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起源:考古推翻史记猜测,难怪至今没人读懂周易
作为中国“大道之源”,《周易》分为两个部分,即《易经》与《易传》,其中易经为周文王所作,易传是对易经的注解,为孔子及其门生所作,两者合一为《周易》。
按照传统认知,上古伏羲制作八卦,中古姬昌演化六十四卦,近古孔子及门生注释易经,所以《汉书》称之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然而问题在于,古人喜欢将时代的集体成就归于一个人,以神话某个人,比如黄帝就有很多划时代的发明,那么周易六十四卦是不是也存在这一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周文王写下的易经为何晦涩难懂,为何至今没人能够读懂?
商朝考古推翻史记猜测
史记记载:“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司马迁也不确定,故而说“盖”,即司马迁猜测大概是姬昌将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其实就是将两个八卦叠加,由此形成六十四种变化。
然而,在殷墟青铜铸造区,其中一座墓葬距今大约3150年,比姬昌抵达殷都的时间大概早了百年,里面考古发现一块磨石,上面刻写多组数字,每六个为一组,比如“七六八七六七”(偶数代表阴,奇数代表阳),现代学者解读为贲卦。
可见,六十四卦不是姬昌首创,至少在他来到殷都之前百年就已经出现,大概姬昌在殷都时学到了六十四卦预测,然后在监狱里研究学习,乃至推陈出新。
以目前考古发现来说,还没有发现六十四卦的卦名(比如上文贲卦)、卦辞、爻辞,因此这些极有可能始于姬昌。
易经为何至今没人读懂
正常来说,商末周初的文献,虽然不容易读懂,但从来没有像《易经》这般难懂。作为儒家六经之首,2000多年来无数人研究易经,却没有一个人敢说读懂。对于这一点,商朝考古也取得一些重大发现,比如以下三点:
首先,社会环境变化,导致理解错误
姬昌制作易经时,处于商朝社会环境,但周朝灭商后,有过一次文化禁毁,导致商朝文化出现断层,近代之前没有殷墟考古与甲骨文,更不了解商朝,于是出现很多错误解读,比如以下两处:
易经中经常出现“贞”字,春秋时古人将之理解为贞正或贞操,左传记载“随,元亨,利贞……弃位而姣,不可谓贞。”但甲骨文每道卜辞上基本都有“贞”,意思非常明确,就是占卜之占。
殷墟考古与甲骨文都揭示商朝盛行人祭,还会吃掉人牲,但人祭文化在周朝已经灭绝,后人不知道,于是出现解读错误,比如噬嗑卦、剥卦、咸卦等,都与对人牲的血腥处理有关。噬嗑卦狱中吃肉时“噬干肉,得黄金”(吃到带有铜箭头的干肉),干肉显然来自人牲。
如果不知道商朝人祭文化,不同祭祀仪式对人牲处理方式不同等,就很难理解易经中的某些表述,不会想到当时如此黑暗、残忍。所以,孔子说他知道殷礼,但就是不说出来(应是担心留下文字导致人祭死灰复燃),这种微妙的表述是值得探究的。
其次,姬昌处境微妙,故而表述隐晦
姬昌想要“翦商”,但当时周国微不足道,商朝却是庞然大物,即便武王灭商之后,也自称“小国”,称殷商为“大国”。因此,姬昌通过六十四卦测算翦商大计时,必然需要小心又小心,绝对不能让人发现,于是导致易经中存在很多隐晦的表述。
坤卦爻辞说“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其中“含章可贞”,古今普遍的解读为“含蓄地处事,保持住美好的德行”,但“贞”本是“占”,这么理解“含章可贞”明显存在问题。学者高亨综合判断认为,“含章”意为“翦商”,即翦商之事可以通过占卜预测,如果臣服于商朝,将不会有“成”却会有“终”。
乾卦爻辞说“见群龙无首,吉”,既然群龙无首了,为何还是吉利?过去的解释是“卷曲的龙见不到头,是吉利的兆头”,勉不勉强?其实,如果换成翦商角度来看,即姬昌在殷都见到商朝内部斗争激烈,纣王无法控制局面,好似群龙无首,故而对姬周翦商大业来说是“吉”。
类似情况还有很多,但这种隐晦的表述,除非姬昌本人解释,否则后人很难完全解读。
第三,姬昌经历认知,后人无法知道
易经中的卦辞爻辞,基本都是姬昌个人的经历与认知,但后人又无法还原这一点;而且,且同一件事未必在一个卦辞中,因此易经中的很多卦辞爻辞就难以解释,或者说搞不清背后的真相。
蒙卦卦辞说“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意思很简单,就是“童蒙”向姬昌求卦,但“童蒙”是谁,姬昌为何记录此事?正常来说,这应该是姬昌在殷都时,商朝贵族家的小孩向姬昌求卦,但究竟怎么回事注定不可能还原。
