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前的女性有多开放:王安石帮儿媳改嫁,蔡文姬经历丰富
提起古人,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往往认为他们是落后的,思想保守的。包办的婚姻,妇女三从四德的规矩。
但是你知道吗,在历史上的某些时期,社会的思想是十分开放的,对妇女的禁锢很少,对所谓“忠贞,贞操”没有那么看重。
所以到底从什么时候,社会思想开始重视“贞操”的?
如今人们普遍认为古代由开放变保守的分水岭,是唐宋交接时,即唐朝对此观念是开放的,而宋朝是保守的。
实际上,前半个宋朝都是相对开放的,真正的开放保守分水岭,是广为人知的“靖康之变”时期。
提起靖康之变,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写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靖康之变是北宋王朝走向终结的标志。
对于宋朝,靖康之变是无数百姓与忠臣的耿耿于怀。然而,靖康之变不仅仅是一个北宋的亡国之恨,更是整个中国思想尤其对妇女贞操观念由开放到保守的分水岭。
01宋代以前对贞洁观的开放态度
还未创造出婚姻制度的完全“开放”的原始社会我们暂且不论,但从有记载的年代开始算起。
夏商周时期,人们的婚恋观念是自由的。当时礼教还没有在社会上广泛地传播开来,也没有深入到百姓的思想中。这点在当时的文字中可见一斑。
《氓》中记载着一对男女从恋爱到分开的过程,从开始“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时的痴缠,到最终的“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时的洒脱离别,显然不是我们印象里的懦弱无主见的妇女形象。
尽管东周末年新思潮迸发百家争鸣,孔圣人创立了儒学,但因为是创立之初,后来我们熟知的很多保守思想并没有出现在儒家思想里,更没有影响到寻常百姓。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来自赵国,曾经是吕不韦的妾,后被吕不韦出于时局等目的献给秦始皇的父亲。可见商周时期自由奔放的风气,直到战国末年依然盛行。
在周朝之后,秦汉是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又一个文明发展高峰时期。在汉朝,社会对妇女依然没有太大禁锢。在那时女人再婚也是极为常见的事情。
汉代才女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有一段至今广为流传的爱情佳话。然而我们要知道,其实卓文君的“原配”并不是司马相如。卓文君是富家的女儿,既美貌又才华过人。由于第一任丈夫去世的早,她早年守寡,回到卓家。
恰逢在卓文君回卓家后,落魄的司马相如来到卓家做客,并在酒席间弹奏一曲多情又大胆的《凤求凰》。
卓文君渐渐对司马相如心生爱慕。司马相如一到卓家喝酒奏乐时,卓文君就在门缝悄悄看他,难掩喜悦之情。
司马相如借机向卓文君传达了自己的倾慕,卓文君听闻这个消息后,果断与相如私奔。二人归隐田园。
卓文君的父亲在最初的盛怒后,仍不忍女儿过贫寒的生活,便将大量财物和奴仆送到卓文君那里去,以帮助他们生活富足。
这段故事若到此为止是再浪漫不过。但司马相如在后日里发迹,逐渐耽于行乐,将卓文君这位结发妻子抛在脑后,又欲休妻纳妾。
卓文君虽然伤心,却没有丝毫怨妇的心态,而是一首诀别诗流传千古“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的洒脱,也是当时开放思想的反映。
东汉末年才女蔡文姬,是我国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女书法家,善作诗文音乐,在当今的东汉末年主题的戏曲影视中一直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这位才女一生结婚过三次。她的第一任丈夫卫仲道英年早逝,她早早守寡。
后来在兴平二年,中原与北境战乱频发,蔡文姬受当时形势时局影响,被匈奴掳走,与匈奴左贤王在北境匈奴的地盘生活了十几年,并生下两个孩子。
蔡文姬的第三段婚姻是在建安十一年。曹操因为对蔡文姬父亲的尊重,想方法将蔡文姬从匈奴那边赎回,并将她嫁给董祀。
蔡文姬这一生,在婚姻上可以称得上是经验丰富了,后人提起蔡文姬,也是对她的三段婚姻津津乐道。但在当时来看,整个社会并没有对她抨击或谴责,说她不守妇道或是怎样。
正相反,她的文学成就自那时起广为流传。相比于她的感情生活,似乎她在风云变幻的东汉末年巍峨的人物形象更为不朽。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多民族在这一时期实现融合。在这时期并没有妇女贞洁的说法,倒有南朝刘宋山阴公主的野史流传于世。

