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一老人去世,央视曝光其身份,曾一封信消灭180名日军
在电视剧《亮剑》里,有一个八路军全歼日本“军官观战团”的情节。相信很多看过的人,都会为我军敢打敢干的精神拍手称快。
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影视剧中的情节在历史上是有真实原型的,而且真实情况远比电视剧还要惊险。
这一切,离不开一个叫陈涛的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中共情报人员,陈涛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十年如一日潜伏在日寇高层,给组织上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1943年,陈涛的一封信,便结果了180个日本鬼子的性命。
在新中国成立后,立下大功的陈涛却选择低调生活,迅速沉寂在历史的角落里。
直到在2008年11月,他去世的五个月后,事迹才大白于天下。

那么,他是如何用一封信消灭180名日军的呢?陈涛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经历呢?
接下来请听笔者娓娓道来。
陈涛原名王桐,1919年出生在北京郊区的一个普通家庭里。
陈涛的祖父是个地道的农民,父亲是柳江煤矿的普通职工,家庭条件一般。

即便如此,陈涛的父母十分重视对儿子的教育。陈涛也很争气,14岁时就考进了南开大学。
在读书期间,陈涛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受到了社会主义伟大思想的影响,17岁时他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组织上觉得陈涛是个优秀的人才,格外重用他。
不久之后便给与他了一项极为特殊的任务——潜伏在敌人内部,为组织上收集、提供情报。

接到任务后,陈涛的心里十分犹豫。实际上,他很想上前线打鬼子。
但经过了巨大的心理斗争后,陈涛最终还是服从组织的安排。
为了演好这一角色,陈涛不得不经常出入各种场所,经常和汉奸、日本人打成一片,平时抽烟、喝酒、应酬不断。
实际上,这些东西让他十分烦恼,甚至后来出现了一件事差点要了他的命。

一个叫做高田的日本军官回国后,给陈涛寄来了一封信。信中,陈涛被指责欺骗了皇军。
原来在一次聚会上,喝多了的高田问陈涛家在哪里,陈涛随便给他编了一个天津的地址。没想到,高田真记住了。
高田到天津登船时,还特意去找陈涛的家。结果找了很久,没有找到。
高田这才意识到陈涛欺骗了自己。
这封信让陈涛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高田向日军告发自己,自己不仅会引来杀身之祸,还会让之前付出的种种努力功亏一篑。
事关重大,陈涛不敢自己拿主意,赶紧与组织商量对策。
一开始,他们商讨认为,陈涛应该立即撤退。
这无疑是最安全的办法,一定能够保全他的性命。但是这样的话,好不容易才建立了稳定的关系网就断了,大家实在不太甘心。
这时,有同志突然提出:高田此时已经回国,日军可能不会看重他的来信。
陈涛决定,要再潜伏一段时间,摸摸情况。

陈涛虽然成功在敌人内部站稳了脚跟,但他的等级和地位都不高。
一开始,他提供的情报,都不属于机密情报。
陈涛意识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是随时都可能会暴露,第二是始终不能给组织做大贡献,实在对不起组织的培养。
陈涛向组织说明了情况后,经过讨论,党组织决定配合陈涛,给鬼子们演上一场戏。
在我方的安排下,陈涛认真地给日寇献上了一份“情报”。
通过这份“情报”,日寇差点抓到我党的主力军。
并且在“撤退”的过程中,我军还刻意留下了一些武器,表明对这次“溃败”的毫无准备、受损严重。

这件事情过后,日本人逐渐改变了对陈涛的看法。
慢慢地,陈涛在日军的地位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陈涛外表忠厚老实,加上不善言词,对日本人在言辞上不捧不吹。
日本人反倒觉得他很可靠,扶持陈涛当上了“大汉义军”的司令员,跻身日军高层。
伴随“职位”高升而来的,是家庭对他的不理解。
1942年9月,陈涛身穿一身日本军服,回到了老家。
原本儿子归来,陈夫喜上眉头。但当陈父真正见到他时,先是一愣,很快脸上喜色全无。
陈父厉声质问道,现在日本侵华,国土沦丧,生灵涂炭,你穿这样的衣服,是在给鬼子们做事?

