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中尼因珠峰归属陷入僵局,我国北坡绝地登顶放上五星红旗
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地理位置处于中尼两国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是世界最高峰。
2020年12月8日,不断“长高”的珠穆朗玛峰再次刷新了世界的新高度—8848.86米,这次的数据是由中尼两国共同宣布的,那么珠峰究竟是归属于中尼哪一方的呢?

珠穆朗玛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世界上大对数国家都对此没有异议。
可是,尼泊尔却不认同这个说法。
在1953年5月29日,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史册上赫然记下了一伟大壮举——登上珠穆朗玛峰,这座最靠近太阳的山峰首次被人类征服。
而代表人类征服珠峰的正是一位尼泊尔人,丹增·诺尔盖与一位来自新西兰的知名登山家,所以尼泊尔人顺理成章地就将珠峰看作为了他们的领土。

对于世代居住在珠峰一侧的藏族居民来说,珠峰有着重要且独特的象征性意义。藏民在发现这神圣的珠峰后,将其称为“圣母峰”。
经过世世代代人的传承,在藏族人民的心中,珠峰已经成为了一种神圣的信仰。
而生活在珠峰另一侧的尼泊尔居民则认为,珠峰直通天际,巍峨耸立,高不可攀,将其命名为“萨迦玛塔峰”。
中尼两国人民,都对珠峰有着特殊的感情。中尼边界的问题中,珠穆朗玛峰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1955年,因中尼建立起了外交关系,珠峰的归属也进入了两国的议事日程。随之在1959年9月,尼泊尔率先派出代表团来到北京,两国首次谈到了珠穆朗玛峰的归属问题。
现今中尼边界图
周总理在面对来京的尼泊尔代表团时,明确表示:中国与尼泊尔之间虽然还没有划分出明确的边界线,但中尼两国之间有一条惯用的边界线,这条线也就是珠穆朗玛峰。在边界线划定以前,中尼双方共同保护维持这一条习惯线,友好相处,平等交往。
对于周总理的说法,尼泊尔代表团并没有明确表态。
1960年3月15日,尼泊尔的首相柯伊拉腊访华,就边界问题与我方展开商谈。商谈期间,尼泊尔始终认为珠峰是属于他们的。
周总理指出:“珠穆朗玛峰,说他是属于中国,在我们境内是有根据的,但说它属于尼泊尔,却是根本没有任何依据的。珠穆朗玛峰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高峰,对于两国居民的意义也是特殊的,归属问题必须考虑到民族感情。”

周总理说珠峰隶属于中国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其实早在1258年从雅隆谢吉查宗出土的《莲花遗教》中就有了珠穆朗玛峰的记载,藏族僧人将珠峰称之为“拉齐”。
康熙年间,清朝派人在珠峰周边地区进行了测绘,最终将所得数据记录了下来。《皇舆全览图》终就标注了珠峰的准确位置,同时它的存在也恰恰证明了珠穆朗玛峰是属于中国的领土。
三天后,毛主席在接见首相柯伊拉腊时,也谈到了“珠峰”问题。毛主席表示:“如果山峰全部划给尼泊尔,我们感情上过不去。如果全划给我们,你们的感情也过不去。”
毛主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将珠峰一分为二,南面归尼泊尔所有,而北面则要归属于中国。

对于毛主席的提议柯伊拉腊当面代表自己表示了同意。但回国后面对记者却一反常态地声称:在访华期间,在珠穆朗玛峰的归属问题上中国向尼泊尔提出了许多不合情理的要求,而他是绝不认同这些要求的。
他的发言在尼泊尔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有人更是大肆宣扬“珠峰”归属问题,意图挑起国内外对此问题的关注。很多不明所以尼泊尔人认为,尼泊尔马上就要“让”出珠峰了。
柯伊拉腊在解决“珠峰”问题上的两面性,使得“珠峰”归属再度面临困境。随之,尼方还提出了一个挑衅性的问题,你们中国人登上过珠穆朗玛峰吗?都没有登上过珠峰,凭什么说他是中国的?
可能尼泊尔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中国人会在不久的将来站在珠峰之巅。
中国攀登珠峰的计划,已经准备了一段时间了。
到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峰队顺利抵达了先前侦查组选定好的大本营。攀登珠峰行动自此拉开了序幕。

