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朱镕基:我卸任后,人民能说一句,我是清官,我就很满意了
2000年3月1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接受了中外记者的采访。
一名丹麦记者问道:“总理先生,您的任期已经过半,您希望中国人民在您离任之后最记得您的到底是哪个方面?”(该记者同时提问了其他问题,与本文无关,限于篇幅未采用)
朱镕基回答:“我的任期确实已快过半,在今后的不到三年里面,我将恪守尽职,奋力拼搏,以不辜负人民对我的信任!
我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国务院全体同志的帮助下进行工作的。我自己做的工作十分有限。
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够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能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那在位期间,朱镕基到底留下了什么功绩?我们又该如何评价他?要揭开这些,我们需要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讲起。
1951年,朱镕基从清华大学电机制造专业毕业,开始了一位实干家的非凡人生。
朱镕基先进入了国家计委,后在石油部门、国家经委、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等多个地方工作历练,熟悉宏观、产业、学术及地方经济的各个环节,为后期成长为罕见实务及理论巨家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个从基层摸排滚打出来的"草根",担任上海市长后,朱镕基开始了星光灿烂的人生。 1987年,朱镕基参与了上海市长的竞选。在竞选前,朱镕基不必可少地介绍自己的经历、政绩和以后的施政纲领。
在谈及自己的经历和政绩时,朱镕基毫不避讳的承认自己是个孤儿。在出生前,朱镕基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他是父亲的"遗腹子。"在9岁时,朱镕基的母亲因患肺病也撒手人寰,他是在伯父的抚养下长大成人。
1949年朱镕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天起,党就是他的母亲,只要是对党有利的,朱镕基都全心全意的去做,哪怕被误会他也毫不在意。
在未来施政方面,他准备以七个方面开始做起,总结如下:第一,打造为人民服务、廉洁高效的政府;第二,接受人民群众广泛的监督;第三,狠抓生产和出口;第四,做好菜篮子工作;第五,在生产过程中要注重与科技的融合,发挥科技的优势;第六,要把发展教育放在首位;第七,要解决城市交通建设和住房问题。
最后,朱镕基立下军令状:今后一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带领下,兢兢业业、努力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刚接手上海时,朱镕基面临着不小的转型困境,一方面,因为原来上海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能源供应,现在需要到市场上去购买,势必会造成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则是年财政收入逐年减少,民生问题同样很突出。
于是,朱镕基在上海工作期间,经常倾听老百姓的声音,为群众办了很多事实,体现了真干实干的精神。
在朱镕基的努力下,竞选上海市长时所提出的想法都被一一实现,他是成熟的理论巨匠,也是踏实肯干的实干家。
第一,菜篮子工程。上任伊始,朱镕基就碰到了上海"甲肝"的流行,前后有37万人感染,加上交通阻塞、住房困难、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导致干部群众情绪很低落。
深入研究后,朱镕基决定把"菜篮子工程"作为提高士气的突破口,他认为,只要老百姓吃得好、吃的便宜,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士气。
于是,朱镕基多次带领工作小组到北京、天津等地取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产品生产和供销体系,并且把这项工作坚持不懈地推进到底。
经过几年,上海初步建立了完成的现代化农业体系,菜篮子的食品逐渐丰富,价格也保持稳定,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第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相比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其实朱镕基也说过这类的话:"抓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从交通规划做起。"
面对资金困境,朱镕基大胆砍掉一些项目,在有限的条件下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他也多次与国内外银行争取优惠贷款,使得上海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虹桥机场、城市污水系统改造、轨道交通等五大建筑工程。
从那时起,上海的城市面貌已经有大幅度的改观,也决定了未来上海整体城市化的进程。
第三、住房问题。朱镕基在上海市时多次深入旧城区和棚改区查看,他亲眼目睹了几代人拥挤在一套小房间里,甚至还要拿着马桶到河中去冲刷,他感到住房是上海的核心民生问题之一。
因此,朱镕基结合上海的现状,用借鉴了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经验,在全国率先推行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并构思了"旧城区、棚户区改造"等诸多计划,也为上海住房商品化、和政府保障住房等方面奠定基础,也给全国留下了宝贵经验。
第四、国企改革。在计划经济时代,上海就是新中国的经济核心和核心产业基地。
但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上海的部分国有企业有躺着吃老本的情况,导致企业生产力下降,效益也面临滑坡的困境。
朱镕基倡导上海的企业应该自己去市场中"游泳",他推进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招标制,其实就是竞聘上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极大程度的调动了国有企业的积极性,极大程度地推进了上海地区国有企业改革。
第六,调整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原材料严重依赖外部提供,导致了生产成本极易产生波动。那么如何避免呢?朱镕基说了三个字:"自己造!"
