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用更衣 指代如厕(还曾有君主上厕所而亡)
古人如厕之所以要用更衣两字,因衣服较为繁琐,如厕时很容易弄脏,每次都需要更衣,为了让如厕变得更加文雅,就用了更衣代替如厕。在古代时,古人的思想多数都较为含蓄,因此有很多的东西都有一些较为新的称呼或叫法,如厕是古人都非常避讳的行为,觉得非常不雅,就衍生出了很多高雅的叫法。
如厕的叫法颇多
在古代关于如厕的叫法是非常多的,就例如更衣、解手、出恭。其中较为常用的就是出恭和更衣,出恭在最早期并不是上厕所的意思,是因科举制度学子要考试的时候,几天都要连续书写,但也要解决生理需求,就要去得到考官的同意。拿到考官手中的出恭入敬牌才能够去如厕,回到考场时再归还给考官。在当时的意思是出入恭敬遵守考场的纪律,但大多都是在如厕时才能够用到这个牌子,慢慢就变成了如厕的意思。

如厕时需要时常更衣
之所以古人如厕要用更一两个字代替,正是古代有一些权贵在上厕所的时候就需要时常去更衣。在上层阶级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平民阶段并不会使用这个词语,大多都是用“出恭”两个词代替。古人的卫生条件都是非常差的,所穿的衣服却又非常繁琐和复杂。
每一次如厕的时候都极其容易把衣服给弄脏,为了整理自己的形象,避免衣冠不整。在出门时都会带好几套的衣服,之后就需要更换衣服,时间久了也就直接选择用更一这种较为含蓄的说法代替。

曾有君王上厕所而亡
在最早期的厕所只不过是一个坑,不论是普通人家或者是权贵人家都只是一个坑,最多就是贵族的坑装修会比较好一些。古代的人认为如厕不雅观,都会避免提到如厕,更不会去研究厕所的装饰和改善。君王的厕所卫生条件和安全性也都是非常差的,所使用的厕所只是一个坑,会随着排泄物增多,逐渐扩大,直到不能够用的时候埋起来。
但使用过程之中极其容易出现塌方或掉下去的危险,春秋时期就有一个储君在上厕所时不小心掉进去,导致溺亡。除此之外,古人身体也是比较差的,出现一些肠胃问题。如测时如发生了疾病也很容易暴毙。在西方有一些君主也曾出现过,如厕时用力过猛,引发心脏病死亡的事情。

江西农妇隐姓埋名54年,74岁进京找到蔡畅:陈毅是我丈夫
1988年9月25日,北京的一家医院里,全国妇联主任蔡畅正躺在病床上备受折磨,此时的她已经丧失了语言能力,只能通过简单的手势和表情与人沟通。可是,当得知有一位来自江西赣州的老妇人来访时,蔡畅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强撑着身子,示意家人将其请进病房。不一会儿,一位衣着破旧,满头白发的老妇人来到了蔡畅病房门口,一看到病床上的蔡畅,这位老妇人便步履蹒跚地跑过去,一把握住蔡畅的手。我要新鲜事2023-05-24 21:36:430000“土木堡之变” 不仅改变了明帝朱祁镇命运 也改变了朱祁钰
明代宗朱祁钰,明朝第七位皇帝,是太祖朱元璋玄孙,明玄宗朱瞻基次子。在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被瓦剌军击败并俘虏,朱祁钰在兵部侍郎于谦和孙太后的支持下,登基成为皇帝。我要新鲜事2023-08-31 19:27:460000隗姓起源和来历:源自第二位炎帝魁隗氏(简化为隗姓)
隗姓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炎帝魁隗氏,神农氏之后登上炎帝位置的人就是魁隗氏,子孙后简化为隗姓。二是源自夏朝帝王后裔,汤将其迁到隗邑,建立了隗国,子孙以故国为姓。三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比如赤狄人原本就隗姓多,后来被晋国吞并,隗姓就汉化为晋人。隗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魁隗氏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07:300002乾隆的七公主和九公主,同是令妃所生,为何姐姐的品级比妹妹高
这两年乾隆身边女人争宠的宫斗剧比较火,使得令妃也成为大家所熟知的一个角色。虽然在这些剧里,她并不算是女主,却也有着足够多的戏份。出于突出剧中女主的需要,令妃就难免沦为了被抹黑的对象,这与她在真实历史上的地位,还是有很多出入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9:06:100000司马八达都有谁,司马防之子到死都自称为魏臣
司马八达是魏晋时期司马防的八个儿子,并不是说他们都很发达,只是字号中都有个“达”字。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就是司马八达中的前三兄弟,司马朗、司马懿和司马孚,虽然最终司马懿的孙子当上了皇上,但司马家那八个兄弟到死都以魏臣自称。一、司马朗——伯达我要新鲜事2023-03-14 15:45:4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