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对之役:乾隆朝打得最憋屈、最窝囊的一场“胜仗”
近两万八旗精锐,耗费国帑数百万两,竟然拿不下区区一个“土寨”,乾隆皇帝勉强为自己搭了一个梯子下台,撤兵休战,声称对方畏威乞降,以保天朝体面。

此次战争发生于乾隆十年,即清代历史上著名的“瞻对之役”。瞻对之役没有被列入乾隆朝的“十大武功”,但却是乾隆即位后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且瞻对之役的讳败为胜,为后来的金川之役埋下了伏笔。
瞻对之役的战争背景
瞻对在四川西部打箭炉之西,系藏族聚居地,有上下瞻对,夹雅砻江两岸,各二十余寨,地处四川通西藏的要道。
瞻对居民向来勇悍,其中有以劫掠川藏之间行旅为生者,称为“夹坝”。雍正时期与乾隆初年,夹坝的抢劫活动十分频繁且日益猖獗,就连过路与驻卡的清兵也屡屡被抢。
从全局来看,夹坝抢劫只是一种社会现象,官府只要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即可,犯不着因此而大动干戈、兴师问罪。
然而,时任川陕总督庆复、四川巡抚纪山错误估计了形势,于乾隆十年请调八千驻军征讨,勒令瞻对土司交出抢劫人犯。

在庆复和纪山看来,瞻对不过是弹丸之地,居民不过区区数千人,朝廷只需派出少量兵力压境,即可令其畏威慑服,永远解除“夹坝”之患,如此即可建功立业获得封赏。
乾隆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他自即位以后励精图治,与民休息,屡次与大臣们说“佳兵不祥”,不愿轻动干戈,正是在乾隆的努力下,最初的十年大清四方无事,偃武止戈。
接到庆复、纪山的请兵奏报后,乾隆的初衷是不想大兴干戈,怕兵连祸结,劳师靡饷,只希望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
乾隆最终还是批准了庆复的发兵要求,但还是小心翼翼地告诫他们:“看来有不得不如此之势,然须详妥为之,以期一劳永逸。”
一场窝囊的仗
庆复、纪山得旨后,马上进行了军事部署,派出八千清军浩浩荡荡向瞻对开去。不过进展远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上下瞻对,地远山险,冰雪载途,运兵转饷极为困难。

清兵行动迟缓,耗时近半年尚未占据要隘,而瞻对并不畏服,公然发兵抵抗。仗打了半年,没取得一点战果,乾隆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陆续增兵。
庆复等遭到乾隆的严责,对战事更为重视,迫于大兵压境,上瞻对土司肯朱于乾隆十年八月畏服投降。此时的乾隆帝又犯了错误,他本来的意图是要求瞻对土司擒献“夹坝”之人,交还所掠财物。
但在肯朱投降之后,乾隆变卦了,说不但要擒贼献赃,而且还要对瞻对进行重组,把当地居民迁至内地,取消了土司管理制度以达到永绝后患的目的。
下瞻对土司班滚不干了,觉得归顺朝廷自己一点好处也捞不到,于是率众拼死抵抗,如果说此前是与清军争口气,那么现在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了。此后数月,战斗陷入胶着,清军被死死地阻挡在雅砻江以东。
又经过八个月的战斗,清军兵力增至二万人,耗帑数百万,已远远超过开始估计的用兵八千、拨帑五十万的预期。

瞻对地理位置险要,班滚拼死抵抗是这次战役进展不顺的原因之一,但主要原因显然是八旗、绿营军队已暴露出了种种的腐败现象。
在后来的编撰的乾隆朝《清实录》中,就记载了瞻对之役中清军的表现:“军营提镇,始而玩忽,继而捏报,号令不一,赏罚多不严明,兵丁病孱者不知裁退,器械锈坏者不知更换。将弁气沮,士卒离心。”
乾隆这时开始了解战争的困难,十分懊恼,他说:“朕思瞻对不过一隅小丑耳!即尽得其地,亦无改为郡县之理。”
乾隆此话何意呢?就是说瞻对就是几个破落的山寨而已,就是拿下了瞻对,也不配成为州县,实际上也是这个情况,就瞻对而言,充其量就是一个乡镇的规模。

