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一女子潜伏台湾,暴露后经历黑暗278天,牺牲32年终回故乡
2009年4月,大陆经典谍战片《潜伏》一经播出,便赚足了眼球。
该剧主要讲述了1945年,国民党军统总部情报处的余则成弃暗投明,成为潜伏于军统内部地下党的故事。
剧中,姚晨饰演的女主翠平率真、果敢、善良,人设非常讨喜。

新中国时期,有一位叫做萧明华的地下工作者,她就是现实版的“翠平”。
萧明华奉上级的命令潜伏在台湾2年多,暴露后被捕入狱,不久便牺牲了。
后来,英年早逝的萧明华被葬入八宝山,墓碑上却只有3个字:归来兮!
那么,萧明华究竟是怎么被捕的?
被捕后,她又经历了什么?
既是女英雄,萧明华的墓碑又为何只题了3个字?
本期内容,为你讲述萧明华的英雄事迹,一同追忆那段血色烂漫的峥嵘岁月,感悟共产党人负重致远的使命担当。
萧明华,1922年出生于浙江嘉兴县的一个小康家庭,汕头潮阳人。
萧明华自小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备受宠爱。

可家人的疼爱并未让她恃宠生娇,反而赋予了她勇敢、倔强,积极向上的品格。
萧明华自幼饱读诗书,因为天资聪颖,又勤勉好学,她的成绩十分优异。
30年代,父亲萧子山的手工织袜作坊因时局动荡而破产,萧明华一家也被迫迁往开封。
小学毕业后,萧明华报考河南开封师范学院被录取。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萧明华一家又逃到重庆避难。
后来,萧明华又考取了重庆师范学院,在这里学习汉语言文学。
1941年,萧明华因成绩优异,表现出色,被选送至青木关的国语师资训练班学习国语标注。
萧明华在重庆学习期间,积极学习各种进步思想,爱国的她很快就被当时高涨的抗日热情所感染了,革命的种子逐渐在她的心中萌芽。
1943年,萧明华在重庆的一所小学任教两年后,又考入了四川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

1945年,抗战胜利,赶上了大好形势的萧明华选择到北平师范继续深造。

然而,归京途中,萧明华一家乘坐的轮船因为差点与国民党运粮的船只相撞,被国民党用机枪扫射。
多亏萧明华临危不乱,指挥全家,这才躲过了国民党的射击。
安顿好家人后,萧明华就到北京师范报道去了。
萧明华在北京师范学习期间,接受了更加优良的教育。
也是在这一时期,萧明华开始用笔名进行文学创作。

那时候,她经常向各大媒体投稿,并有幸结识了谢冰莹。
谢冰莹很是欣赏萧明华,觉得她在文学创作上的天赋异禀。
“聪明而富有同情心,无疑将来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是谢冰莹对萧明华文采的由衷赞扬。
抗战刚刚结束,内战又打响,饱尝二十几年战争苦楚的萧明华比任何人都痛恨战争,渴望和平。
虽然痛恨战争,可是萧明华一直都没有机会为祖国的和平事业做点什么。

直到她遇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朱芳春。
其实,萧明华和朱芳春两人早就认识,而且关系匪浅。
只是因为战争四起,两人才不得已失散了。
没想到阔别多年再见,朱芳春竟然成了自己的老师。
但其实,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只不过是朱芳春名义上的身份,而他的真实身份是我党的一名地下工作者。
朱芳春在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后发现,萧明华性格沉稳,机智果敢,非常适合做地下工作。

于是,他代表党向萧明华抛出了橄榄枝。
萧明华在朱芳春的介绍引导下,最终也被发展为我党的一名地下工作者,和其他同志一起开展北平的地下工作。
当时,全国的战场异常激烈,而谍战则更为激烈。
那时候,由于全国的局势还不明朗,国共双方都在对方内部安插了大量的情报人员,以打探其详细的情报。
所以,在这种时候,情报人员的重要作用便凸显出来。

1948年,内战即将结束,国民政府不得不从南京迁往宝岛台湾,苟且偷生。
而此时的萧明华凭借出色的能力,被台湾师范学院看中,意外获得了去台湾工作的机会。
1948年6月中旬,在简单拜别了父母之后,年仅26岁的萧明华便独自前往台湾。
或许就连萧明华自己也没有想到,她这一走竟是永别。
萧明华一到台湾,就立刻去台湾师范学院报到,同时在《国语日报》社兼职。
在建立了一定的社交圈后,萧明华也算在台湾站稳了脚跟,于是,她便开始搜集有用的情报。

