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镇江路的贡物有哪些?以及镇江路土贡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开讲#
据《至顺镇江志》记载:水蛭、舍利别和金坛醋是元代至顺年间镇江路的主要贡物。
水蛭是一味药材,有驱除淤血的功效。在夏秋二季捕捉蚂蝗,洗净烫死晒干,既得药材。水蛭取于河渠之中,故为河网密布的镇江特产,每岁纳贡“二斤,录事司、丹徒、丹阳、金坛三县各半斤”。

舍利别是波斯语的音译,是西域特产的糖浆饮。自撒麻耳干医生撒必进献给成吉思汗后一直是蒙元时期的宫廷饮料,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用水果煎造,一种用药物熬煮,镇江路所贡舍利別即为前者,岁贡“四十瓶。前本路副达鲁花赤马薛里吉思备葡萄、木瓜、香橙等物煎造,官给船马入贡”。
元代设有专员负责制作舍利别,称为“舍儿别赤”,镇江路副达鲁花赤马薛里吉斯即曾任此职:“舍里八,煎诸香果,泉调蜜和而成;舍里八赤,职名也。公世精其法而有验,降金牌以专职。(至元)九年同赛典赤平章往云南,十二年往闽浙,皆为舍里八。”自马薛里吉斯之后,元代镇江路贡舍利别即为惯例。

镇江路贡物还有金坛醋。醋又称醉,“出金坛,极酽且美,今以充贡”。金坛醋岁贡“五十瓶。至顺二年为始,官支中统钞二百贯收买,赴集庆路转贡。”直至今日,镇江香醋仍是镇江的名产。
唐时镇江的土贡保存在《唐地理志》和《元和郡县图志》中:“衫罗水纹,鱼口、绣叶花纹等绫,火麻布,杂药,竹根,黄粟,伏牛山铜器,鲟,鲜”,既有绫、布、铜器、鲜等特色工艺品,也有杂药、竹根、黄粟、鲟等当地土产,种类繁多。

宋时镇江土贡保存在《寰宇记》及《嘉定镇江志》和《咸淳镇江志》中:“方纹绫,水波绫,岁贡十匹,圣节二十匹。罗,岁贡十匹,圣节三百匹,大礼年分添造五十匹。绵绢,圣节三百匹。银,大礼五百两,圣节三百两。”宋代贡物主要为各类丝织品以及银,每岁贡给之外圣节照例添加,再加上大礼年份的额外增添,土贡已为赋税的常例,纳贡负担较重。

宋元易代,土贡缩减,《至顺镇江志》由此大为赞誉:“钦惟我朝,不实远物,庶邦内外,惟正之供。”赞誉虽是片面,“于此可以观政焉”确是事实。在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元代官府不再要求镇江路上贡丝帛,概因有更为便捷和常规的渠道获取。
元代江南的绫罗绸缎由织染局、生帛局等局造作,再辅以完备的匠役制度,丝帛获取不再依赖土贡。元时又有渐成定制的和买,为宫廷和官府采买丝帛物料,时人将和买与土贡并举,“古贡方物,皆其土宜,今者和市,非产其土,一切征之。”和买取代了土贡成为索取民间物产的常法,匠役又很繁重,镇江路土贡的减少因于宋元制度的不同,而非两代清明的表象。
《至顺镇江志》中有《公役》一章详细记录了镇江路的杂役情况。
根据陈高华先生的研究,杂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夫,二是车牛。
造作官舍、治理河渠、修建城池、递运馆物等等,都属于杂泛之列”。《至顺镇江志》中力役一条载:力役包括弓手306名,铺兵168名,兀剌赤120名,站船夫900名,递运夫170名,房夫80名,西津梢水70名,闸夫41名,壩夫68名,练湖夫27名,共1950名。由《至顺镇江志》力役下条目中内容确可证陈高华先生对“杂泛”的解释。

除力役外,《公役》一章中还包括胥吏、皂隶、傭役、杂役四小子目二十二门类均被列为公役,且并无俸禄,但应其非轮充故不可归类于差役,现将其归于杂泛之中,以补充元代无名杂役的内容。现将其列举于下:胥吏包括书状5名,典吏13名,贴书104名,邮长2名,攒典6名,局吏3名,站吏7名,学吏4名,共144名。
皂隶包括祗候63名,曳刺6名,禁子30名,共99名。傭役包括学仆29名,仓担夫300名,共329名。杂役包括主医2名,当直医工11名,直谯楼阴阳人3名,欄头23名,仓斗级16名,头目2名,门仆29名,迎接祗候船埠头5名,牙僧若干名(8名以上),有99名以上。