朱镕基决定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要用"壮士断腕"的勇气来促成工业更新,把老的甩掉一点,把新的引进一点,要促进城市和行业的年轻化,使上海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第七,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朱镕基曾经说道,没有银行的支持与配合,发展是很难办成的,金融搞不活,发展就没有希望。
因此,在朱镕基的努力下,上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证券交易中心,也是第一批引进外国银行、保险公司的城市之一。
朱镕基立志要把上海打造成三个中心:商业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现在上海还是沿着朱镕基的思路发展,已经基本兑现。
第八,廉政建设。新政府的第一次常务会议上,专门制定了《发扬艰苦朴素作风的新规定》:市政府人员无论何时,无论去何地,都要"一菜一汤,"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
所以去外调研时,朱镕基经常吃上一碟青菜,就着一碗面条。如果企业准备了稍微奢侈一点的饭菜,朱镕基扭脸就走。
第九、开发浦东。开发浦东的构想酝酿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4年,上海市政府以及班子已经形成了浦东开发的整体思路。1988年7月,朱镕基同志提出:"开发浦东是建设新上海的希望,要把浦东建设成为上海最现代化的一个部分。"
朱镕基在上一届市政府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浦东开发开放,加快了开发浦东的可行性研究。
朱镕基的成就还有很多,但他究竟有何妙招能把上海运作的风声水起呢?这还是归功于他的铁腕。
在刚开始几个月的工作中,朱镕基发现许多自己的批示都如泥牛入海,再无下文。
"不一抓到底,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朱镕基设立了有效的督办制度,对久拖不办的事情要追究一把手失职,开会协调的事宜一定要拿出仲裁意见,如果没有把握的事情一定要请示。
可以说,朱镕基同志到上海任职,不仅为上海后来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战略支点,而且对全国的改革开放整体格局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朱镕基的雷厉风行、敢作敢当的性格以及不凡的实绩迅速地引起了伟人邓小平的注意。有人说,邓小平是"伯乐",朱镕基是"千里马,"正是有了"伯乐"的赏识,才有"千里马"一跃成为新中国的"黑马"。
1990年,邓小平选择在上海过春节。大年初一的上午,朱镕基带领上海班子来给邓小平过年。刚开始两人聊得主要是家常,后来聊着聊着就聚焦在上海和浦东新区的发展上了。
朱镕基认为,上海要想要走出困境,那只能走一条路,就是学习深圳搞经济特区,然而上海一直不敢和中央提。
当邓小平问起缘由时,朱镕基委婉的说,浦东开发建设的报告不理想,不敢报。邓小平当即回答,赶紧给中央报,不用怕,报嘛!
过完春节后,邓小平又一次鼓励了朱镕基,胆子要大一点,没什么可怕的,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他是赞成开发浦东新区的。
回到北京后,邓小平又找到了中共中央的同志,分析上海发展的重要性,邓小平说道,发展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也是(新中国)发展的一条捷径。
后来,在中共中央的鼎力支持下,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如火如荼,朱镕基也多次带队研究政策,吸取经验,拟定发展方案,整体而言,浦东新区的发展就是朱镕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彻改革开放的过程。
1991年春节后,邓小平有了把朱镕基调近中央的打算。为力挺朱镕基,邓小平专门讲过,朱镕基只能当一把手,不能当二把手。
在访问首都钢铁公司时,邓小平再一次力挺朱镕基,我不懂经济,但是我能听懂,我们要选懂经济的干部,朱镕基就懂经济。
第二年,朱镕基进入了政治局常委,当时有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给中央建议:要多考察,注重实绩。
邓小平意味深长地讲道:"我们党现在和将来都需要一批党性强、懂经济、思想开放、富于创新、任劳任怨的领导干部,朱镕基就是这样一位同志。
他从地方到中央作出了不少成绩,党和人民都见到的。一些同志应当把偏见收起来,一大批新的能献身于党的事业的好干部(指朱镕基)就在眼前!"