不久,为了协助萧明华开展地下工作,朱芳春化名于非,也来到了台湾,并和萧明华以夫妻的身份和她一起搜集情报。
于非和萧明华通过一些社交关系在台湾开办讲座,培养了许多追求进步的社会青年骨干。
《国语日报》社的责任编辑林军也是我党的一位地下工作者,在台期间,他也为萧明华和于非的工作出力不少。
后来,萧明华、于非和林军三人还联合成立了“台湾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一同领导台湾的进步青年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贡献力量。
从1949年12月至1950年1月,短短两个月,萧明华、于非等人排除万难,六次从台湾送出重要情报。
这些情报对于解放我国沿海诸岛发挥了重大作用。
赴台工作后,萧明华常常给家人寄去书信,和其他离乡的游子一样,萧明华也总是报喜不报忧。
虽然萧明华和于非两人是假夫妻,但毕竟是组织上的安排,萧明华还是将她已经“成婚”的消息告知了家人。
萧明华一贯很有主见,父母收到消息后也只是送去了祝福,也没多说什么。
在潜伏台湾的2年里,萧明华曾无数次想要立刻结束手头的工作,回到她日思夜想的那片故土,陪在家人的身边。
可是,一想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萧明华也只能把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埋藏在心底。

1949年10月1日,萧明华和一众同志们围坐在一起,用收音机收听开国大典的盛况。
虽然不能亲眼看到新中国成立的欢腾场面,但胜利的喜悦依旧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当收音机里突然响起《东方红》的旋律后,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跟着哼唱起来。
1950年,形势愈发严峻,蒋介石宣布全面戒严,并在全岛范围内排除异己,这对在台组织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由于和组织失去了联系,萧明华、于非等人的工作也越来越难开展下去了。
既要掩饰身份,又要开展工作,萧明华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白天,她要在学院授课,还要去报社兼职。
晚上,她还要到处搜集情报。
长此以往,萧明华本就单薄的身体很快就吃不消了。
同事们都劝她要注意休息,照顾好自己,可她却说:“既然我们都决定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了,清苦的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这还能压垮我么?”
而当时,台湾当局已经开始怀疑萧明华和于非等人在台从事间谍活动了。

1950年2月4日,萧明华的三哥来台湾为她庆生。
席间,几个陌生人敲开了萧明华家的门。
萧明华不紧不慢地请这几位“不速之客”进门,周全地招待了他们。
其实,萧明华早就知道这些人是台湾政府派来的便衣警察。
他们的来意很明显,就是为了试探萧明华是否是地下党。
萧明华故意表现得很随意,就是为了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便衣警察离开后,所有人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虽然暂时脱离了危险,但为了全体地下工作站人员的生命安全,萧明华还是决定掩护其他人撤离。
于非撤离台湾后,萧明华的朋友劝她也早日离开台湾,可她却没有听从。
其实,早在赴台之前,萧明华便知道此次任务危险重重。
可作为一名革命者,她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如今又怎会选择临阵逃脱呢?
后来,台湾地下党的最高负责人的蔡孝乾被捕后变节,他手下的百名情报特工尽数被供出。自此,台湾的地下工作陷入一片黑暗。
1950年2月6日,坚守台湾的萧明华也不幸被捕入狱。

萧明华被台湾政府关进了号称“台湾阎罗殿”的“保安司令部保安处”,并在这里度过了她人生中最最黑暗的278天。

在这200多天里,逼供人员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有撬开萧明华的嘴巴。

萧明华生前留下的亲笔日记,记录了她在保安处受到的种种非人的待遇。
敌人为了瓦解萧明华的意志力,强迫她清醒五天五夜,也不让她上厕所。
因为拒不配合敌人的逼问,萧明华被折磨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可她依旧守口如瓶,不肯多说一个字。
最后,敌人见她心里防线过于强大,也只好放弃了。
因为没有了利用价值,敌人便决定处死萧明华。
1950年11月8日,萧明华被台湾政府处以枪决。

行刑前,萧明华好好地梳洗打扮了一番,为自己保留了最后的一份体面。
刑场之上,萧明华拒绝下跪,毅然选择站着被敌人射杀。她说,就算死也要死得有尊严。
最令人动容的是,直到临死前,萧明华还不忘高呼“我党万岁”。
血泊中的萧明华面朝着西方,凝视着祖国大陆,可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依旧惦念着故土。
萧明华牺牲时,年仅28岁。