各类公役相加,供需役使3726人。当时镇江路户口以土著计算,有100065户,613578口,大约每165口就有1人当差,每27户就需出役1人,因此破产者不知凡几。差役繁重,逃亡频繁,城市凋弊,镇江路可为典型:“比年以来,差调烦重,岁事不登,逃亡削乏,户数减少”,“日胶月削,凋弊可想。民穷财匮,职此之由。”
元代的差役有六种:里正、主首、隅正、坊正、仓官和库子。在六种差役之中,《至顺镇江志》中载镇江路有其中三种,分别为隅正、坊正和里正,属于户役之类。
镇江路每隅设隅正两名,录事司有两隅,共有四名隅正。录事司本有七隅,在宋时城归丹徒县,七隅之数“归附后亦颇如旧。”入元后七隅的管理尚且简便,“归附之初,每隅设坊官、坊司,皆老胥旧吏为之。役轻事简,取于民亦微。”虽需当户役,但负担较轻。
这一状况逐步改变,“大德十一年以来,里人有言之时官者,差选殷实人家充役”,此时的户役已是沉重,老胥旧吏难以满足,若非殷实人家难以承受。隅正的职责繁多,“凡官府排办造作、祇应杂务、羁管罪人、递运官物、闭纳酒课、催办地钱,悉委隅正。”因充当隅正,殷实富户亦会破产,“重则废家,轻则逃窜,其弊有不可胜言者。”隅正虽有定数,“然无定户,每验民力点差。”隅正之职恐怕让居民避之唯恐不及。

时人采取缩减隅数以缓解弊病,逃亡日多,可堪充役者了了,镇江路被迫合并数隅以缩减充役的数量,“故七隅并而为五,有五而四,四而二”。“然自其民力厚薄、差役不均如此,非得已也。”
从七而为五,从五而为四,从四而为二,这只是治标之策,固然便于点差,然而每名隅正管理范围更广、职责更多、负担更重,逃避当役更为紧迫。役法大坏,差役不均难以避免,逃役已为常态,只能在惨淡的现状中希冀良吏扭转乾坤:“后之司牧者,有能施仁布政存恤而苏息之,俾户口增益,复仍旧贯,则亦百姓之幸也。”
元朝的开国皇帝是成吉思汗吗:不是(忽必烈是开国皇帝)
元朝的开国皇帝并不是成吉思汗,元朝的确是由蒙古族所建立的政权,但是建立者并不是成吉思汗,而是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在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其也因此付出极大的代价,并且建立蒙古帝国,但是并没有建立中原政权。在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进一步拓展疆土,并且建立中原政权,也就是元朝。一、忽必烈为元朝开国皇帝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2:35:210000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谁,对高龄寡妇海兰珠情有独钟
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谁?虽然皇太极的后妃有15个,但是最爱的女人始终只有一个,后世一直都在海兰珠和孝庄之间徘徊,但是小编觉得,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爱太明显了,绝对远超过对孝庄的爱,而且海兰珠得到了就连皇后娘娘都羡慕的宠爱和荣誉。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海兰珠我要新鲜事2023-03-12 22:49:240000西方人为什么喜欢从事没用研究的工作(培育创新思维)
为什么西方人喜欢从事那些看似"没用"的研究?在科学研究领域,我们经常会看到西方学者将时间和资源投入到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研究项目中。然而,这些"没用"的研究却常常引发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创新。本文将深入探讨西方人喜欢从事"没用"研究的原因。我要新鲜事2024-01-30 21:20:380001乌拉那拉如懿真实历史,触怒乾隆而失宠(死时规格仅与低级官员相同)
最近几年宫斗剧非常的受欢迎,前不久《如懿传》成为网上的热播剧,它是一部典型的清宫剧,其中由周迅主演的乌拉那拉如懿,则是以清朝历史上最悲情的皇后——皇后乌喇纳喇氏为原型,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乌拉那拉如懿真实历史吧。清朝最悲情皇后——乌拉那拉如懿:我要新鲜事2023-03-17 21:21: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