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24

1929年敌人要挖毛主席祖坟,堂兄舍命保护,建国后主席如何报答?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38:000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是我国伟大的领袖,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毛主席儿时的启蒙教育,更很少有人知道对毛主席启蒙作用最大的启蒙老师毛宇居。

毛宇居不单单是毛主席的启蒙老师,更是为了保护毛主席的祖坟而不顾个人的生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建国后毛主席又是怎么报答毛宇居的呢?

关于毛主席和毛宇居之间的故事,那还要从头说起。

在毛主席13岁的时候,被父亲带到了毛宇居的井湾里蔡家塘私塾里上课学习。说到毛宇居,那可是当时韶山地区的名人,有“韶山一支笔”的美称。

按照家族排行,毛宇居是毛主席的同辈堂哥,看到堂弟前来学习,自然很是高兴,立马答应了毛父一定会严加管教。此后毛主席便跟着既是堂哥又是老师的毛宇居学习了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说长也不长,但是二人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以至于多年之后毛主席还对其念念不忘。

毛主席天资聪慧,学习也非常努力,深得毛宇居的喜爱。可是时间久了,问题就慢慢地暴露了出来。毛主席喜欢看的是《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而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毛宇居讲的是《四书》、《五经》,二者产生了很大的冲突,于是毛主席便开始在上课时偷偷地看这些与课堂无关的书籍。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毛泽东的小动作有次就被毛宇居给抓了个正着。毛宇居把毛主席叫起来并让他背诵留的作业,毛主席起来后非常流利的背诵完了,毛宇居见状也不好过分为难他,便把小说没收,说了句下次注意就离开了。

喜欢看小说的毛主席才不会因为这简单的警告就放弃小说。只不过变得更加机智小心,不再被毛宇居抓到了。

毛主席不止不喜欢这教学的内容,也很不喜欢教学的方式。有次毛宇居临时有事外出,出门前特地嘱咐学生在屋里好好背书,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走出教室,也不得随意玩耍喧哗。

在那个时候老师的威严还是很足的,学生们基本都会听老师的话。

可是毛主席却是个例外,看着毛宇居刚走出了私塾的大门,他便马上走出了教室,背着书包来到了教室后边的山上背书,不一会儿,就都背会了,一抬头看到了树上长满了毛栗子,于是便对这毛栗子产生了念头。

好不容易摘了一书包的毛栗子,毛主席便心满意足地回到了教室里,把这些辛辛苦苦摘来的毛栗子都分给了同学们吃。可正当大家吃得高兴呢,毛宇居回来了。

看到教室里的情况,他顿时火冒三丈。毛主席没有发现毛宇居生气了,看到毛宇居回来了,还特意捧了一大捧毛栗子请他吃。

不料毛宇居看都没看毛栗子,就质问到:“谁叫你离开教室,到处乱跑的?”,毛泽东听后回答到:“闷在屋里头昏脑涨,死背硬读也是空的。”

毛宇居一听毛主席竟然质疑他的教学方式,还说得头头是道,就更加生气了,决定惩罚他一下。

本来想让他背课文,可是想到之前每次让他背课文,他都很轻松地背出来,这次便决定换个方法来惩罚他。

就在毛宇居正在思考用什么办法才能难住他时候,目光被屋外的一口井给吸引了过去,于是便带着同学们来到屋外,让毛主席以这口老井为题,作一首诗,做不出来就要惩罚他。

毛主席听后也丝毫不示弱,便围着井边转了起来,开始整理自己的思路,不一会儿便开口道:天井四方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毛宇居听后很是震惊,一个十三岁的孩童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讽刺性这么强的诗来,实在是出人意料。

尤其是“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这两句,既能间接的向毛宇居表达了只是学习学堂上的知识,人是不会长大的,又表达了自己的不甘现状,想做大事业的决心。

这次作诗让毛宇居认识到毛主席绝不是平庸之人,将来必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此后,毛宇居不再禁止毛主席看课堂之外的书籍了,只要他能完成课堂学业就好。

而且还会把自己的藏书借给他让他来多学多看,甚至还会为他讲解存有疑惑的地方,二人在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二人愉快的相处中时间飞逝,转眼十个月就过去了,此时毛父要毛主席回到家里帮助干活,毛主席不敢违抗父命,只好先辍学在家干活。

可是毛宇居却不愿意了,他知道毛主席是个大才,不能就这么埋没了,于是便找到了毛父,说毛主席将来一定会有一番大作为,毛父这才被其说动,让毛主席又有了上学接受新思想的机会,毛主席也因此非常感激毛宇居。

毛主席重新获得了上学的机会后,更加努力学习,获得了继续深造的机会。由于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毛主席对军阀很是厌恶,开始不停地与军阀们作斗争。

1919年10月,毛主席正在组织群众们进行轰轰烈烈的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反抗运动时,家中传来噩耗,毛母身体不行了,随时可能离世。

