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26皇子不准进京,清朝皇子却不许离京,各有利弊,一目了然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的26位皇子都曾被派去镇守边疆,远离京城。
但明朝后的清朝皇子,却无故不可离京,一辈子只能被圈在皇城之内,为什么这两个朝代的做法如此不同。
明太祖朱元璋,早先是个放牛郎,出生草根的他,特别注重权力,所以他会尽自己最大可能,牢牢将政权掌握在自家人手中,就包括他登基后,不断清理有功之臣,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
明朝皇子 各封藩王
和其他大多数皇帝一样,朱元璋也妻妾成群,老婆多了,孩子自然就多了。有资料显示,朱元璋一生共有42个子女,其中有26个都是皇子。
古代皇帝儿子,少了是烦恼,多了也是烦恼。毕竟皇位只有一个,这些同父异母的孩子之间,又没有什么感情,日后一定会为皇权争个头破血流,鱼死网破。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朱元璋在儿子还未成人的时候,就封他们做藩王。
等皇子稍微长大一些后,就会被朱元璋派去镇守边疆,这就意味着他的每个儿子都手握兵权。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让他们管辖自己所统治地区的居民,可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朱元璋将儿子都派遣出去,无故不得进京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就是我们刚刚讲的为了将权力全部都掌握在朱家人手中,这样即使以后发生动乱,也只能是他们手足相残,最终明朝统治者还会姓朱。
第二点,就是为了让太子顺利登基,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历历在目,朱元璋自然不想让历史重演。
为了自己的太子朱标,可以顺利登基,其他儿子就只能被派至边远地区,这样就算他们有不臣之心,也没有这个条件。
也正因如此,朱标死后,他的儿子朱允炆才能顺利登上皇位。
第三点,就是为了稳定明朝统治,明朝虽然已经建立,但民间残存的元朝势力依然强盛,一些边缘地带仍然不太平。

如果此时明朝内部发生内讧,那些其他势力一定会虎视眈眈,紧紧盯着这块大肥肉,等到适当时机就出兵攻打明朝。
为了避免内乱出现,朱元璋直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众多皇子无事不得相见,各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甚至在朱元璋即将离世的时候,他还下令让儿子们不用进宫。
就是在这种政策下,朱元璋在时他的儿子们确实没有发生很大的矛盾,但是等到他去世后,朱允炆为了巩固帝位,只能不断削藩。
这也让众多皇子不满,之后朱棣为了自保起兵谋反,并成功夺取政权。
可以说,朱元璋的这种政策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皇子们钩心斗角,但却让他们权力过大,各个都会成为新皇的威胁。
清朝皇子 不得出京
反观清朝,皇子们无故不得出京,每人都必须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清朝之所以会实施这样的政策,主要还是因为有明朝这样一个前车之鉴。
除了将皇子们全部留在宫内,清朝的皇子还不会拥有管辖区,更不会有自己管辖的居民,他们的府邸也只能建在京城。
为了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清朝统治者甚至提出“无故出京师六十里罪与百官同”,这足以看出清朝对皇子们的管控之严。

虽然清朝皇子们没有权力,但他们生活的却很滋润,亲王年薪万两,世子6000两,郡王5000两,长子3000两,贝勒2500两,这足以保证他们一辈子衣食无忧。
清朝的政策,确实可以避免皇子们出现拥兵自重的情况,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众多皇子集中在京城无所事事,自然就会开始觊觎皇位。为了做最高掌权者,皇子们开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也让清朝手足相残的事件,屡次发生。
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事件,其惨烈程度难以想象,当时还是皇四子的雍正皇帝,也是踩着手足的尸体上位,后期他为了让自己儿子不手足相残,选择秘密立储。
可以说明朝和清朝的政策,各有利弊,统治者的初心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避免出现内乱。
明朝的做法是将所有权力都掌握在朱家人手中,清朝的做法是将权力掌握在天子手中。
但不论是哪种政策,都是对人性的考验,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又有几个人能洁身自好。亲兄弟尚且明算账,更不用说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之间的斗争,只会更加惨烈。
除此之外,下一任掌权者,通常都会无限剥削兄弟们的利益,这也让皇子们对权力的欲望更加强烈,毕竟如果自己不登上皇位,很有可能就会被新皇针对,到时候身首异处也未可知。
古代的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博士)
古代的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学历。在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独特制度,其角色相当于现代的学历制度,是衡量个人学识水平的一种方式。具体而言,古代的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最终取得进士的资格。一、科举制度的阶段对照现代学历的阶段1、童生阶段:可以对应为现代的基础教育阶段,包括小学至初中。2、秀才阶段:类似于完成初中至高中的学业,获得初步文化知识的学历。我要新鲜事2024-01-12 19:59:380000桂姓起源和来历:姬季祯长子因避祸改姓(以父弟名为姓)
桂姓算是比较常见的姓氏,源流也比较简单,主要分为两大起源,一是源自姬姓,是周王室的后裔因避祸改姓而来,焚书坑儒的时候,秦国博士姬季祯被杀,他的儿子就改名避祸,其中长子就改为了桂姓。二是源自地名,在西汉时期居住在桂林郡的人都以地为姓。桂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姬姓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20:470000白姓起源和来历:源自秦武公儿子公子白(以祖先名为姓)
白姓主要有四大起源,一是源自秦武公的儿子公子白,子孙以祖先名为姓。二是源自颛顼的后裔白公胜,他的原名叫做熊胜,由于受封于白邑,于是被称为白公胜,子孙以邑为姓。三是源自炎帝大臣白阜,子孙以白为姓。四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者皇帝赐姓,比如明朝时期,西域人察罕等就被赐姓为白。白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公子白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2:29:580001包拯和寇准同朝为官吗:包拯做官时寇准已去世(都是好官)
包拯和寇准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他们都在宋朝,那么这两人是同朝为官吗?包拯和寇准同朝为官吗包拯与寇准是在同一个朝代做官,但是寇准的年龄比较大。在包拯还读书的时候,寇准就已经当官了,但是当包拯成为朝廷官员时,寇准已经去世。两个人共同生存在世界上的时间为24年,但是两个人不认识。确切的说包拯应该听过寇准这个名字,但是寇准不认识包拯。但是这两个人都是为人正直,在朝廷中都属于好官。包拯哪年去世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6:04:520000要离简介:春秋时期吴国人士(古代四大刺客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不过也出现了不少的能人异士,当然也出现了不少的英雄豪杰,古代著名的四大刺客大多数就出现在这个时期,而要离就是四大刺客中的一个刺客,那么接下来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要离这个人物吧!要离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9:44: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