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中为何刘备会惨败给孙权
夷陵之战中刘备失败的原因不仅仅是陆逊的智谋和刘备的错误军事决策,更关键的是刘备军队的军粮缺乏。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之前的军粮储备远远不足,这使得他在战斗中陷入被动局面。陆逊看破了刘备军粮的局限性,并巧妙地利用战略性的后退和火攻战术,终取得了胜利。

夷陵之战是刘备主动进攻孙权的一场战役。刘备发动这场战争,必然有着足够的信心能够战胜孙权,否则不会轻举妄动。夷陵之战导致刘备惨败,他的军队遭受巨大损失,刘备本人也在白帝城去世。
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刘备的失败归咎于陆逊的智谋和刘备的错误军事决策。陆逊采取战略性的后退,消耗刘备军队的军粮,并在适当时机发动猛攻,终以火攻战术击溃刘备的军队。最近在湖南长沙发现的一批竹简的内容对夷陵之战的历史记载提出了质疑。
这批竹简记录了东吴嘉禾年间长沙地区的百姓耕地和缴税情况。根据竹简的内容,南方地区的百姓每年上交的米税数量明显较少,北方地区每年收到的米税数量却相对较多。这揭示了南北方在军粮储备上的巨大差异。
在战争中,军粮供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后方缺乏足够的军粮储备,将会严重影响战争的进行。而在夷陵之战前,刘备的军粮储备非常有限,只够支持一年的时间。相比之下,诸葛亮在进行北伐时有近三年的军粮储备。
夷陵之战持续了一年多,刘备的军粮储备远远不够维持这场战役。陆逊很可能看穿了刘备军粮的局限性,采取战略性的后退消耗刘备军队的军粮,并在战场上运用计谋打败了刘备。

《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通常只关注三国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事件,而忽略了许多配角和小人物的故事。然而,这些配角和小人物同样有着精彩的故事,只是被历史的夹缝所掩盖。近年来,马伯庸的《三国配角演义》等作品通过推演和解读历史资料,揭示了一些被忽略的细节和背后的真相。

例如,著名的"马谡失街亭"事件,《三国演义》中称马谡被诸葛亮斩首,而历史记录显示马谡实际上死在监狱里。这个矛盾背后代表了诸葛亮的心思和马谡的结局,以及是否有关于街亭的真相被掩盖。《三国配角演义》对这些事件做出了详尽解释。
这个故事提醒人们,在三国时期的战争中,除了主要人物和事件,还有许多微观细节和配角的故事同样值得关注。
古人常用的守宫砂是什么 有传说中那么神奇吗(朱砂)
古人常用的守宫砂,是用壁虎加朱砂制作而成的。在一些影视作品之中,经常性的能够看到女子为了能够验证自己的贞洁,多数胳膊上都会有守宫砂的存在,非常神奇,如是没了处子之身之后守宫砂就会消失,那电视剧之中的守宫砂是真的存在吗?有那么神奇吗?守宫砂到底是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3-22 00:00:530002夏朝人吃什么主粮 河南考古发现异常(水稻)
夏朝人的主粮经过河南考古,发现多数都是水稻。大禹治水是众人的非常熟悉的一个故事大于生活的朝代,则是夏朝也是中国历史上面第1个出现的王朝,因此关于大禹也就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后来夏朝一直发现过之后,关于夏朝的不同也被发现,尤其是大禹也有着超前的意识。夏朝的遗址被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2-19 23:51:410001古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进口大米的呢(宋朝)
马铃薯已成为中国仅次于大米、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主食。这一重大变化被食品专家称为“粮食危机”的萌芽。事实上,唐宋以后,由于人口的增加,“粮食危机”在中国日益突出。为了让人们至少在过年的时候能吃上一顿饭,早在北宋,中国就开始从泰国和越南进口大米。也就是说,中国人最迟在宋代开始吃进口大米。先秦最上档次的是“蒸饭”中国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大米的进口,因为大米和小麦一样,是古今中外中国人的主食。我要新鲜事2024-01-27 19:54:140002周瑜攻下曹仁据守的江陵城的原因是什么(关羽绝北道)
周瑜攻下曹仁据守的江陵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关羽绝北道。赤壁之战后,曹操被击败,主力向北撤退,但对荆州的控制却是他不愿放手的。尤其是南郡治所江陵城,扼守长江航道,控制着襄阳南下江汉平原的战略通道,以及益州与扬州东西方向的交通咽喉。因此,虽然曹操已败,但他并未轻易放弃对南郡的守护。我要新鲜事2024-03-18 20:02:170004班超和班固是什么关系:兄弟关系(都是著名的史学家)
在历史的洪流下有许多的英雄人物,古代也有各种各样的名家和许多有才华的人,比如说班超就是古代历史上一个比较厉害的人物,他为自己的国家作出许多贡献,为它立下了汗马功劳,据说他还有一个兄弟,那么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两个吧!班超和班固是什么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0:18:03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