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湿奴派女歌手表演活动的衰败,表明女性就业获得平等待遇的艰难
#历史开讲#
在印度悠久的历史中,妇女在很长一段时间始终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
因为宗教、深闺制度等各方面的原因,妇女的行为一直受到种种约束,她们外出与男人一起工作更被认为是不体面的,所以相当多的妇女被限制在家中,主要从事农业等生产活动。

直到19世纪中叶,这一情况才有所改变,在19世纪上半叶时,英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让印度成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19世纪印度中产阶级兴起,他们受英国的影响用西方的眼光去审视社会,妇女问题引起了他们的关注。
他们用英殖民者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规范去看印度男女喜欢的戏剧和歌舞,不仅歌词荒唐,而且甚至会引导妇女走向道德下层,其中毗湿奴派女歌手成为中产阶级代表猛烈抨击的目标。

到19世纪10年代,毗湿奴派女歌手仍然在加尔各答街头演出,但是此时的她们被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的中产阶级代表猛烈抨击。有个中产阶级代表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这些黑皮肤的农村妇女浑身散发着臭味,她们没有人接受过教育。在一些人的婚礼上,毗湿奴女艺人在牛车拉载的用硬纸做成的不同形状的船上跳舞,她们戴着脚镯,在她们后面有男人击鼓或者敲盘,这些女艺人所说的话粗俗不堪,但其中个别人却十分有才华。”

在中产阶级愈加猛烈的抨击下,这些女艺人处境愈发艰难,中产阶级在行动上禁止自己的妻子女儿观看这类型表演。随着中上层妇女抽离,观众人数减少,毗湿奴女艺人表演活动也随着变少,她们不如以前那样受到欢迎,人数逐渐变少。她们的活动空间开始从城市转向农村,服务对象日趋下层化。到20世纪初,这类型的表演团体基本消失。
1905年,一部关于这类歌舞的集子写道:“现如今,在整个孟加拉地区都很难遇到20个‘塔加尔’和‘珠木尔’班子。”这个印度社会特有的传统的妇女职业也逐渐走向消亡,毗湿奴派女修士的文化活动由盛转衰表现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印度对于传统文化态度的转变,也间接地反映了旧式民间文化在当时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殖民前期,妇女就业种类十分有限,上层阶级妇女被严格地隔离起来,下层和低种姓妇女,她们因为家庭经济的需要,从事农业劳动或相关的辅助劳动,她们享有相对多的自由。但大部分妇女仍被限制在家中,只有极少数的妇女在家外工作,工作领域狭窄。妇女就业领域狭窄和妇女在印度社会上低下的地位、深闺制度以及缺失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印度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英国为了从印度攫取最大利益,使用各种手段破坏印度传统经济,一批失去土地的妇女被迫走出家门,她们进入工厂、种植园、工矿,接受新的资本主义的剥削,但是她们依然处在社会最底层。

其次,殖民当局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颁布法律法规逐步改革社会上压迫女性的传统陋习,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到妇女群体,推进妇女解放运动。同时国家开始重视女性教育,鼓励私人创办女子学校。
社会教育则层层推进,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新兴的中产阶级也意识到以现代知识教育女性的必要性,为了培养出他们心中“理想的妻子”,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妻子进行家内教育。社会上还出现针对妇女就业的职业教育,为妇女走出家门工作做了必不可少的铺垫,对更多的妇女外出就业起了助推作用。

越来越多的妇女就业产生了许多社会影响,一方面,进入工厂、工矿里的妇女,因为她们大部分割断了与家乡的联系,且在工作中处处受到歧视,无产阶级化速度较之男性更加迅速。另一方面,有了经济能力的妇女在无形中提高了自身地位,不论是在家庭关系还是在社会中。而妇女就业领域扩大后,各行各业中出现妇女身影,女性意识到她们承担的社会责任逐渐变大,
妇女运动获得发展。特别是投身于为妇女争取权利的女专家们,不仅承担着更多的责任,而且给其他妇女做了社会典范。虽然妇女因为就业提高了地位,但是她们就业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她们在工作时受到各种不公平待遇。而女性就业的种类虽然比1850年之前多,但是大部分还是局限于不需要技术或是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岗位中,这让妇女群体在面对工业化冲击时不堪一击,她们最先面临失业。妇女群体中各个阶级所从事的工作差别很大,投身于国家事务的女性大多都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或经济实力,大多数底层女性仍然为温饱而愁。

综上所述,殖民后期在社会改革、妇女运动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多的印度妇女在家外就业,提高她们的地位,但女性仍然处在一个被男性控制的社会中,并处处遭受歧视。由于这种对妇女的歧视、妇女自身不够高的文化素质、以及印度社会发展得不够充分的现代化,使女性时时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妇女为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贡献,获得的却没有与之相对等,她们失去传统的“保护”,也没有获得现代化社会的平等对待,她们处在社会最“不利”的位置。在印度,妇女想要在工作中获得平等对待仍有很长的艰辛路途。
汉武帝之后是什么朝代 刘秀取代王莽建立东汉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王朝第七位帝王,在他的统治下,西汉王朝极大的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经济也得到又一次的统一,货币单位等统一,垄断盐铁买卖,并让思想文化得到统一,对外击退匈奴开拓丝绸之路。在他的带领下,汉朝迎来大一统和最鼎盛的王朝。但是,你可知道在他之后是什么样的,汉武帝之后是什么朝代?一、汉武帝逝世后的西汉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1:20:410004陶渊明是什么朝代的诗人:东晋末期的田园派鼻祖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诸多杰出的人物,陶渊明就是一个人们比较熟知的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典故也被人们广为传颂着,陶渊明这个人和绝大多数人都不太一样,他并不奢求荣华富贵,向往的反而是田园般自在的生活。陶渊明是什么朝代的诗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9:13:050000探索诸葛亮 智慧与历史的名声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相因其卓越的才华和功绩被世人铭记。然而,诸葛亮作为唯一一位割据政权的丞相,他的名声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尽管其历史功绩并不突出,但他却能在千秋大榜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诸葛亮在历史上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治国理政的能力著称我要新鲜事2024-06-15 20:00:280000南北朝时期的都城在哪里:南北朝时群雄割据(都城很多)
南北朝时期的都城是很多的,这是因为南北朝时期存在过许多的国家,而那时的中国处于南北分裂的局面,南朝最开始由刘裕建立,而后经历了南朝齐,南朝粱,南朝陈四朝,这四个朝代都是以建康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南京为首都的。北朝则是由鲜卑族建立的,其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首都分别有平城、洛阳、邺城、长安。的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0:30:580000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谁,文学家左思(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相信大家都知道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吧,比喻作品为世人所赞誉,风行一时,广为流传。那么大家知道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谁吗?西晋文学家左思,再不被世人看好的情况下写下传世佳作《三都赋》,之后世人争相传抄,一度引起洛阳纸价的上涨。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西晋文学家左思成语:洛阳纸贵(褒义)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2:06:5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