隋唐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黄金的时期,说是整个中国上下五千年的高光时刻也不为过。
读过隋唐演义的人都应该知道,隋唐是一段极为强盛的时期。大唐拥有当时最为先进的文化制度,人口一度达到八千万,生产稳定,律法完整。
唐朝时期,万国来朝,文化与外界沟通极为密切。当时的社会风气主打一个开放包容。这点可以体现在很多事件上。
就单看大唐二百八十多年的王室,就出了多少女性风云人物。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曾先后嫁给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
武则天的执政颠覆了自古以来的男权地位。在她执政期间,女人自由度极高,男女平等程度空前绝后。
后来又有杨贵妃先后做过李瑁的王妃与李瑁父亲唐玄宗的皇妃,这段感情经历有无数文人墨客记录在册,成为话本戏剧流传至今。
整个唐朝,连王室都是如此,民间更是自由的。妇女和男人一样大胆追求爱情,而不受社会的束缚。
02北宋时期,妇女贞操意识“山雨欲来”
历史学家往往认为宋朝是古代妇女贞操观的分水岭。
虽然宋朝的世界影响力不如唐朝,但我们必须承认宋朝同样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盛世,无数文明成就在这一时期筑成。
但宋朝远比唐朝保守的多。为了巩固政权,宋朝的统治阶强化了对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控制。
宋朝统治者认为马上可以的天下,但不能知天下。故本身自宋朝建立起初,便有一种重文轻武的风气在统治者与官僚中。宋朝程朱理学就是如此诞生。
程朱理学有很多对国家治理有益的方面,但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鼓吹女人三从四德,又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奇葩”理论。
但在北宋时期,程朱理学并没有发展壮大,宋朝仍被前朝的开放风气深深影响着。
于是当时的社会对妇女再嫁没有太强的禁锢和歧视。
范仲淹就曾经给范家立下规矩表明,给嫁出的以及再嫁的女子,要比娶妻的以及再娶的男子多。
范仲淹对自己家再嫁的女子甚至要比再娶的男子有更多的优待。后来范仲淹的儿子去世,他还做主将儿媳再嫁。
除了范仲淹,还有一位主动帮助儿媳改嫁的名人,那就是官拜宰相的王安石。王安石的儿子精神不正常,每日与他的妻子庞氏争吵。
王安石为儿媳庞氏挑选佳婿,帮助庞氏再嫁。
见微知著。北宋时期社会对女子的约束依然是很少的,妇女在当时的环境里依然是比较自由的。北宋时期不会因为妇女贞节问题而对其在道德伦理上进行羞辱。
03靖康之变,贞操意识兴起的分水岭
很多时候社会的意识形态文化风气都与当时社会的状况有关。
靖康之变导致民族矛盾激化。南宋把北宋时期的重文轻武发扬光大。
在一个武力相对孱弱的王朝,为了巩固政权,便要不断地在道德伦理层面对国民强加约束,强行提升国民的归属感。
于是程朱理学在此时兴起,并在各方面影响着当时人们的价值观。这导致了南宋时期对思想道德的教化趋于严苛。而这严苛,很大程度上被加在妇女身上。
程朱理学中重要人物,北宋程颐曾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他认为妇女改嫁是失节,娶孀妇为妻,就是娶“失节者”。
这些在北宋不时兴的思想,在南宋的社会背景下开始盛行。
南宋朱熹更是把三纲五常中“夫为妻纲“放到首位,并主张它成为社会上的首位的伦理道德标准,提倡妇女守寡,反对改嫁。
节妇在南宋开始,逐渐成为评判妇女的重要标准。
南宋洪迈创作的文言志怪集里,便记载了很多抨击改嫁妇女的故事,鼓吹妇女改嫁以及男子娶了改嫁妇女都会遭到报应。
尽管这些是迷信言论,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04明清:封建鼎盛时期
近年来随着国风兴起,很多爱上古代文化同时,不免会对明朝这个繁荣的朝代有所畅想。然而明清时期的封建程度比之前的朝代可要严重多了。
明朝比前朝更加推崇儒学与理学。“夫为妻纲”,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相夫教子,贞操这些教条观念深入到全国老百姓的脑袋里。全国上下大力弘扬妇女守节。
恶名昭著的缠足“三寸金莲”,以及“大门不入二门不迈”,“女子无才便是德”腐朽思想也是在这个时候强调的。

明朝时期尤为提倡守节。明朝皇帝曾下令修《女诫》,后宫皇后皇妃则会编撰《内训》这样的女教书。
在皇上皇后的表率下,官员们跟着编撰女教书,引领着整个社会都开始规范女性的行为,整日里强调妇女贞洁的重要性。
