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手握30万精锐,苦战八年,为何没能恢复汉人天下?
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寒风凛冽,白雪皑皑。这一日紫禁城中人心惶惶,兵务郎中党务礼,护都员外萨穆哈,从贵州快马加鞭十一天赶到北京,告诉了康熙帝一个震惊的消息:吴三桂,反了!大清入关30年,康熙帝才刚刚19岁,虽然这位年轻的帝王在14岁时就拿下鳌拜,实现亲政,但在刚刚面对这个消息之时,他十分慌乱、震怒,还有……伤心。

实话说,吴三桂经历两朝,无论是多尔衮、顺治还是康熙帝都未曾亏待过他。当年多尔衮以顺治的名义封他为平西王,康熙刚刚即位,便将他封为亲王。吴三桂成了当时唯一一名汉人亲王,朝廷对他赏之又赏,他却在康熙宣布削藩之后迅速反叛。而更让康熙没有想到的是,他曾经最为敬重的王辅臣,竟然在成为山西提督之后背叛了他。
当初,朝中无人镇压边庭重地,年轻的康熙帝只得将王辅臣送走。他对王辅臣万般不舍,启程之日拖延了好几天,一直等上元节灯会,王辅臣陪同康熙帝看灯结束后,康熙才送他而去。临行之前,康熙帝将当年顺治留给他的一支枪送给王辅臣以作纪念,康熙还记得当时王辅臣感激涕零下跪谢恩的模样,没想到短短时间,他就就成了别人的箭矢。

吴三桂是大清的功臣,这自不必说。他背弃李自成放满清军队入关,李自成功败垂成,吴三桂穷追不舍,将李自成余力铲平。后来,也是吴三桂铲除了南明政权,他残忍诛杀了永历皇帝和他的血脉,将朱家复兴的最后星火生生掐灭。
按理说,吴三桂杀了自己的仇人李自成和朱家子孙,也得到了清帝王的丰厚待遇,理应安享晚年。但年轻的康熙帝刚刚亲政没多久,就下旨三番并撤,引起里吴三桂的不满,吴三桂决定以“反清复明”的口号召集新军。
吴三桂当年亲手绞死永历皇帝,反清复明听起来十分可笑,但当时吴三桂揭竿而起,有很多人接连响应,其中有很多都是清朝的两榜进士,各省布政使以下官职之中,“从贼”的官员多达500多人。当年满清入关,屠杀汉人,这笔仇似乎深深刻在这些文人的心中。而康熙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是,王辅臣的造反引起了一系列的效应,陕甘不少地方将领和官员都加入了谋反的行列之中。而陕西是军事战略要地,王辅臣只要向北就直接可以挺进中原,而向南就可以轻松和川蜀地区的叛军汇合。
面对王辅臣的来势汹汹,清朝当时只能指望着蒙古兵去抵挡。康熙还是下令,对王辅臣主要是安抚,尽量不要硬碰硬。在得知吴三桂造反的当夜,康熙就将王辅臣的儿子喊到面前训诫。康熙命人将王辅臣的儿子王继贞送到前线,对他说:“我相信你的父亲是被逼叛变的,朕猜测大约是经略莫洛的问题,告诉你的父亲,只要他尽力约束部下,杀贼立功,朕杀经略莫洛,绝不怪罪他。”此话了了,康熙还不甚放心,给王辅臣写下可一封长信。王辅臣收到康熙的信后流泪不止,对着北京的方向一拜再拜,立刻决定降清。不过,康熙从来没有真的打算放过王辅臣,包括后来所有降清的将领,都难逃一死,牵连家族。这都是后话了。

吴三桂的军队势如破竹,最为强盛的时期,竟然一路连胜,占据了小半个中国,如果吴三桂尚且年轻,谁赢谁输,并不好简单判断。吴三桂知晓自己时日不多,想要将清朝完全推翻改朝换代,根本没那么多时间也没有那么多精力了。所以他最为理想的目标,就是划江而治,留给吴家子孙一片疆土。
因为吴三桂的保守和犹豫,反而耽误了好时机。康熙帝乘机拖住吴三桂,利用手上良好的江南资源,重新整顿部队,等待着回攻的时机。
吴三桂见自己这边形势大好,打算和郑经联手,希望郑经可以北上直捣辽东,给清朝致命一击。而当时郑经正和耿精忠打得火热,为争夺地盘根本没空官吴三桂的事情。

