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教在古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别被电影给骗了
在我们中国人的刻板印象里,我们国家盛行的宗教好像只有道教和佛教这两家,但其实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中,在民间还活跃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宗教——白莲教。

一.电影中表现的白莲教
第一部影视剧要说的是我国1993年上映的一个关于白莲教的电影——《白莲邪神》。影片大概描述的是清朝年间,白莲教作为一个民间的宗教组织,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在民间地下进行有组织的活动。
当时的封建王朝为了巩固政权,一直在对白莲教进行着武力上的镇压,但白莲教仍然会在暗地里死灰复燃。并且白莲教内部还分裂成五花八门的“子教”,他们的教义也有所不同,各有各的主张和口号。
电影描写在清光绪年间,白莲教内部的其中一个子门派打着“拥护清政府,抵抗洋人入侵”的旗号,受到了当时掌权的慈禧太后的青睐。后来白莲教内部有人想要刺杀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从而牵连起了一连串教内人士的明争暗斗,而后就向武侠剧情开始发展。
从电影的描绘来看,似乎白莲教的信徒们很多都是武林高手。客观来讲也许没有电影中的那么神乎其神,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清朝年间民间会真功夫的人应该不在少数,这一点应该可以肯定。
除了《白莲邪神》之外,还有许多影视剧中可以看到白莲教的踪迹。例如在功夫巨星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系列”电影中,白莲教也有过短暂的登场。
而在这部影片中,白莲教基本是以一个负面人物的形象存在的,白莲教被描绘成了一个打着“牛鬼蛇神”旗号在江湖上行骗的民间邪教组织,最终被代表真功夫的正面英雄人物——黄飞鸿一举击溃。

二.历史上的白莲教
综合这两部电影来看,可以得见白莲教在当时的封建统治下的民间,确实是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然而影视剧毕竟戏剧化的成分居多,要真正窥探到白莲教的庐山真面目,还是需要翻开史册来寻找答案,可不能被这些虚构占主导的文艺作品给骗了。
根据历史记载,白莲教脱胎于佛教门下的一支名叫“净土宗”的教派,这个教派从唐朝开始就在民间形成组织并活动。
白莲教即脱胎于佛教,故其诞生之初的教义是与佛教相类似的,教徒们一开始都信奉着佛教诸圣,秉持着僧人的戒律。
后来经僧人茅子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后,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立的教派。正式建成后的白莲教因为教义贴近民生,通俗易懂,得以在民间迅速地大范围传播开来。
然而刚建成的白莲教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南宋时期曾被政府明令禁止,但却薪火未断。
时间来到了元朝,也许是蒙古政权想要把白莲教,作为统治以汉族为主导的,全国人民的思想工具,白莲教在元朝得到了政府认可并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地位甚至一度超过了佛教。
这时候的白莲教提倡“俗家弟子”的入教修行,因此当时的大部分白莲教徒们是并未脱离红尘的所谓“莲僧,莲道。”他们一边像普通的老百姓一样生活,一边在各自的家里诵经念文,一边在地下开展集会,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白莲教对于元朝政府无疑是一把双刃剑,肆意生长的白莲逐渐各立门派逐至五花八门。于是不同的声音出现了,不同的教义出现了,不同的政治目的也开始出现了。
一部分门派装神弄鬼,勾结官府欺压百姓;另一部分则想着开始煽动群众,策划革命,试图推翻元朝的统治。元政府也是预感到了事情的不妙,开始对白莲教进行禁止,然而并未有所成效。
历史的车轮迅速地转动,时间很快来到了明朝。明政府的强硬手腕人尽皆知,白莲教在明初便被大力严禁。奈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在民间早已根深蒂固。
这对当时的明政府而言无疑是可怕的,在明洪武,永乐年间曾经爆发了多次白莲教相关的武装起义,有的甚至自立为帝。但后来都被明政府所镇压。
只是白莲教从未被消灭,反而在民间越来越壮大,而且逐渐在内部形成严谨的制度,尊卑有序,有条不紊地在地下暗流涌动着。
到了清朝以后,白莲教的分支简直达到了天花乱坠的地步,而且基本都已经是各信各的,什么“牛鬼蛇神,仙佛法门”在民间是遍地开花。并且白莲教受到“反清复明”民间口号的影响,积极与清政府展开斗争,曾组织发起的几次武装起义对清政府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遗憾的是这股民间力量在我国近代遭到列强侵犯的时候,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力量,而是被反动势力所利用,令人无限唏嘘和惋惜。