其实,萧明华之所以可以选择毅然赴死,是因为她的心中早已没了牵挂。
也许,她唯一遗憾的就是不能常伴在父母左右,还要让他们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吧。
1951年,萧明华的侄子萧穆和父母来到重庆,才意外得知了萧明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消息。
当时,全家人都沉浸悲痛之中,但他们并不知道萧明华的真实身份。
萧明华牺牲32年后,才被追认为我党员和革命烈士。
而她的家人也是这时才明白了她这么多年来都背负着怎样的责任。
虽然萧明华生前曾留下遗言:“不要带我的遗骨回家,就让我在台湾吧”,但是人们不忍她一个人孤零零的,还是把她带回了祖国大陆。
萧明华的骨灰运回大陆后,被安葬在了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
可让人奇怪的是,萧明华的墓碑上并没有记录她的生平事迹,而是只刻了“归来兮”3个字。
虽然墓碑上只有3个字,却胜过了千言万语。

古文有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像每个革命烈士一样,萧明华将自己的花样年华奉献给华夏大地,她和战友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起了一座座钢铁般的革命长城。
在狱中,萧明华受尽折磨,老虎凳、电椅、捆绑吊打,这些酷刑听起来都骇人,可她非但没有屈服,反而愈挫愈勇。
刑场之上,她临危不惧,视死如归。
于她而言,站着死远胜跪着活,
此等英雄气节,怕是七尺男儿也敌不过。

萧明华生前默默无闻,拼尽全力,为祖国的统一贡献力量,却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
死后,墓碑上“归来兮”3个字,将她对祖国大陆和故土家人的深深眷恋表露无遗。

无论过去多少年,国人都不会忘记,是萧明华和她的同志们用他们的青春乃至是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和平与稳定!
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定会被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为世人所铭记!
肤黑 个矮 却被咸丰盛宠 背后原因难以启齿 慈禧至死不愿提及
慈禧的设计引起了咸丰的青睐。在1861年,咸丰皇帝的驾崩让整个大清王朝陷入了一场权谋的风暴。在咸丰临终之际,慈禧陷入一片不安与紧张之中。她察觉到了咸丰对她的疑虑与杀心,这让她感到如惊弓之鸟,躲在自己的寝宫中,瑟瑟发抖。慈禧心中明白,咸丰对她心生疑忌。在权谋斗争中,慈禧多谋善断,使她成为咸丰眼中的潜在威胁。咸丰担心她在未来专权,而无人能够抵制。我要新鲜事2023-11-30 20:37:450000如果莫斯科出局,基辅成为俄罗斯的首都,历史会发生什么变化?
俄罗斯是一个迁都历史非常频繁的国家。俄罗斯的第一个首都是诺夫哥罗德,后来公元822年,留里克王朝诺夫哥罗德大公奥列格沿第聂伯河南下,占领了基辅,并迁都于此。“让基辅成为罗斯各城市之母吧”!此后,在基辅周围形成了被称作“基辅罗斯”的古罗斯国家。我要新鲜事2023-04-17 18:41:280001明清四大名镇三镇变城 一镇没变为何没发展起来(没落)
在明清时代总共有四大名镇,分别是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唯独朱仙镇逐渐没落,没能发展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和古代已经完全不同了,很多城市已经焕然一新,和古代的城市也都不一样了,更是出了一些国际化的大都市。有些城市之中在古代历史却是一些文化名城,例如北京则是明清时期的首都,这是为何发展如此快的原因。四大名镇我要新鲜事2023-03-16 02:58:130000和珅倒台只是因为贪腐吗?嘉庆皇帝为什么要杀他
在长盛不衰的清宫戏和通俗读物中,清代高官和珅的贪官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扮演者王刚到各地演出时,受到过基层官员不怀好意的崇拜和欢迎。电视剧中的和珅,最终也是在宠爱他的乾隆皇帝驾崩后,因经济问题而彻底倒台,涉案金额极为惊人,以至于和珅在地摊读物中常有「中国古今第一贪」的传奇头衔。和珅真的是大贪官吗?嘉庆皇帝真是为了反腐才杀掉他吗?1、和珅的快速死亡和珅的贪官形象,早在清代就已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9:17:570000改革开放严查贪污,陈云铁腕枪毙县委书记,九年查70万件贪案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邓小平1982年《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消息,海丰县(广东省汕尾市辖县)四艘缉私艇人员因为执法犯法被逮捕查办。时任海丰县委书记的王仲在看到这则消息之后,背后吓出了一身冷汗。四艘缉私艇人员被捕查办在王仲看来是个信号,恐怕海丰要变天了。他预感到,海丰县已经被撕开了一个口子。至于这个口子撕到他身上,只是早晚的问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01:54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