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项羽对战时拿下 多座城池为何却被司马迁通通略去
刘邦与项羽对战时夺取了多座城池,但却被《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所忽略。刘邦的战斗能力虽不及项羽,但军事实力是当时的佼佼者之一。刘邦的一些不符合道德观念的行为以及史书作者的偏见导致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不佳。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常被认为在战斗能力上不及西楚霸王项羽。刘邦的战争才能并非像《史记》所写的那样差,他在与项羽的对战中夺取了许多城池,但这些成就却被《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所忽略。
刘邦出身平凡,从一个小亭长、一个不务正业的小混混,逐渐发展成一个能够对抗当时西楚霸王项羽的势力。这表明他并非普通人,其战斗水平应该不会很差。
刘邦是第一个真正进入关中的人。当初,秦王子婴选择向刘邦献上传国玉玺,才算是秦国真正灭亡,也就是说,刘邦是第一个进入关中的人。项羽则是在打败章邯后才进入关中。
楚国上下都不看好西征,不愿意领军西征,刘邦选择了西征。即使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刘邦也能够迅速夺取关中,说明他的实力非常强大。确实,与项羽相比,刘邦的作战能力确实不及项羽。

项羽是一个军事奇才,从小就勇猛好战,跟随叔父项梁发动了吴中起义,反抗秦朝。他多次以少胜多,以6万军力击败了当时拥有20多万军力的秦国,之后又以3万军力击败了拥有56万军力的刘邦。
项羽的武功也非常出众,他精通十八般武器,能够扛起重达129斤的巨型铸金虎头枪,身高八尺多,力大无穷。他不仅勇猛过人,才华出众,就连吴中弟子也对他非常害怕。可以说,项羽是一位出色的将领,李晚芳曾评价他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在刘邦一方还有另一个军事奇才,那就是韩信。韩信也非常了不起,曾经在潍水战役中全歼龙且二十万楚军。
后来,韩信跟随刘邦一起击败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没有韩信,刘邦肯定无法夺取天下。但事实并非如此。《史记》记载了刘邦多次在与项羽对抗中战败,但却没有记录他在战胜项羽的那些战役,例如之战、成皋之战、荥阳之战、固陵之战、陈下之战和城父之战,这些战役都以刘邦的胜利告终。
由此可见,刘邦虽单挑项羽可能不敌,但他的军事实力无疑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再加上刘邦善于拉拢人心,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终能够夺取天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情理之中的。

人们可能会好奇,《史记》为什么要“抹黑”刘邦呢?不可否认的是,刘邦一生中的一些行为并不符合儒家的道德观念。例如,在逃亡途中,他狠心将自己的子女推下车;当项羽威胁要处死刘太公时,刘邦却淡定地回答:“我与羽同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我翁即为翁;如果你要煮了老翁,幸请我分一杯羹!”这些行为在一般人眼中都是不道德的。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许多史书对刘邦的评价显得比较负面。编写历史的人对刘邦存在偏见,忽略了他的一些成功之处。
朱元璋去世前下令妃子陪葬,3岁女儿探病说出一句话,母妃被赦免
在一些历史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朱元璋统治时期,一些大臣每天早上上朝之前,都将自己精心打扮一番,并一一交代身后事才去上朝,生怕自己死在了朝堂之上。下朝后,他们若能安然回家,家人则高兴不已,庆贺家中的顶梁柱又多活了一天。如今看来,这些剧情似乎有点夸张,可在真实的明朝初期历史中,由于开国皇帝朱元璋残暴无比,大臣们的脑袋的确是朝不保夕。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4:30:220001诸葛亮培养的“大特工”,整死两大奇才,却为蜀汉延续了30年寿命
三国时期的蜀汉,诸葛亮安排的特务是否真的存在?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费祎。说起费祎,大多数人会想到诸葛亮《出师表》所言:“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众所周知,费祎是先帝刘备给儿子准备的内事辅政大臣,也颇受诸葛亮信赖。但不为人知的是,正是费祎这个诸葛亮亲自安插的特工,在诸葛亮死后,一步步除掉魏延、杨仪两大奇才,为蜀汉赢得了30年的安宁。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1:06:4400001929年敌人要挖毛主席祖坟,堂兄舍命保护,建国后主席如何报答?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是我国伟大的领袖,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毛主席儿时的启蒙教育,更很少有人知道对毛主席启蒙作用最大的启蒙老师毛宇居。毛宇居不单单是毛主席的启蒙老师,更是为了保护毛主席的祖坟而不顾个人的生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建国后毛主席又是怎么报答毛宇居的呢?关于毛主席和毛宇居之间的故事,那还要从头说起。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38:000000薛岳传晚年交不起房租是真是假(真的)
薛岳传晚年交不起房租是真的。据了解,薛岳出生在动荡的时期,当时的中国经历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全国都非常的痛苦,薛岳的父亲见到国家逐渐的败落,内心很痛苦,将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儿子的身上,因此为儿子取名薛仰岳,表达对民族英雄岳飞的致敬,后来自己叫名字改成薛岳。大将军薛岳我要新鲜事2023-08-23 18:01:550000顺治皇帝为何只活了24岁 看看他的生活状态 能活24岁已属不易
顺治皇帝的死,至今是个谜团。朕即山河之主,牵忧国家社稷,百年三万六千日,竟不及僧人半日闲。——顺治皇帝顺治皇帝,清朝立国后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满清统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他六岁登基,仅在位一十八年,年仅二十四岁便早逝于人世。在中国历史上,短命的皇帝并非罕见之事,比他更短命的也不胜枚举,他之所以早逝在年少,却是一桩不可忽视的历史谜题。且让我们审视顺治皇帝的生平轨迹,他的短暂而扑朔迷离的生命令人深思。我要新鲜事2023-08-27 20:36: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