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有多冷血?前线尚未开战,本部三百军兵已经人头落地
隋朝在历史上仅仅存在了37年,其中的能臣良将不少。
今天要说的就是推动杨广继位的一个重要人物,当时在废除杨勇转立杨广为太子上,他应该是做了不小的贡献——杨素。
杨广的支持者
隋文帝杨坚还在位的时候,由于杨勇的荒淫奢靡让让独孤皇后和杨坚很失望。在杨勇日益失宠的情况下,隋文帝派杨素去观察杨勇是否有收敛的意思。
实则也是隋文帝在给杨勇机会,可是因为杨勇单纯,凡事都不会想太多。
所以他对杨素完全没有任何防备就在杨素的面前说出了对隋文帝的抱怨。
不料杨素转身就添油加醋的告诉了隋文帝,正是杨素的话让隋文帝对杨勇的成见更深。后来将杨勇废除后,杨勇一直在找机会想跟隋文帝解释他的冤屈。
可是每次都被杨广拦下,好不容易有一次,杨勇爬上树见到了隋文帝,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杨素截了胡,杨素就上前告知隋文帝如今杨勇的状态不佳,怕是已经被妖魔附身失了魂魄。
正是因为杨素的这句解释才让隋文帝连儿子最后的辩驳都没有听到,也不知道为什么,隋文帝可以如此相信一个大臣,却怎么都不愿意去给自己的儿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从这样看来,杨素的做法多少的让人有点讨厌,就像是利用一个单纯的孩子一样,而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杨素做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他是杨广的坚定支持者,为什么在隋文帝的几个儿子中,杨素会如此坚定的支持杨广?
这其中是有原因的,比起杨勇,杨素与杨广交情会更深一些。因为之前杨广到处南征北战,身边也少不了杨素的帮忙,所以两人也属于是革命战友。
从这一点上来说,杨素肯定会更支持杨广。
其次是,杨素也有自己的野心,他也想青史留名,所以一定要找一个更合适的君王去辅佐。
在他的心里,杨广就是这个合适的人。
众所周知,杨勇的心思更单纯一些,而这样的单纯,恐怕是不能跟杀伐决断,心机颇深的杨广相比的。
毕竟,经营一个国家不是闹着玩就能成的。
双面人杨素
杨素看着在朝堂上是一个阿谀逢迎的人,但是换到了战场之上他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先来说杨素有一个习惯,他的军规军纪可以说让人闻风丧胆。
在作战前,他有一个行为,“找茬”,就是我们理解的很通俗的找茬,他会在每个士兵身上找问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对于严苛的杨素来说就是不能有差错,哪怕是小小的无关大雅的。
如果他找到了士兵们身上的“茬”,就会军法处置,在古代,军法处置是很严酷的刑罚,通常是军队中犯了很大的错的人才会动用军阀。
杨素一步到位,只要发现问题便不会有任何的姑息,一步到位,直接就是杀头,杨素用的方法也不是杀一儆百。
而是一起杀,只要被找了茬,就通通逃不过军法处置。在人数上少的时候是几十人,最多则百余人,这种军纪能不让人闻风丧胆吗?
这时就能看出杨素的冷血,在血流成河的情况下,他竟然能置若罔闻,与旁人谈笑风生。纵然是犯了错,也不过是如此了。
为什么杨素要这么做呢?无非是想要立威,威信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事情,只有有了威信,下面的人才会听你的。
这还不是最冷血的,人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杨素还有一招更绝的——釜底抽薪。
那就是在两军马上要交战的时候,他会派200人前去迎敌,为什么要先派出一波人呢?一来是让他们去摸摸水的深浅,看看敌军的势力究竟怎样。
二来只要还是他的冷血所致,他只秉承着一个原则,就是让战士们能够浴血奋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杨素彻底断了他们的后路。
派出去的人如果打赢了,那么一切都好说,论功行赏不在话下,如果打输了的话,只要还有人能幸存回来,也只有一个结局,就是死。
等到这一波人都处决之后,杨素还会再派出200人,然后再继续循环。
打不赢也是死,苟活回来也是死,不如就奋勇杀敌,所以杨素的军队战斗力都很强。
就说杨素的这个方法实在是有些残忍了,如果敌军都是一帮废物,说不定还能抵抗个一二,如果敌军都是强将的话,怎么办呢?岂不就是送死。

再厉害的人也不是神,就算一能打十,又能打多少人呢?所以杨素等于是在拿别人的性命当儿戏,丝毫不在乎。
那么有一个问题,如是这样一个冷血的将领,为什么士兵们不反抗呢?
