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躲开了官盗和私盗的霸陵,真是源于汉文帝的低调吗?
一位皇帝临终之前,写下了一封让人肃然起敬的遗诏,被《史记》《汉书》原文摘录,他写的什么呢?
概而言之,就是切勿劳民伤财,简简单单低调最好。这显然与动辄就厚葬,以显示气派的多数皇帝不同,他这样节俭的皇帝,自然受到了当时与后世的一致称赞。
他就是汉文帝刘恒,去世于公元前157年,享年46岁。
随着时间滚滚流逝,刘氏皇族的陵墓几乎被盗了个遍,那些曾经厚葬,把陵墓修建得如高山一般的都未幸免。如刘恒的老爸刘邦,还有他的众多豪横的子孙们。
然而,这位好皇帝刘恒的陵墓,却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猖獗的私盗或官盗。
不知道刘恒要是得知了这一切,会不会为了自己的低调感到庆幸,因为还真是嬴政吃麻椒——赢(嬴)麻了啊!

低调的母子
懂得“猥琐发育别浪”,低调得要命的刘恒,或许早就预料到厚葬之后的代价。
他的陵墓霸陵,所处的大概位置,史书上都有记载,可谓是人尽皆知。
甚至还凭借着刘恒的母亲薄太后南陵的位置,来推断霸陵的位置,但是两千年以来,无论是盗贼,还是考古学家,都未能找到霸陵地宫的精确位置。
刘恒为什么会这么低调呢?还是受他母亲薄太后的影响。
薄太后一生传奇,能够从后宫宫斗中脱颖而出,有人靠的是手腕,有人靠的是实力,而薄太后靠的是隐忍低调,不争不抢。
这些思想,无不灌输给了她的儿子刘恒。凭借这份低调,她们母子不仅逃过吕后的毒杀,甚至逆袭成为大汉王朝的掌权人——刘恒登基皇位。
不过,薄太后没能逃出被盗墓的命运。她死后,按照太后级别的规格,修建了一座惹眼的陵墓,高高的山包下,埋葬着无数金银珠宝。
而刘恒这个“另类”皇帝,不仅不要山包,而且还告知天下人,自己一定会薄葬,这不仅让人找不到掘墓的位置,更消除了部分盗墓者的冲动。

江村大墓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考古学家虽没有发现霸陵地宫的确切位置,但也破除了不少传言。
比如,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白鹿原凤凰嘴是霸陵地宫的位置所在。清代学者也毕沅认为,霸陵的位置在山中。
然而通过高科技手段的勘探,发现其附近山体中并无空洞,更没有人工开凿的痕迹。经过认真研究,基本上可以对这位学者的观点判伪。
不过,根据《史记》的《汉书》记载,以及已经勘探的墓穴经验可以大致判断,黄帝陵与皇后陵不会相隔太远,至多不会超过1000米。
所以,刘恒的霸陵地宫,应该在窦皇后陵不远处,不过与大多数皇帝不同的是,那里没有封土形成的山包。
于是考古人员对白鹿原凤凰嘴,进行了再次勘探,这一次不出意料,有了重大发现。
在距离窦皇后陵仅仅800米,出现一座新发现的大墓,它呈“亞”字形,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江村。因位于此,故又称江村大墓。
似乎所有的数据都在指向,江村大墓正是刘恒的霸陵。
经过考古研究,这一江村大墓深30多米,出土各类陶俑1000多件,金、银、铜、铁、陶质文物3000余件。
出土的各种文物是精美无比,制作规格也很高,这透露出墓主人不同于一般人的身份。其中,13件着衣陶俑引人注目,因为它主要发现于西汉皇室墓葬中。

除此之外,在外藏坑还发现了有“中司空丞”“山官”“仓印”“中司空印”等字样的铜印章,而这正是西汉中央官署机构的名称。越来越多皇帝级别的文物出土,这让墓主人的身份也变得明朗起来。
在随后的考古勘探中,考古队员惊讶的发现,江村大墓竟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墓葬系统:由墓室向外放射竟有百余座葬坑!
而且除了北方外,各个方向还有许多个外葬坑,并在西、北三千至四千米的地方,发现了数十座“甲”字形陪葬坑。
通过上述,陵墓形制、出土文物等,基本上可以确定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霸陵。
根据历史记载,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把咸阳作为渭水之畔的王陵,故而西汉帝王多葬于咸阳平原。
或许是出于对皇室斗争的厌烦,或许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刘恒才决定离开咸阳,就在灞河畔修建陵墓。
古代死囚的断头饭中 为何放着一块生肉(别有用处)
在古代死囚犯的断头饭之中,老是放着一块生肉,可能是被人贪污了,也有一种说法,是希望犯人能够获得转生的机会。在古代的时候,如果是犯人犯了罪之后就会被砍头,而在砍头上刑场之前就会有人专门端来,然后就好肉去吃,吃了之后就能够上路了,这也是最后的一顿饭叫做断头饭和以前的饭菜有所不同,吃的会比较好,而且还喜欢在碗上放一块生肉。为何会有断头饭我要新鲜事2023-03-29 16:54:470001浅析20世纪,琉球久米系宗族社会进行全面振兴的过程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从陈氏幸喜家的在琉球王国时代的发展来看,陈氏幸喜家支流的祖先陈氏家族七世克敦(1773-1841)从那霸久米村分家移居外地——玉城村仲村渠在此分家另立宗族。而重新建立宗族是十分困难的事,宗族规模大打折扣,陈氏先祖筚路蓝缕,终于在此地站稳脚跟。陈氏幸喜家在战争中九死一生,人口损耗严重。即使如此,埋藏在陈氏宗族后裔心中的祖先之情不会消失。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30:400001这个凶手对着甘地夫人一直把枪里的子弹打光说:该干的我已干完!
(说历史的女人——第1660期)她的全名叫英迪拉·普里雅达希尼·甘地(其丈夫是费罗玆·甘地,故习惯称其甘地夫人或英迪拉·甘地夫人),被誉为“印度铁娘子”,更有人把她誉为“印度之国母”。她为了印度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如同在她遇害之前不久曾经说的那样:“我一生都用在为人民服务,即使我死了,我相信我的每一滴血都会用来哺育印度,让她变得更强大。”0002曹睿怎么死的祖传短命,豢养男宠36岁英年早逝
曹家从曹操开始便留下了逃不开的魔咒,祖传吐血,祖传短命。曹睿的死因更加是扑朔迷离,按理说36岁是一个男人正是大展拳脚的时期,但曹睿却在这时轰然病逝。难么到底曹睿怎么死的呢?其实早有征兆,他后期贪恋女色,甚至养了男宠,日渐消瘦,直至不治而亡。一、曹睿之死的原因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0:43:540000刘备死前想杀了诸葛亮:对诸葛亮有所怀疑(托孤试探)
刘备死前的确对诸葛亮有所试探,若诸葛亮有不臣之心,刘备有杀掉诸葛亮的打算。刘备知道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便千里传书,召诸葛亮和几个皇子前来。值得注意的是,刘备并未召刘禅,显然是对其有所安排。刘备担心自己死后,他的儿子控制不住诸葛亮,诸葛亮有掌握大权的想法,于是对诸葛亮加以试探。诸葛亮表明忠心后,才被免了死罪。刘备死前想杀了诸葛亮刘备怀疑诸葛亮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6:28: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