毛主席听后悲痛欲绝,一时竟呆在了原地。被前来传信的人提醒之后,才反映过来,叫人安排了手头的紧急事务后便立马往家里赶,希望还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经过一天一夜的路程,毛主席终于到了家里,可惜母亲已经与世长辞了。最终还是没能见到最后一面,毛主席心如刀绞,趴在母亲的灵柩旁久久不愿离去。

母亲昔日的音容笑貌不停的浮现在毛主席的脑海中,想着有关母亲的点点滴滴,毛主席早已泣不成声,为了纪念母亲,他写下了感人肺腑的《祭母文》。

毛母下葬后,毛主席在家为母亲过了“头七”,便不得不怀着沉痛的心情再次回到和军阀作战的“战场”上。毛主席走后,这篇《祭母文》就由毛宇居给收藏了起来。

后来国民党反动派得到消息后想要来搜查这篇《祭母文》,毛宇居为了防止这篇感天动地的文章被国民党反动派给糟蹋了,便冒着生命危险把毛主席的这些手稿一页页的全都塞进墙缝中,这才得以保存,直到建国以后毛宇居才把《祭母文》的手稿完整地上交给了国家。

毛主席在反军阀、干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与国民党的较量中,也是多次取得胜利。

何健在担任湖南省总主席时曾几次派重兵围剿活跃在湘赣一带的红军,可是都被毛主席领导的红军成功脱身,并且每次围剿都是自身损失惨重。

甚至有一次彭德怀趁何健派兵围剿毛主席之际,发现长沙城内兵力空虚,趁机攻打长沙,消灭了长沙守军,攻占了长沙城,还烧毁了何健的省政府和第四路军总指挥部,吓得何健仓皇出逃。

后来在蒋介石的帮助下,1929年何健再次入主了长沙,任职湖南省总主席,他一上任便想着该如何报这战败之仇。

于是他便找来了兄弟加军师的吴凯南商量计策,吴凯南也没有什么好的计策,可是还想讨得何健欢心,便把毛主席一直战胜的原因归结给了毛主席的祖坟,他蛊惑何健说,毛主席领导的红军之所以打不死,剿不灭,并不是他们有多么神勇,而是由上天的庇佑,毛主席的祖坟是块风水宝地,能保佑后世平安,如果摧毁其祖坟,就能打败他。

何健听后也不管真假,反正是能让他泄私愤,便立马召集了副官熊士鼎和特务队队长龚仲荪带领一支部队前往韶山毛主席的祖坟。

由于不了解毛主席的祖坟在哪里,于是熊士鼎先假扮成风水先生前来打听消息。

有风水先生在打听毛主席祖坟的事传到了毛宇居的耳朵里,毛宇居便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觉得这位风水先生极有可能是敌人派过来的,目的就是找到毛主席的祖坟并捣毁它。

毛宇居想到这里,倒吸了一口冷气,决定无论如何也要保住毛家祖坟。于是趁着月黑风高悄悄地带着族里的兄弟们把毛家祖坟给摊平了,并且还铺上了茅草,把这块地方伪装成了和周围环境差不多的荒地。

由于毛宇居的保护,熊士鼎假扮风水先生几天下来都毫无收获,于是恼羞成怒,撕下了他风声水先生的装扮,露出了国民党的真实身份,软的不行就想要来硬的,可是不知道毛家祖坟在哪里,有力都没处用。

有人提议可以向毛主席的堂哥毛宇居问问,他肯定知道。于是特务队队长龚仲荪便派人把毛宇居抓了过来,用枪口对着他威胁到:“快点说出毛家祖坟的位置,不然就杀了你。”

毛宇居见状,说不知道在哪里看来是蒙混不过去了,灵机一动想起了有一个没有墓碑的孤坟,便把那个孤坟的位置说了出来,说那个就是。

得知毛家祖坟位置后,副官熊士鼎和特务队队长龚仲荪便带领着手下急忙赶了过去,把这个没有墓碑的尸体挖了出来就带回去向何健复命了,毛主席的祖坟也算是躲过了一劫,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毛宇居。

这些事情并没有人马上告诉毛主席,直到新中国建立,毛主席才知道这位亦师亦友的毛宇居居然曾两次冒着生命危险帮助自己,对其非常感激。

毛主席虽然一直忙于革命,很少回到家乡,也很少有时间和毛宇居联系,可是他们的感情却一直都在。

1921年和1925年,毛主席先后两次回到家兴,都去拜访了老大哥毛宇居,并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很放心的交给了他。

