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远征期间,受东方君主崇拜的影响,他做了哪些措施?
#历史开讲#
早在亚历山大远征亚洲期间,亚历山大本人及其部将就深受波斯传统影响。亚历山大征服亚洲后,开始逐渐适应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使当地人尽量熟悉马其顿人的风俗习惯。
他有极其明智的想法,认为民族的融合和交往会产生亲善的关系,可以保持地区的平静,使得他在远征期间免除后顾之忧,这种方式当然远较暴力和强制的手段为佳。

"亚历山大在各个方面积极借鉴波斯传统,正如阿里安所说:“亚历山大现在竭力仿效波斯人和米底人的派头。这不但表现在衣着方面,而且在安排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成套地抄袭”。"比如亚历山大采用波斯服饰器物,与波斯贵族通婚,把波斯贵族引入马其顿各骑兵中队,把高举“金苹果”标志的波斯部队编入马其顿队伍里。
亚历山大穿上波斯服装,或许他的用意是易于推行教化,因为争取民心的方法莫过于遵行他们的风气和习俗,另外还有更深一层的考量,就是他想用这件事当做试验,使马其顿人能够容忍而且习惯,看看能否使他们对他就像波斯人对他们国王那样匍匐跪拜。可见,亚历山大的本意还是想通过借鉴波斯礼仪来实现对其本人的神化崇拜。"

希腊、马其顿人习惯上只在神面前匍匐跪拜,而亚历山大的这种做法无疑是想向世人宣示自己的神性,通过对波斯礼仪的模仿,要求人们向崇拜神一样崇拜自己。亚历山大不仅本人积极模仿波斯传统,还鼓励其部将接受波斯礼仪,并对接受波斯传统的部将予以重用,如亚历山大的近卫军官朴塞斯塔斯,主动穿着米底人服装并且学习波斯话。在其他许多方面,也仿效波斯人的作风。由于其东方化的生活方式受到亚历山大的赞赏,他被正式任命为波斯督办。
亚历山大的这种做法很容易理解,随着东征的深入,他的权力、声望不断扩大,马其顿国王传统的荣誉已经不能满足亚历山大对于权力和荣誉日益增长的需要,正如阿里安所说:“所有这一切,表明亚历山大连马其顿人都不放在眼里”。“和过去不同,现在亚历山大的牌气越来越大;东方人在他面前的卑躬屈膝使他不太喜欢马其顿人”。随着与波斯的密切接触,东方的君主专制主义日益引起亚历山大的重视,尤其是波斯臣民对于国王的崇拜模式日益受到亚历山大的青睐。因此,在亚历山大推行对他个人进行神化崇拜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波斯传统的影响。

埃及对托勒密王朝的影响更为直接。埃及经过近3000年法老王朝的统治,早已形成了根深蒂固、自成体系的“神圣王权”观念,“神圣王权”观念是指埃及人把国王的权力神圣化,国王具有神的属性。自新王国开始,埃及的国王被称为“法老”,“法老”一词是埃及国王至高无上权威的集中体现,也是埃及这一神圣王权观念非常浓厚的文明古国的特殊产物,有其特殊的含义,即埃及的国王不仅是一国之君,更重要的,他是神的后裔,是神在人间的化身。
法老被看成是拉之子,本身即具有神性,甚至本身就是神,他兼具权威、真理、正义和智慧的属性,他的话就是法令,就是真理和正义,他的意愿就是神的意愿的表达,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君权神授”。

“神圣王权”与“君权神授”是东方国王最突出的特征。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显然受到了埃及“神圣王权”和“君权神授”观念的影响。但是希腊化时代首先受此影响的是亚历山大大帝,在征服埃及后,他就迫不及待的到埃及西瓦绿洲的阿蒙神庙祈求神谕,并自称为阿蒙之子,确立了其在埃及的统治地位。
作为亚历山大最亲近的护卫与将军,托勒密一世在亚历山大死后,立即通过纵横押阖的外交手段到埃及担任总督,并想方设法将亚历山大的棺椁运到埃及,目的是向世人宣示自己才是亚历山大合理、合法的继承人,而且也从理论上证明其本人具有埃及法老的神性和最高权威。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托勒密一世在埃及终于被视为神或神的后裔,受到类似于法老般的崇拜。

