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什么意思?古人的经验之谈
想必大家都听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一句话。从古至今,中国人对孩子都会抱有期许都会表现在俗语之上,作为家长都希望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祈祷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成器成才。
除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少人还会在日常生活中听到另一句俗语,那就是“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

一、什么是“麒麟子”?
2015年,古装电视剧《琅琊榜》爆火,由胡歌主演的梅长苏以琅琊阁为他量身订造的舆论“麒麟才子,江左梅郎,得之可得天下”成功进入朝堂,引来太子和三皇子的争斗,最终为二十万赤焰军翻案。
“麒麟才子”在剧中就用以形容梅长苏天资聪慧,才貌双全,是世间难得的奇才。
其实,在古代,用“麒麟”来形容人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如果一户人家生了男孩,邻居就会以“麒麟子”来夸赞这名新生儿,也有人将自己的孩子称呼为“麟儿”。
关于“麒麟子”的来历,要追溯到上古时期。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上古岁星衍生出来五大神兽,都有着吉祥如意的寓意,其中就有麒麟。
今天,我们经常会从出土文物,房梁瓦当等地看到麒麟的身影,“麒麟”作为守护的神兽被赋予更多的用意。而关于“麒麟”的文字和书画记载,则不得不说到《说文解字》及《瑞应图》。
《说文解字》和《瑞应图》都曾记载下了远古人们对麒麟外表的想象。先民们认为,麒麟长着酷似羊的头,狼的爪子,身体像鹿,尾巴是龙尾,身上长得彩色的龙鳞,头顶是圆的,有2米高,十分慈祥。
《春秋公羊传》中,曾经说过,麒麟是一种神兽,如果有真命天子出现麒麟就会降临,没有则不会出现。周朝时期,麒麟被姬姓奉为祖神,有着“麒麟踏祥云,人间百难消”的说法。
明永乐年间就有外族向永乐皇帝朱棣进献麒麟,以示降服于大明。朱棣还能叫宫廷画师画过麒麟的样子,并让翰林院的人撰写《瑞应麒麟颂》。
由于传说中的麒麟活了近2000年,在神兽中主要掌管长寿和太平。所以在民间,麒麟就被老百姓用来旺财、镇宅、求子。
当然,更多人喜欢用“麒麟子”来形容孩子,这是一种对孩子的美称,也是对孩子的寄托。大家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像“麒麟”一样有很好的未来,成为一个大富大贵的杰出人才。
二、什么是“化骨龙”?
在粤语地区,经常会听到家长称自己家顽皮捣蛋的孩子为“化骨龙”。“化骨龙”到底是什么意思?“化骨龙”是和“麒麟子”都是形容孩子,两者为什么一褒一贬?
其实“化骨龙”也是一种上古神兽,只不过出身跟“麒麟子”有所不同。“化骨龙”本名叫饕餮,是龙的第九个孩子。按今天的辈分来说,“龙”和“麒麟”是同辈,饕餮得叫麒麟一声叔叔。