清朝时期,中国由少数民族统治,对女性贞节观有所减轻,也不鼓励缠足,却也没有太大的改善。清朝时期依然鼓励妇女守节。
然而,满族统治下的女性也依旧抵挡不住当时已根深蒂固的缠足风俗,甚至妇女缠足在清朝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正因为明清时期对妇女贞洁的大力推崇,社会上出现了无数“烈女”“节妇”,当时统治阶级为这些女性在全国上下建造了大量贞节牌坊。
古代社会的贞操观,自此达到巅峰。我们如今看到的古代女性的苦难与束缚便是从此而来。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常有人说的那句话:整个中国古代史,半部都是妇女的受难史。
尽管在近代经历了妇女解放等运动的冲击,但由于千百年的封建保守思想浸泡,我国至今都有封建时期对妇女贞洁方面的思想的余波,不断地影响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好在开放包容的思想更为强势,妇女终于摆脱了自靖康之变以来的绑在自己身上的绳索,用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上活跃着,竞争着。
或许我们真的即将走向新的大唐时代。但我们的目标绝不止是大唐,我们需要建设成更光明的时代。
霍光是何许人也 为什么皇帝听到他都十分忌惮 他做了什么呢
霍光,汉朝的一位重要臣子,他的名字不仅在汉朝时期引起轰动,千年之后,即便是后来的君王们听到霍光的名字,也会胆战心惊,倍感忌惮。如今的许多人却对他的一生知之甚少,对于他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要理解为何后世帝王们会对霍光如此忌惮,就必须回顾他的一生,深入了解他是如何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我要新鲜事2023-08-10 18:14:330001奥斯曼帝国承认了英国对南也门统治,与英国在也门南方的扩张
#历史开讲#1839年《伦敦条约》的签订使得奥斯曼帝国稍微减轻了埃及对也门地区的觊觎,为其第二次占领也门提供了便利。而后,1869年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也门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进一步刺激了奥斯曼当局控制也门的决心。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35:370000李世民一生2大错:忽视一个该杀之美人,误伤一个该信之名将
(说历史的女人——第1049期)作为李渊的次子,原本并没有机会继承皇帝位,但其凭借过人的功劳、极深的心机,最终不仅制造了自己无可替代的影响力,而且一狠心发动了一场千古罕见的政变:杀兄长太子李建成,逼老父李渊及早退位。以此手段,李世民登上了帝位,成为大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7:21:380001谪仙人是什么意思 谪仙人是谁(李白)
谪仙原意是指神仙被贬下凡间之后的一种状态,后来用来比喻拥有超高才情的,能够清越脱俗的道家的人物,就好像天上被谪居人世的仙人一样,谪仙诗人指的是李白。李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由于其文采焕然,诗歌挥洒有灵性,为人超凡脱俗,被称为谪仙人。唐代著名的文坛领袖贺知章在读到了李白的蜀道难这篇文章,曾经赞叹过这篇文章乃是谪仙人所创作的,认为这样的作品只有谪仙人才能够创作出来,一般人是没有这样的才华的。我要新鲜事2023-06-28 22:28:120001欧洲皇室为血统纯正,近亲通婚150年,生出一堆地包天、鞋拔子脸
而中国自古也都有着“同姓不婚”的传统,但表姊妹之间依旧习惯通婚。而这已经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如今这个时代我们都十分的清楚“近亲结婚”的劣势,也十分清楚他的危害。所以现在通婚的规矩已经改到了三代直系之内。但中国其实还算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了,因为西方国家的历史上。同姓算什么,堂表兄妹又算什么?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高贵血脉”的纯正,为了不让王室的“高贵血脉”被低贱的血脉污染,亲兄妹结婚都是平常的事。我要新鲜事2023-04-22 01:53: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