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妈妈”终身未嫁,抚养30多名弃儿,孩子长大后却不联系她
早在2007年1月12号,央视新闻官方网页就发表了一篇名为《当之无愧的感动中国人物—张菲》,来报道和描写张菲当时的境况。
根据文章报道的描写,张菲刚接受到了来自于社会热心人士所捐献的一套三房两厅,在当时价值七万多的房子,来自各方的共计七八万元的捐款,和普宁市公安局长亲手给出的一份特殊而又极其珍贵的礼物——户口簿。
张菲是谁,她为何会收到这些捐赠,为何会被CCTV撰文报道,而对常人来讲再普通不过的户口簿,为何对她而言会如此的珍贵?

出生在山东的张菲从小便没有与一般孩童一样的生长环境,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她在孤儿院里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几年时光。
很快养母的出现给了年幼的张菲一丝光明,养母很喜欢这个心地善良的小女孩,在家中对张菲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
可惜天公不作美,张菲并没有能在这样的呵护下长大成人。在她10多岁时,养母便因为身患疾病医治无效撒手人寰。
养母并没有伴侣,其亲人也不愿意接受这个本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女孩,张菲再一次的无家可归,她没有选择回到那个印象并不很好的孤儿院,而是开始了在城市中的流浪生活。

不到十岁的小女孩,独自流浪在城市之中,居无定所身无分文,只能依靠拾荒来勉强维持着生计。
张菲在他人面前并不愿意过多地提及那一段时光,而想必其中的艰辛定是远超他人想象,只有张菲懂得其中滋味。
不论是怎样的艰难,张菲还是熬过来了。时间如同白驹过隙,张菲来到了二十六岁的年纪。也是在这一年张菲捡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张菲当时的心情还是很复杂的,一边是对着面前这个被父母遗弃了的孩子,心生怜悯,一边是当下的拾荒生活连自己一人都只能勉强度日,要是再捡一个孩子,那之后的生活要怎么维持,张菲无法想象。
本来已经转头离开的张菲,脑海中浮现了自己这二十多年来的各种艰辛和不易,想让孩子被家境更好的人家捡走,更害怕无人理睬的孩子就这样在外面冻饿而死,张菲最终还是选择折返,抱起了这个幸运的婴儿。

事情一旦有了开始,便发展得一发不可收拾,截止到央视2007年初的采访,张菲已经先后收养了12名弃婴,最大的已经是21岁,而最小的仅是一个月。
虽然期间有四个孩子在离开张菲后就一直没有回来,但现在张菲要维持的仍是一个九口之家。
拉扯这么多的孩子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那时的一家人还挤在一间十来平方米的狭窄小屋里,屋子外面堆积的就是张芳捡来的各种破烂。
房间内光线昏暗,没有什么家具就更不要提大件的家电了,唯一还算值钱的是放在桌上的那个有些生锈的电饭锅。
门口的恶臭不断向屋内飘来,屋子里的婴儿沙哑的哭泣声,昏暗的光线下张菲紧皱的眉头,这些元素构成了一幅扭曲的画卷。
记者问张菲,为什么自己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仍愿意收养这些孩子。张菲在短暂的沉默之后说:
“我是一个捡破烂的,连破烂都捡了,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我不管他们,他们就会饿死的。”

