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谋深算的李斯为何会被太监赵高陷害
赵高的权谋、李斯的虚荣,以及胡亥的无能,共同导致了李斯的悲剧结局。公元前208年,沙丘之变发生,秦朝丞相李斯被太监赵高陷害,终结了他的权力与生命。这一历史事件引发人们对于权谋错综、权力博弈的深刻思考。

一、李斯
从一个小小的乡镇公务员,踏上了通往帝国权力中枢的漫长征途,成为了秦朝的丞相。然而,他的励志故事最终却以悲惨的结局告终。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李斯这位位高权重的丞相,会受制于一个太监赵高?两者地位差距悬殊,难免令人深感疑惑。
沙丘之变,是导致李斯被陷害的关键事件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逝世,遗诏明确指定公子扶苏为继任皇帝。然而,赵高为了谋取更大的权力,篡改了遗诏,使得胡亥继位。这次事件的发生,为后来李斯的陷害埋下了伏笔。
二、赵高善于权谋
他以赤裸裸的私利驱使,为自己的权力欲望所驱使。他巧妙地利用了李斯的虚荣心,以及对权力的渴望。他通过精心的挑拨,让李斯怀疑公子扶苏继位后对自己的威胁,进而导致了李斯的迅速投降。这次策略的胜利,使赵高成为皇帝胡亥的亲信。

三、太监在古代封建专制王朝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
虽然太监身体有缺陷,但他们也能因其亲近皇帝的地位而掌握极大的权力。而赵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虽然生活在宫中,但他逐渐在胡亥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成为了胡亥的得力助手。赵高深谙权谋之道,利用自己在胡亥身边的地位,挑起李斯的矛盾,最终将他置于险境。
四、在权谋的博弈中,赵高展现出了出色的心计和机智
他以其在胡亥身边的位置,获得了胡亥的无条件信任,使得李斯在政变中无法抵抗。赵高以太监的身份,却以精明的政治手腕,掌控了皇帝和朝廷的权力。

沙丘之变的发生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赵高以太监的身份,却在权力斗争中胜过了李斯这位宰相,展现出了自己的政治智慧。这一历史事件再次印证了权力博弈的复杂性,以及人性在权力面前的弱点。
因1件假古董 3岁女儿被卖 父母妻子成乞丐 他自己还被肢解残害
(说历史的女人——第1340期)在清朝,东北原是清王朝的龙兴封禁之地,但是到了清光绪四年的时候,因为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诸国进入,清朝衰落,东北封禁也无法维持,清廷只好解禁,解禁之后,满汉洋各路人都纷纷涌入,经济一时显得十分繁荣。比如九台镇,原先不过是一个荒凉的哨所,但因商贾民众之流入,很快便聚集成热闹的市镇。当时该镇最繁荣的行当,便是当铺。因利润可观,当铺林立。我要新鲜事2023-05-21 03:03:110000刘邦和朱元璋为什么滥杀功臣
在历史的长河中,众多君主和功臣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李家、刘邦、朱元璋等君主,以及李渊、项羽、刘邦的功臣们,在塑造了中国历史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然而,有些君主与功臣的关系并非如表面看来那般和谐,甚至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了滥杀功臣的悲剧。我要新鲜事2024-01-04 20:33:190000范蠡是哪个朝代的人物:春秋时期助勾践灭吴(被尊为商祖)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不过大多数人沉沦在权力的漩涡当中无法自拔,真正能够及时止损功成身退的,不多。这方面的典范是范蠡,他真正做到了急流勇退,那么范蠡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呢?范蠡是哪个朝代的人物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9:52:030000明朝有不少皇帝的能力平庸,为何却有276年国祚?说出来别不信
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到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明朝一共传有16位皇帝,国祚276年,从皇帝的能力来看,明朝真正称得上明君的只有六位皇帝,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景帝朱祁钰、明孝宗朱祐樘。我要新鲜事2023-10-09 19:40:470000典韦打的过颜良吗(有可能)
关于曹营第一猛将,一直以来都是许褚和典韦两位猛将最受关注。在个人看来,典韦略强于许褚,有可能打过颜良。因为典韦的心理素质和多次在单挑中的胜利经验。典韦的武力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得非常出色,他擅长近身搏斗,绝技是五步之内必杀。典韦的力量也是他的一项强项,他能够单手撑起旗杆,手中的大铁戟更是三国中最重的兵器之一。勇猛无敌的形象让典韦成为了曹操麾下的不可或缺的武将。我要新鲜事2024-03-04 14:52:130000