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吃饭变迁史 一日两餐有什么来历(粮食匮乏)
我要新鲜事2023-03-03 22:43:530阅
古人吃饭一般都是一日两餐,主要是因生活习惯问题和粮食匮乏。在如今的生活之中,吃饭全部都是一日三餐,早餐午餐和晚餐。这也是大多数人家之中都会吃饭的一个规格。但实际最早的时候,中国古代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之中,吃饭都是一日两餐,并不会吃夜宵和晚餐。
生活习惯问题
在古代的时候属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度并不是特别的发达,人们也没有固定的思想约束,都是饿了就去吃饭,直到上周十七才开始定点吃饭,有了一日两餐的制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早上起来吃第1顿饭,在下午三四点左右吃第2顿饭,等太阳完全下山之后回家休息,也不用再劳动就不需要再吃饭了。一般第1顿饭叫潮湿,第2顿叫辅食,尤其是在古代还有禁夜政策,晚上是不允许开放的,也就没有夜宵的存在。
粮食太匮乏
除了生活习惯决定吃饭的次数之外,粮食的匮乏也是主要的一个原因。在古代的时候农业生产非常落后,根本就没有什么食物的来源,粮食产量也特别的低,一旦是遇到荒年或者是受到当地政府以及地主的剥削之后,甚至有些农民家庭之中一天就只能够吃一餐。在古代经常性的会出现一些农民起义,都是因为饥荒所引起的。除了粮食少之外,古代的烹饪方式也较为简单,第1顿饭如果开火做成热的,第2顿饭都是直接吃剩的冷食。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一日两餐,有一些富贵人家是会主动加餐的。即便是一天吃两餐,每餐也都特别的丰富,能够吃得特别饱。在两餐之间也会吃很多的水果点心。
一日两餐变三餐
在宋朝商品经济随着发展之后逐渐就有了一日三餐。在秦汉的时候还是风行的一日两餐至。到了汉代时期,皇帝还有一些皇宫,贵族能够一日三餐,隋唐时期,国家已处于上市,有了大量的外来粮食蔬菜水果。当时百姓的餐桌也逐渐的丰富了起来,慢慢就有了一日三餐。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汉成帝与班婕妤的故事:恩爱变作两不相见(班婕妤晚年凄凉)
说起班婕妤,她是西汉的女辞赋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的作品很多,然而大部分已经失传。除了是位女作家外,班婕妤还是汉成帝的妃子,说起两人之间的故事,实在有些令人唏嘘。汉成帝与班婕妤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5:00:490000陶姓起源和来历:源自陶唐氏的首领(以制作陶器闻名)
陶姓最早的起源就是上古时期的尧帝,他的全名叫做唐尧,当时他是陶唐氏的首领,主要因会制作陶器而闻名,由于居住在陶丘,所以便以地名为姓。不过也有史书中提到,是舜的后裔孙虞思做了“陶正”这一官职,子孙才以此为姓的。陶姓起源和来历1.陶姓始祖:唐尧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55:580000博望坡之战发生于何时(公元202年)
公元202年,中国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之间的角逐日趋白热化。这一年,正值刘备向南进军,企图夺取曹操的根据地许都。而博望坡,作为刘备军队南下的必经之路,成为了这场战役的主战场。在这场军事冲突中,刘备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他深知曹操大军的威胁,因此在前进途中布下了精心的伏兵。而这些伏兵,将在后来的战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要新鲜事2024-03-18 20:06:340004东汉末年的军阀朝廷还会给他们发俸禄吗(不会)
东汉末年,一个由政治动荡和军阀割据主导的时代,朝廷的权威和影响力日渐衰减。在这个背景下,地方官员是否还能从中央朝廷领取俸禄,成为了一个颇具讨论意义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东汉末年的军阀朝廷并不会给他们发放俸禄。我要新鲜事2024-03-02 17:53:230005汉武帝为何宁愿打空国库,冒着穷兵黩武的骂名,也要与匈奴死磕?
汉武帝这个人的性格就是喜欢打仗,从他亲征到老死几乎没有一年不打仗。每次打仗他都要面对一大堆征兵,征粮,准备后勤物资,运输的事情,这么忙碌一两年,再每天等战报提心吊胆一两年,然后复员,清点损失战利品,安抚家属,重新布置征粮征兵物资马政外交等等收尾又是一两年。他的一生就是在循环这些事情而且从未感觉枯燥乏味过,乾隆,万历,唐玄宗都是打鸡血十几年就懒惰了,只有汉武帝受得了这样辛劳一辈子。我要新鲜事2023-12-17 11:39: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