在古代埃及人看来,法老是神与人类之间的中间人,具有人和神的双重属性。最能体现这种特性的是法老的官方名字。法老的官方名字由王衔和王名共同构成,而王衔又最能体现出国王的神性。一般来说,埃及法老的名字由五部分构成,被称为五个“伟大的名字”,这五个名字出现时,总是按固定的王衔顺序放在王名的前面。
这五个王衔分别是荷鲁斯、涅布提(也称“两夫人”或“两女神”)、金荷鲁斯、尼苏毕特(也称“上下埃及之王”)和拉之子。尼苏毕特后面的名字称为王位名,即国王加冕时的名字,拉之子的后面是法老的本名,即出生时拥有的名字。以上五个王衔连起来的意思大概可以概述为:国王是荷鲁斯神的化身,被“两夫人”女神保护着。

埃及祭司们以法老王衔的形式为托勒密王朝的国王们命名,体现出托勒密王朝在埃及统治的合法性。托勒密一世在加冕时获得的官方名字为:荷鲁斯“强大而勇敢的国王”,两女神“(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土地的人,塞尔的统治者”,上下埃及之王“拉选择的人,阿蒙的钟爱者”,拉之子“托勒密”。托勒密一世的官方名字中只有“荷鲁斯”、“两女神”、“上下埃及之王”、“拉之子”四个王衔,而到托勒密二世时,其官方名字就是五个比较完整的王衔了:荷鲁斯“强健的年轻人”,两女神“英勇的大人物”,“阿蒙的钟爱者”,拉之子“托勒密”。

之后的托勒密王朝的国王们也都获得了类似的官方名字,而且名字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除此之外,对托勒密王朝国王们进行崇拜的希腊式称谓同样受到了埃及传统的影响。类似的称谓有:救主、恩主、爱弟者、爱父者、爱母者、神选者、圣餐者等。“这些称谓在希腊人听起来是希腊文,但同时又体现了埃及的传统,目的是为了让当地居民认同他们作为埃及的法老对当地进行合法统治,给予国王神圣的荣誉并对他们进行崇拜。从托勒密王朝国王加冕时的名称以及对国王进行崇拜的称谓可以明显看出,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崇拜深受古埃及传统的影响。
一万多清军增援四川 结果在路上就逃跑了9000人
清朝援军抵达四川,却在路上丧失了大部分人马。这一情况被戏称为“明军如果发足了军饷,那就天下无敌”,随后引发了一系列讨论。这一烂梗的背后,隐藏着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以及明军和清军在四川的困境。四川清军的困境远比这个烂梗所反映的更为复杂。我要新鲜事2023-10-21 20:23:420000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班超弃文从武(在西域打下一片天地)
关于投笔从戎这个成语大家应该很熟悉吧,就是指文人从军那么大家还记得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吗?东汉班超出身文人世家,但他对文学并不感兴趣,觉得大丈夫就应该到边疆为国建功立业,于是决定投笔从戎,在西域抗击匈奴,立下丰功伟绩。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东汉班超成语:投笔从戎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5:39:420002日本第一代天皇是不是徐福:神武天皇(不是徐福)
徐福并不是日本的第一个天皇,徐福东渡日本其实是被秦始皇派出去寻找药物。当时秦始皇想要长生不老,所以就派徐福出去寻找药物。当时徐福来到了日本,但是一直没有回到中国,因为没有寻找到这种药物,所以扎根在日本。渐渐的也就成为了日本的祖先,部分的日本人都留着徐福的血,也可以说是流着中国人的血。一、日本的第一个天皇是谁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4:18:250002同治的哪个儿子继位 光绪帝(并不是同治的儿子)
同治帝在位时期正处于清朝风雨飘摇的一个中间时期,不仅处于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之间,还处于英法联军入侵和八国联军入侵之间,所以相较于其他的皇帝同治在位时期是个中间的缓和期,可以说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可惜的是同治英年早逝,死时年仅19岁。那么在同治死后是谁继位的呢?同治的儿子中哪个继位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45:020000乾隆皇帝杀死一名男孩 百姓居然赞颂皇帝(清朝奇案)
乾隆皇帝亲自下令出展了一个九岁但作恶多端的孩子。在乾隆四十四年行不接到了一批案卷,当时作为刑部侍郎的一个官员在看过卷宗之后却发现这个案件可以说是千古奇案。他在犹豫之后直接把这个案件的节略写给了乾隆皇帝。之所以他不敢病毒,而是需要让皇帝来定夺,是因为这个案件实在太过于神奇。这个案件关于三个孩子其中年龄最大的是九岁,最小的也只有六岁。而除了这个九岁的孩子之外,剩下的一男一女是一对兄妹。离奇死亡我要新鲜事2023-11-16 21:15: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