翌年3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已经65岁的朱镕基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三个月后,朱镕基又兼任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彼时,中国经济出现了投资膨胀、货币发行量过大、物价猛涨、金融秩序混乱的情况。
在中央的支持下, "救火队长"朱镕基果断决策,加强宏观调控,整顿金融秩序,为治理通货膨胀、平抑物价奠定了基础。
朱镕基不搞全面紧缩政策,他只针对低水平和"泡沫经济"行业从严治理,对于有发展前景、涉及民生的则是重点支持,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实现了经济"软着陆。"朱镕基打赢了改革开发中第一次经济战役的胜利,也使自己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
面对着中央财力不足的局面,朱镕基力推分税改革,他先后走访了10多个省市,与地方官员掰着指头算账,也让中国的财税体系步入了长期稳定的轨道,也为中国市场经济奠定了牢固的政策基础。
面对朱镕基一系列通过艰苦奋斗获得的成绩,邓小平十分欣慰,他评价朱镕基是一个有观点、有主张、有干劲、有魄力又懂经济的罕见人才。
1998年3月,朱镕基当选新一届的国务院总理,他慷慨发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正是在这一年,他为中国经济打造出了"三驾马车",构建了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蓝图。
1997年开始,美国的对冲基金狙击了亚洲各国的资本市场,引爆了东亚的经济危机,其中菲律宾、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居民资产下降了50%以上。
消费市场萎靡不振,我国的产业经济势必会受到影响,慢慢地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
在此,艰巨的时刻,朱镕基用"三驾马车"的政策,把中国经济强行拉出了泥潭。
其一为启动城镇化建设,朱镕基宣布政府将在三年内发行长期建设国债5100亿元,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并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了市场上的货币供应;
其二为下放进出口的自主权,最为明显的就是扩大民营企业自营产品的出口,极大地刺激了外贸的经济转型,此后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开始远征世界,也催生了全球制造业基本都是"MADE IN CHINA"的繁荣景象。
其三,就是开放房地产市场,改变了过去实物分房的做法,推行了货币化、市场化购房,直接刺激了房地产行业的复苏和发展。
这三大政策分别作用于投资、外贸和内需,成为了日后拉动中国经济的"三大马车"。在1998年全球经济一片哀嚎之声时,中国经济触底反弹,逆流而上,一举取代日本,成为亚洲经济的领头羊,也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组织。
在10余年的国务院生涯中,朱镕基成为了千禧之年全球最引人注目的政治家和经济巨匠。
在2001年,朱镕基又力挽狂澜,率领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如今简称为WTO),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又推上了新高度。
在朱镕基的治理下,中国创下了连续12年没有爆发通过膨胀、年均GPD增长高达9%的世界经济奇迹,这段时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的时代,是国家和人民积攒财富最多,也是为"大国崛起"做铺垫的雄伟时代。
除了在上述发展方面,朱镕基在反腐倡廉也有建树!他始终以"吏不怕我严,而畏我廉"为座右铭。
在发展方面,朱镕基鞠躬尽瘁,他反腐方面,他始终不遗余力!
在查处一起特大贪污案时,朱镕基震怒地说道:"反腐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99口留给腐败分子,1口留给我,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去换来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
在厦门远华案侦办期间,朱镕基严厉表示:"无论涉及谁,我们都要把他一查到底,都要把他追查出来,没有任何困难,不会碰到任何阻力。如果有阻力,我也要打破这阻力,把案子查清楚。"
最终,在朱镕基的督办下,犯罪分子被悉数打进,600多名涉案人员被审查, 300多人被刑事处罚,14名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处以死刑,其中有不少的腐败官员,对犯罪的震慑、抑制腐败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朱镕基也曾经对一些不负责任的官员动怒,甚至拍桌子,对于这些事他曾经公开说道,桌子我是拍过的,眼也是瞪过的,但我从不吓唬老百姓,我只吓那些贪官污吏!