毛宇居知道堂弟在干大事业,不想让家里的小事分散了他的精力,便也很乐意帮他照顾家里的事务。

由于革命斗争的激烈,毛主席怕毛宇居受到无辜的牵连,便很长时间没有写信联系,直到国共第二次合作,局势稍稍有所缓和,毛主席才又开始给毛宇居写信进行问候。

建国之后,毛主席对这位大哥更是挂念。

1951年9月,毛泽东派人捎信给毛宇居邀请他来北京相聚叙旧,毛宇居看到信后,很是高兴,还想准备点毛主席最喜欢吃的辣椒给他带上。

随后捎信来的人还说主席也邀请了他的表兄文梅清和小时候的好朋友张有成一起去,并希望三人尽快动身。

毛宇居找来二人,征得二人的意见后,决定9月18日出发。于是三人乘坐火车从长沙出发,历经五天到达北京。

由于毛主席提前知道了三人要来,便早早的派人来接站了,接待人员把毛宇居等人带到了中南海含和堂,不一会儿毛主席便快步赶了过来,终于见到了这阔别了二十多年亦师亦友的毛宇居大哥,两人一时激动不已。

简单的寒暄过后,二人便聊起了当年的许多往事,彼此都无限感慨。

当提到国民党的时候,毛宇居还是心有余悸的忍不住摇头,毛主席见状说道:“现在不用怕了,国民党被我们打跑了,现在是我们劳动人民自己说了算了,你们这次在北京多玩些日子,好好感受一下。”

毛主席虽然每天都有很多国家大事要处理,可是也会经常的抽时间来找毛宇居聊天,让毛宇居非常感动,虽然是来到了北京,但也有家的感觉。

在快要到十月一日国庆阅兵的时候,毛主席还特地派人给毛宇居送去了观礼证,观看完阅兵仪式后还邀请他参加了国庆宴会。

观看阅兵仪式时,听着天安门广场上都在呼喊着“毛主席万岁”,这让毛宇居为这个堂弟感到极大的自豪,这是毛宇居第一次看到如此气势磅礴的军队,第一次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中国军队的巨大变化,也让他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之后毛主席还总是抽时间陪着毛宇居游览北京城里的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感受北京城的魅力;

由于毛宇居一直生活在湖南,从没有来过北方,当天气逐渐变冷时,毛主席怕毛宇居受不了北京城的天气,便早早的买好了皮大衣和皮鞋给他送了过去;

毛宇居上了年纪,牙口变得不好了,有次毛主席和他吃饭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便派人把他送到了北京最好的医院进行治疗。

欢聚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在北京城逗留了一阵子之后,毛宇居等便要回到老家韶山了。

临走时毛主席嘱咐到,回到韶山以后,一定要带领乡亲们建设好家乡,如果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就来告诉他。

毛宇居等听后,连连答应。随后和毛主席道别,踏上了回家的火车,第一次的进京之旅也到此结束。

毛宇居回去之后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带领乡亲们建设家乡,而建设最首要的就是教育。1952年冬天,韶山乡政府接受了毛宇居的建议,准备建造“韶山小学”来发展教育事业。

大家商量着,想让家乡的骄傲毛主席来为学校提名,那么去找毛主席帮忙的事自然又落到了毛宇居的身上。

于是毛宇居带着乡亲们的重托踏上了他的第二次进京之旅。

时隔一年,兄弟二人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又见面了 。简单的寒暄过后,毛宇居把这一年来家乡的变化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把家乡要办小学,想要他题字的事也顺便说了。

毛主席听后连连称赞,并且很支持家乡办学校,表示家乡要发展,就要有人才,那办学校、兴教育就是首要任务。

但有一点建议就是既然要办学校,就办的彻底一点,不要局限于小学,之后可以发展为中学、大学,毛宇居听后也深表同意,于是毛主席便拿笔写下了“韶山学校”四个大字。

毛宇居见了这四个大字,非常高兴,在北京停留了两天便带着这四个大字回去向乡亲们复命了。

毛主席提名“韶山学校”的事引起了创办学校的热潮,经过六年的准备,湘潭县决定创办本县的第一所大学“湘潭学校”。

为了纪念这历史性的一刻,决定再次请毛主席题字,于是县领导便再次找到了毛宇居,请他再次进京请毛主席帮忙题字。毛宇居虽已77岁高龄,但能为家乡做点贡献,便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1958年9月,兄弟二人再次相聚,毛主席看着如此高龄的大哥还在为了家乡而奔波,心中很是感动,对再次题字的要求也是很爽快地答应了。很快毛宇居就带着“湘潭大学”四个大字心满意足地回去了。

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之久的家乡韶山,刚一到韶山就想去毛宇居家看望这位大哥,可是临时有事走不开,便叫人把他大哥快接过来。

接来之后,兄弟二人又相谈甚久。一直到了晚饭时间,吃饭时还把毛宇居奉为上座,毛宇居认为不妥,毛主席却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毛主席这种尊师重道的品质在当地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毛主席对于这个亦师亦友的老大哥很是尊崇,对他当年的帮助丝毫不敢忘记,建国之后的四次见面的表现,足以说明毛宇居在毛主席心中的重要性。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身上那些懂得感恩,尊敬师长,平易近人等等重要的品质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