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 结果大败而归 秦始皇是如何处理李信的
在秦国的历史上,有一位备受赞誉的大将,他名为李信,出生于秦国的槐里。由于他是宗室之后,再加上作战勇敢顽强,一直得到秦王政的高度重视。李信第一次崭露头角是在对赵国的战役中。当秦国灭掉韩国后,秦王政派遣两支部队夹攻赵国,王翦负责攻打邺城,而李信则率军攻击赵军。在这场战争中,李信展现出无比的英勇,在朝野间的威望急速攀升,成为备受瞩目的一位年轻将领。

燕国太子丹深知秦王政的野心,为了制止秦国的侵略行动,他决定派遣荆轲刺杀秦王。荆轲的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秦王政怒不可遏,派遣王翦和李信等大将前往燕国追责。虽然称之为“追责”,实际上是要攻克燕国。王翦率军大败敌军,太子丹被迫撤退到辽阳地区。李信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追击,率领军队在太子河沿岸与燕国军队对峙。为了避免秦军反扑,燕王喜杀掉太子丹,主动向秦国求和。李信除掉了秦王政的心腹大患,秦王对他越发看重。
自从战胜燕国后,李信的傲娇情绪愈发显露。他认为没有人可以战胜他,所以当秦王政问他能以多少人马战胜楚国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自己只需二十万精兵。然而,当秦始皇问王翦同样的问题时,王翦回答需要六十万人马。秦王对王翦的回答颇为不满,于是派遣李信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

李信充满信心,因为他相信拥有充足的兵力和作战经验,击败楚国并不难。他先攻占了平舆,然后与蒙恬合兵一处攻下了楚国都城。本来此时,他应该乘胜追击打击楚军,但他担心秦国的昌平君(楚国贵族,曾帮助秦王政发动政变,后叛变)作乱,使得自己腹背受敌。因此,他改变了计划,三天三夜不休息,一直追击楚军,使秦军疲惫不堪。就在这时,楚军大将项燕突然袭击,李信措手不及,两个营被攻陷,六名尉被斩杀,遭受前所未有的损失。李信战败后,秦王政的面子也丢尽了,但为了打败楚军,他只能寻求王翦的帮助。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出战楚国,最终在稳健的计谋下击败项燕,楚国灭亡。
尽管成功攻灭了楚国,但李信的错误也显而易见。根据秦国的法律,他应该受到严惩,毕竟他的失误导致了巨大损失。令人意外的是,秦王政并未苛责李信,甚至没有怎么责备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秦王政不想苛责李信,也是因为他不想苛责自己。回想一下,李信的所有行动哪一次不是得到秦王政的默许?他对于攻打楚国的兵力只是如实回答而已,并没有主动请战,这是秦王政自己一厢情愿派遣的。李信的大败并非完全出于他自己的原因,秦王政的傲慢态度也是其中的原因。此外,李信与秦王私交甚好,秦王怎么忍心苛责自己的好友呢?因此,不苛责李信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秦王政不仅未苛责李信,后来反而更加重用他。在王翦灭掉楚国的第二年,秦王政再次派遣李信攻伐燕国。这一次,李信再次没有辜负秦王政的期望,他稳扎稳打,成功攻灭了燕国。然后,他带领军队南下攻打齐国,与王翦之子王贲一起,将齐国军队包围,齐王建最终被俘。李信善于利用战场,使得他重新洗刷了昔日的耻辱。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关于李信的记载便少之又少。只记录下他被封为陇西侯,之后关于他的消息便没有再提及。有人说他不久后就死亡或失踪了。李信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他在最高点肆意欢笑,在最低谷孤独哭泣。总的来说,他是幸运的,因为他的好哥们兼好领导秦王政一直照顾着他。关于他攻伐楚国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他并不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如果秦始皇当时能清醒一些,或许这场失败就可以避免。
赵光义到底是不是杀死赵匡胤的凶手?司马光一句话道出缘由
赵匡义,原名赵匡义,为避免使用皇帝哥哥的名字,改为赵光义。这种情况下,赵光义是否对这种局面感到厌恶还是调皮仍不得而知?据传,在野史和演义中,赵光义一直被描述为一个负有多种罪行的人物,例如弑兄、杀侄、逼弟。那么赵光义实际上是否犯有这些罪行?赵匡胤去世时,他有成年大儿子。因此,他的弟弟赵光义突然继位,这在中国历史上很罕见。这种皇位的转移方式引起了很多争议和猜测。我要新鲜事2023-11-05 20:04:590000对于台湾问题,1977年邓小平曾霸气警告美国:你们只有两个选择
1978年5月21日下午,整个北京被一片浓浓的春意所笼罩,长安街两旁沉睡了一个冬天的杨树,也吐露出了嫩绿的新芽。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中美关系也终于迎来了缓和。位于长安街南侧的人民大会堂,此时正在进行着一场有关中国和美国未来关系发展、影响深远的会议。这场会议的中方代表正是当时中国的领导人——邓小平;美方代表则是美国总统卡特亲自任命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我要新鲜事2023-05-24 23:21:050002五胡乱华最终怎么结束的?北魏统一北方(进入南北朝时期)
说到五胡乱华,这场混乱持续了百余年,给汉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光。那么五胡乱华最终怎么结束的?五胡乱华有什么影响?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五胡乱华最终怎么结束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4:17:140002七绝圣手是谁:著名边塞诗人唐朝时期大臣(王昌龄)
七绝圣手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当时唐朝的大臣王昌龄,其在727年中了进士及第,随后进入了官场,因为犯罪其被流放到了边塞,所以他的诗句大多是关于边塞的,他也因此有了边塞诗人的称号,不过过了一年他就被召回了京城,在返回京城后的十几年里他结识了唐朝许多著名的诗人,并留有名作,不过在其六十岁的时候在毫州被刺杀,从此七绝圣手落幕。王昌龄的诗句特点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2:45:030000哈拉帕文明与夏朝有关系吗?或互相影响(无准确定论)
哈拉帕文明与夏朝可能有着紧密的联系。哈拉帕文明位于西亚,也就是亚洲西部地区。根据人们现在发现的,属于哈拉帕文明的众多文物来看,哈拉帕的许多标志和符号有着明显的与东方文化融合的特征。更有学者发现,在哈拉帕象征神圣意义的符号当中,更是隐约出现了当时夏朝的甲骨文字。由此可以推断,哈拉帕文明与夏朝之间是有着联系的。一、西亚军事文化盛行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1:46:1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