公司在18世纪的利润一直上涨。

东印度公司获得的大量利润不仅是贸易的结果,也是殖民的结果。18世纪中叶,印度的莫卧儿帝国逐渐解体。东印度公司的性质也开始转变,由原本的商业公司向殖民政权转变。英国通过军事手段占领孟加拉,掠夺和剥削孟加拉人民。英国在孟加拉的赋税由“1764-1765年的81万英镑增加到1765-1766年的147万英镑”,英国人在收税期间采取了拷打、搜刮等残暴的手段。

除增加赋税,东印度公司还强行以低于市价50%的价格收购印度丝织品。另外,在整个印度,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食盐专卖权,强迫农民种植罂粟,将罂粟制成药物获得高额利润。马克思指出:“整个18世纪,从印度转移到英国的财富,其中直接从印度剥削得来的以及抢夺搜刮的巨额资产,远远多于出自相对来说还不重要的贸易。”
18世纪后半期,英国率先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了使其工业制品获得更大市场,英国开始大力向世界倾销其工业制成品,由此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18世纪中后期,北美工业逐步发展起来,其后还爆发了独立战争,英国逐渐丧失对北美贸易的控制权,英国商品市场的重心转移到印度。19世纪印度首当其冲成为英国倾销商品的目的地。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主要依靠不等价的商业贸易获得高额利润,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加快对印度的商品倾销。
1813年,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垄断权,向印度派驻监察委员,并颁布了《印度法案》,全面开放了英国企业向印度销售商品的权利,允许工业资产阶级、商业资产阶级自由进入印度市场。实际是片面推行“自由贸易”,导致印度沦为英国的商品倾销市场,冲击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

英国以关税控制手段向印度倾销商品。英国的机制棉布快速涌入印度市场,对印度的传统的纺织业造成毁灭性打击。“英国工业产品涌入印度只收取2.5%的税或直接实行免税,反之,印度商品若要进入英国则需课以高额关税,最高课税率高达400%,有些印度商品被禁止入口英国”。
马克思指出:“迄1813年,印度大体上是一个出口的贸易国,现在变成了进口贸易国。”这种转变似乎使殖民地人民免于残暴掠夺,但事实上却沉重打击了印度的工业发展和对外贸易,尤其是印度的棉织业、丝织业、毛纺织业、运输业等行业遭受极大打击,印度沦为英国的商品市场但本国相关工业却逐渐衰落。
英国在大洋洲的探险稍晚,这时英国获取海外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掠夺土地和原料。英法七年战争之后,法国虽然战败,但法国一直在积极贪寻求“南方神秘大陆”,历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和自由贸易主义,其中重农主义出现的时间短,影响范围小,这里只集中介绍重商主义和自由贸易主义。不同的经济思想主导时期,英国的海外经济利益扩张和维护战略亦有所不同。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先后走上了扩展殖民贸易的道路。在此背景下,重商主义思想随之兴起。16世纪到18世纪上半叶一百多年中,重商主义成为英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理论支撑。托马斯·孟是殖民时期最富影响力的重商主义思想家。他在《论英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中提出:“只要总出口超过总进口,从任意一国贸易地区的任何国家进口商品都无关紧要”。

该书经修订后重新定名为《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书中鲜明提出出口盈余是获得财富的重要途径。英国在该时期内很注重进口的贵金属的总量;高价转卖,转口贸易等贸易方式是英国进行对外贸易时获得财富的主要手段。重商主义还积极倡导殖民地化和殖民地贸易垄断。
殖民地化有利于将宗主国进口殖民地的金银,增加其贵金属进口总量;殖民宗主国可以通过垄断殖民地贸易,使殖民地成为宗主国的原料供应地。英国曾制定的《航海法》便是实例,该法案规定进口到大不列颠及其殖民地的商品,必须用英国及其殖民地或者用原产国的船只运输。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因什么不和(汗位之争)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间的纷争,既涉及到对汗位的争夺,也蕴含着新旧势力之间的斗争。忽必烈在潜邸时期就开始对汉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后来被派往漠南地区管理,他积极听取汉臣、汉化女真学者们的建议,大胆地实行改革,使得该地区得以重振。我要新鲜事2024-02-19 18:30:060001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是谁:拿破仑(一代枭雄)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是拿破仑,拿破仑的全名叫做拿破仑·波拿巴,其于1769年出生,于1821年逝世,拿破仑既是他的名字,也是当时法兰西帝王的姓氏。拿破仑就是拿破仑一世,后代子孙延续了拿破仑的姓氏,分别为拿破仑几世。拿破仑既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王,同时也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创造者。在帝国之前,法国一直由封建王朝占据,比较落后。一、拿破仑为一代枭雄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9:460001在位仅六年 改变了一个政策 把全世界一半的白银都赚回来了
明朝历史上,有一位皇帝虽然在位时间短暂,却留下了深刻的治国印记,同时也因其曲折的私生活备受争议。朱载坖,明穆宗,这位君主虽然抱负不甚远大,但他却表现出出色的智慧和勇气来治理国家。我要新鲜事2023-11-01 19:08:470000张作霖临死前说,决不可让此人来东北,我儿不是他对手
如果说,上海滩流氓头子中,有一人足以让如今的我们也感到佩服的话,那他必定是杜月笙,杜月笙为人处世方面绝对是一名老手,以至于现在的我们看他曾做出事也钦佩不已,在民国军阀中,作为人人喊打的军阀,如果其中有一人值得我们佩服的话,那么此人也必定是张作霖,张作霖虽然为一代军阀,却也是一代枭雄之辈。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8:39:500001大清灭亡前三大怪事 人们的麻木预示着清朝灭亡(国民腐朽)
清朝后期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当时正值世界上在进行变革,因而错过了发展的时机,落后于世界各国的清朝只能不断的被列强羞辱直至灭亡。在大清灭亡之前发生了三件怪事,完全可以预示着大清是一定会灭亡的结局。大清灭亡前三大怪事湖北沙市无人知晓甲午中日战争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35: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