陈涛听后,眼泪立刻涌了出来。
他一再向父亲辩白,自己并没有做过对不起中国人的事。
他穿这身衣服是为了打入敌军内部,收集情报,最后打鬼子。
紧接着,他说,如果家里人不信可以去自己的工作地点-临汾调查,过些日子他想接父亲到临汾去住,让大家确认他的工作环境。
当年底,陈涛果然将老父亲和妹妹接到了临汾。
根据陈涛妹妹的回忆,陈涛住在伪军司令部附近的一个小院子里。而且,他经常和一个人秘密谈话。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人是我党派来对接的情报员。
这时,家人们才终于恍然大悟:陈涛所言非虚。

有一次,在与日寇69军团少佐山下喝酒时,陈涛偶然捕获了一条重要信息——鬼子们想要成立军事情报班。
陈涛第一时间,把这件事情上报给了组织。
陈赓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批示。事关重大,一定要让陈涛担任情报班的班长,这样才能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情报。
于是,陈涛开始积极地展开活动,最终获得了山下的信任,如愿担任了情报班的班长。
1943年10月,日寇开始要求陈涛、军事情报班,要加快摸清我军的战略部署。
考虑到敌人一年两次扫荡的规律,陈涛断定鬼子们要开始秋季扫荡。

果不其然,不久后,陈涛便看到两个陌生的日本高级军官经常出入69军的司令部。
原来在日寇114师团担任军官的松田也来了。这让他更加坚信之前的判断。
几天以后,松田、山下以及其他日本高官都跟随日本69军的司令部去前线,留下上尉加藤留守担任片区的临时最高长官。
陈涛马上意识到:日寇即将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在此期间,他开始想方设法地搜集重要情报。
首先,陈涛主动请加藤吃酒喝茶。
在陈涛的主动“攻击”下,加藤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子。
他告诉陈涛,自己是日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家里很有钱,在日本开了很多工厂。而且与其他日本人人不同,自己很崇尚中国的传统文化。
陈涛一见有机可乘,便主动和他攀谈了一些中国的古代历史故事。这样一来,加藤更加地高兴。
正当加藤说得起劲时,一个日本中队队长找加藤来请示工作。
加藤毫不避讳地在陈涛面前,谈起了“扫荡”计划。
他找来了一张军用地图,指指点点的标出“扫荡”开始时间、兵力部署、进攻重点和行军安排。
为什么加藤如此“大方”?
一是他觉得日本人占据了兵力、装备等方面的优势,突然发动扫荡势必胜利在望;
二是他觉得陈涛不是日本人,不懂日语,所以他和中队长的谈话内容应该不会泄密。

之前说到过,陈涛很聪明、有文化,而且在日寇军营中生活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偷偷自学日语。
因此,对于他们两人的对话,陈涛实际上能听懂,并且牢记了大部分的内容。
饭后,陈涛立刻跑到情报班,找出了一张与加藤拿的一模一样的地图。
接着,他找到组织的对接人,详细地讲述了敌人的“扫荡”计划。
原来,日寇准备以驻守临汾的69军为主力,再抽调附近的36师团、62师团共计18个大队,加上集结日伪军,合计三万余人、兵分六路向我军抗日根据地发动突袭。
他们天真以为,此次行动会很容易,还为这次行动命名为“铁滚扫荡”。

陈涛的情报,迅速被送到了太岳军区司令部陈赓处。
我军因此,得以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准备。
可以说,这份情报为我军以后的大获全胜提供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次战斗中,陈涛的作用还远不止如此,陈涛还请日本翻译官丸山来家中做客。
酒足饭饱之际,丸山得意洋洋向陈涛说道:这次扫荡肯定势在必得。
为了目睹官兵们的”风采”、鼓舞士气,日军军部还安排了一个由100多个军官构成的观战团,其中不乏一些高级军官。

这一情报也十分紧急!
陈涛立刻写了一封信,然后连夜把这份情报信送到了陈赓的手里。
根据陈涛送来的这两份情报,陈赓做出了重要部署:将计就计。
战役开始时一部分部队要主动示弱,营造我方已经陷入“被动”地位的假象,让敌军放松警惕。
等敌人大意之时,我军在发动突袭反击,骤起而歼之。
事实证明,陈赓的战略很奏效。
日寇虽然占据了装备、人数上的优势,但被我军打得大败。
同时,我军仅有微小的损失。
对于日寇的军官参观团,陈赓也做出了相应的策略:王近山(李云龙原型)领兵,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