卸任前,朱镕基同样表达了对中国未来经济的担忧,比如农民收入过低,房地产过热、消费较低等。
今年回头再看,朱镕基的担忧已经被解决或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关注民生,也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2003年,年满75岁的朱镕基从国务院总理的岗位上退休,他拿得起,也放得下,迅速从大众视野中"消失"了。
此后,朱镕基最喜欢的事就是写字、看书、拉二胡以及和老百姓聊天。
后来,朱镕基还出版了书籍,把4000万元稿费一分不留地捐献给了慈善事业,2014年还登上了中国慈善排行榜。
结语:朱镕基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五位总理,他留给世人勤思索、敢涉滩、敢担当的精气神,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所需要的,也是人民所敬佩的。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朱镕基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圆满践行了就任前的宣誓,对面那些问题,朱镕基和人民站在一起,共同面对过、搏击过、征服过。
作为一个大国总理,朱镕基始终秉持着实干兴邦的理念,拥有开拓者的胆识和勇气,他多管齐下,为中国的经济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轨迹,其实也构建了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基本发展蓝图。
朱镕基的个人魅力、伟大的贡献和高超的智慧,不仅赢得了中国人的爱戴,也在国际上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在人民的心中,他和邓小平一样是改革开放、廉政高效的化身,他也是勤政廉明、执政为民的代名词,他值得人民永远铭记!
参考资料:《环球人物-邓小平眼中的救火队长朱镕基》2014年8月18日期刊;
《人民网-党史频道-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2013年8月12日期刊;
《人民论坛网》-朱镕基改革与今日中国,2015年2月15日期刊;
白江口之战 1.3万唐军170艘战舰消灭4万倭军1000艘战舰 灭百济
在唐朝时期,发生了一场战争,被称为白江口之战,这场战斗的胜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唐军以少胜多,消灭了倭军,同时也导致了百济政权的灭亡。这场战斗的背后有着许多原因,包括武器差距、战术智慧、士兵素质和倭国的内部问题。我要新鲜事2023-10-01 20:25:270000美国一女子给自己写3年恐吓信,精神病医生揭开原因:她10岁被强暴过!
(第5案)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件,但同时在人类历史上,也极其罕见。有关这个案件,就先从主角说起。下面先介绍一下本案的主角,她叫鲁思·芬利,47岁,家住美国堪萨斯州威奇托镇,在威奇托镇西南区的内尔电话大楼安全部工作。他的家庭由丈夫和两名儿子构成。其丈夫叫埃德,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财务部长,而两名儿子则已学业有成,在外州工作。所以,家里就剩下鲁思·芬利和丈夫埃德二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4:37:190000古代刑罚戮刑,游街鞭尸让你遗臭万年(犯人最怕的酷刑)
戮刑是什么刑罚?说到我国古代酷刑,那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多,比如我们熟知的杖刑、车裂、老虎凳等等,而戮刑呢,其实才是古代犯人最怕的一种刑罚,它可以让你生不如死,可以让你死后遭到后人的唾骂,在古代人们将这种刑罚称之为是奇耻大辱,令可死也不愿尝受这种酷刑。古代犯人最怕的酷刑我要新鲜事2023-03-12 15:12:280001历史上死姓氏的由来,源于鲜卑族(是一个鲜卑族非常古老的姓氏)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人口大国,在中国姓氏文化流传悠久,光是收入《百家姓》中的姓就有很多。每一个姓都有其来源,比如历史上死姓氏的由来,就是源于鲜卑族族。这个姓氏的人非常少,但任然有些人世代流传,沿用至今。关于死姓由来的介绍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5:13:330000韩信的师傅是谁 小说中韩信师傅是秦末尉缭(韩信没有师傅)
历代以来的将领都将韩信视为偶像,韩信被人们尊称为战神、兵仙,这足以看出韩信在人们心中是怎样的用兵如神。然而如此神勇智慧的将领,他带兵打仗是跟谁学的呢?韩信有没有师傅,如果有师傅,那么韩信的师傅是谁呢?韩信的师傅是谁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4:01: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