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何背弃承诺 杀掉苏州投降的太平天国八王
八王杀害谭绍光,出卖了淮军。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被派往组建淮军,开始了他独立指挥军队并镇压太平军的军事生涯。联合列强武装力量的支持,他成功挡住了李秀成军团对上海的猛烈攻势。1862年11月,淮军相继收复了常熟、太仓、昆山等地,扫清了苏州外围的威胁。李鸿章随即将目标对准了苏州,派遣程学启率军直逼城下。

一、八王杀谭绍
当时,苏州城内的太平军人数超过4万,其中八王(包括郜永宽、汪安钧、伍桂文、周文嘉、范起发、汪有为、张大洲、汪花斑)的部队有2万余人,而城外还有七万多人。淮军兵力为6万,此外还有隶属李鸿章的戈登常胜军六千人。虽然淮军有能力夺取苏州,但代价必然巨大。于是,李鸿章想到了智取苏州的办法,与八王秘密谈判,达成他们投降的协议。程学启要求八王带来谭绍光的人头作为投降的诚意。
李秀成意识到苏州无法守住,他在天京和苏州之间奔波。1863年9月底,李秀成与谭绍光商议放弃苏州,但谭绍光坚决不肯放弃,决心坚守苏州。李秀成离开苏州回到天京,刚走没多久,八王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刺杀了谭绍光,并将他的人头送给程学启。程学启这样得到了苏州的控制权,随后李鸿章邀请八王赴宴以示庆功。八王憧憬着李鸿章为他们准备的封官大饼。

二、李鸿章杀八王
他们毫无戒备地参加了宴会,到了聚餐地点后,李鸿章以朝廷有圣旨为借口离开了。程学启摔杯作为信号,埋伏在附近的士兵立即冲出,将八位叛徒斩首。八王连筷子都还没动,就被送上了断头台。
三、李鸿章杀掉八王的原因
八王杀害谭绍光,出卖了淮军,这种行为令人深感厌恶。
八王投降淮军的可能性同样意味着他们有可能背叛淮军。就像《三国演义》中魏延投降刘备,诸葛亮命人杀了魏延一样,杀掉八王是合情合理的。在八王投降之前,戈登为他们作了担保,保证不会杀害他们。郜永宽等人误以为拥有了免死的保证,却没有意识到李鸿章谋划的陷阱。李鸿章利用八王的贪婪和自大心理,安排了这场宴会,并在八王放松警惕的时候将他们一网打尽。
四、杀掉八王对于李鸿章来说有几个重要的意义
1.恢复军队的纪律和威信
八王的投降和背叛行为严重破坏了军队的纪律和士气,给淮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李鸿章需要通过杀掉八王来恢复军队的纪律和威信,向其他将领和士兵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叛逆者将受到极端的惩罚,背叛行为将不会被容忍。
2.消除内部的威胁
八王作为淮军内部的重要将领,他们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势力,可能对李鸿章的权威和统治构成威胁。通过将他们斩首,李鸿章可以铲除潜在的叛乱和反对势力,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
3.向外界展示李鸿章的决心和威严
八王作为叛逆的头目,他们的投降和背叛行为对外传递了一个不好的信号,可能会引发其他敌对势力的干预和挑战。李鸿章通过果断地处决八王,向列强和其他敌对势力表明了他的决心和能力,从而维护了中国政府的威严和尊严。

李鸿章杀掉八王是出于多重考虑和战略需要。他利用智谋和军事手段,铁腕斩除了这些叛逆分子,为维护淮军的纪律、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以及维护中国政府的威严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羽武功师承谁人 青龙偃月刀来历如何 原来早有人研究过
关羽,作为《三国演义》中威严形象的武将,他的身世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关于他的出身,有许多不同的传说版本。自元明清时期以来,人们开始创作关于关羽的故事,并对他的来源和身世进行研究。在这些故事中,关羽的身世多有神秘和令人惊叹之处。一、关羽的传说我要新鲜事2023-11-12 20:05:570000天涯织女嘉仪公主的故事,刘诗诗角色抢尽女主风头
《天涯织女》已经算是一部比较老的电视剧了,其中刘诗诗饰演的嘉仪公主是女二号,但是电视剧播出后,嘉仪公主更受观众的喜爱,可以说是抢尽了女主的风头啊。而剧中关于嘉仪公主的故事也是非常让人喜欢,一起回顾下吧。嘉仪公主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4:48:400000程伯休父简介:西周宣王人物重黎后代(曾率六军征徐国)
司马这个复姓是古代一个很常见的复姓,古代有许多著名的人物姓司马,比如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司马昭,还有著名的皇帝司马炎,而他们的祖先就是程伯休父,那么这个程伯休父到底是谁呢?接下来大家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程伯休父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6:25:240003烧白宫、攻占美国城市、让美国交保护费这些小国让美国颜面扫地
罗马不是一点建成的,超级大国美国也不是一觉醒来就有了霸业,在美国246年的建国历史上也有不少辛酸往事,它甚至被不少今天的小国欺负过。我要新鲜事2023-05-17 20:53:340000汉朝版的“赵氏孤儿”,告诉我们“隐忍”的智慧!
李文姬见到自己的三个兄弟突然秘密从京城洛阳回来,知道必定是父亲在朝中出了事!李文姬伤心地悲叹道:“看来我们李家是难逃此大难了。自从祖父李弇以来,我们李家也积了不少德,为什么到头来会落得今天这个下场!”果然不出所料,太尉李固因为得罪权贵梁冀被罢官。这是东汉末年上演的因为皇亲国戚把持朝政,而造成的一出人间悲喜剧。外戚当政的汉朝末年公元145年正月,年幼汉冲帝在玉堂前殿驾崩。我要新鲜事2023-06-21 19:53: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