这支登山队中,队员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0出头。他们中间还有十多名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在正式登山之前,他们已经在大山中坚持工作了一年多了。
在长达几百天的时间中,这些可敬的工作人员在氧气含量只有平原一半的地区,兢兢业业,风雨无阻地收集着气象数据。
每隔几个小时,他们就需要顶着恶劣的气候条件出门将室外百叶箱的数据记录下来。他们每日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都只是为了给大部队的登山工作提供出最可靠最准确的气象预报。

海拔6000米处的地方,即使是在中午,也只有零下20摄氏度,而到了下午更是会降低到零下30摄氏度。
但珠峰登山队的医务组的组长翁庆章后面回忆起来表示,即使在当时那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也没有人抱怨,也不觉得苦,因为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所做的一切只为征服世界最高峰,让五星红旗在山峰顶处飘扬!
24日,在大本营内,史占春与他的队员们一起,制定了详细的登峰计划。根据之前多次登峰经验总结,队员们一致认为应该在正式突击峰顶前进行三次适应性的行军。
一方面是为了让队员们提前适应珠峰上的恶劣环境,另一方面也是需要在沿途提前建立起高山营地,将攀登高峰所带的必需品携带上去,以备后期正式攀登珠峰时使用。

第二天,和队内气象组预报的情况一样,接连下了许久的风雪停了,此时的珠峰登山队迎来了第一个适宜攀登的好天气。
当天,登山队在大本营升起五星红旗。随后,队员们全副武装,怀着激动的心情朝着珠穆朗玛峰挺进。

27日傍晚,登山队员们安全抵达了海拔6400米的第一个高山营地。修整一夜后,按照计划,大部分队员返回了大本营。
但副队长许竞带领的侦查组还要继续向着高峰攀去,因为他们要帮队友们提前排除第一道难关--北坳路线。
北坳地势险峻,并且几乎每年都会有巨大的雪崩发生,然而这凶险异常的地段却是登上珠峰的必经之路。
次日,许竞侦察组出发登上了前往北坳的冰坡,为了防止从冰坡上跌下,许竞用随身携带的尼龙绳将队员们与他牢牢地系在了一起,小心谨慎地向上攀去。
直到临近黄昏,侦查组成员们才到达北坳顶端,完成了这一开路的任务。为了让后面的大部队更加顺利的走过这条危险路段,在第二次行军前,许竞与侦查组再次提前于大部队出发,经过他们的开路修整,整条北坳路线都变得顺畅了许多。
第二次适应性行军结束后,我国登山队派出的77名运动员中,竟然有40人都成功抵达了7007米的北坳顶端,这一壮举创下了空前的记录。
4月25日,登山队再次派出了55名登山队员,开始了第三次适应性行军。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一次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队员们就攀上了北坳顶部。
四天后的正午,正当队员们沿着行进路线前进时,北坳上方原本还是浮云淡薄,晴空郎朗。不想转眼间就刮起了冰雪风暴,队员们没有任何防备,只能匍匐在地上,这才勉强不被大风刮走。
有的队员试图将帐篷搭建起来挡风,可没等帐篷打开,强大的风力就差点将他刮下山去。
此时,队员刘连满意外发现了一条可以站人的冰裂缝,连忙呼喊大家全部躲进去才勉强熬过了风暴最为猛烈的时段。

第三次的高山适应性行军完成后,虽然完成了预定的计划,但是这次的行动损失却很大。
经过医务组成员的检查发现,34名队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伤,且大部分都是此次行动的主力人员。
这一消息使得进山以来斗志昂扬的登山队陷入了消沉的状态。大家不禁想到,难道备战了这么长时间的攀登珠峰计划,才刚刚开始,就要在这里就要中断吗?
在周总理得知登山队的现状后指示:“要振作起来,重新组织新的力量冲击顶峰。”紧接着,贺龙副总理也下达了坚定的新命令:“不惜一切代价,重新冲顶,哪怕最后剩下一个人,也要登上去!”
而此时正值我国与尼泊尔谈判珠峰问题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珠蜂登山队的队员们不由得重新振作了起来,无形中队员们已经肩负了一项庄严的国家使命。
半个月后,4名登山突击队员随身携带了一座毛主席半身石膏像与一面五星红旗出发了。
临别前,王富洲到医务室向翁庆章说道:“老翁,我这次算是豁出去了,如果登不上珠峰,我也就不回来了。”
经过重重的困难,最后一道难关“第二台阶”的中上部出现了王富洲一行人的身影。第二台阶处的岩壁高达四米,且几近垂直。
刘连满用尽全力没能成功攀登上去。随后,屈银华和贡布也试了几次,结果还是一样,此时,曾是消防队员的刘连满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搭人梯。
他蹲在最下层让队友们踩着自己,一点一点地向上攀去,最后上去的屈银华,因为脚下打滑上不去,便毅然地脱下了自己脚上所有的保暖用具,光脚向上攀爬,整个过程只有短短一个多小时,他的双脚脚趾部位就彻底受冻坏死,只能接受切除。

