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国祚51年,为何如此短命?司马家以一己之力,摧毁天下人信仰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不仅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还统一了天下。
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一统王朝,却仅仅只存在了51年(不算东晋),便走向了覆灭,成为了历史上名副其实的短命王朝。
西晋为何如此短命?或许从司马家篡权那天开始,就已经为它的“短命”结局埋下了伏笔。
因为司马家以一己之力,摧毁了天下人的信仰。
司马懿篡权
司马懿给曹魏打了大半辈子工,先后辅佐过曹操、曹丕和曹叡这三代帝王,身居高位。
但是显然,司马懿的野心可远远不止于此,他不甘心仅仅只是位及人臣,他要的是整个曹魏政权。

魏明帝曹叡,曾临终托孤,将当时还年幼的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曹爽,让二人共同辅政。但是很显然司马懿为了权利,最终选择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政权。
可即便没有曹爽的步步紧逼,高平陵之变也会发生,只不过曹爽的介入,让司马懿的政变来得更早了一些。
司马懿的此番背信弃义,无疑开了个“好头”,打开了司马家后人道德上的束缚,为他们一家进行篡权夺位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司马家族后来的统治埋下了隐患。
司马昭弑君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比司马懿行为更恶劣的,当属他儿子司马昭的“弑君”。
虽然亲手刺杀曹髦的人是成济,但成济杀曹髦是受贾充指使,而贾充本就是司马昭的心腹,所以无论司马昭是否真有“弑君”之心,但曹髦死于他的手下,他难辞其咎。
据《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昭在听闻曹髦被杀后,当时便惊吓得扑倒在地,并念叨着:
“天下人该怎么议论我啊”
可见司马昭心里也很清楚,“弑君”所造成的后果有多么严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为平息众怒,亲手杀死曹髦的成济虽被灭三族,但他只不过是替罪羊而已。而司马家族的势力却再一次得到巩固,但是却成为了司马家难以抹掉的政治污点。

也难怪司马昭要感叹一句“晋祚不长”,真真是神预言家。
独尊儒术
在曹魏与西晋之前,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汉朝提倡的便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也确立了儒家的正统与主导地位。
其中,三纲五常是儒家伦理的基础架构,也是封建礼教之下,所提倡的道德标准。而这一标准在汉朝的推行下,早已深入人心,是众多士族的做人准则和道德信仰。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为“三纲”
它要求为臣者需服从于君,为子者需服从于父,为妻者需服从于夫。同时也要求为君者,为父者,为夫者也理应做好表率。
反映的是封建社会之下,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理应遵守的道德准则。
而“仁、义、礼、智、信”是为“五常”
强调的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人交往关系和行为准则。
此外,孔夫子甚至还提出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君臣臣等等伦理道德观念。
正因为儒家所提倡的这种道德思想和秩序,有助于当时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地位,巩固皇权,因此汉朝才会大力推行儒家思想,独尊儒术。

说直白点,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和规则应该是怎样的?无非都是统治阶层说了算。
但是很显然,在汉朝存在的四百年时间里,儒家所建立的社会到道德秩序和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很多饱读诗书的士族,更是将儒家思想奉为自己的人生信仰。
信仰崩塌
这种影响有多深呢?举一个典型例子,荀彧当初尽心竭力辅佐曹操,但为何曹操想要篡汉的时候,荀彧就跳出来反对了?
因为荀彧自始至终都是忠于汉室的,于他而言,他一日为汉臣,终身为汉臣,即便时过境迁,他依旧将自己永远视为汉臣,也始终将曹操视为汉臣。
而他帮曹操只是想要“匡扶汉室”的,不是让曹操来取而代之的。
这便是荀彧对于儒家“君臣思想”的体现,是为“忠”。足以看出,汉朝统治,儒家道德秩序,对于像荀彧这样的士族影响有多深了。

而司马懿的篡权夺位,背信弃义,与司马昭后来的“弑君”,都是违背君臣之礼,是“不忠”“不仁”“不义”的表现。
不仅违反了儒家的道德秩序,也对皇权和儒家思想带来了巨大冲击,将人们的三观和信仰震碎一地。
所以后来司马家也无法再将“忠”作为立国之本,而是选择了“孝”,于是才有了后来的
“万世皆以忠为本,独晋以孝治天下”
司马家挑战权威,摧毁信仰的种种恶劣行径,也让司马家族付出了应有的代价:短命而亡。
古代四大美女是谁:貂蝉(或为虚拟人物)
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是貂蝉、王昭君、杨玉环以及西施。这几个人分别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却因为过于美貌而被历史所记住,每个美女都有自己的典故,并且有与其相关的成语。相应的,因为过于美丽,她们在历史上也有不小的争议。这四大美女虽然都很漂亮,但是美丽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都漂亮的有辨识度。人们可以通过还原画像,准确判断出具体是谁。一、王昭君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9:23:190000清朝最穷的状元 八个字就被皇帝看上(寒门状元)
寒门状元写了“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几个字就被皇帝认定为状元。在清朝200多年的历史中,一共出了114为状元,有一位叫人特别铭记,他就是骆成骧,出生于四川,因其出身贫寒,而被称为布衣状元。但他殿试策论开头的八个字却是叫是让光绪皇帝为之动容,钦定第一。科举制度我要新鲜事2023-10-05 22:12:030001解析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历史扭曲(死舅=思旧的意思)
相信大家都听长辈说过正月不剃头这一说法,在过年前长辈们就会带自己的小孩去剪短头发,就因为一句古话“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这两句话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为什么古人会这样说呢?据了解,古人的原话是“正月不剃头,思旧”,从而扭曲演变成现在的“死舅舅”。正月不剃头的由来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5:50:370000正一品的清朝官员 享受什么待遇 (最高级别)
清朝官员之中的正一品是属于古代官品之中等级最高的,享受的待遇也是最好的。古代官员的等级制度,很多人都特别的不熟悉,就例如大多数人熟悉的就是由周星驰所扮演的一个九品芝麻官的影视作品,其中的九品其实是在古代之中最末级的等级,第一则是正一品,再小一点是从一品。最高级别我要新鲜事2023-02-26 15:01:290002“癌”是西医叫法,中医盛行的古代“癌”叫啥?仅一个字却很耳熟
前言癌症,一个让人们闻之色变的词语。它的可怕程度,不亚于古代瘟神的肆虐。然而,这种疾病的名称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演进在变化。古代中国人对癌症的认知,也经历了从“瘤”到“疡”,再到“肿疡”的转变。直至近现代,随着西医传入,“癌”这一更科学的称谓被引入,人类这才逐步认识到癌症的细胞病理本质。我要新鲜事2023-10-25 20:06: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