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纪末罗马帝国形成了对基督教的身份认同
元老贵族转向基督教,增强了教会在帝国的影响力。同时,随着教会力量的增长,多神教则不断走向衰落。如参加尤金尼叛乱的小弗拉维亚努斯被赦免后,放弃原来的多神教信仰,改信基督教。四世纪末,叙马库斯家族和弗拉维亚努斯家族,这些传统的多神教家族纷纷转向基督教。上层阶级皈依基督教的时间较晚,下层阶级的基督教化早于上层阶级。

四世纪前期,上层阶级转向基督教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这个进程在四世纪最后几年才突然加快。因此,元老贵族转向基督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轰动,整个过程发生得很自然而然。关于元老贵族皈依教会的情况,教会史家有许多描述。普鲁德提乌斯谈到,“罗马从她长期的错误中撤离,她脸上的乌云被驱散了。贵族们准备去探索永恒之路,在伟大领袖的召唤下追随基督。五世纪初,元老贵族皈依教会的进程大大加快,连最古老的多神教家族也不可避免地卷入洪流中。
元老贵族对皈依基督教的热情,体现在禁欲主义对女性贵族的影响上。虽然难以评估贵族女性的基督教信仰对其家庭成员宗教信仰的影响。但禁欲主义思想,毫无疑问在元老贵族间已经获得了广泛传播。普鲁德提乌斯在作品中也提到了元老贵族的禁欲生活,“元老们,各年龄段的公民,脸色苍白的年轻男子,哭泣的妇女,成群结队地走在路上。他们为平息基督的愤怒,决定当众斋戒,妇女脱下她们的项链,穿上深色的衣服,而不再穿戴珠宝、丝绸。”
梅洛比乌斯·保罗努斯(Meropius Paulinus)是其中代表,他受禁欲主义思想影响,皈依了基督教。梅洛比乌斯·保罗努斯的皈依,说明狄奥多西一世去世前后,“西部上层精英的宗教信仰出现了戏剧性变化”。五世纪初,元老院中还有部分多神教徒不愿意皈依教会,如何对待这些元老贵族,普鲁德提乌斯同样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不要劝阻任何一个仍然信仰多神教的人,虽然他们的能力可以胜任任何高级职位。”

因为普鲁德提乌斯知道,尽管有部分元老贵族抵制基督教,但由于狄奥多西一世的多神教禁令,元老贵族的反抗不会产生任何效果。所以剩余的元老贵族转向基督教只是个时间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元老贵族皈依教会也有好处,因为基督教发展已经势不可挡,元老贵族信仰基督,是“元老贵族维持他们在政治和公共生活地位的唯一途径”。当时帝国的政治环境对持多神教信仰的元老贵族也十分不利。狄奥多西一世既已不承认多神教,因此也不太可能在宫廷中任用多神教徒。
索佐门就曾写道,“在政府中,基督徒被安排在重要职位上。”所以这一时期帝国的整体趋势是,“基督徒比多神教徒有更多晋升的机会”。408年,政府直接颁布一条法令,确认“行政任命更偏爱基督徒,禁止敌视教会的人为帝国政府服务”。416年开始有明确的法令规定禁止多神教徒在政府任职。在这种情况下,元老贵族想维持自己传统的政治地位,或谋求更高的职位,都迫使他们要改变原来的宗教信仰。

元老贵族皈依教会,也可能是喜欢基督教的宗教理念。罗马教会长老安布罗斯特是较早皈依基督教的那部分元老贵族。关于安布罗斯特转向基督教的原因,他在作品中进行了解释:“我们仍然生活在多神教这个错误的世界中,皈依基督教并不是被权势所吸引,而是被基督和使徒的语言所吸引。多神教因为传承了古老的习俗,原本十分有吸引力,但因为被琐事所困,因此从多神教上永远看不到得救的希望。
我信仰了基督,并不流于形式而是以实际行动信仰上帝,相信他的肉身和十字架能给人救赎。信仰基督教之后,死人可以复活,麻风病人可以被治愈,瞎子可以复明,妖魔也能被驱除,所有疾病都可痊愈。”四世纪末期,帝国西部处于动荡之中,人们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通过教会的宣传,他们相信“信仰基督能使他们的内心达到这种平静”。基督教能给历经战乱的民众带来这种精神慰藉,多神教却没有这种功能。

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多神教不合法后,多神教徒在政治上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知道复兴传统宗教无望后,纷纷皈依教会。基督教拥有活力,是基督教能吸引元老贵族的原因之一,如基督教的教义中所蕴含宽容和仁慈的观念,很符合动乱中民众的诉求。多神教经过数任统治的打压,到狄奥多西统治后期时,教会的宗教特权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来祭司阶层的宗教权利。
随着地方的上层精英皈依基督教,社会财富向教会聚集,多神教精英摇身一变成为教会高级神职人员,他们接受古典教育,熟悉古典文化,运用传统的修辞和文化为基督教服务。教会精英把基督教教义与古典修辞方式结合起来,由此形成基督教神学。因此,教会在财富、话语权中的地位都有较大提升。
四世纪末五世纪初,罗马教会正准备成为西部帝国最强大、最富有的教区之一。这种变化与上层阶级皈依基督教有重要关系,上层阶级的财富与声望,增强了教会的实力。统治者也不断颁布新法令保护教会,从颁布米兰敕令开始,教会的财产依法得到保护;“格拉提安把原属于神庙的宗教特权转让给教会”;狄奥多西一世直接取缔多神教。所以,“教会已经不再是由穷人和中等阶层组成的宗教社会,而变成一个分等级、有阶层、官僚式的团体。”而“帝国城市的基督教特征越发明显”。

