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物件“合欢桌”,知道怎么用吗?如今即将失传
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中,总有一些文明会湮没于历史长河中,就比如说古代的老物件“合欢桌”,大家知道这种物件儿的用途是什么吗?
合欢桌子,代表团聚
合欢,一则是指欢聚,二则被引申为男女欢好。那么,合欢桌中的“合欢”代表的会是前一种意思,还是后一种意思呢?如果是后者的话,不禁会让人想入非非。
但实际上,合欢桌并非是为闺中秘事所制作出的物件,而这合欢桌是源于徽派文化。徽文化不单单指代安徽文化,而是由徽州、淮河、皖江、庐州四种文化组合而成。

因此,安徽、湖南、浙江等地的人们都会在家中摆放一张合欢桌,因为它属于徽文化的一部分。
可到底什么是合欢桌呢?这种桌子是由两个半圆桌拼合而成的,就像是一家人,只有团圆相聚,才算是美满合欢,这也是合欢桌代表的一种寓意。
另外,一旦合欢桌被拼起,这也就意味着这家人已经全部集结完毕,回到了家中。但半张合欢桌也能单独用来盛放物品,只不过传递的就是家中人员未齐的意思。
但是古代社会中明明除了合欢桌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桌子,比如说饭桌,书桌等等,为什么还要专门耗费心力去制造这合欢桌呢?
传递信息,主人不在
大家也都知道,古时社会是建立在男权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庸物而已。所以,古代的女性大多都只会居住在深闺内宅,不会外出走动的。
就算是已经嫁作人妇的女子,她们也是不会频繁地出去抛头露面的。一旦与外男建立了联系,就会被定上这不忠的罪名。所以,古代才会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风气。
留在家中独立管理内宅的夫人,倘若她们使用合欢桌吃饭的时候,她们是不会将桌子全部展开的,而是只会使用一边。这实际上也是在给外人传递一种讯息,即家中的男主人已经外出,勿来叨扰。
此外,儒学中讲究好客之道,就比如说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是当客人走进门后发现堂中只放置了半张桌子后,他们也会识时务地离开。
因为这不完整的合欢桌代表的是家中男主人未归,就算是有急事,也要稍作等待。毕竟,外人还是不太方便与这家的女主人建立沟通联系。因此,这合欢桌也有着下逐客令的作用。
民间传说,源起婚姻
那么,合欢桌究竟为何会被制造出来呢?有什么典故出处吗?在清朝咸丰年间的民间传说中记载了这样的一则故事。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是个商人,需要经常地到外地去做生意。因为是殷实富贵的家庭,所以他的家中也妻妾成群。

可不论是正经娶进门的正妻,还是随意纳入房中的小妾,她们都会对丈夫有着独占欲。因此,在丈夫离家之后,她们就不会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由于在古代社会中,妻妾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她们使用的物品也应是不同的。于是,这户人家就制定了这样的规矩。
只有正妻与二太太才能在桌子上吃饭,但她们不能用完整的圆桌吃饭,只能在各自的半圆桌上吃饭。而剩下了的那些妾室,因为身份微贱,就会在房中的小方桌上吃。
等到了这个家的男主人归家后,她们才会在一张桌上吃饭。而在这个时候,她们就会将两张半圆桌拼合而成。
所以,这合欢桌还具备着另一种的寓意,就是妻妾们对丈夫的思念。在他离家后,桌子就会拆开,代表了与丈夫分隔两地的现状。
除此之外,合欢桌实际上还有种物尽其用的感觉。古时候,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住上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对于一个狭窄的厅堂来说,很可能也盛放下一张圆桌就会让堂中变得拥挤不堪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就创造出了这合欢桌。只在一家人团圆时刻使用,在平常的生活中只会用这半桌,这样也能让房间看上去宽敞一点,没那么逼仄。
此外,古时候的女性大多都会插花,在半圆桌上摆放一个盛满了鲜花的瓶子,也能让这个屋室看起来漂亮很多。所以,这个时候的合欢桌也就变成了屋内的一件装饰品了。
别名鸳鸯,渴望团聚
但不管是出于哪一种目的,都不能忽视合欢桌最根本的属性,那就是代表着古代人是如何经营婚姻的。