如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一样,张菲在被提名为感动中国人物之后,事迹被更多的人们知晓。也收到了来自政府和民众的各种捐赠和帮助。这些财物对她而言无异于是雪中送炭“有大家关心,孩子今后有靠了”。
张菲自己的接受教育的经历很短,但她也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省吃俭用把孩子们送去学校,想让他们依靠着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时张菲最大的孩子已经找到了一份工作,生活上的开销也可以自己负担了。
如今张菲的年纪已经是60多了,许多的弃婴在张菲的抚养下,相继长大成人,也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但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其中的大多数,非但没有在有了工作之后,回来赡养自己的“妈妈”改善兄弟姐妹们的生活,反倒是主动和张菲断绝了联系。
根据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弃婴这个社会身份属性,很容易在孩子之后的成长过程中形成长期的心理影响。
其中就包括了对家庭关系的不信任,和对过往经历的不认同以及逃避。道理和数据是一回事,当他们真正的发生了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当那些孩子离开自己身边时,张菲本来是带着骄傲的情绪,看着这些被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孩子,如今长大成人即将自力更生。
但谁料到他们竟然一去不复返,更有甚者还倒转头,向张菲索要生活费,这些都狠狠地寒了张菲的心。
但当他人向她问起,是否对自己收养这些孩子的行为感到后悔时。她却毅然决然地表示,自己从来不感到后悔。
孩子们离开自己是他们的选择,这是自己不能强求也无权干预的,即使他们不认自己这个母亲,她也会默默地为他们祝福的。
如今她的身边还有9名孩子和她一同生活,张菲已经很少去拾荒了。依靠着社会的补贴,一家10口人的生活还是可以维系的。

张菲虽然先后收养了30多名孩子,但却没有一个是自己亲生的。甚至在这么多年里,张菲都没有过伴侣。
曾经在年轻时,也有男性对张菲发起过追求,但都在知道了她的家里的弃婴的情况之后退避三舍。也有男性向她提出,让她离开这些收养的孩子,就可以和她一起生活。
诚然,那样张菲的生活条件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但张菲还是断然拒绝了他。她不会抛下自己的孩子不管的。
张菲的故事暂时就到此结束了,这其中有心酸,有心寒,有温情,有感动。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张菲作为一个平凡人,做出的不平凡的事迹和身上熠熠生辉的闪光点。
希望张菲的故事可以感化更多的人,让这样的温情更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为何苏联选择将核弹运到古巴而非装在卫星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苏联选择将核弹运到古巴而非装在卫星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考虑了许多因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制衡美国威胁、战略谋略考量以及技术和运输问题都对这一决策产生了影响。然而,这一决策也引发了古巴导弹危机,使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达到了顶峰。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我要新鲜事2024-01-25 20:12:380000《红楼梦》如何跻身四大名著之首的(情节思想的独特性)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其地位在四大名著中独树一帜。这部复杂多维的叙事巨著不仅深刻描绘了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历程,更以其独特的情节构造、语言艺术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典范。一、情节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我要新鲜事2024-01-30 20:45:250001古代的“万户侯” 放到现世是什么地位 待遇如何
万户侯放到现世可能仅相当于一个普通的镇长。公元前121年,寒冷的夜晚,年仅18岁的霍去病站在祁连山巅,俯瞰云雾缭绕的山川。他领导汉军在匈奴人的帐篷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成为匈奴人心中的收割者。这场胜利让霍去病成为了汉朝历史上最年轻的万户侯,获得了世袭爵位。1、万户侯的权势与地位我要新鲜事2023-11-14 19:45:240001孙中山独子孙科:1949年未跟随蒋介石去台湾,他后来过得如何?
过去一百年的中国历史,可谓是波澜壮阔。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的牺牲,改变了中国积弱积贫的落后面貌,才有了新中国今天辉煌的成就。而说起这些这段历史,就不能不提到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及其家人。孙中山的事迹一般人都比较了解,可作为孙中山唯一儿子,孙科虽然也追随父亲参加了革命事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生,但这段历史却鲜为人知。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40:580002三国太史慈怎么死的 因被张辽设计而身中数箭不治身亡
三国时期是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出现了诸多豪杰。其中太史慈就是一位非常传奇的将领,他义薄云天,在东海时就曾经舍命为孔融请来了援兵,还曾经和孙策战的难分伯仲,在赤壁之战时曾截断曹操的退路。就是这样的一员猛将,在三国志武将真实排名中排第八,辉煌一生,那么关于他的死是什么造成的呢?三国太史慈怎么死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13:16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