罗马教会的影响力来自于罗马城在帝国中的核心地位。而在这一时期影响扩大的原因是,统治者取缔多神教。这个宗教政策确定了基督教独一无二的地位,没有任何宗教可与其竞争。皇权与教权的结合,使教会的权威得到极大提高。四世纪末,随着个人开始大量皈依基督教,教会社区迅速增长。统治者也加强了对教会的干预。而统治者主动参与到宗教会议中,无疑提高了宗教会议的声望。
罗马元老院拥有大量有影响力的元老贵族,他们皈依罗马教会,极大地提高了罗马教会的声望。元老贵族作为地方的统治阶级,与宫廷、地方社区都有密切联系。元老贵族皈依教会成为高级神职人员,以他们的学识与影响力来说,元老贵族不可能只是教会里的普通信徒。教会机构掌握在一些有地位的人手上。原来的元老贵族成为基督徒,教会不断靠近帝国的决策机构,基督徒开始担任地方行政长官、地方牧师。四世纪末,尼西亚正统派在帝国西部已经获得了胜利。教会统一也增强了罗马教会的力量。

罗马教会影响力的扩大也体现在罗马主教地位的变化上。随着基督教地位的确立,教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主教得以跻身于上层阶级。因为多神教被取缔,原本属于祭司阶层的各项宗教特权都转移到教会主教身上。罗马主教成为城市中最重要的守护神,是城市的发言人,帮助教区民众解决各种困难。罗马主教是当地赞助网络的中间人,成为上层阶级与下层民众连结的桥梁。主教作为城市有影响力的人,导致了城市行政官员的冗余,城市议员逐渐没落。
这时期在神与人之间获得官方认可和指定的调停人已经不是祭司团体,而是地方主教与圣徒,新的宗教仪式由教堂提供。“地方主教开始成为教会仲裁唯一的法官”,也处理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之间的一些纠纷。当时的罗马主教可以动员大批信徒,可见其影响力。四世纪末,在罗马帝国重要的行省中,行省首府的主教开始被称为大主教,其中罗马主教的地位最高。

4世纪末,“整个西地中海世界对圣徒的崇拜出现了惊人的增长”,是主教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来传播基督教的一种方式。“教会通过圣徒和殉道者扩张自己的影响力”。四世纪末,意大利地区如地中海其他区域一样,主教主要利用圣徒崇拜来提高教会的声望。圣徒与遗迹结合在一起成为朝圣的中心。如罗马主教达马苏斯在罗马城所做的那样,“通过建立圣徒、殉道士崇拜,使罗马城成为朝圣的中心”。因此,沃尔夫冈·里贝舒茨认为,城市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主要来自于圣徒与主教。建立在当地殉道者和主教上。基督教的扩张就是罗马教会影响力的表现,“基督教开始由城市向乡村、山区扩张”。
统治者支持基督教,上层阶级皈依教会是多神教走向衰落的重要因素。统治者打压多神教,使上层阶级转向基督教,他们是帝国最富有的阶层,给教会带来财富与声望。因此,随着教会的扩张,多神教的财富不断被掠夺,传统宗教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曼施坦因封神之战 哈尔科夫战役一战封神(歼灭23万苏军)
曼施坦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涌现出来的优秀将领,虽然他是法西斯德国的将领,但是这并不妨碍后世人们对其作战能力的认可。在哈尔科夫战役当中,曼施坦因一举击溃120万苏军,一战封神。曼施坦因封神之战1943年,经过长达200多天的对峙之后,德军第六集团军向苏军投降,宣告了斯大林格勒会战苏军赢得全面胜利。在此之后,苏军集结了120万兵力向曼施坦因率领的德军南方集团军发起进攻。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43:360002老皇帝驾崩 新皇帝上任 后宫的嫔妃将会如何处理 说出来别不信
当老皇帝驾崩,新皇帝上位时,后宫嫔妃们的处理方式因新皇帝的决定而异。她们可能继续留在后宫,被清理出宫,或者重新分配职位。无论哪种方式,都将对后宫内部的权力结构和嫔妃们的地位产生深远影响。在古代中国的宫廷中,后宫嫔妃的地位备受关注。当老皇帝驾崩,新皇帝上位时,嫔妃们的命运也随之发生变化。我要新鲜事2023-09-22 20:28:050001赵云简介: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为刘备征战近三十年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有两个人肯定喜欢,一个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一个是忠诚勇敢的赵云。诸葛亮就不多说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赵云,他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合称为“五虎上将”,为刘备建立蜀汉做出巨大贡献。一、赵云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9:32:340000秦王子婴怎么死的,当了46天皇帝的他被项羽杀死
秦王子婴是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虽然他仅在位46天,却展现出了自己的政治才干和气魄。虽然他很是有才干,但秦朝大势已去,还是被灭亡了。至于秦王子婴怎么死的,他是被项羽杀死的。刚开始他投降刘邦,但刘邦并没有杀他,结果一个多月后项羽进入咸阳,将子婴直接杀了。秦王子婴乃被项羽所杀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6:44:480000危姓起源和来历:甄寻因避难而居于三危山(以地为姓)
危姓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姬姓,周武王姬发的庶子被赐姓为危。二是源自两汉时期的大司空甄丰的儿子甄寻,因避难居住于三危山,所以改姓为危。三是源自蚩尤后裔三苗,当时三苗后裔居住在三危山,所以以邑为姓。危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姬姓西周时期周武王的庶子-某生被赐予了危姓,所以他的子孙也就以此为姓,不过当时还是“危”的古体字,到了春秋时期才改为了“危姓”,形成了危姓氏族的一脉。2.源自甄寻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37: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