如果没有将女性留在深宅大院的社会习俗的话,这合欢桌也就根本不会出现。毕竟,这种物件儿代表的是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因此,合欢桌还被人们称作是“鸳鸯桌”。相信大家都知道鸳鸯这种动物的吧,在古人观察自然界万物的时候,发现这鸳鸯一直都是成双成对的出现的。
于是,他们就将鸳鸯看作是忠贞爱情的象征。这就是为什么在《长安古意》一诗中会出现呢“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羨仙”的词句。
在诗人看来,倘若他能拥有诚挚真切的爱情,那么他就再也不会去羡慕那些能与天同寿的神仙了。
实际上,鸳鸯桌这个名字上更为直观地去表达了这种桌子存在的价值,代表的是思念与团圆。
另外,由于合欢桌是能被拆分成两个半圆桌的,因此在制作这种桌子的时候更要耗费心力,一不留神,可能这两个半圆就难以完美地拼合在了一起。
而这种情况也是不吉利的,毕竟,谁都不愿意看到自己家庭破散,分崩离析。因此,古代工匠会对其进行细心的打磨与雕刻,让这两个半圆合成的时候不会产生违和感。
也正是因为合欢桌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去雕琢,所以在明清时期,这种桌子也变成了一种高端的家具,只有富贵人家才能买得起。
而到了现代社会,合欢桌不再被视为家庭婚姻美满的象征了,而是被当作是一件有着历史价值的老物件了。但如果合欢桌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这也代表着属于合欢桌的文化底蕴也消失不见。
屈原之前有没有端午节:有(以祭神为主)
屈原之前是有端午节的,但与屈原之后的端午节相比,二者的习俗有很大差别。屈原之前的端午节主要以祭神为着主,人们会选择在端午节这天以大量水果或糕点来祭祀神灵,同时祈求天神保佑这一年风调雨顺,人人安康。还有一些人选择在端午节这天举办驱邪活动,希望能将自己和家族中的邪气去除,保佑庄稼有良好收成,家族一整年都平平安安。一、盲目崇拜天神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9:35:36000081年杜聿明逝世,其妻将葬礼一推再推,无奈下葬时道歉:对不起你
1981年5月25日,北京,杜聿明故居。房间里,杜聿明的遗孀曹秀清面无表情地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着大门口。此时,距离杜聿明去世,已经过去了18天。而曹秀清,也已经足足等待了18天。党中央希望为杜聿明举行追悼会,并将其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决定,早在十几天前就传达给了曹秀清。可她一次次泪眼婆娑地向工作人员请求,让他们再等等,再等等...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9:27:320001华姓起源和来历:多源流多民族的融合(以姒泰华为始祖)
华姓主要源自嬴姓、子姓以及姒姓,其中姒姓是最古老的一系,夏朝时期仲康就被封于西岳的华山,后来子孙就以“华”为姓了。而子姓则是源自子姓,春秋时期的宋国宋戴公将他的子孙后代封于华邑之地,所以也以地名华为姓。华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姒姓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49:070000中国最繁荣的朝代排名,唐朝排不上第一(令人意外)
你对我国历史有了解吗?很多人都认为我国最繁华的朝代是唐朝,但其实,还有一个朝代,更加繁荣。中国最繁荣的朝代排名之首——宋代很多人都认为,唐朝是最繁华的年代,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唐朝时期国力强盛是事实,但是宋朝这个经常被欺负的年代,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艺术人民生活均达到顶峰的年代。宋朝的繁荣程度与居民的生活状态,是很多人都难以想象的。我要新鲜事2023-03-18 06:13:080005太子碰到亲王谁先行礼 先君后家原则需亲王先行礼(太子地位高)
古代电视剧看的太多,难免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例如太子和亲王遇到之后,两个人谁先行李礼?因为亲王大多是皇室宗亲,而且比太子辈分要高,这种情况下谁先行礼呢,或许电视剧里有过这样的片段,但是没有注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太子碰到亲王谁先行礼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1:05: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