不久之后,吴三桂病情加重了,他在人生的最后几天,毅然决定放弃反清复明,自称大周皇帝。这也许就是吴三桂心中最后一点念想了吧,完成了这个皇帝的美梦,天下到底打不打得下来,似乎就是子孙后代的事情了。吴三桂死后,他那支曾经叱咤半个中国的军队,终还是在三年之后消失了。康熙帝一个一个清算过去,不仅造反者要死,为了赶尽杀绝,子孙但凡大于16岁的都难免被屠杀的命运。
康熙末年,辽东到处都是蒙头垢面的苦役,很多都是吴三桂当年的部下。
诚然,吴三桂的失败,和他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是康熙急着削藩,他有生之年大约没有想过和康熙对峙,也许只想着和佳人安心生活在云南之地。后来他掌握了如此多的兵力,郑经的不配合,部下的反叛,儿子不成才……这些原因,都让他终究成为了史书上的失败者。
而下定决心削藩到平息吴三桂的造反,康熙这位二十岁出头的帝王,真正展现除了他的铁腕手段。在这场战争之中,没有所谓的金口玉言,也没有所谓的君王仁德。他可以一封长信感化王辅臣,也可以一句话将王辅臣逼得悲惨自尽。

康熙帝做到了,让所有的臣子都看到了他的心狠。但从这件事之中,年轻的皇帝似乎也体会出了一些帝王之学。不知康熙帝将来,可否还愿意将珍藏在身边的宝物赠送给远行的大臣,不知他是否已经明白,坐在皇帝这个龙椅之上,就只可能是一个孤家寡人,用帝王虚伪的仁德,去征服天下子民的心,用帝王的狠厉,去屠戮每一个觊觎过皇位的人。
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食人肉事件
我要新鲜事2023-03-14 05:59:420004当年司马懿大开杀戒,漏杀一人,百年后翻身灭了司马王朝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都为建功立业而浴血而战或卧薪尝胆,所谓乱世出英雄。战火纷飞的年代,亦是英豪迭起的年代,无数英雄叱咤风云,书写下无数精彩绝伦的斗智斗勇之事。骁勇善战如吕布关羽赵云,足智多谋如诸葛亮郭嘉贾诩,其中诸葛亮更是世人心中聪明绝顶的代表。但在三国中有一人可与诸葛亮一战,这个人就是司马懿。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8:43:540000秦始皇陵中没有氧气,为啥长明灯燃烧千年而不灭?道理很简单
数千年来,长明灯这种燃料奇特、烛火通明的灯具,伴随着古老文明的兴衰而频繁出现在古籍与传说之中。它那永不熄灭的灯火,见证了古人祈福祭祀的仪式,也成为帝王陵寝重要的葬具之一。然而,当今科学发达,人们早已不再相信长明灯真的能够燃烧千百年。其中的奥秘究竟为何?我们不妨来趟遥远的时空之旅,探寻长明灯的起源与传说。一、远古时代火的启示我要新鲜事2023-10-07 18:50:250000英国对也门殖民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育方面有什么变化?
#历史开讲#南也门独立前的经济,是殖民地封建混合型经济。自古以来,也门经济基本依靠单薄的农业生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居民依靠农业为生,而商业和手工业只起着辅助作用。在外来侵略的情况下,商业被严重摧般,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帝国公司的原料倾销和廉价商品的冲击,也门原本脆弱的手工业遭受了更严重的打击。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32:250000731部队做出的母爱实验 突破人性底线(母爱实验)
731部队在绝境下实验母亲是否会保护自己的孩子。731部队才是抗日时战争时期真正的恶魔,日本为了能够维持这样一个庞大的机构做研究,每年都会给出的经费到了600多万日元,当时的600多万日元按照汇率相当于250万美元,并且731部队还会在当地烧杀抢掠,我国民间不少的财富都被他们装入口袋,日本人做出的很多实验其实都已经突破了人类的底线。母爱实验我要新鲜事2023-11-26 20:21:5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