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宋来说,赵光义称帝算是一个最优解
西元976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驾崩。之后皇位被其弟弟赵光义获得。关于赵二皇帝登基的真相,在历史上一直众说纷纭。按照赵二自说自话的主张,是赵匡胤担心自己的儿子掌握不住局势,所以才搞了个兄终弟及,让赵光义继位,赵光义还表示自己将来驾崩后,皇位是赵廷美(三弟)继承。当然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知道,赵廷美没有继位,北宋世系从赵光义时代以后,奉行父死子继原则。
而历史爱好者群体中,也有不少人主张:其实赵大很可能是被赵二谋害的,赵二是一个篡位者。
其实小编觉得,从北宋当时的环境来看,赵光义称帝对北宋,对赵家来说,还真的算得上一个最优解。
心虚的赵光义
首先不可否认,赵光义的一切行为,都存在一定的心虚表现。
按照中国古代传统,新皇帝登基以后,往往在第二年才使用新的年号。比如唐朝的李世民在武德九年登基称帝。称帝后的李世民虽然已经是皇帝,但是在新一年到来以前,还是使用武德九年这个年号,直到第二年,才使用贞观元年这个年号。
不过赵光义可不玩这个套路。赵光义称帝以后,直接改了新年号。而在中国古代传统观念中,这无疑是赵光义迫不及待想刷存在感,想让天下人知道:自己才是大宋的新皇帝,是货真价实的。

越这样,越说明赵二心里有鬼。
其实从本质来说,赵二确实就是个僭主。
按照相关史料记载,赵二登基当夜的情况是这样的:赵匡胤去世后,开宝皇后派人去找赵匡胤的儿子来宫里研究登基。不曾想派去的人是赵光义的心腹。最终找来了赵光义。开宝皇后深知局势已经不可挽回,于是只好默认赵光义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
其实从这段记载不难得知:一方面,赵匡胤确实没留下关于继承人方面的诏书,另一方面,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父死子继未必是必然,兄终弟及也是可以接受的。
北宋的危机
在北宋之前,中国经历了长达五十多年的五代十国战乱期间。可以说五代十国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悲惨、最黑暗的一段时间,道德沦丧、人伦败坏,天灾人祸不断。在这段时间里,当皇帝其实不算是太难的事情,同样,失去皇位也是很容易的事情:比如赵匡胤本质上就是通过政变手段从后周手里获得的皇位。
赵匡胤去世那年,距离后周灭亡不过十六年。十六年是一个什么概念?相当于以2023年为时间原点,去回忆2007年的事情。相信很多中年人回想起2007年,会觉得这是不久之前的事情,但是,这一切实实在在已经过去了十六年。
换句话说,此时五代十国的很多传统观念,并不会因为十六年的时间而消除。同时,在五代十国时期,经常出现二世而亡的现象:即皇帝去世后,继承人看不住江山,最终导致王朝崩溃。后汉王朝就是典型。

因此赵匡胤去世后,北宋的局势其实并不稳定,需要一个强势君主,来保证赵家天下延续,因此赵光义要比赵匡胤的儿子更合适,这是其一。
其二,如果赵匡胤的儿子继位,大概率也会被赵光义篡夺皇位,和后周后主失去江山的区别只是在于,赵匡胤相对于柴家是外人,而赵光义篡夺侄儿的皇位,属于赵家的内部问题。但如果赵光义直接称帝,无疑可以省下这个不愉快的过程。
彝族火把节的来历,小伙为爱人复仇的凄美爱情
彝族火把节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不同民族的时间和传说都不一样,但是来历都差不多,都跟对火的自然崇拜有直接的关系。最开始火基本就是用来照明和烧东西用的,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类开始对火有了崇敬,并且沿袭了这种文化。一、彝族火把节的来历我要新鲜事2023-03-14 15:45:340000她是豪门娇妻,不甘平庸做间谍,扭转二战残局,98岁病逝异国
(说历史的女人——第1046期)人类历史上,从来不乏间谍,不过在这个行当里,相比男性,女性更有着其特殊的性别优势。尤其是战火纷纷的年代,原本属于男人的事业,因为女性的参与,显得多了一份莫名的柔情和意外。甚至有些结果,还充满了戏剧性——男人浴血奋战的拼杀,有时候不敌女间谍妩媚一笑和石榴裙下的一夜柔情。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7:18:080000曾国藩到底有多可怕 曾国藩对于晚清的贡献
曾国藩被人们称之为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人,曾国藩的可怕之处那就是他虽然处在官场腐朽的清朝末年,但是曾国藩还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毅力,保持着清高廉洁,他不会和其他贪官污吏同流合污。面对着其他人的诱惑曾国藩同样也能够保持着刚正不阿,所以朝廷上有很多的官员说非常的恐惧曾国藩,他们害怕如果不小心得罪了曾国藩可能引来杀身之祸。一、曾国藩对于晚清的贡献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8:19:260000鸣条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鸣条之战是如何进行的
并不算是以少胜多,因为在当时鸣条之战中,商人所具备的军队力量比夏朝所具备的军队力量有着明显的优势。不过当时旱灾比较严重,进攻夏朝的商人也因此损伤惨重,所以商人便发起对中原地区进攻。在这情况下,夏桀慌忙的出兵应战。与商人在蒲州地带进行对抗,而在当时商汤早有准备,充分结合上万名敢死队与夏朝军人进行对抗,最终一举击败夏朝赢得战争胜利。一、鸣条之战是如何进行的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5:01:430000野史:包拯出殡时,21口棺材从家中抬出,盗墓贼从此立下七字行规
公元1062年7月3日,有着“包青天”之称的包拯去世!消息传来,北宋京城的百姓为之恸哭不已!之后纷纷来到包拯家门口,希望能够再看一眼心中的“青天大老爷”!几天后,到了包拯出殡的日子!京城的百姓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早早地等候在城门口,想着无论如何都要送一送这个为民请命的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6:20: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