在1960年5月24日夜里,三个模糊的黑色身影在夜色的笼罩下摸索前行,直到王富洲开口:“到了没有?” 贡布说:“应该是到了,再走下去就没路了。”
就这样,三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取出了随身携带的五星红旗和毛主席半身石膏像,随后将其放到了顶峰下方避风的碎石堆里。
中国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而且还是从比南坡更加陡峭凶险的北坡绝地。这一消息传出后震惊了世界,也使得抓着中国没有登顶过珠峰这一问题的尼泊尔哑口。

后来,关于珠峰的归属问题也有了最后的答案:珠峰北侧归中国所有,南侧归尼泊尔所有。
直到现在,中尼两国也依旧保持着和平与友谊,可以说珠峰成为了两国友谊的桥梁,使得中尼两国的友谊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爱好和平。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从也从不含糊,我们只会用行动来证明,没有中国人克服不了的苦难!
汉景帝是怎么平定七国之乱的?智取(周亚夫功劳很大)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初期的事件,主要是以吴王为首的刘氏宗亲发起的战乱,总共历经了三个月,由汉景帝平定,你知道汉景帝是怎么平定七国之乱的?七国之乱的影响有哪些呢?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汉景帝是怎么平定七国之乱的汉景帝刚即位不久的时候,晁错提议要削藩,刘启同意,下令要收复诸侯国的封地。此时的吴王联合其他的诸侯,以“清君侧”之由发起了叛乱。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5:17:550000鲍姓起源和来历:姒敬叔受封于鲍地而来(鲍叔牙的后代)
鲍姓主要来源有三个,一是源自姒姓,是夏禹的后裔鲍叔牙的子孙,鲍叔牙的父亲姒敬叔被赏赐了一块封地为鲍地,于是鲍叔牙便以邑为姓,传承给了后代。二是源自伏羲氏,伏羲氏当时交会了人们烹饪,所以也被称为庖牺氏,后裔有部分以谐音“鲍”为姓。三是源自芈姓,是春秋时楚国大夫申鲍胥的后裔。鲍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姒姓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8:27:410000安史之乱:李唐王朝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影响了千年的历史轨迹
安史之乱是河朔集团和关陇集团矛盾的总爆发,两集团的矛盾最早可以溯源到六镇之乱,关陇集团建立北周、隋、唐后一直对河朔集团打压,河朔一些世家则把唐庭称为伪朝。安史二人是河朔方面选出的代表,代表河朔方面向关陇集团讨说法讨官职,当然结果也看到了,关陇大伤元气,河朔取得某一些方面的自治(把安史父子四人列为四圣,大建四圣祠也只有河朔敢搞)。我要新鲜事2023-12-22 20:28:560003法老图坦卡蒙墓地发掘现场:奢华程度难以想象,有重要的发现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安承编辑|林画在古埃及法老可谓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他们是最高的统治者,象征着权利、地位。他们的名字、功绩也被记录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其中图坦卡蒙是埃及最年轻,最神秘的法老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1:35:070001华北四大兵团为何没有与傅作义起义(并非真心跟随)
华北四大兵团虽是傅作义的手下,最终并没有跟随起义,是因并非真心跟随。在国军之中傅作义是非常出名的大将军,不论是军事方面又或者是才能方面都非常的出类拔萃,在当时的年代之中更是立下了很多的战功,在面对东北军时,也丝毫没有乱阵脚,最终赢得战争。傅作义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4:22: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