在参观团经过的当日,王近山等人按照计划来到了埋伏地点。
整个作战过程十分顺利,全歼日寇参观团被我军全歼,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六名大佐。
在一次战斗中消灭如此多的敌军军官,这在世界战争历史上都属于罕见。
由于这次惨败,对日军69师团的负责的日寇中将清水被撤职查办。
当时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1941年开刊)对这次战役进行了高度评价,称赞这是敌后伏击战的一次光辉战绩。
在这场战役中,陈涛及时、准确的情报,对反扫荡战役的胜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此,陈涛和临汾情报站获得了军区的表扬和嘉奖。
陈涛为人低调,建国后他始终未向人提起自己的经历。
那些事情也就一直尘封在了历史中。

根据陈涛子女的回忆,他们从来没有听过陈涛讲起自己在革命年代的事迹。
直到他80多岁、撰写个人经历的回忆录时,众人才了解到了他的经历。
建国后,陈涛在中央军委、湖北省劳动厅等地方工作。
他与其他无数同志一样,共同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不断学习、进步。1982年,63岁的陈涛因病退休。
根据陈涛儿子的回忆,有一次老人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观看电视剧《亮剑》,其中有消灭日本军官观战团的情节。
陈涛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他回忆起了自己的灿烂年华,给后人们讲述了那段自己潜伏在敌人心脏获取情报、惊心动魄的经历。
2008年,陈涛因病去世,享年89岁。直至陈涛去世五个多月后的同年11月在央视七套中予以了报道。

结语:
陈涛不顾个人安危,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灵敏的头脑在日寇的老巢中周旋,成功为我军挖掘了大量的有用情报,最后给与日寇了巨大的打击。
建国以后,陈涛从未向任何人炫耀过自己的光辉战绩,他只是默默无闻地一直为党和国家效力。
他勤奋、朴实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学习。
最终,在这位英雄去世后,国家宣告了陈涛为我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英雄将永远为国家、人民所铭记!
编辑:卢九台
责编:Thalia
赵云的个人资料解密 赵云是个什么样的人
赵云,字子龙,人们称为常山赵子龙,作战凶猛无比,无所畏惧,经常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保护别人的性命,一开始的时候受郡守的推荐,来到公孙瓒的门下,帮助公孙瓒打很多胜仗,后来因为哥哥去世的原因回了家,最后跟着刘备,帮助刘备建立蜀汉,至死效忠于蜀汉,辅佐刘备,刘禅绝无二心。一、赵云结发之妻的去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6:03:130000匈牙利国家的议会问题是什么?以及议会起始的原因?
#历史开讲#讲到宪法政务问题就不可能不提及议会和议会中阶层的产生,它是宪法政务制度的表象或者说特征之一。之所以在这里讨论匈牙利的议会问题,主要在于安茹王朝是议会制度的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18:520000刘备成功的原因 他是靠哪些政治手段取得胜利的
要说在《三国演义》里,哪个人物最成功,毫无疑问当属刘备。试想一个家徒四壁、没有一技之长,从卖草鞋到在乱世之中脱颖而出,独霸一方与吴、魏三分天下,最终成为开国皇帝的刘玄德,其政治权术的高明令人折服。而刘备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他究竟使用了哪些政治手段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5:000000蔺相如是哪国的 蔺相如怎么死的(病死在赵国首都邯郸)
对于蔺相如,大家肯定不陌生,语文课本上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都与蔺相如有关。完璧归赵的故事,让我们知道蔺相如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负荆请罪的故事,则告诉我们蔺相如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而关于蔺相如的死,历史记载是病死的,但民间对此有不同看法,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一、蔺相如是哪国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6:11:280000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实力如何(很强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奥匈帝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国家,一方声称它是欧洲的强国,而另一方则认为它的实力只是虚幻的幻象。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真正实力进行揭秘,并探讨其在战争中的角色。我要新鲜事2024-01-30 21:11:3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