原因就只有一个:赏罚分明。
杨素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如果犯了错,一定重罚,但若是立了功,也绝对不吝啬,一定会给一个恰如其分的恩赏,绝对不会埋没功劳。
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在杨素手下效力,尽管他冷血到近乎变态的手法,但是杨素手下带出来兵也绝非泛泛之辈,毕竟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做事。
能活下来,还能进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这些在我们看来已经是很吃惊的了,但是在杨素身上还有更不可思议的事。
狠起来连自己都能杀
古代的大位相争十分惨烈,当杨广好不容易忽悠了隋文帝,将杨勇废掉,谁知道身后还有一只黄雀在等着。
此黄雀名叫杨谅,是隋文帝的小儿子,也是最娇惯的一个儿子。早在杨广谋划杨勇的太子之位的同时,杨谅也在在暗暗思索着这个问题。
杨广并非不知道,只是当时碍于隋文帝在世,杨广不便做什么,等到隋文帝驾崩后,杨广心里的这根刺势必要除掉。
于是他一纸诏书召杨谅进京,想要伏杀杨谅,并称是隋文帝之意。
比起杨勇,隋文帝对杨谅这个儿子的宽容度明显高了很多。
从杨谅手下的地盘也能看出隋文帝对这个儿子的宠爱,原来齐国的地盘,现在全是由杨谅在管辖。他是众位儿子中实力最雄厚的一个。
而且当杨广宣杨谅进京的同时,也正是隋文帝救了他一命。
在隋文帝还活着的时候,就曾对杨谅说过,只要是隋文帝本人召他进京时,就会在“敕”旁边多写上一点。
这一点是只属于父子两个人的秘密,别人是不会知道的。杨谅收到诏书时,发现并没有暗号,便知道是杨广造的假诏,可是毕竟杨广已经称帝。
皇帝召见谁敢不听,所以摆在杨谅面前就只有两条路,一是听命进京,二是带兵进京,即造反。
杨谅身边的人自然也希望他反。
但杨谅从小被溺爱长大,还算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身边很多的人给他出主意,有人认为可以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想除掉杨谅,可以先从身边的杨素开始。
杨素被除,自然也会对杨广有一些影响。还有人认为应该趁着现在杨广的地位不稳,对他突袭,当时世人本来就对杨广的皇位有微词,如果将这件事情放大。
营造一种是由杨广篡位的群臣激愤场面,然后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出兵,取而代之。纵然给他出的主意有道理,杨谅始终不敢迈出这一步。
后来还是府兵总管裴文安推了一把,劝他要快速出兵,打杨广一个措手不及。就这样,一个战战兢兢的孩子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杨谅的几十万大军对战杨勇的几万大军,无论从什么方面来说,这场仗都是显而易见的结果。可是结果却出人意料,当杨广知道杨谅举兵进攻时,他非常惊讶,也非常害怕。
因为深知两军开战,兵力上的差距。就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谁知道杨谅却虚晃了前方战士一下,下令不打了,不是为别的,而只是因为他害怕了。
杨谅从来没有经历战场狼烟,如今要打仗,他慌的一批。
但剑在弦上已不得不发,两军都不能撤退了。杨广派出杨素,有累累战功的杨素在面对杨谅时,简直就不是一个段位上的。
杨素懂兵法,打算采取偷袭战术,决定留300个战士在此安营扎寨,而他带其他人前去偷袭。杨素在外等了很久,也没有看到士兵出来。
他大怒,找人来询问才得知,原来士兵们为了这300个名额已经挤破了头,都不愿意出战。因为他们都知道杨谅的兵太多了,出去无疑是送死,留下来,或许还有命可活。