明夷卦爻辞说“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古人将之解释为姬昌狩猎,猎取了猛兽脑袋。但殷墟考古表明,“大首”应是异族贵族脑袋。同时,同卦还有“箕子之明夷,利贞”。因此,极有可能是姬昌、箕子都参与了纣王发动的南征战争,但此事大概永远没有答案。
需卦爻辞说“人(入)于穴(犹如窑洞的住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姬昌为何记录此事?以穴居习俗、与语气来看,这是贵客来到姬周部落,但究竟是什么事,只能永远是一个谜。有学者认为是商人来到豳地,邀请古公亶父迁岐。
不了解姬昌经历与认知,如何能准确搞清楚他的本意?
可见,易经与姬昌、与时代、与商周关系等密切相关,但这一时期的很多事情,已经彻底湮灭了,尽管考古与甲骨文能还原出一部分,却并不足以彻底解开易经。因此,如果有大师说读通了易经,只能说是在忽悠。
曹睿一生无子秘密:三个儿子早夭,身体被女色掏空
曹魏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一共经历了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奂五位帝王。其中曹睿是曹丕的儿子,但曹芳不是曹睿的亲儿子,而是养子,因为曹睿没有儿子。关于曹睿一生无子秘密,历来只有两个原因:一是曹睿有三个儿子,但都早夭了;二是曹睿身体被美色掏空,生不了儿子了。曹睿一生无子秘密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2:12:070000除明朝外 为何南京是清一色割据政权的都城 说出来别不信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多个政权在不同时期选择了南京作为都城。这些政权的选择涵盖了多个时期和背景,每一个政权在选址时都有其独特的考虑因素。一、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孙权最初定都不在南京,而是在武昌,即今天的湖北鄂州。然后,他迁都南京。这个决定基于当时的政治形势与地理位置。南京位于江南地区,有着丰富的经济资源和天然防御地理优势,适合作为都城。此外,南京还处于长江南下的要冲,能够有效地阻止北方的敌人南下。我要新鲜事2023-09-22 20:16:480000中国古代十大名妓,纵有倾国容貌也难逃命运作弄
中国的秀山媚水,在历史上孕育了不少绝代佳人。然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不幸坠入青楼,被世人打上了耻辱的标签。纵有倾国容貌,举世才华,也难逃命运的作弄,她们就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妓。一代才女——柳如是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5:18:130000楚庄王樊姬的故事:樊姬多次劝诫楚庄王(助其一鸣惊人)
楚庄王大家都很熟悉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就出自楚庄王,在其荼蘼三年之后一朝崛起,将楚国发展成了春秋时期的霸国。然而楚庄王能将楚国变成霸国,这背后樊姬有很大的功劳。楚庄王樊姬的故事樊姬常常委婉的劝谏楚庄王把更多心思放在政事上,而不是吃喝玩乐,因为楚庄王并不是一个一直都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君主,在楚庄王刚即位的时候,一直曾经沉迷酒色,不理政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5:00:290000靖难前的黎明与黑暗 朱棣与建文帝的博弈之战 看朱棣如何反杀
公元1392年,大明王朝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太子朱标去世。朱标是一位备受认可的太子,备受人们敬爱,包括大臣和其父朱元璋在内。然而,这个突发事件为未来的内部争斗埋下了祸根。朱允文继位后,面对着自己的叔叔朱棣这一强势对手,他的统治并未得到其他叔叔们的认可。藩王制度的弊端也渐渐显现,尽管它将诸位儿子赶出京城,但这些藩王在京城之外却难以受到朱允文的控制。我要新鲜事2023-06-22 19:32: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