三.白莲教是“邪教”否?
现在结合这么多的影视剧资料和历史文献来看,白莲教作为我国本土独立于佛家和道家的第三大“宗教”,它的出现绝非偶然。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我国的封建帝制到欧洲的君主立宪制,在世界文明的初级形态意识里,无不宣扬着统治者的“君权神授”。
可见鬼神之论最早就是由不平等的社会中,最高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而向下层劳动人民灌输的一种带有压迫意味的思想,亦可称之为无形的锁链。
如果统治阶级腐败,社会环境黑暗,那么广大百姓将民不聊生,普通民众为了生活,在那样不平等的社会下,有时候确实需要寄托于一股无形的力量,或者说是信仰。
人们以“白莲教”这样一个宗教来寄托情感,组织武装,反抗不公,这么一看莲花教于当时的广大百姓来说无疑是利大于弊的。当然,受时代限制,白莲教还是具有封建迷信的局限性。
重耳流落到了齐国 是不是沉醉在温柔乡中(沉醉在温柔乡)
一直都沉醉在温柔乡中。晋国公子重耳在春秋时期,流亡在外将近十九年的时间,毕竟九死一生,然后夺得了国君之位。不过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是62岁,在外面流亡的过程中也并不是一直都生活在苦难之中,相反一直都会生活安逸。1.在舅舅家安稳的过生活我要新鲜事2023-07-25 18:48:480000滕姓起源和来历:黄帝赐姓滕于第25个儿子(意为田埂)
滕姓主要有两大起源,一是源自黄帝的第25个儿子滕氏,黄帝当时赐给了儿子12个姓氏,滕姓就是其中之一。二是源自周文王的后代,战国时期建立的滕国国君错叔绣就是滕姓的始祖,最终国家灭亡之后,后裔就以国名为姓,还有部分人为了避难而改为滕叔氏,最终简化为滕姓。滕姓起源和来历1.黄帝赐姓于儿子-滕氏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8:04:190002我国古代四大奸臣都是谁?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要论中国古代所谓的四大奸臣,有种说法是指秦朝的赵高、东汉的王莽、唐朝的李林甫和明朝的魏忠贤,那么他们又都是干了什么能称得上奸臣之名呢?赵高是秦始皇时期的宰相,他残忍暴虐,专横跋扈,曾经策划了灭掉六国的行动,推行法家主义,并制定了一系列苛刻的法律,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人民的不满。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1:23:060000周幽王的宠妃叫什么,褒姒(烽火戏诸侯只为博其一笑)
周幽王的宠妃叫什么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却知道烽火戏诸侯的事情,毕竟周幽王就是因为这件事情而丢失了帝位,惨遭杀害。虽然都知道这只是为了博红颜一笑,却不知道红颜是谁,传说这个宠妃来历非凡,可惜的是红颜祸水,任褒姒来历不凡,也终究成为祸害。周幽王的宠妃叫褒姒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2:30:510004李清照是哪个派的词人:婉约派(婉约清新,感情真挚)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大家对她都是比较熟悉的,因为课本上都有她的几首词作,并要求背诵全文,不仅如此,前几年大火的一个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剧名就是取自李清照的著名词作《如梦令》,里面还有一个歌曲就是根据这个词作改编而来。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李清照吧!李清照是哪个派的词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8:24: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