杨素大怒,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命人将留守的300名将士喊来,然后只说了一个字“杀”,随即300名人头全部落地,众将士被吓得魂飞魄散,立即愿意跟随杨素前去杀敌。

遇见这样的兵,哪个还敢抗衡,最终因为杨素和战士的英勇,杨谅败,后投降。
可以说杨素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猛将。
但是,他做事的这种极端和骨子里的冷漠,也让人不寒而栗。如果能够中和一下此人物,应该就是一个完美体了。
17年苏州运河夜夜有美女登船,警方锁定旧货船,破门后大为惊讶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有多少人也是因为这一句,被苏州所深深吸引,想要一睹可以与天堂所媲美的苏州。苏州的大运河更是引人入胜,每当夜幕降临,徐徐的晚风让河边的树枝随之舞蹈,粼粼微光在路灯的照耀之下可谓是风光旖旎。傍晚一艘货船缓缓地驶入人们的视野,它与其他的货船不太相同,装的不是货物,而是夜夜有美女到访,这不仅让人心中起疑。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7:25:530001在宋代 梁山好汉们吃二斤熟牛肉的愿望是否靠谱
《水浒传》中描写了梁山好汉们豪爽大气、热爱美食的生活,经常出现吃大口肉、大碗喝酒的情节。然而,在北宋时期,耕牛不仅是食用肉,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梁山好汉想要每日吃上两斤熟牛肉的生活,是不现实的。一、牛肉的来源推测1.梁山好汉主要吃的是“非法牛肉”他们抢来的赃物中包含各种来源的牛,无论这些牛是谁的,他们都吃的是“非法牛肉”。根据宋代法律规定,私自宰杀牛属于触犯刑法的行为。我要新鲜事2023-06-23 19:13:320000慈禧下葬时的奇怪现象 到底是什么情况(慈禧下葬)
慈禧下葬出现的诡异现象可以用科学解释。慈禧下葬的日子是1909年的11月5日,这一天送葬队伍从京城为起点,上百个壮汉抬着一口很大的棺材,在两边有着宫女和太监,后面跟着的是皇亲国戚,甚至连不少的百姓都被迫出来跪迎,可是突然就发生了奇怪的事情,当天的天气本身是比较晴朗的,但是突然之间就刮起了大风,天空上也变得有些阴沉,明明是大中午却让人感觉很是阴森。一、诡异现象我要新鲜事2023-07-23 18:13:490000秦国灭掉六国后 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无一幸免)
秦国灭掉六国之后,赵王,韩王,魏王,楚王,晏王,齐王等六国君王无一幸免。秦始皇自从登尉以来,所为国家付出的贡献也是非常多的,但是针对于秦始皇来说,也是饱受争议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不得不说秦始皇在一生之中还有着许多的功绩,就例如统一六国在实现大一统之后又建立了新王朝,六国的君王却为能幸免。赵王迁,韩废王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3:20:190000梅山七怪实力排名,老大白猿精袁洪最为厉害(乃梅山七怪之首)
梅山七怪是《封神演义》中,七种修炼成精的妖怪,这奇怪乃七种动物修成,先后下山阻止姜子牙所率领的周朝大军。梅山七怪实力排名如何呢,老大白猿精化名为袁洪,是七怪这首,也是最厉害的一个。袁洪与其它六怪结为兄弟,自号为“梅山七圣”。梅山七怪分别是:袁洪(白猿精)、金大升(牛精)、朱子真(猪精)、吴龙(蜈蚣精)、常昊(蛇精)、戴礼(狗精)、杨显(羊精)。一、老大袁洪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6:00:19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