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的灭秦战略,容易实现吗?一旦实施秦国会灭亡吗?
赵武灵王的这一策略很难实施,即使成功施行,秦国也很难灭亡,这主要有3方面原因。
第一,这种战略的前提是六国齐心协力。
赵武灵王灭秦的策略,是列国联军从函谷关正面进攻秦国,把秦军主力吸引到函谷关前,趁秦国后方空虚,赵军从赵国西北的九原渡过黄河南下,直接突袭秦国大后方,从而实现灭秦的战略构想。
这种战略看似很好,但前提是六国必须齐心协力,这才是最困难的因素之一。
秦国在商鞅变法成功后实力大增,秦国东出威胁东方六国,东方六国为了抵御秦军曾多次进行合纵抗秦,但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这并不完全是六国实力不行,而是六国各怀鬼胎,甚至内斗。赵武灵王要想全力进攻秦国,也面临着这种困局。
赵国在胡服骑射后实力大增,拓地千里,一跃成为仅次于秦国的第二军事强国,这也让其他国家担心,他们害怕赵国灭秦后实力大增,没有了后顾之忧,那接下来岂不是威胁到了他们吗?
所以,当赵武灵王的策略真正展开后,六国很难齐心协力,甚至在赵军即将灭秦时偷袭赵国后方,这可比函谷关前“啃骨头”划算得多。
第二,这种战略需要确保奇袭的突然性和隐蔽性。
赵武灵王要想实现这种战略突袭,还必须保证战争的突然性和隐蔽性,也只有突然袭击,才可能确保战争胜利,否则,一旦被秦国发现,秦国调集重兵在险要关隘设防伏击,赵军就会陷于被动,到那时前有秦军重兵云集,后方补给线又长,赵军很难全身而退。
通过河套平原向秦关中平原进攻,路途崎岖难走,骑兵部队也很难迅速通过,这也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这一地区修建秦直道的重要原因。
地形限制了速度,增加了突袭的时间,长时间的行军很难保证不被秦人发现,赵武灵王的战略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第三,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已经成为“战争机器”,实力雄厚。
秦国商鞅变法后强大的不仅仅是秦军,就连整个社会也成为为战争服务的性质,秦国几乎成了“战争机器”,一旦发生战争,整个国家就能迅速的运作起来。
赵武灵王就算成功穿越河套平原和陕北山地,进入秦国的腹地,人困马乏的赵军在进攻秦国城墙时,也很困难。首先是攻城器械很难迅速打造,就算打造完毕也难以迅速攻破城高池深的咸阳城,短时间内如果赵军无法攻破秦的都城,无法摧毁秦的指挥系统,各地秦军就会回援,到那时赵军将陷于被动。
赵国的强大得益于赵武灵王打造的一支精锐骑兵,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性强,在突袭和野战中有很大优势,但进行攻城战和对峙作战却是不利的。
赵武灵王的战略构想很丰满,但现实情况却很骨感,就像他曾构想的二元政治那样很有先进性,却不符合当时的政权架构,最终正当壮年的赵武灵王却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
所以,赵武灵王的战略构想很难实现,即使实现,也很难灭掉秦国。
雍正一周岁时抓周 为啥会让康熙变脸色(雍正皇帝)
雍正一周岁时抓周写的字代表他一定能当皇上。我们都知道雍正也是在我国清朝时期比较重要的一位帝王。虽然说雍正在位的时候也并没有太多的贡献,但是也维持住了清朝的发展,在雍正一周岁的时候,自然按照规矩要进行抓周,只不过雍正抓周的时候,居然让康熙的脸色变了又变,雍正抓周的时候到底做了些什么?居然能让康熙帝变成这样。雍正抓周我要新鲜事2023-07-10 22:09:210000牧野之战发生在什么时期 牧野之战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牧野之战是发生在商朝的后期,这场战争是商朝和周武王决定性的一战,两支军队就是在牧野发动战争的。周武王伐纣的原因主要是纣王太过于昏庸,听信奸人谣言,经常虐待文武百官和百姓,朝廷上下妖风邪气,加剧了社会的矛盾。一、牧野之战成功的原因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6:56:380002郑和下西洋 是如何找到西的呢(地理学)
郑和下西洋之所以能够找到西边在哪,主要是靠古代的天文学,地理学和物理学知识。在提起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为什么郑和能够找到西边在哪里?而郑和下西洋就是明朝时期,著名航海家之和率领着船队,一路之上则经过了东南亚、南亚和非洲、中东等地区。郑和下西洋我要新鲜事2023-03-28 03:43:480000花钿妆什么时候开始盛行:春秋战国时期(寿阳公主发明)
化妆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事情,在古代,人们的化妆品不多,并且有些还含有毒素,但是还是有不少人为了变美丽而化妆,比如说魏晋时期就喜欢雪肤,因此当时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在脸上抹白粉来使肤色变白,而后来又流行了一种花钿妆,那么这种花钿妆是什么时候流行的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花钿妆是什么时候开始盛行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1:35:520000吕姓起源和来历:源自炎帝神农氏后裔(伯夷为吕氏始祖)
吕姓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源自舜帝时期的姜伯夷,当时由于伯夷掌管礼仪的秩序非常好,而且禹上位后他也悉心的辅佐,便组建了侯爵国-吕国,因此他也被视为吕氏的始祖。二是源自姬姓魏氏,重耳的随从中有一位叫做魏武子的人,他的儿子魏锜获封于吕地和厨地,因此人们大多称他为“吕锜”,后人也就以此为姓了。吕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舜帝时期的姜伯夷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35:03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