相比于“麒麟”的慈祥温和不同,饕餮自古被人们认为是非常凶狠贪食的野兽。它长得也没有麒麟漂亮。
与“麒麟”披着七彩龙鳞的外表不同,饕餮长得像市场上买的生鱼,它长得四只脚。这四只脚可以自由伸缩,在遇到人时就伪装成一条鱼。
先民在看到饕餮的时候,由于它的伪装常常以为它是鱼,把它捕捉回家煮了吃。但是先民并不知道饕餮不仅善于伪装还耐高温会装死,人一旦吃进了肚子就会献出原型,一点一点将人吞噬,让人只剩下骨头。所以,后来人就把“饕餮”叫做“化骨龙。”人们将它作为晚餐,其实是饕餮将人作为晚餐。
饕餮不仅仅是一只狡猾的神兽,而且还非常贪吃,所以民间会将自己家中顽劣贪吃的孩子称为“化骨龙”。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只会败家、挥霍家中财产的二世祖也会被称为“化骨龙”。
我们可以看出“化骨龙”和“麒麟子”的寓意是完全相反的,因此“化骨龙”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孩子,对着别人的孩子就千万别叫“化骨龙”。
三、“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
“麒麟子”是吉祥的,而“化骨龙”是不好的,但为什么俗语说的是“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难道说在现实生活中,“化骨龙”会比“麒麟子”更有能耐?
其实不是,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化骨龙”会比“麒麟子”有成就,而是说家中有麒麟子一般的聪明有才华的孩子,也要谨防像“化骨龙”这样的孩子败家。这是古人教育孩子的一种经验。
要知道创业容易守业难,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取决的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代人,而是取决于子子孙孙代代相传。
古人认为,如果一个家族之中,有一个聪明善良积极上进的“麒麟子”,那么这个孩子必然能够创立一份家业或者守住家业。
但如果家中有一名好吃懒做,无所事事,只顾着花家中钱财的孩子,那么时间久了就算家里有金山银山依旧会被败光。
所以,“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的意思就是家中如今的生活再好,如果孩子是个只会败家的“化骨龙”,那么好的生活就会被“化骨龙”败坏掉。

因此,古人用这一句俗语就是要告诫世人,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应该因材施教,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勤劳努力的人,这样才能让美好的生活延续下去。
四、总结
“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是古人对孩子教育的总结。每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张白纸,并没有“麒麟子”和“化骨龙”之分,孩子长成什么样,不仅取决于社会环境,更取决于家庭教育。
循循善导,因材施教,那么必有“麒麟子”;如果是宠溺无度,不加教导,那么必有“化骨龙”。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吸取古人的经验,根据孩子的个性来好好教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榜样。
被抢之前的圆明园究竟有多壮观 被抢的150多万件文物又去了哪
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一座极为壮观的皇家园林,其陆地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比故宫还要大1万平方米,水域面积相当于一个颐和园。它以其宏大的规模、精美的建筑、丰富的文化收藏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万园之园。我要新鲜事2023-06-10 21:47:270000画龙点睛的主人公是谁,大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
画龙点睛跟画足添蛇这两个词最容易拿出来做对比,那么你知道画龙点睛的故事吗?画龙点睛的主人公是谁呢?古代的文人才子是非常多的,才会留下那么多的名著给后人研读,而画龙点睛更是绘画艺术巅峰造极的体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龙点睛的故事。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3-15 01:05:240000匈奴讲究父妻子继 兄死娶嫂 为何(财产和种姓流散)
匈奴人讲究父妻子继兄死娶嫂,是为了防止财产的流失,避免种姓的流散以及匈奴人也十分好色。匈奴人本身就比较看重一些能够实际得到的东西,关于伦理钢厂也并不是特别的在乎,在每个民族区域之中都有着特定的习俗,也是和当地的大环境有所关系,而匈奴人也一直被认作是粗鄙野蛮之人,其实在北方有很多的游牧民族都有着如此习俗。避免财产流失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3:51:290000古代日本向中国朝贡,一“贡品”让人难为情,日本网友:“奇耻大
在中日两国之间,“一衣带水”的关系似乎永远也讲不清。自古以来,日本像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先后向中国和西方学习先进文明。然而在这其中,日本人做出的一些“贡品”,至今还被称为“奇耻大辱”。我们不禁要问,在古代向中国朝贡的过程中,简陋的倭国和日本人究竟做出了哪些令中国皇帝“难为情”的举动?他们又凭什么屡屡羞辱中国的君主?倭国首次朝贡,进贡物为野草我要新鲜事2023-12-05 20:03:290000历史上关于关羽的故事,武圣人关羽斩颜良诛文丑
关羽作为中国武圣,关于关羽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关羽义字当头,具备所有军人应有的胆识和气魄。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足以见得武功之高超,然而最后关羽败走麦城,腹背受敌兵败被杀,也算是身为一代武将最壮烈的结局,之前也是有传闻称在关羽墓中所发掘的青龙偃月刀竟是假的。一、斩除恶霸我要新鲜事2023-03-14 19:56: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