仗打到这个份上,乾隆骑虎难下,他想找一个台阶体面的退兵休战。可是庆复、纪山不干了,认为军队已调集,粮饷已转运,关键是自己寸功未立,岂能说退就退。
他们再次上疏主张进兵,还保证三个月内定要擒杀班滚。乾隆内心也是咽不下这口气,见庆复等立下了军令状,决意再次进兵。
然而清军虽众,天险难越,数月来相持不下。这时前线将领们急了,生怕落下欺君之罪,于是暗中与班滚达成秘密协议,班滚答应放弃据点,并承诺“三年不出头”。三年以后,瞻对仍然交给班滚。
就这样,清军“大获全胜”,攻克主寨“如郎寨”,又放火烧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山寨,捏造班滚已经烧死,然后仓促撤兵,也未将瞻对作善后处理。

乾隆岂是轻易能糊弄的,他有自己的情报来源,怀疑庆复等奏报不实,几次下旨询问。庆复坚持说班滚已被烧死,还说在灰烬中发现了班滚所用的鸟枪。
事隔一年后,乾隆得知班滚未死,还重新回到了下瞻对盘踞如故,此时的庆复已调至京师出任大学士,乾隆将其革职下狱。后来,金川战争失利,统帅讷亲、张广泗被正法,庆复也被赐自尽,成为震动超局的特大事件。
瞻对之役,客观地说是一次规模较小、烈度也不大的小型战争,它也是第一次金川战争的前奏和诱因。
瞻对河金川地点邻近,战争的时间相接,乾隆后来在总结金川之战时就说:“金川之蠢动,实由见班滚之肆逆,相率效尤,前事不减,更贻厉害。”

意思就是说,金川土司在瞻对之役中,发现了清军的怯懦与粉饰,所以才敢于蔑视清军和对抗清军。
乾隆多少岁怎么死的 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89岁自然老死)
乾隆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皇帝了,不单是清朝距离现今的时代并不算太过久远的原因,还因为许多电视剧的热播让大家对乾隆从各个方面进行了了解,像是《还珠格格》以及《如懿传》。通过这些影视我们都知道乾隆活了很久,那么乾隆是多少岁死的怎么死的呢?乾隆多少岁怎么死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16:040000世界上真的有龙吗?关于真龙现身的7个案例(标本在日本)
“龙”一直都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也是很多关于龙的记载于龙的传说,那么世界上真的有龙吗?龙是真实存在过的动物吗?这点我想和大家和小编一样对其存在都是将信将疑,世界上有龙吗?今天小编就老通过几个真实的案例来告诉你,龙可能是真的存在的。案例一:辽宁营口坠龙事件我要新鲜事2023-03-13 22:10:460002斯大林建议“划江而治”,毛泽东霸气拒绝,下令百万大军挥师渡江
1949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取得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一百多万国民党军主力灰飞烟灭,蒋介石的精锐力量损失殆尽。大获全胜的人民解放军士气高昂,陈兵长江以北枕戈待旦,眼看就要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但就在这个时候,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却给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16:140000被历史遗忘的云台二十八将,光芒全被刘秀遮掩
在古代大多数有代称或合称的都比较有名,但是云台二十八将却似乎完全被人们所淡忘,与汉初三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完全不能比的,但是云台二十八将的能力在史料中其实是有相关记载的,并不是他们能力不足,而是他们不会炒作,而且刘秀的光芒太强大了,结果他们就被埋没了。我要新鲜事2023-03-13 07:06:350000张绣杀了典韦曹昂曹操为什么还重用他(稳固人心)
曹操为了稳固人心、长远目标等。在公元197年,曹操南征张绣于宛城的历史背景下,一个看似荒谬的情节发生了:张绣竟然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得力将领典韦。然而,曹操却并没有因此而将张绣斩首,反而还重用了他。一、回溯张绣的过往我要新鲜事2024-03-04 14:59:04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