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人气最高的皇室宗亲刘虞,以仁厚扬名,因仁厚而亡
东汉末年,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各路诸侯、宗亲,要么是没能力,要么是割据一方,真正忠于汉室且有能力的人少之又少,刘虞便是其中一个。

能臣刘虞
东汉末年的皇室宗亲,最为出名的莫过于刘备,不过因为削藩令的缘故,到了刘备这一代早就没落了,不得不靠着卖草鞋维持生活。
而刘虞则不同,他东海恭王刘强之后,他的父辈仍然很有实力,是丹阳太守,算得上是根正苗红了。
刘虞本人也很争气,最初获举孝廉,担任曹吏,因能履行职务而获升为郡吏,后因累积政绩迁为幽州刺史,刘虞任幽州刺史期间,在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外族间有崇高威望,随时朝贡,不敢侵扰,百姓传唱歌谣赞颂刘虞的功德。
然而,东汉末年的官场就是一个大染缸,刘虞这样的人很快便遭到人的嫉妒,被免了官,史书上也仅仅记载了一句,因公事免官。
后来,黄巾起义爆发,刘虞再次被起用,当了甘陵国相,前去安抚灾荒后的百姓,以俭朴为下属榜样,不久升为宗正。
刘虞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治理州郡的水平非常高。幽州是一个很穷的州,穷到揭不开锅的那种,经常需要其他州郡补贴才能正常运行。
刘虞被任命为幽州牧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广施恩惠,很快幽州便能够自给自足,并且还能够接纳其他州郡的流民在此安居乐业。
刘虞不仅是能臣,而且还非常忠于汉室
东汉末年是宦官、外戚、士族三分天下的局面,在何进与袁绍的一系列骚操作之下,让董卓白白捡了个便宜,入主洛阳,控制朝政。

天下诸侯当然看不过去,于是起兵讨伐董卓。
董卓招架不住,舍弃洛阳,逃往长安。同时,董卓还把汉献帝给带到了长安,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发号施令。
诸侯们自然是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在韩馥、袁绍等人的倡议之下,想要拥立威望正隆的刘虞为新皇帝,与董卓对抗。
不过,刘虞心中忠于汉室,不愿意做如此大逆不道的事,当皇帝。于是,韩馥、袁绍等人只好退而求其次,希望刘虞能够领尚书事。
这个官非同一般,有了这个职位,就能够按照制度给其他人加官进爵了。刘虞心里非常清楚这些人的想法,于是也给拒绝了。
可以说,刘虞的心里面对于汉室绝对是忠心耿耿。
虽有文治,却无武功,最终兵败被杀
刘虞虽然治理州郡的能力很强,但也因为仁厚而与公孙瓒矛盾重重。
乌桓作乱的时候,公孙瓒奉命征讨乌桓,而刘虞则是公孙瓒的顶头上司。公孙瓒是一个诸侯,注重的是军队的强大,放任部队侵扰百姓。
而刘虞则注重仁政,很关爱百姓,这样一来,两个人就会产生分歧,矛盾也就逐渐产生了。
后来,公孙瓒与袁绍矛盾加深,双方打了好几次,公孙瓒都被袁绍给打败了。但公孙瓒不死心,仍然不断进攻袁绍。
刘虞认为公孙瓒太过于穷兵黩武,于是下令公孙瓒不许再出兵,并且还稍微削弱了公孙瓒的权力,以示惩戒。
公孙瓒自然是勃然大怒,屡次违反刘虞的命令,同时还直指刘虞的痛点,再次开始侵扰百姓,而刘虞准备赏赐给游牧民族的物品,也多次被公孙瓒抢夺。
刘虞无法制止,于是上书朝廷,斥责公孙瓒的行为,而公孙瓒也上书朝廷,说刘虞办事不力。当时朝廷早就无力节制诸侯,面对两个人互相指责,也无法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刘虞开始集结部队,准备讨伐公孙瓒。不过,临行前,刘虞下了一个命令,不要多伤人,只杀公孙瓒一个人就行了。
然而不幸的是,刘虞兵马虽然多于公孙瓒,但却不善于作战,同时还投鼠忌器,爱惜百姓的房屋,不能全力进攻。
这就给了公孙瓒可乘之机,率领数百锐士,顺风纵火,突袭刘虞。刘虞打败,被公孙瓒给抓住了。
公孙瓒以刘虞勾结袁绍欲自立为帝为名,胁迫汉使将刘虞给斩首了。

结语
刘虞死后,其治下的百姓痛哭流涕,很是怀念刘虞,足见其深得民心。
刘虞的所作所为,在乱世之中显得有些妇人之仁,但不能否认的是,他是一个真君子,若是生在太平盛世,定能成为一个治世之能臣。
被项羽称为壮士的樊哙后来怎么样了(做了刘邦的心腹)
樊哙得到了刘邦的赏识和提拔,成为刘邦身边最信任的心腹。项羽眼中的壮士,后来的命运却颇为坎坷,他并没有沿着一帆风顺的道路一路荣耀到底,而是经历了诸多波折和变故。樊哙,一个名字在历史中闪耀过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让人不禁感慨历史的无常和人生的起伏。我要新鲜事2024-03-28 15:04:390005为何太监供岳飞、盗墓供曹操、做生意供关公、青楼供吕洞宾?
上世纪的民间,人们认为若家庭富贵、财源广进、平安吉祥,需保家仙保佑才行。所以,供奉保家仙由来已久,且范围较广。供奉保家仙,就类似于古代太监供奉岳飞,盗墓贼供奉曹操一样,虽说不知有没有效果,但使得心中有个信仰、有个依托总归是有益无害的。时至今日,仍然有人会在家里供奉一些神佛,亦或者做生意的供奉关公、财神之类呢;那么,为何太监供岳飞、盗墓供曹操、做生意供关公、青楼供吕洞宾呢?一、太监供岳飞?我要新鲜事2023-06-06 20:40:490000清朝时期的嫔妃 为啥要被裹着被子抬进去(嫔妃侍寝)
把妃子裹着被子抬进皇上的床,是为了保证安全。看过《甄嬛传》的人应该都知道,在清朝的皇宫里有这样一条规定,是刚刚进入皇宫还没有侍寝过的妃子,第一次在侍寝皇帝的时候,是需要被裹在被子里面抬进皇上的床上,但是人们却不知道在清朝时期为何要有这样的规定,明明裹进被子里也没有什么诱人的地方,为何要这样做?后宫佳丽我要新鲜事2023-09-29 21:12:150001古代的“枪”是什么材料做的?不是铁棍 木棒 (牛筋木)
古代的枪是用牛筋木所做,并非是铁棍和木棒。在古代的枪和现在的枪是有所不同的,古代的枪被称作是长枪在手中拿着,看起来十分的威风,这些长枪都是在历史之中一些较为有名的工匠大家所创作,例如鲁班。在古代的一些物品所制造的方法都是令人感到极其神秘的,例如古代所使用的枪杆,既不是铁棍也不是木棒,但普通人都用不起。古代的长枪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4:32:370000国外科学家在蒙古某地 疑似发现成吉思汗墓地
近日,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在全球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位于蒙古的一处古灵庙遗址被推测可能是伟大的成吉思汗陵墓所在地,为了揭开这个谜题,日本和蒙古的考古学家们展开了一系列合作,并在灵庙附近的区域发现了多个不同时期的蒙古首领陵墓。我要新鲜事2023-09-28 20:37: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