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汉愚忠而无所作为的大人物 除了皇甫嵩 卢植 还有朱儁
东汉末年,汉王朝陷入风雨飘摇之中,整个帝国大厦摇摇欲坠。与此同时,朝廷的腐败和全国性的大旱引发了黄巾起义,帝国内外一片混乱。在这场起义中,出现了皇甫嵩、卢植和朱儁这三位大佬级的人物。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三人最终都黯然离场,无所作为。

皇甫嵩和卢植都出身于世家大族,而朱儁则来自寒门。尽管朱儁的军事才能稍逊于皇甫嵩,但他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展现出的才华无法掩盖。他对汉王朝忠心耿耿,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
当宦官与何进发生冲突后,董卓掌握了朝政,朱儁作为备受尊重的名将,自然引起了董卓的注意和忌惮。
董卓竭力拉拢朱儁,但朱儁坚决不为所动。董卓尝试让朱儁成为自己的副手,担任太仆一职,以拉拢他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声望。然而,朱儁毫不妥协。董卓决定迁都长安,朱儁坚决反对。由于朱儁的声望太高,董卓虽然心怀厌恶,却不敢直接下杀手。
于是,董卓将朱儁留在洛阳负责防守。朱儁看到这个机会,希望与袁绍等关中军进行合作,但由于兵马大部分都受董卓控制,朱儁没有足够的嫡系亲兵,只得放弃官位逃往荆州。后来,朱儁率军驻扎在中牟县,并向各州郡发信,希望他们派兵支持讨伐董卓。陶谦等州郡派出了一些兵马,但这些援军基本上只是应付了事,朱儁孤军难以抵挡,最终被李傕和郭汜击败。

董卓被王允设计杀害后,李傕和郭汜反击王允,夺取了长安并控制了汉献帝。贾诩这时建议李傕和郭汜以天子的名义诏令朱儁入朝任职。
许多人认为这是李傕和郭汜的阴谋,不愿意入关。然而,朱儁却并非如此看待。他认为李傕和郭汜只是一些跳梁小丑,不足为惧。他预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之间必将产生嫌隙,引发混乱。他希望借机一战定乾坤。
事实证明,朱儁的预测是正确的。不久之后,李傕和郭汜之间产生了矛盾最终,李傕和郭汜的内部矛盾激化成为全面的内战。在混乱和动荡中,朱儁趁机起兵反抗,他聚集了一支军队,对抗李傕和郭汜的势力。
朱儁的军队在一开始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由于他的兵力和资源相对较少,最终无法抵挡李傕和郭汜的联军。朱儁被迫撤退,他的势力逐渐衰弱。在此期间,曹操崭露头角,他看到了这场混战的机会,并决定干预。曹操击败了李傕和郭汜的联军,稳定了局势,并迎接了被俘的朱儁。然而,曹操对朱儁并不信任,他将朱儁软禁在自己的麾下,不让他有机会再次起兵。朱儁最终在曹操的控制下度过了余生,没有再次参与到政治和军事斗争中。

朱儁的一生充满了战乱和动荡,他是那个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扭转乱世的局势,也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尽管如此,朱儁仍然被后世所称颂,被认为是东汉末年的忠诚和正直的象征。
她生8子女皆成大才,其中一女嫁刘少奇、一子击落日机8架半
(说历史的女人——第1514期)爱国人士王治昌一生先后娶了三任妻子,三任妻子在王治昌的人生中,各自扮演或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背景,比如第一任妻子乃是父母包办媒灼之言下的婚姻,其幸福与不幸无从谈起,而他的第一任妻子在他的人生中存在的时间也比较短,仅生一子,名曰光德,产子之后,随之就去世了。这一段婚姻,可以说是旧社会封建制度下的产物。0000古埃及十字架刑,慢慢折磨犯人窒息而死(看似简单却残忍)
其实在古代,不仅只是在中国,在世界各国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刑罚。在古代埃及有着十字架刑,这种十字架刑看似十分简单,但是却十分的残酷,能够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折磨人致死,这种刑罚最后折磨人到最后是因为窒息而死,下面一起来看看。一、古埃及十字架刑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0:08:080000洛阳纸贵的意思和典故:供不应求价格就会提高(成语由来)
洛阳纸贵的表面意思是当时的洛阳纸供不应求而导致价格偏高,其所包含的寓意则是指作品很有价值源远流长,跟其相近的成语意思有有口皆碑,有目共赏等,而洛阳纸贵这个成语的来历则要追溯到齐国左思家族,当时的左思因为才华横溢写出了三都赋这样的佳作,引得该地区的豪门争相抄写传阅,导致当地的纸需求增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场面,所以才有价格上涨一说,最后出现了洛阳纸贵的记录。成语的由来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0:28:280000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很简单(宣扬国威)
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就是为了宣扬国威。在古代属于封建统治之中,皇帝则是最高的掌权人,而且也是天下之主,对于皇帝的位置是很多人都非常觊觎的,最后谁能够当皇帝也都是属于未知数,但在大部分的国家之中,皇位都是由嫡长子所继承,或者是有能力者上位,但是在1402年,朱棣则谋反叛乱登上了皇位,除此之外,最有名的是剑则是郑和下西洋。朱棣谋反,叛乱篡位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2:51:250001一位清廉的正四品道员有多少家产?乾隆时期一个抄家案给出答案
和珅个人贪污钱财总量,大概为整个清朝十五年的收入。一个人拥有一个国家十五年的财富,实在难以想象。不过,和珅毕竟是朝廷重臣,能够贪污如此数目,也是有可能的。那么清朝一名最常见的普通正四品道员,在不贪污的情况下,大概又能有多少家产呢?关于这个问题,乾隆用一件抄家案,给后人揭晓了答案。庄肇奎我要新鲜事2023-07-24 20:15: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