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国与罗马帝国政教依赖模式的历史遗产与现实启示
罗马城也迅速完成了重建。但是政教依赖模式在基督教成为国教直到罗马覆灭这段历史中的表现仍是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的。
在这段历史进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意识形态权力及由此发展起来的军事权力与法律权力和传统体系中行政权力、军事权力及法律权力的割据与交锋。这段历史中没有真正的赢家。

基督教与罗马俗世王权的交缠,奠定了整个中世纪欧洲四分五裂的格局的基础。在本文列出的四种政教关系中,只有政教依赖模式是政教实力彼此不分上下的类型。当存在意识形态、团体组织、群众基础都有很大差异的两个实体相互竞争权力的时候,战争是唯一的出路。因为经济因素是可以协商妥协的,但是意识形态和群众阶层(尤其是阶级社会)的差异相较来说更难弥合。

幸运的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一切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根据哲学观,新事物的必然会成为旧事物,旧事物总会被新事物代替,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若只从罗马帝国的产生、发展与覆灭的历程中探究基督教从中起的作用,我们会发现:虽其在早期罗马的君权统治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合法性,且教权高于王权的现象存在的时间也比较零碎和短暂,然在其与王权的交锋与罗马帝国自身缺陷的共同作用下,古罗马帝国终究是没能逃出历史规律的制约。从微观来看,政教依赖模式表现在罗马帝国的直接后果就是长期的内战、政局不稳、资源浪费和民不聊生,帝国与教廷双双走向没落。

但是,从宏观层面来看,政教依赖模式对于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和作用是难以估量的。中世纪的西欧是个黑暗的时代,随着十六世纪东罗马帝国覆灭,西欧的权力格局进一步分化重组,基督教会成为西欧各封建国家的精神支柱。若把教会自身看作一种官僚组织,我们便大概可以理解其权力地位上升并稳定后挥霍无度、残害人民的行为。随着经济、科学技术及文化的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得到空前发展,教会的许多学说不攻自破,人们开始质疑教会的绝对权威。
由于不满长时期的伤害,在西欧社会先后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思想上的准备及启蒙思想家们对理性制度的设计又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改革,使资产阶级走向舞台中心。这段历史在世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古罗马的精神至今仍支撑着欧洲人民,它的法律为世界各国及民族提供了借鉴的便利。而基督教的传播,也为欧洲各地带去了原罗马和发达地区先进的文明与文化,如今仍滋养着众多的灵魂。就此而言,政教依赖模式既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也留下了无价的珍宝。
若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点,就两帝国的政教关系模式对各自当时及后世的影响而言,或从宏观上探讨其对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起到的作用而言,无疑这两种政教关系模式都是不完美的。

政教依赖模式本身的权力斗争带来的惨痛结果就是对当今最重要的启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政权更迭的显著特征就是向科学化、制度化发展,政党、利益集团以及个人都有机会在政权系统中取得自己的合法地位。现如今,各个国家的重点都放在了在经济全球化及在新一轮信息改革中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便获取更多的利益。处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每个国家,都不愿看到政教斗争卷土重来。同样,政教主从模式虽然保证了一时的繁荣,却又间接导致了长远的发展的落后。

在当代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吸取了政教主从模式和政教依赖模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的政教关系方面的经验教训,并纷纷制定了政教分立的原则。这个原则将宗教的发展限制在一定的程度上和范围内,且在必要时国家会利用权威遏制其发展,以保证政权的稳定和国家机器的高效化运转。
而针对单一政权统治可能出现的专制或官僚化统治的状况,现代的发展就是最好的解答。现代要求公民参与意识与能力的提升,与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相伴的是参与的增加,而这将为政权系统输入更多合法性,同时各阶层的觉醒也使得社会自主性相应提高,社会在体系中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不同国家政教关系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这是由于其历史成因不同。差异化的政教关系也为国家发展奠定了多样化的基础,多样性的历史为我们探求和思考提供了无限的空间。研究历史是为了给我们今天的存在找到源头,是为了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是为了避免走前人走过的崎岖不平的路。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己在1000年前轰然倒塌,但我们探索历史的脚步不会停下。

哪怕是今天,我们也无法因为某个政教关系类型的历史影响而去臧否,因为历史发展自有其规律。正如罗马帝国如果没有因为与基督教争权夺利而过早灭亡,资本阶级何时会产生?现代化的历程何时起步?历史会产生原因,也会告诉我们结果。后人能做的只是梳理和分析史实,用敬畏的态度作出尽可能接近历史真相的解读。由于笔者才疏学浅,文中定有诸多不实和不当之处,希望未来能继续深化这方面的思考和研究,同时也敬请各位方家的不吝指正。
沈从文为丁玲写了部传记,多年后丁玲看了骂声浑蛋,从此两人绝交!传记中究竟写了什么让丁玲如此生气?
(说历史的女人——第3期)丁玲和沈从文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师级作家。丁玲的一生充满战斗和革命色彩,而沈从文则人如其名,显得平和而从容。二人在文学史上留下不少传奇、佳话,被后人津津乐道,其中包括二人之间的恩怨情仇:二人曾经十分友好,亲如兄妹。沈从文曾为丁玲写了部传记,多年后,丁玲看了却极为愤怒,骂了声“混蛋”,自此两人绝交。那么沈从文究竟在书中写了什么?(一)大被同眠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6:23:040001各人物红楼梦结局是什么,结局凄惨红楼未完
《红楼梦》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人物关系图错终复杂,结局也存在着诸多非议,毕竟原作者曹雪芹著作传世只有前八十回,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红楼梦结局并不存在。现行的红楼梦最终结局是无名氏续写的,结局虽然凄惨但也符合红楼梦的大致走向。一、贾宝玉我要新鲜事2023-03-14 12:31:530000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在乱世中收拾破碎山河,延续南朝
南陈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最后一个朝代。有历史学者认为,从秦汉算起,到南陈灭亡,属于中华第一帝国时期。可以说南陈的灭亡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其实从南陈开国之初,败亡的隐患就已经存在了。当然这不是陈霸先的责任,而是南陈先天不足。其实个人对南北朝历史的看法就是:如果说刘裕是南北朝第一英雄的话,陈霸先就堪称南朝第二英雄。南朝的衰败我要新鲜事2023-06-28 23:08:050000历史上年羹尧的妹妹华妃,并没有电视剧甄嬛传中阴险恶毒
年羹尧是中国清朝著名的人物,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年羹尧的妹妹在当时也是名气不小的人物,而且还是雍正最爱的女人。在历史上年羹尧的妹妹也是华妃,不过跟《后宫甄嬛传》中的华妃并不是一样的,历史中的华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而且作为也不相同。一、电视剧中年羹尧的妹妹华妃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8:10:380001故事为什么要把狄仁杰塑造成神探呢(在大理寺任职期间没有冤假错
世人提到狄仁杰时,往往会在他的名字前面挂上“神探”的名号。他严密的推理、细致的审问,使一件件扑朔迷离的案件,被抽丝剥茧,最终使真相浮出水面。要知道,狄仁杰千古留名的原因是“敷政术,守清勤”。作为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唐朝中兴名相,没有他唐朝早就亡了。那么这位在大唐历史上两度拜相的传奇人物,是如何成为“神探”的呢?狄仁杰,字怀英,号祁溪,唐代并州太原人,唐朝宰相、政治家。我要新鲜事2024-01-16 20:14: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